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飛熊傢具

飛熊傢具

發布時間:2021-02-01 20:14:48

A. 劍俠情緣手游全新5級傢具有哪些 5級傢具怎麼獲取

劍俠情緣全新5級傢具
一、5級傢具種類
1、床:
金龍戲珠,散發出陣陣清香的厚重木床,以黃金鑄成雙龍作為裝飾,極盡奢華,紅鯉戲明珠,金龍游天雲。
所需材料:8個紫檀木、8個織金錦。
2、櫃子:
以上等紫檀木製成的櫃子,以黃金描邊,高貴大氣之餘不顯粗俗,多為大戶人家所用。
紫檀鎏金小方櫃,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翡翠。
紫檀鎏金多寶格,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翡翠。
紫檀鎏金雜物架,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翡翠。
紫檀鎏金博古架,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翡翠。
紫檀鎏金書架,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翡翠。
紫檀鎏金櫥櫃,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翡翠。
3、桌子
以上等紫檀木為製成,以黃金描邊,高貴大氣之餘不顯粗俗,多為大戶人家所用。
紫檀鎏金棋盤,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金錠。
紫檀鎏金盆景架,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金錠。
紫檀鎏金翹頭案,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熊皮。
紫檀鎏金方案,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熊皮。
紫檀鎏金案,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熊皮。
紫檀鎏金圓桌,所需材料:3個紫檀木、3個金錠。
4、椅子
朱丹描金椅,以上等紫檀木製成的太師椅,以黃金描邊,一眼望去,便知坐於其上之人定為貴人。
所需材料:1個紫檀木、1個金錠。
紫檀鎏金圓凳,以上等紫檀木製成的圓凳,以黃金描邊,高貴大氣之餘不顯粗俗,多為大戶人家所用。
所需材料:1個紫檀木、1個金錠。
金蘭,燦金色的坐墊,奢華富貴,以燙金蠶絲金色蘭花,更彰顯貴氣,非大富大貴之家不可用之。
所需材料:2個織金錦。
紫玉成煙,以絳紫色宮廷布料縫制而成,柔軟舒適,如坐雲端,輔以描金雲紋,高貴典雅。
所需材料:2個織金錦。
5、浴盆
瓊瑤碧落,以上等紫檀木製成的浴盆,以黃金描邊,高貴大氣之餘不顯粗俗,多為大戶人家所用.
所需材料:8個紫檀木、8個金錠。
6、擺設(大)
金榜題名(大),富貴人家為家中子嗣預先定製,期望他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以金絲一針一線縫制,耗時驚人,非技藝極高之人不可綉制。所需材料:6個熊皮。
金榜題名(中),所需材料:6個熊皮。
飛熊入夢,以珍貴白熊皮製成的地毯,柔軟厚實,非高管大賈不可得之。自從叩角歌聲歇,無復飛熊入夢中。
所需材料:6個熊皮。
7、擺設(中)
翠玉爐襯紫金葫蘆,工藝極高的匠師方可製作的名器,翠玉爐與紫金葫蘆可分別放置不同香料,兩者相合,異香彌漫。
所需材料:2個紫檀木、2個翡翠。
金榜題名(小),所需材料:4個熊皮
青松迎客,有名家仿造黃山,觀其青松之態,耗費數年精力栽培的盆景。
所需材料:2個紫檀木、2個天河石
雙龍銜珠,極盡奢華的寶箱。
所需材料:2個紫檀木、2個熊皮。
8、擺設(小)
青花孔雀花卉紋瓶,所需材料,2個翡翠。
七菱冰玄花,所需材料,2個翡翠
紫檀鎏金燈,所需材料,1個紫檀木、1個金錠。
9、掛飾
銀翎柘木弓,所需材料,2個紫檀木、2個金錠。
大聖遺音,所需材料,2個翡翠、2個金錠。
金玉滿堂,所需材料,2個金錠、2個織金錦。
10、院景(大)
遏雲,所需材料,3個紫檀、3個金錠。
三生三世,所需材料,6個天河石。
月明花影,所需材料,3個紫檀、3個金錠。
11、院景(小)
海納百川,所需材料,2個翡翠。
翠玉雕龍,所需材料,1個天河石、1個金錠。
月上柳梢頭,所需材料,1個紫檀、1個金錠。
二、5級傢具材料獲取途徑
1、擺攤購買其他少俠上架的傢具材料。
2、盟主產出:金錠。
3、歷代名將產出:熊皮。
4、家族試煉、領地行商會產出:翡翠。
5、攻城戰產出;織金錦
6、武神殿寶箱產出;天河石
7、家園苗圃種植產出:紫檀木。
材料的產出方式基本分為兩類,系統拍賣、個人開箱子種植產出。
由個人產出的,由於供求關系的影響,剛剛產出時,產量較小,價格較高,隨著時間會降到最低價格(跌破基礎價格)。
拍賣產出的材料價格變化非常大,同時期,需求量劇增時,材料會大幅度上升,沒有需求時,回歸倒正常價格(基礎價格,不會跌倒最低價格)。一周就一周一次兩次的拍賣產出的材料,目前需求量,供小於需求,價格較高。金屬類材料(金錠)由盟主拍賣產出。產量較大,價格一般,同時需要的人多是,價格會變高,沒人需要時價格跌至基礎價格,降價快。短時間類絲綢類(織金錦)、皮毛類(熊皮)、玉石類(翡翠)三種材料需求量依然是供不應求,價格不會下跌。木頭類(紫檀木)產出量初步看來非常低,長期以往,價格會逐漸下跌。石頭類材料有武神殿箱子產出,目前供不應求,陸陸續續價格會下跌。
當然每個區服的價格變化幅度肯定是不相同的,少俠注意貼合本區需求關系,及時調整心理價格,賣材料也好,自己做家園也好,5級傢具屬於非常奢侈的物品,三思而行。

B. 一切與白事有關的風俗

喪事 sāng shì
指人死後殮葬、哀悼等事情。
新中國成立前,喪事煩瑣,講究封建禮儀,主要過程為:
送終 長輩絕氣前,晚輩守在身旁,直到咽氣,謂之「送終」。
更衣 死者在彌留之際,脫下舊衣,更換壽衣,用白線扎腿,根數與卒年齡相等。
報喪 人死後立即派人去親友家送信,謂之「報喪」。
燒倒頭車 人死後,全家痛哭,將屍體停放在靈床上,靈床前設香案,擺供品,孝女燒紙七刀半(1刀紙100張),在門外燒紙車、紙馬,謂之「燒倒頭車」。
送紙 孝子手捧有香、酒、紙錢的小簸箕至五道廟祭祀神鬼,其他親人隨孝子後面痛哭,謂之「送紙」,亦稱「報廟」。
吊紙(即弔唁)人死後,鄉親鄰里人買些「燒紙」前去弔唁,並寬慰家屬,吊紙者多為女性。由死者兒媳行禮、陪祭。
磕孝頭 親友靈前吊喪,孝子磕孝頭。意為老人死亡,晚輩有罪,以磕頭來向親友謝罪。
批榜 死者家中掛命紙殃榜於門側,男左女右。父亡,殃榜上書「故先考享年月日,壽終正寢」;母亡殃榜上書「故先妣,享年月日,壽終正寢」。
入斂 人死後第二天中午或晚上進行大斂入棺,謂之入斂,又叫成斂。成斂前鋪棺,然後,死者由孝子包頭,仰面朝天,放入棺材,周圍塞棉花、草紙、死者衣袖放入2個面餅、1支九連環,謂之「打狗棒」。蓋棺前,死者家屬用棉球蘸香油,擦死者口、鼻、耳、眼,然後,由繼承人「下扎」將棺蓋釘死。全家痛哭,鄰里、親友持紙帛、果品前往弔唁。
送行 入斂後,孝子拉著掃帚,拿託命紙及死者先前舊衣,端著靈牌,前往五道廟迎接亡魂。吹鼓手奏哀樂,所有吊喪者均繞廟3周,呼死者上車,後將命紙、舊衣放入紙車中焚燒,孝子大哭,親友北面行禮,孝子答禮,謂之「送行」,俗稱「接喪」。
出殯 又曰發送,指埋葬死者的禮儀。出殯前,親友在靈前行禮祭奠,棺木抬出堂院,停放門口外。吹鼓手奏著哀樂,長子或其他繼承人在棺前摔碎孝盆,扛起幡桿,長媳抱罐,其它子女及親友緊隨其後,走向墓地。靈柩有8人抬、16人抬、32人抬、64人抬。男人走到前面,婦女坐車在後,死者女婿沿路撒紙錢。有身孕的婦女不能到墓地。用彩紙糊成的飛禽、走獸、搖錢樹、陰陽宅、童男、童女等須成雙成對,由男孩送到墓地,用以陪葬。送葬路上,抬棺者放棺休息時,兒子跪在靈前,哭聲不斷,直到重新抬起為止。到驀地後,先焚燒隨葬品,後落棺入穴,長子埋第一銑土,其它人則埋土成墳,招魂幡插上墳頭,入土為安。下葬時,兒媳們均搶墓前一把土,俗稱「搶財土」,相傳誰先到家誰先發財。
復山 出殯後第三天,要到墳上祭掃。屆時用小豬、雞、豆腐等供奉,燒化香亭、紙馬,謂之「復山」。喪事到此便告結束。以後每年清明全家備祭口到墓前祭掃。
祭日 死人埋葬第3天,親人到墳前祭祀,用秫秸7根,橫三豎四插在墳上,明曰「為死者插房子」。墳頭重新填土,謂之「圓墳」。每7天一祭,直到「七七」。「五.七」時祭奠規模較大,家中兒女均到,墳前燒紙祭奠。死者死去100天,謂之「百日」,兒女均到。死後一、二、三周年,均舉行儀式,兒女親友持紙帛、供品到墳前祭奠;設酒席款待親友,謂之「做周年」。
孝服 死者的嫡系子孫,批麻戴孝(縣內滿族,不批麻戴孝);旁系子孫,戴孝不批麻。死者有曾孫時,謂之「白喜」。曾孫戴孝,鞋帽上有紅布條。持供品弔唁,近親給孝袍、孝帽各1件;遠親給孝帶1條,男人系在腰間,女人系在頭上。死者兒女穿孝3年,父母雙亡,其鞋為全白;只亡1人,其鞋面大部分蒙白布。守孝期間,兒女不給長輩拜年,不辦喜事。
棺木 棺木的大小、厚薄不等。富戶所有棺木多以松、柏木為料,窮戶所有棺木多以柳、楊、雜木為料,棺木前刻有「壽」字。貧苦人家也有葦席埋葬者。富戶人家年過六七十歲就准備棺木,窮人家或暴病而死的,在人死後才開始做棺木,叫「趕熱活」。
新中國成立後,各級政府提出移風易俗,喪事簡辦。1960年,全縣各公社建公墓,遷舊墳於公墓,薄棺埋葬。1969年1月開始火化,1975年全縣基本實現火葬化。近年來土葬和喪事大辦之風又有抬頭。

C. 飛熊號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飛熊號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飛熊號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D. 飛熊科技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飛熊科技商標總申請量3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3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飛熊科技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E. 扛,摘,扔,抱的意思都和什麼有關

1.請總管 總管是為了籌備操持好這項喪事的人,他必須有辦此種事的經驗,並能與社會有關行業聯系。還要配備幾位副手聽總管(有的叫)的調遣,以有條不紊地挑起擔子。喪家的白事能否辦得順當,與總管關系非常大。
2.設賬房 喪家一般是找親友擔當賬房。他專管白事當中的各種開支,並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輓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其後還要算清開銷,付給勞務費。
3.找杠房 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屍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壽字,架凳兩個上面也有金花圖案。
4.刻棺木 這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本宅早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後現由喪家到材鋪看成棺或材料,選好原料運至家門口現由材鋪工人製作。壽材式樣也有南北之分。舊社會的土葬僅在棺材這一項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錢。最講究而貴重的(也是少見的)為陰沉木,其次是金絲楠木、柏木,一般能說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圓,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殮,然後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後還要在棺頭寫字(白色扁字),棺後畫蓮花。
5.找棚鋪 白事搭棚分幾種。有的只搭平棚,講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帶花活。有的搭暖棚,兩麵包細席,設天井子,吊藍團鶴天花板。大門口的棚要搭過街樓,起樓子及過脊,掛五彩網。院內棚安裝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門帶欄桿,月台(靈台)錦地錦帶欄桿,棚內寬敞亮堂,可掛祭幛、輓聯及念經時的「水陸」。此外為招待弔唁親友,在胡同開闊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價頗貴。
6.租賃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並在靈桌上擺的五供盤、茶壺、茶碗等用具,要從白貨鋪租賃。
7.找茶房 大辦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們表面上是來侍奉客人,但實際是在喪家停靈的若干日子內,一遇唪經等舉動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須通曉喪事的程序及各種禮節,又要了解帶孝的男性與死者的關系,在唪經、入殮、接三、送路、成服、祭門、發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數。茶房頭在這些活動中最應謹慎行事,每一個節骨眼兒上全要做到合乎禮節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幾種親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專門愛「挑刺」。過去有一大家辦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禮和成服的禮節中出現漏洞,結果姑奶奶打了茶房頭一個耳光子1所以有些較有名聲的茶房頭輕易不敢應大戶的活。不過他們卻賺錢不少,一場大白事下來,他們可分到千數元錢(幾個茶房分),他們在每一種活動中都算錢,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經行禮又一份,祭門、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項活動就拿一份錢。
8.找白貨鋪 即在白貨鋪租賃喪事過程中用的東西,如喪榜架,以及出殯時一切旗、鑼、傘、扇、雪柳及各種出殯時儀仗用具、用物。
9.請吹鼓手 吹鼓手有兩種,一種是吹奏「大樂」的班子,使用嗩吶、長號、大鼓、大鑼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種是細樂班子,樂器有笙、管、笛、雲鑼等,俗稱「十番樂」。
10.訂扎彩 即扎制紙人紙馬等。有的扎制精細,高如真人,著絲、麻、綢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銀山、樹木,以及房屋、室內全堂傢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況訂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講究在人還沒死預先將孝服趕作好。孝服有區別,本宅應帶孝的人孝衣下擺禿茬不收邊,外姓親戚孝服都收邊。另外本宅內的男女僕人都給孝衣一件,收邊。所有孝服白事過後主家不收回。裁縫店是隨來人通知馬上現做。
12.訂酒席 喪家從大殮起就要預備待客飯食,由本宅廚師做,平日飯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個菜。在最後的唪經、送路、發引的三天中要擺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備素席。這些都是預先在大飯庄請師傅來本宅安灶現作。舊社會還有一些專白吃的人,即使和辦紅白事的主家不認識,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設法溜進去坐下來就吃。大棚內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誰也不認識誰,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頭就走,有的吃完了這輪吃那輪,這是常有的情況。
13.零星購置 如小油燈、瓦盆(又叫喪盆,是棺材出堂時孝子摔的盒)、壽罐,用紅頭繩纏繞,送殯時由主婦抱在懷內;其次如白骨頭簪子、白頭繩(系頭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白轎、租馬車 白轎是為孝婦出殯時乘坐,馬車是為送殯的老幼婦女親友所用。

壽衣

死者的壽衣頗為復雜。民國以來不管死者過去有無「功名」,一般大戶人家都按「官服」穿戴(清王朝官服)。男性共穿七件:布質單褲褂一身,綢質月色上有小圓壽字的棉襖褲一身,藍色綢質壽字長袍一件,綉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沒有領子,不釘扣絆,頭上戴紅纓子官帽,腳穿朝靴,內有棉襪子,戴朝珠。如過去有功名則更麻煩,武官則是武將穿戴。女性也是七件,內穿布褲褂、棉褲襖、大棉襖、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綉花,頭戴鳳冠,披霞帔,還要蓮花墜一個、如意簪一支、九連環一個、鑲珍珠耳環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鳳冠有用點翠珠花的,九連環有用檀香木製的。
珍珠有它的許多用場,如男女鞋尖上各釘一粒,在人口內含一粒,這種排場也不過是顯示其闊綽,別無涵意。再就是所謂「鋪金蓋銀」。黃色綢子壽字棉褥子一件,白綢子壽字寢單一件,另備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紅綠綢綉花平金,上綉海水江牙(涯),分七雲、九雲,雲越多價錢越貴。海被上邊有一圓孔,可將死人臉部露出,上再敷陀羅被一件(用黃色綢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花紋等),再就是頭枕、腳枕,都用黃綢子作成,立體、浮貼蓮花,並用各色綾子包鑲在蓮花瓣上。女姓壽衣則為漢裝,也有的按清宮皇後服飾扮裝。
總之,關於壽衣及附屬飾服盡極奢華之能事,不是一般平民百性所能負擔的。

布置

1.室內布置 人死之後各屋裡所有鏡子、懸掛的字畫、箱櫃上的銅活全用白單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擺的帶有彩花的擺設都轉向後面,重孝子屋內的床單、門窗掛簾、椅套墊等全部換上白布的,但在孫媳室內要全換上「靠」色布的。
2.外廂布置 所有各房門都用白紙封其中心,像貼春聯一般。街門的門框、門心也封白紙。

通報

1.報喪 一切布置停當後,開始向親友報喪。報喪帖是粉色紙條,以家中老僕人的名義出帖,其內容為:
家老爺(或老夫人、大老爺、大夫人)諱XXX於X年X月X日X時壽終正寢,訂於X月X日X時大殮,特此奉聞。家人XXX叩稟
其帖去印刷局(或自己油印)趕印若干份,分送親友(事先開出「溜子」,按姓名、住址送達),以此迎接弔唁之人。
2.立喪榜 喪榜形似舊式大帽鏡,上裝一花牙於帽,高約5尺左右,寬3尺,中心用白紙寫文,放在大門內。
3.掛佐錢紙 黑漆木桿,頭裝白銅如意鉤,掛上白紙一縷(上琢錢印),每串三條,角相連,下端剪成尖頭形(男性)或凹形(女姓)。按死者年歲而定條數。插在木座上,以男左女右置放大門過道。
4.立幡桿 在大門外用三棵杉篙,上塗白粉,男左女右立好,桿頂裝一紙糊的「童子騎仙鶴」。
還有一則是:如死者有父母均在世,不封門,不立幡桿,其靈床也不能停在過堂屋,要停在旁屋。

小殮及孝服

1.小殮的程序大體都差不多。有些人家則在老人斷氣前開始為死者理發、刮臉、凈身,女性要梳好頭。之後先由孝子孝女替老人穿小衣,外邊各層壽衣則由忤作辦。
2.領香 人斷氣後,點燃一股香,由屋內送到大門外,扔在街上。同時燒紙人、紙馬、紙轎,意思是叫死人騎馬坐轎走。而由床上移到吉祥板上時,也要請「陰陽生」看好方向,此曰「正寢」。壽衣穿好,在其袖內放燒餅一個,左右手各放一金銀元寶。
靈前有小桌,上放香爐、燭扦、油燈、白蠟、供果。點上一支倒頭香(燒兩頭),然後一張張地燒紙錢,未大殮不得供飯食,大殮後燒紙才能捲起來燒。
3.「獻孝」與「送孝」 獻孝是外姓人(親戚)穿孝,是由孝子或孝婦帶著僕人(或茶房)捧一木茶盤,上放孝服,走到人家面前先叩頭。茶房一舉托盤,穿孝人接過,茶房幫助穿好。另外是向姑老爺或孫姑爺獻孝服,
孝子比姑爺輩多大都得跪獻,叩頭(孝子孝婦見了親友和弔唁的人行禮,都是雙腿跪,其他穿孝的本宅男女行禮是單腿跪)。有句諺語:「孝子頭,滿街流,見了誰都先叩頭。」姑爺輩的人穿漂白布做的常服大褂,黑色線羅馬褂,帽子上加一條漂白布箍,腰系漂白腰帶,孫姑爺則在背後加一紅絨球。
送孝是給未過門的媳婦(XX孫媳)。由家人用托盤一個,上邊放一塊白布,用紅絨線打上十字襯上紅線托,送到女方,是一種象徵性的孝服。而女方由家人接受,挑開紅線,拿去白布,接著放賞錢。如果這些女方在喪家出殯前送上挽帳等奠禮,則喪家要給女方回送一桌上席。
4.喪家孝服分南禮北禮不外是粗白布孝袍,帶扎肚子。有的在帽子兩旁釘一老錢綴上麻,其他人戴直帽。入殮時孝子的麻要剪掉一寸多長,名曰「請麻」,放在材內。再有用白布封鞋,後跟釘一塊紅布,其意是為
後輩人「留福」。

入殮前後

如果說上述各項不過都是一些舊社會常有封建餘毒的排場,下面再揭露一下種種純屬迷信色彩的「過場」與舉動。
1.轉咒 這個舉動是死者停放妥當後,請來幾個和尚在四周轉行念經,以示超度亡魂。而和尚也會做生意,如有的廟專門派和尚到處探聽察看,只要看到哪一宅外立了幡桿,就搶著去轉咒。這以後所有念經活動就得請他們廟的人了,真是在死人身上找財路。
2.迎材 這個節目很簡單,棺材入宅時,請一位「全人」老太太,拿著一升高粱和一條紅布褲子,材到門口,將兩物放入空棺內,高喊「迎財」。同時孝婦們也哭喊「爹(媽)迎財呀!」
3.入鹼 所謂入殮先由陰陽生看好時辰,請來的吹鼓手先奏天津大樂。院內擺有旗、鑼、傘、扇,一時鑼聲瘮人,由孝男抱屍頭部,孝女抱屍腳部,忤作用五尺長白布兜住中腰,放入棺內。用紅包(毛頭紙包大草紙)掖緊四周,放隨葬晶。再用新棉花蓋在臉的四周,叫做「開臉」。再由忤作用銀針蘸盆內清水,在臉上虛劃一下,名曰「開光」。後用棉花蘸水擦一下嘴、臉。當時孝子、女等都站在棺兩旁看著。這時茶房宣布一切停當,請家屬過目有無不妥之處,此時亦是向遺體告別。茶房喊:「還有哪位看看?」如無人再看,由忤作放「子
蓋」,漆封口,後將大蓋浮蓋。眾人舉哀大哭,此時將佐錢紙摘下,放入紙人或紙牛肚內燒掉。
入殮後就開始早晚在靈前供飯。天亮時燒雞鳴紙,晚黑時燒黃昏紙各一次。在供飯時孝婦等均要哭一陣。在人死後將其所枕的枕頭先拆開一小口放在棺材下邊,待出殯時將其內之物倒出燒掉,枕皮扔去,這叫「倒枕
頭」。
4.燒包 用白紙疊好剪成網狀袋,其中裝入金銀紙錁子,口上插紅紙石榴花一朵,每「七」(七天)燒一次,一「七」燒一個,二「七」燒兩個,以此類推,直到七「七」為止。
5.接三 死後第二天晚上唪經(男用和尚,女用道士),到子夜(夜十二時)後「送三」。念經者穿上法衣,敲打法器,上門外(或前院)的高台念經,將各樣紙活在空地燒掉。與此同時在大門外台後放草席,所有孝子及家屬、親友等都面向西方跪在席上(此舉是指死人在望鄉台上最後一次看望家中人)。念經的念到一個階段,家人就大哭一場。接著是「放焰口」。和尚念「召請各路鬼魂」,當念到死者名字,家人舉衣。和尚大座扔小饅頭,有的其中夾著銅錢。看熱鬧的小孩搶著撿。硬說是吃了不害怕,純屬迷信之談。
6.唪經 一般是棺靈在家中停放時間最少三到五「七」(期)(三十五天),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並非天天念經,都是一「七」一個經。除去在家請的經外,還有至親「送經」。念一棚經的價錢也不一樣,一般說一次要花200至300多元錢(民國時用銀元)。
念經這個「節目」也很復雜。這一天廟里先派來送經箱的,事先布置,在棚內擺幾張桌子,掛紅緞綉花圍,桌子放佛像鏡框、香爐、蠟扦、各種法器(樂器)。桌前附近掛紅緞綉花「歡門」。棚內四壁掛十幀「水陸」,上畫十殿閻君。在門外幡桿上掛一布幡。這都是廟里的「排鋪」應做的工作。開始是和尚便裝(普通和尚服)
坐下念一通,和尚念的一般是金剛經(尼姑同),到下午「燒門子」時,排鋪向和尚喊一聲「師傅們搭衣」,他們穿上綉花道袍(俗稱法衣),披袈裟,吹打法器。
7.燒門紙 將黃昏時,和尚在前,由茶房托一方盤,內放「疏」引路,後面是一些紙活,再後面是帶孝的親戚,最後是本宅人和孝子。這些人排成一列,行經規定的道路,然後到一空地,茶房將托盤交給孝子,點著了「疏」,燒紙活。這些儀式完畢後,和尚仍歸本宅或暫回廟,晚上再來放焰口。
8.放焰口 這個項目分兩種,一是「接三」之後有一場普通形式的放焰口,另一種形式更為復雜,包括如下三點:①傳燈:先在靈台下到經台裝兩條連貫的鐵絲,上安滑輪。靈前放一木仙鶴,其上有一童子拜佛木偶,童子手中托一木盤,可放三盞燈光。前後用白繩拉動,燈光是用黃白色綿紙疊好、剪成菊花形、其中放燈芯(或小蠟燭)。北京辦白事也有此習俗,即是在將死人放在吉祥板時就開始「散燈花」,其意義不外是以此引路燈送魂放亮,和天津大同小異。燈花的數目和死人的歲數成正比,每個燈花在繩上行走約二三分鍾,速度不能快。孝子一直在靈前跪著,時間很長,有時得孝孫暫時代替。②渡橋。這是從靈前的繩上「跑幡」。③十王座。就是先在院內用桌子搭一大經台,約四張桌子碼起來拼湊成台,共四層,有四米來高。念經的和尚均著法衣。四層高處正中坐著「大座」,手拿手鈴,頭戴五佛冠,兩邊的和尚各司吹打法器。如法鼓、鈸、鑼、磬、鍾、木魚、管、笙、笛等,而最下層坐穿黃衣紅袈裟的「長老」。孝子還要跪聽念經。這都是「北派」的舉動,其意義是超度。這其中茶房起著很大作用,他指導著孝子在場內的各種活動。
9.家祭 頭道經後,正午家祭,孝子向靈前行三獻禮。
10.開吊 家祭後算是「禮成」,此時可以接待前來弔唁的親友,門外有一組吹鼓手,一遇有客進門,他們就吹一陣,通知宅內。靈台上兩邊跪著孝子,台中鋪著紅氈拜墊。客人一上台行禮,台下細樂班開始吹奏(來客有較客氣的先將紅氈掀起再行禮),台下有家屬專等謝客(單腿打扦),來客下台,旁邊茶房打鍾,細樂停止,由「知客」(招待員)獻絹花一朵掛在胸前,陪引至客棚休息。
11.散帖 帖為深灰色或土黃色的折卷,外頁印「訃文」二字,內容文字為: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
顯考諱XXX(妣X母X氏)痛於X年X月X日X時壽終正寢,距生於X年X月X日XX歲,不孝男侍奉在側,親視含殮,即日遵禮成服,哀此。訃聞 謹擇於X月X日禪經接三
X月X日首七·經送庫
X月X日辰刻發引
孤哀子泣血稽顙
(父死稱孤子、母死稱哀子)
族繁不及備載
這就是送帖的整個內容,封建禮教的又一表現。
12.題主 神主又稱「靈書」,是寫著死人姓名(有的帶官銜)的木牌位。講究的是用檀香木作的,帶座、帶木套。先是請書家名士寫神主,名曰題主。題寫時孝子去孝服、換吉服(青布袍子馬褂),跪在桌下的紅氈上,寫完後叩頭送客,然後送上席一桌。
13.點主 僅是在寫完的神主上點一筆紅點,就要大費周折。點主所請的人要請有功名的文官,稱為「點主官」。被請者到喪宅時前邊鳴鑼開道,著官便衣、坐八抬大轎,另有長隨捧官服。到後在客廳更官衣,有「吉人」迎接,孝子穿「吉服」跪迎。在一桌前落坐,兩旁有「陪主」。待點主官用新毛筆蘸硃砂在神主的主字上添一紅點(也有孝子刺破中指再加個血點的)。陪主二人一司蘸紅,一司執筆。此後喪家須送敬儀或席面。

出殮前後

1.送路 整個程序進行到「設宴」、「送路」已接近出殯的前夕。設宴招待客人前面提過,不再贅述。送路,是在晚飯後,前導是旗鑼傘扇和死者官銜板,繼之是吹鼓手、和尚或道士,由茶房(知客茶房)引導客人前行,後邊是外姓親屬、本族直系親屬順序,最後是孝子由兩名茶房架著,手托紙制牌位,走到空曠地方焚燒,和尚吹打一通,完畢後孝子叩頭謝客,客散。執事等人返宅吹打到深夜為止,這叫「坐棚」。

2.伴宿 送路歸來,凡是近親友都可在喪家住宿。待到子時辭靈,親屬家人按順序向靈位行禮,奏細樂,名曰「辭靈」。禮畢還要「掃材土」,此土放在重孝子床褥下。接著是「嵌棺」,即將棺材嵌起一角,下墊一枚銅錢,舉哀,棺上壽釘掛一串五綵綢線。
3.撿罐 辭靈的後一項是撿罐。將預備好的壽罐內裝五種雜糧,再由孝子等將死者生前愛吃的菜撿點入罐。筷子由茶房拿著,並放一蘋果堵口。紅布蓋面再用紅絨線纏繞成網路,放棺頭上。這都由茶房操作,待發引時由「全人」將罐放在兒媳婦懷中抱著,坐轎或車送葬。
4.發引 就是出殯。早飯後發引,所來客人吃一頓上席,飯後等著送殯。喪家重孝子都站著吃,表示寢食不安,哀傷已極。
5.參靈 所請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樂隊、吹鼓手都一班一班地到靈台前吹奏一遍,名為參靈,其後開始出殯。
6.喪家發引准備 由「全人」准備點蠟壓炕(用磁瓶放一蘋果)。不到回靈時不得坐炕上。發給本族送殯人兩個小饅頭,揣入懷內,要准備扶孝婦的人,棺出堂,孝婦哭喊留財,其手不準碰門框。
7.祭門 棺將出門,由茶房將大門關閉,貼白紙兩條,此時由「祭門官」(需請有聲望的武職官員)向著外邊大門行禮。禮畢轉頭離去,不進內宅,茶房揭紙開門,事後喪家送祭門官一筆厚禮。
祭門後,門外所排列的出殯儀仗隊都要按行列順序經過喪家門前出發,因此大殯中的這些隊伍往往排滿幾條街道。
8.紙活種類 出殯是另一套紙活,最前面是開路鬼、大頭鬼。紙制的行列有:卧室全部「傢具」,床帳被褥都是真的,還有陳設、古玩,其後是真服裝的「男女僕人」、「丫環」、「小童」等,最少是8個,紙人前胸貼上名字,並將其耳、目、口、鼻扎個眼(以示能聽看、言)。它們手中都捧著一樣東西,如臉盆、梳頭匣、水煙袋、痰盂、糕點、魚肉蔬菜等。有的紙糊馬車、汽車,四輪可活動,由人推行。
9.上杠 發引前一天就在門前空地擺好大杠,名曰「亮杠」。起棺時移到大杠。其時對面搭一高台,和尚手持引魂幡念一陣。孝子跪杠前,這時杠工的指揮打「響尺」,說一聲「請盆!」孝子用力摔盆,大哭一陣,同時放炮三響。茶房接過引魂幡給孝子杠著,另一手拿「哭喪棒」,開始出街上路。另有專人「撤紙錢」,最好的手藝是一撮紙錢向上一扔後,又高、又撒成滿天星,一個個徐落。

出殯

1.儀仗隊的陣容和排列順序按大殯而言,它的順序是:開路鬼,左右各一大頭鬼,銘旌(約4米來高,形如亭子,中掛紅綢子,其上釘死者官銜),其後是一對大鑼,一班吹鼓手(均著號衣),幾對官銜牌,一堂紅彩譜,一頂返魂轎(綠呢黑頂),再就是幾個「大座」,包括燈亭、爐亭、花亭、香亭、影亭(此亭內放遺像及神主),每個大座前有一堂與亭綉片相同顏色的八頂綉花大傘,八掛香譜。然後是僧、道、尼等。大座是由16人一班抬著,兩班人倒,每人發新毛巾一條,打執事的孩子帶劉海箍,發新鞋一雙。 接著是花圈、輓聯、匾額、送殯的親友、客人、紙活、帶孝的親、族、雪柳、孝子(有用孝幔遮住的)。
2.棺杠 棺杠的情況不一樣,視其家勢、地位、經濟力量而定抬杠的人數。最小的16杠(人)、24杠,稍闊的是32杠,最富或有爵位的有48杠,乃至64杠(兩班就是108人),都有雙叫響(頭兒)打響尺,指揮換肩、停止、前進、換班等動作。此人在行進當中還有一套「行話」以示眾人。杠夫穿綠駕衣,黑紅平氈帽上插一雞翎,米黃套褲。
大杠前是一頂大紅綉花傘,半副鸞駕(包括木製金瓜、鉞斧、朝天凳等)。杠後又是半副鸞駕。最後是喪家內眷所乘的白轎、馬車。
整個隊伍行進較慢,有時大座還要「路落」,某一大座壓住陣角,待前邊執事走遠,抬起大座在這段一兩丈遠的路上跑步前進,頭兒口喊「落……」,跑起來講究步子齊,亭子不歪不掂,很是壯觀。
3.茶桌 在出殯經過的路線當中,由總管派人與商號聯系,在其門口設茶桌,為隊伍供應茶水。另有茶房給孝子、內眷等送茶水。
4.路祭 這是由親友送的一個起脊穿堂路祭棚,行列停棚前,將遺像供桌上,並擺祭席一座。孝子在棚內跪陪行禮,眾送殯者順序拜禮。後回到隊伍繼續前進,再有「祭棚」同上。
5.留靈謝客 送殯客人可以在留靈謝客之際離去。全程中可停幾次。

回靈以後

1.大回靈 殯到留靈謝客,幾乎是全部過程已到尾聲。
到了墳地,早巳打好穴,棺木卸下,下穴。埋葬後,還有回靈。銘旌、紙活、雪柳等隨大杠下地後,其餘執事都要回到喪家門前才能散去。神主、遺像由死者的小兒子或孫子請下來,托著安放在住宅內。
2.邁火 大門內放一火盆,由一「全人」拿著冰糖,凡回來的人進門必須邁過火盆,「全人」發給一塊糖果。
3.安靈 喪家在棺木出堂後,在原住室備好白圍桌以供神主、掛遺像、點燭上香,奏細樂,孝子們叩頭行禮安靈。
4.圓墳 葬後3天上午,由孝子、孝女率領家中主要成員帶香蠟紙錁到墳地圓墳,祭奠。請一位穿紅衣的小姑娘繞墳走三圈,名曰「開財門」。回來後孝子們脫孝服,每人取一個紅糖餡的熱饅頭,名曰「冷手抓熱饅頭」。

白事程序終結。

下面是轉載一篇關於舊時北京滿族出殯的文章:
漢執事分為:干三件;三半堂;五半堂;一堂;三堂;五堂;六種。實際上一堂是由兩個半堂組成,與舞台上的龍套一樣,只是以半堂為基數計算。每半堂有不同三色的幡傘各六把;金執事八對。
五半堂此種執事是規模最大的一種,有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花樣。銘旌。招魂引路的旗幟,伴宿之日起就立於喪居門前了。立幡時必需按照男左女右,出殯時以16、24、32人抬著在殯前引導,在路中央行走,還要用兩名穿孝的杠頭打響尺指揮。大的銘旌總高32丈。引路王一對,打道鬼一個。1.8丈高。麒麟噴錢獸一個,從外地傳入北京,京燒活稱怯貨。
五堂半執事:一半堂,幡傘各六把、紅地綉花。清道、飛虎、飛龍、飛鳳、飛熊、飛豹、飛鯉、飛鱉旗各一對。迴避肅靜虎頭牌各一對。蛤蜊一對。二尺多長的黑白棍。粉棍一對。半個竹筒金簿罩漆。鳴鑼各一對。
二半堂,幡傘各六把、藍地綉花。三尖刀、馬蹄刀、偃月刀、象鼻子刀各一對。
三半堂,幡傘各六把、白地綉花。金輪、金螺、金傘、金蓋、金罐、金魚、金長槍各一對。
四半堂,幡傘各六把、青地綉花。瓜、斧、鐙、拳、掌、槊、督、鉞各一對。
五半堂,幡傘各六把、紫地綉花。官鼓大樂一班,13人。座傘一把,1.2丈高,5寸火焰金頂,黃綢拉幌。圍子與官罩花色圖案一致。
清音一班,俗稱清音鑼鼓。2人抬鼓,1人打,4笛合奏,1小鑼,還有單皮總指揮,其名稱曰:「九福班」。
8人抬影亭一座。座傘一把,2人拉幌。魂轎一乘,綠呢青紗供牌位,8人抬。座傘一把,2人拉幌。香幡、靈人紙活若干。3教僧侶。雪柳12把。
孝屬。長子打幡次子抱牌,余者哭喪棒。送殯執紼。除孝屬外送殯者均穿漂孝。大杠上扣官罩,照此應48杠以上。後扈,也叫:「後擁」。金瓜執事刀槍若干,5人一組,用湖色綢子連起來,48杠用15人,64杠用25人,以此類推,32杠不用後扈。
送殯轎、車,夫人、兒媳、乘白轎,大兒媳懷抱寶瓶。姑奶奶乘青轎加,小姐乘藍轎,孫子媳婦乘白轎插石榴花,外孫子媳婦乘藍轎。帳房轎車上掛藍白兩色綢子,來賓車輛系普通轎車,紙錢車、奠禮車等數輛。
除了滿族外蒙漢八旗的旗人都用滿禮。蒙藏隨滿禮但略有不同。1、都嚕幡。2、門纛一對。3、曲律八根,按本家旗色為別,紅纓為漢軍,黑纓為滿、蒙。4、黃鷹、細狗、駱駝由四執事帶著,秋帽、錦袍、大帶、靴子,冬天戴羊皮帽子,反穿羊皮中褂。5、劊子手四名。(官職一品以上者才能用)6、清道、飛虎、飛龍、飛鳳、飛熊、飛豹、飛鯉、飛鱉旗各一對。7、迴避肅靜虎頭牌各一對。8、蛤蜊一對。二尺多長的黑白棍。9、粉棍一對。半個竹筒金簿罩漆。10、金執事四對,三尖刀、馬蹄刀、偃月刀、象鼻子刀.11、金輪、金螺、金傘、金蓋、金罐、金魚、金長槍各一對。12、瓜、斧、鐙、拳、掌、槊、督、鉞各一對。13、座傘一把。14日照傘一把。不拉幌。16、座傘一把。17旨意亭。八人抬。18曲柄黃傘。19官鼓大樂十三人。對拉號、四鼓、蘇鑼、對嗩吶、對雲鑼(九音鑼)跟鑼,對海笛。貝子以上者均不作樂。20、三教僧侶。21魂轎一乘,綠呢青紗供牌位,貝勒以上者可用黃色。22、座傘一把。23、童子督勝盤。用小孩扮成童子模樣舉盤,上放生前用過的博古。邊行邊助哭。24、喪主。青布帽頭、白孝衣孝帶束手。25大杠。應四十八以上。26、後扈。馬隊,獵裝。金瓜執事刀槍若干,5人一組,用湖色綢子連起來,48杠用15人,64杠用25人,以此類推,32杠不用後扈。27、送殯轎、車,夫人、兒媳、乘白轎,姑奶奶乘青轎加,小姐乘藍轎,孫子媳婦乘白轎插石榴花,外孫子媳婦乘藍轎。帳房轎車上掛藍白兩色綢子,來賓車輛系普通轎車,紙錢車、奠禮車等數輛。

F. 周公解夢

夢見參加婚禮,親友要去世。


男女青年夢見結婚,身體會有病。


夢見和老頭(老太太)結婚,會得到遺產。


夢見自己結婚,要生病或離開人世。


青年男子夢見自己戀人嫁給另一個男人,意味著他們的婚事會因親友去世而拖延。


夢(轉自星座屋http://www.xingzuowu.com)見自己成了主婚人會官運亨通。


未婚者夢見與情人結婚,表示有分手的念頭,這是一種壓力的表現,或許覺得現在到此的緣份已經夠了的意思。


夢見自己與第三者結婚,表示渴望解脫工作的壓力,也是說對於家庭、與工作的責任很重,期望能趕快卸下這種負擔。




G. 夢見家裡財物和傢具都沒了

(1/3)原版周公解夢全書

詩曰:
夜有紛紛夢 神魂預吉凶 莊周虛化蝶 呂望兆飛熊
丁固生松貴 江海得筆聰 黃粱巫峽事 非此莫能窮

一、天地 日月 星辰

天門開貴人薦引 天光灼身疾病除 天晴雨散百憂去 天明婦有生貴子
天門未至有兵荒 仰面向天大富貴 乘龍上天主大貴 上天求妻兒女貴
上天取物位王侯 飛上天富貴大吉 癸天上屋得高官 天裂有分主國憂
天皇明主公卿至 天欲曉益壽命吉 渡天河主有所吉 天地合所求皆得
天公使有大吉祥 日月初出家道昌 日月照身得重位 日月落憂沒父母
日月昏暗孕婦吉 日月欲出有官職 日月合會妻有子 日月銜山奴欺主
負抱日月貴王侯 吞日月當生貴子 禮拜日月大吉昌 日光入屋官位至
日初出無雲大吉 日出有光有好事 雲開日出凶事散 日入懷貴子月女
拜星月燒香大吉 雲忽遮日有陰私 星入懷主生貴子 星落有病及官事
星列行主添奴婢 持執星宿大富貴 流星不落主移居 巡天摩星位公卿
雲起四方交易吉 五色雲主大吉昌 雲赤白吉青黑凶 見浮雲作事不成
雲霧遮事大吉利 黑雲壓地時氣病 霜雪降主事不成 雪下及時大吉利
雪落身上萬事成 雪不沾身主孝服 雪落家庭主喪事 陰雨晦時主囚事
行路逢雨有酒食 雷霆作聲官位至 雷聲恐怕私居吉 雷從地震主志遂
身被霹靂主富貴 電光照身有吉慶 赤虹見吉黑虹凶 霞滿天百事歡悅
狂風大雨人死亡 風吹人衣主疾病 忽大風國有號令 風如吼主遠信至

二、地理 山石 樹木

地動主遷官位吉 地裂主疾病大凶 修平田地大吉昌 地高下不平主病
卧於石上主大吉 地中黑氣上主凶 運石入家主富貴 石上得利祿大吉
盤石安穩無憂疑 登岩抱石官職遷 手弄小石生貴子 身人土中百事吉
自身取土被恥辱 升山落地主失位 居住高山有喜事 山行得財有福祿
抱物上山孕貴子 山中農稼衣食豐 枯木再發子孫興 堂上地陷主安憂
園林茂盛大吉利 樹木枯死宅不安 林中坐卧病欲痊 樹木凋零主人凶
林中樹生添貴子 種樹木者大吉昌 登大樹名利顯揚 上樹忽折有死傷
與人分花主分散 枯木開花興子孫 大樹落葉屋中吉 立樹下貴人庇陰
樹生堂上父母憂 大木忽折主凶惡 擔水來家得財喜 砍伐大樹多得財
草木茂盛家道興 門中生果樹有子 松生屋上位三公 家中生松事轉豐
家中生柏大吉利 庭前竹木喜重重 楓生屋上百事遂 蘭生庭前主添孫
果林中行主得財 入果園中大發財 桑生井上主有憂 果樹多熟子孫安
折筍到家女有子 見筍者主添子孫 掃地除糞家欲破 糞土堆者錢財聚

三、身體 面目 齒發

自身白衣人所謀 梳頭洗面百憂去 身拜尊長大吉昌 身上汗出主凶惡
身病蟲出得重職 身上蟲行病患安 繩索系身長命吉 枷索臨身病欲來
身或肥瘦皆為凶 面對官者主大吉 露體無衣吉大利 婦人披頭有私情
頭白主長命大吉 頭生兩角有爭競 頭禿發落皆凶事 面生瘡黑主子凶
頭須自落憂子孫 頭須再生主長命 沐浴遷官疾病除 洗手洗足舊患除
照鏡明吉暗者凶 破鏡照人主分散 手足濃血出大吉 屎尿污人大吉亨
露頭披發陰人謀 披頭蓋面官訟至 剪剃頭發家內凶 眉與發齊祿位至
齒自落者父母凶 齒落更生子孫興
(沒有化解,請追問2/3)

H. 作妻拗子不通氣煙袋桿 寧死爹不帶孝帽 是什麼意思

以京津兩地為主.....................

天津傳統白事風俗分南禮、北禮之別,「大戶」與「小康之家」之別。

准備工作就很麻煩,人一咽氣(這里指的是喪家老人死亡,夠得上大辦白事的人而言)喪家馬上找到近親近友研究辦理。所有一切准備不外是花錢的路數,包括請、設、找。賃、訂、購、制以及其他各項。

順序:

1.請總管 總管是為了籌備操持好這項喪事的人,他必須有辦此種事的經驗,並能與社會有關行業聯系。還要配備幾位副手聽總管(有的叫總理)的調遣,以有條不紊地挑起擔子。喪家的白事能否辦得順當,與總管關系非常大。
2.設賬房 喪家一般是找親友擔當賬房。他專管白事當中的各種開支,並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輓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其後還要算清開銷,付給勞務費。
3.找杠房 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屍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壽字,架凳兩個上面也有金花圖案。
4.刻棺木 這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本宅早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後現由喪家到材鋪看成棺或材料,選好原料運至家門口現由材鋪工人製作。壽材式樣也有南北之分。舊社會的土葬僅在棺材這一項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錢。最講究而貴重的(也是少見的)為陰沉木,其次是金絲楠木、柏木,一般能說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圓,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殮,然後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後還要在棺頭寫字(白色扁字),棺後畫蓮花。
5.找棚鋪 白事搭棚分幾種。有的只搭平棚,講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帶花活。有的搭暖棚,兩麵包細席,設天井子,吊藍團鶴天花板。大門口的棚要搭過街樓,起樓子及過脊,掛五彩網。院內棚安裝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門帶欄桿,月台(靈台)錦地錦帶欄桿,棚內寬敞亮堂,可掛祭幛、輓聯及念經時的「水陸」。此外為招待弔唁親友,在胡同開闊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價頗貴。
6.租賃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並在靈桌上擺的五供盤、茶壺、茶碗等用具,要從白貨鋪租賃。
7.找茶房 大辦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們表面上是來侍奉客人,但實際是在喪家停靈的若干日子內,一遇唪經等舉動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須通曉喪事的程序及各種禮節,又要了解帶孝的男性與死者的關系,在唪經、入殮、接三、送路、成服、祭門、發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數。茶房頭在這些活動中最應謹慎行事,每一個節骨眼兒上全要做到合乎禮節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幾種親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專門愛「挑刺」。過去有一大家辦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禮和成服的禮節中出現漏洞,結果姑奶奶打了茶房頭一個耳光子1所以有些較有名聲的茶房頭輕易不敢應大戶的活。不過他們卻賺錢不少,一場大白事下來,他們可分到千數元錢(幾個茶房分),他們在每一種活動中都算錢,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經行禮又一份,祭門、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項活動就拿一份錢。
8.找白貨鋪 即在白貨鋪租賃喪事過程中用的東西,如喪榜架,以及出殯時一切旗、鑼、傘、扇、雪柳及各種出殯時儀仗用具、用物。
9.請吹鼓手 吹鼓手有兩種,一種是吹奏「大樂」的班子,使用嗩吶、長號、大鼓、大鑼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種是細樂班子,樂器有笙、管、笛、雲鑼等,俗稱「十番樂」。
10.訂扎彩 即扎制紙人紙馬等。有的扎制精細,高如真人,著絲、麻、綢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銀山、樹木,以及房屋、室內全堂傢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況訂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講究在人還沒死預先將孝服趕作好。孝服有區別,本宅應帶孝的人孝衣下擺禿茬不收邊,外姓親戚孝服都收邊。另外本宅內的男女僕人都給孝衣一件,收邊。所有孝服白事過後主家不收回。裁縫店是隨來人通知馬上現做。
12.訂酒席 喪家從大殮起就要預備待客飯食,由本宅廚師做,平日飯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個菜。在最後的唪經、送路、發引的三天中要擺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備素席。這些都是預先在大飯庄請師傅來本宅安灶現作。舊社會還有一些專白吃的人,即使和辦紅白事的主家不認識,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設法溜進去坐下來就吃。大棚內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誰也不認識誰,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頭就走,有的吃完了這輪吃那輪,這是常有的情況。
13.零星購置 如小油燈、瓦盆(又叫喪盆,是棺材出堂時孝子摔的盒)、壽罐,用紅頭繩纏繞,送殯時由主婦抱在懷內;其次如白骨頭簪子、白頭繩(系頭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白轎、租馬車 白轎是為孝婦出殯時乘坐,馬車是為送殯的老幼婦女親友所用。

壽衣

死者的壽衣頗為復雜。民國以來不管死者過去有無「功名」,一般大戶人家都按「官服」穿戴(清王朝官服)。男性共穿七件:布質單褲褂一身,綢質月色上有小圓壽字的棉襖褲一身,藍色綢質壽字長袍一件,綉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沒有領子,不釘扣絆,頭上戴紅纓子官帽,腳穿朝靴,內有棉襪子,戴朝珠。如過去有功名則更麻煩,武官則是武將穿戴。女性也是七件,內穿布褲褂、棉褲襖、大棉襖、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綉花,頭戴鳳冠,披霞帔,還要蓮花墜一個、如意簪一支、九連環一個、鑲珍珠耳環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鳳冠有用點翠珠花的,九連環有用檀香木製的。
珍珠有它的許多用場,如男女鞋尖上各釘一粒,在人口內含一粒,這種排場也不過是顯示其闊綽,別無涵意。再就是所謂「鋪金蓋銀」。黃色綢子壽字棉褥子一件,白綢子壽字寢單一件,另備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紅綠綢綉花平金,上綉海水江牙(涯),分七雲、九雲,雲越多價錢越貴。海被上邊有一圓孔,可將死人臉部露出,上再敷陀羅被一件(用黃色綢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花紋等),再就是頭枕、腳枕,都用黃綢子作成,立體、浮貼蓮花,並用各色綾子包鑲在蓮花瓣上。女姓壽衣則為漢裝,也有的按清宮皇後服飾扮裝。
總之,關於壽衣及附屬飾服盡極奢華之能事,不是一般平民百性所能負擔的。

布置

1.室內布置 人死之後各屋裡所有鏡子、懸掛的字畫、箱櫃上的銅活全用白單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擺的帶有彩花的擺設都轉向後面,重孝子屋內的床單、門窗掛簾、椅套墊等全部換上白布的,但在孫媳室內要全換上「靠」色布的。
2.外廂布置 所有各房門都用白紙封其中心,像貼春聯一般。街門的門框、門心也封白紙。

通報

1.報喪 一切布置停當後,開始向親友報喪。報喪帖是粉色紙條,以家中老僕人的名義出帖,其內容為:
家老爺(或老夫人、大老爺、大夫人)諱XXX於X年X月X日X時壽終正寢,訂於X月X日X時大殮,特此奉聞。家人XXX叩稟
其帖去印刷局(或自己油印)趕印若干份,分送親友(事先開出「溜子」,按姓名、住址送達),以此迎接弔唁之人。
2.立喪榜 喪榜形似舊式大帽鏡,上裝一花牙於帽,高約5尺左右,寬3尺,中心用白紙寫文,放在大門內。
3.掛佐錢紙 黑漆木桿,頭裝白銅如意鉤,掛上白紙一縷(上琢錢印),每串三條,角相連,下端剪成尖頭形(男性)或凹形(女姓)。按死者年歲而定條數。插在木座上,以男左女右置放大門過道。
4.立幡桿 在大門外用三棵杉篙,上塗白粉,男左女右立好,桿頂裝一紙糊的「童子騎仙鶴」。
還有一則是:如死者有父母均在世,不封門,不立幡桿,其靈床也不能停在過堂屋,要停在旁屋。

小殮及孝服

1.小殮的程序大體都差不多。有些人家則在老人斷氣前開始為死者理發、刮臉、凈身,女性要梳好頭。之後先由孝子孝女替老人穿小衣,外邊各層壽衣則由忤作辦。
2.領香 人斷氣後,點燃一股香,由屋內送到大門外,扔在街上。同時燒紙人、紙馬、紙轎,意思是叫死人騎馬坐轎走。而由床上移到吉祥板上時,也要請「陰陽生」看好方向,此曰「正寢」。壽衣穿好,在其袖內放燒餅一個,左右手各放一金銀元寶。
靈前有小桌,上放香爐、燭扦、油燈、白蠟、供果。點上一支倒頭香(燒兩頭),然後一張張地燒紙錢,未大殮不得供飯食,大殮後燒紙才能捲起來燒。
3.「獻孝」與「送孝」 獻孝是外姓人(親戚)穿孝,是由孝子或孝婦帶著僕人(或茶房)捧一木茶盤,上放孝服,走到人家面前先叩頭。茶房一舉托盤,穿孝人接過,茶房幫助穿好。另外是向姑老爺或孫姑爺獻孝服,
孝子比姑爺輩多大都得跪獻,叩頭(孝子孝婦見了親友和弔唁的人行禮,都是雙腿跪,其他穿孝的本宅男女行禮是單腿跪)。有句諺語:「孝子頭,滿街流,見了誰都先叩頭。」姑爺輩的人穿漂白布做的常服大褂,黑色線羅馬褂,帽子上加一條漂白布箍,腰系漂白腰帶,孫姑爺則在背後加一紅絨球。
送孝是給未過門的媳婦(XX孫媳)。由家人用托盤一個,上邊放一塊白布,用紅絨線打上十字襯上紅線托,送到女方,是一種象徵性的孝服。而女方由家人接受,挑開紅線,拿去白布,接著放賞錢。如果這些女方在喪家出殯前送上挽帳等奠禮,則喪家要給女方回送一桌上席。
4.喪家孝服分南禮北禮不外是粗白布孝袍,帶扎肚子。有的在帽子兩旁釘一老錢綴上麻,其他人戴直帽。入殮時孝子的麻要剪掉一寸多長,名曰「請麻」,放在材內。再有用白布封鞋,後跟釘一塊紅布,其意是為
後輩人「留福」。

入殮前後

如果說上述各項不過都是一些舊社會常有封建餘毒的排場,下面再揭露一下種種純屬迷信色彩的「過場」與舉動。
1.轉咒 這個舉動是死者停放妥當後,請來幾個和尚在四周轉行念經,以示超度亡魂。而和尚也會做生意,如有的廟專門派和尚到處探聽察看,只要看到哪一宅外立了幡桿,就搶著去轉咒。這以後所有念經活動就得請他們廟的人了,真是在死人身上找財路。
2.迎材 這個節目很簡單,棺材入宅時,請一位「全人」老太太,拿著一升高粱和一條紅布褲子,材到門口,將兩物放入空棺內,高喊「迎財」。同時孝婦們也哭喊「爹(媽)迎財呀!」
3.入鹼 所謂入殮先由陰陽生看好時辰,請來的吹鼓手先奏天津大樂。院內擺有旗、鑼、傘、扇,一時鑼聲瘮人,由孝男抱屍頭部,孝女抱屍腳部,忤作用五尺長白布兜住中腰,放入棺內。用紅包(毛頭紙包大草紙)掖緊四周,放隨葬晶。再用新棉花蓋在臉的四周,叫做「開臉」。再由忤作用銀針蘸盆內清水,在臉上虛劃一下,名曰「開光」。後用棉花蘸水擦一下嘴、臉。當時孝子、女等都站在棺兩旁看著。這時茶房宣布一切停當,請家屬過目有無不妥之處,此時亦是向遺體告別。茶房喊:「還有哪位看看?」如無人再看,由忤作放「子
蓋」,漆封口,後將大蓋浮蓋。眾人舉哀大哭,此時將佐錢紙摘下,放入紙人或紙牛肚內燒掉。
入殮後就開始早晚在靈前供飯。天亮時燒雞鳴紙,晚黑時燒黃昏紙各一次。在供飯時孝婦等均要哭一陣。在人死後將其所枕的枕頭先拆開一小口放在棺材下邊,待出殯時將其內之物倒出燒掉,枕皮扔去,這叫「倒枕
頭」。
4.燒包 用白紙疊好剪成網狀袋,其中裝入金銀紙錁子,口上插紅紙石榴花一朵,每「七」(七天)燒一次,一「七」燒一個,二「七」燒兩個,以此類推,直到七「七」為止。
5.接三 死後第二天晚上唪經(男用和尚,女用道士),到子夜(夜十二時)後「送三」。念經者穿上法衣,敲打法器,上門外(或前院)的高台念經,將各樣紙活在空地燒掉。與此同時在大門外台後放草席,所有孝子及家屬、親友等都面向西方跪在席上(此舉是指死人在望鄉台上最後一次看望家中人)。念經的念到一個階段,家人就大哭一場。接著是「放焰口」。和尚念「召請各路鬼魂」,當念到死者名字,家人舉衣。和尚大座扔小饅頭,有的其中夾著銅錢。看熱鬧的小孩搶著撿。硬說是吃了不害怕,純屬迷信之談。
6.唪經 一般是棺靈在家中停放時間最少三到五「七」(期)(三十五天),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並非天天念經,都是一「七」一個經。除去在家請的經外,還有至親「送經」。念一棚經的價錢也不一樣,一般說一次要花200至300多元錢(民國時用銀元)。
念經這個「節目」也很復雜。這一天廟里先派來送經箱的,事先布置,在棚內擺幾張桌子,掛紅緞綉花圍,桌子放佛像鏡框、香爐、蠟扦、各種法器(樂器)。桌前附近掛紅緞綉花「歡門」。棚內四壁掛十幀「水陸」,上畫十殿閻君。在門外幡桿上掛一布幡。這都是廟里的「排鋪」應做的工作。開始是和尚便裝(普通和尚服)
坐下念一通,和尚念的一般是金剛經(尼姑同),到下午「燒門子」時,排鋪向和尚喊一聲「師傅們搭衣」,他們穿上綉花道袍(俗稱法衣),披袈裟,吹打法器。
7.燒門紙 將黃昏時,和尚在前,由茶房托一方盤,內放「疏」引路,後面是一些紙活,再後面是帶孝的親戚,最後是本宅人和孝子。這些人排成一列,行經規定的道路,然後到一空地,茶房將托盤交給孝子,點著了「疏」,燒紙活。這些儀式完畢後,和尚仍歸本宅或暫回廟,晚上再來放焰口。
8.放焰口 這個項目分兩種,一是「接三」之後有一場普通形式的放焰口,另一種形式更為復雜,包括如下三點:①傳燈:先在靈台下到經台裝兩條連貫的鐵絲,上安滑輪。靈前放一木仙鶴,其上有一童子拜佛木偶,童子手中托一木盤,可放三盞燈光。前後用白繩拉動,燈光是用黃白色綿紙疊好、剪成菊花形、其中放燈芯(或小蠟燭)。北京辦白事也有此習俗,即是在將死人放在吉祥板時就開始「散燈花」,其意義不外是以此引路燈送魂放亮,和天津大同小異。燈花的數目和死人的歲數成正比,每個燈花在繩上行走約二三分鍾,速度不能快。孝子一直在靈前跪著,時間很長,有時得孝孫暫時代替。②渡橋。這是從靈前的繩上「跑幡」。③十王座。就是先在院內用桌子搭一大經台,約四張桌子碼起來拼湊成台,共四層,有四米來高。念經的和尚均著法衣。四層高處正中坐著「大座」,手拿手鈴,頭戴五佛冠,兩邊的和尚各司吹打法器。如法鼓、鈸、鑼、磬、鍾、木魚、管、笙、笛等,而最下層坐穿黃衣紅袈裟的「長老」。孝子還要跪聽念經。這都是「北派」的舉動,其意義是超度。這其中茶房起著很大作用,他指導著孝子在場內的各種活動。
9.家祭 頭道經後,正午家祭,孝子向靈前行三獻禮。
10.開吊 家祭後算是「禮成」,此時可以接待前來弔唁的親友,門外有一組吹鼓手,一遇有客進門,他們就吹一陣,通知宅內。靈台上兩邊跪著孝子,台中鋪著紅氈拜墊。客人一上台行禮,台下細樂班開始吹奏(來客有較客氣的先將紅氈掀起再行禮),台下有家屬專等謝客(單腿打扦),來客下台,旁邊茶房打鍾,細樂停止,由「知客」(招待員)獻絹花一朵掛在胸前,陪引至客棚休息。
11.散帖 帖為深灰色或土黃色的折卷,外頁印「訃文」二字,內容文字為: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
顯考諱XXX(妣X母X氏)痛於X年X月X日X時壽終正寢,距生於X年X月X日XX歲,不孝男侍奉在側,親視含殮,即日遵禮成服,哀此。訃聞 謹擇於X月X日禪經接三
X月X日首七·經送庫
X月X日辰刻發引
孤哀子泣血稽顙
(父死稱孤子、母死稱哀子)
族繁不及備載
這就是送帖的整個內容,封建禮教的又一表現。
12.題主 神主又稱「靈書」,是寫著死人姓名(有的帶官銜)的木牌位。講究的是用檀香木作的,帶座、帶木套。先是請書家名士寫神主,名曰題主。題寫時孝子去孝服、換吉服(青布袍子馬褂),跪在桌下的紅氈上,寫完後叩頭送客,然後送上席一桌。
13.點主 僅是在寫完的神主上點一筆紅點,就要大費周折。點主所請的人要請有功名的文官,稱為「點主官」。被請者到喪宅時前邊鳴鑼開道,著官便衣、坐八抬大轎,另有長隨捧官服。到後在客廳更官衣,有「吉人」迎接,孝子穿「吉服」跪迎。在一桌前落坐,兩旁有「陪主」。待點主官用新毛筆蘸硃砂在神主的主字上添一紅點(也有孝子刺破中指再加個血點的)。陪主二人一司蘸紅,一司執筆。此後喪家須送敬儀或席面。

出殮前後

1.送路 整個程序進行到「設宴」、「送路」已接近出殯的前夕。設宴招待客人前面提過,不再贅述。送路,是在晚飯後,前導是旗鑼傘扇和死者官銜板,繼之是吹鼓手、和尚或道士,由茶房(知客茶房)引導客人前行,後邊是外姓親屬、本族直系親屬順序,最後是孝子由兩名茶房架著,手托紙制牌位,走到空曠地方焚燒,和尚吹打一通,完畢後孝子叩頭謝客,客散。執事等人返宅吹打到深夜為止,這叫「坐棚」。

2.伴宿 送路歸來,凡是近親友都可在喪家住宿。待到子時辭靈,親屬家人按順序向靈位行禮,奏細樂,名曰「辭靈」。禮畢還要「掃材土」,此土放在重孝子床褥下。接著是「嵌棺」,即將棺材嵌起一角,下墊一枚銅錢,舉哀,棺上壽釘掛一串五綵綢線。
3.撿罐 辭靈的後一項是撿罐。將預備好的壽罐內裝五種雜糧,再由孝子等將死者生前愛吃的菜撿點入罐。筷子由茶房拿著,並放一蘋果堵口。紅布蓋面再用紅絨線纏繞成網路,放棺頭上。這都由茶房操作,待發引時由「全人」將罐放在兒媳婦懷中抱著,坐轎或車送葬。
4.發引 就是出殯。早飯後發引,所來客人吃一頓上席,飯後等著送殯。喪家重孝子都站著吃,表示寢食不安,哀傷已極。
5.參靈 所請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樂隊、吹鼓手都一班一班地到靈台前吹奏一遍,名為參靈,其後開始出殯。
6.喪家發引准備 由「全人」准備點蠟壓炕(用磁瓶放一蘋果)。不到回靈時不得坐炕上。發給本族送殯人兩個小饅頭,揣入懷內,要准備扶孝婦的人,棺出堂,孝婦哭喊留財,其手不準碰門框。
7.祭門 棺將出門,由茶房將大門關閉,貼白紙兩條,此時由「祭門官」(需請有聲望的武職官員)向著外邊大門行禮。禮畢轉頭離去,不進內宅,茶房揭紙開門,事後喪家送祭門官一筆厚禮。
祭門後,門外所排列的出殯儀仗隊都要按行列順序經過喪家門前出發,因此大殯中的這些隊伍往往排滿幾條街道。
8.紙活種類 出殯是另一套紙活,最前面是開路鬼、大頭鬼。紙制的行列有:卧室全部「傢具」,床帳被褥都是真的,還有陳設、古玩,其後是真服裝的「男女僕人」、「丫環」、「小童」等,最少是8個,紙人前胸貼上名字,並將其耳、目、口、鼻扎個眼(以示能聽看、言)。它們手中都捧著一樣東西,如臉盆、梳頭匣、水煙袋、痰盂、糕點、魚肉蔬菜等。有的紙糊馬車、汽車,四輪可活動,由人推行。
9.上杠 發引前一天就在門前空地擺好大杠,名曰「亮杠」。起棺時移到大杠。其時對面搭一高台,和尚手持引魂幡念一陣。孝子跪杠前,這時杠工的指揮打「響尺」,說一聲「請盆!」孝子用力摔盆,大哭一陣,同時放炮三響。茶房接過引魂幡給孝子杠著,另一手拿「哭喪棒」,開始出街上路。另有專人「撤紙錢」,最好的手藝是一撮紙錢向上一扔後,又高、又撒成滿天星,一個個徐落。

出殯

1.儀仗隊的陣容和排列順序按大殯而言,它的順序是:開路鬼,左右各一大頭鬼,銘旌(約4米來高,形如亭子,中掛紅綢子,其上釘死者官銜),其後是一對大鑼,一班吹鼓手(均著號衣),幾對官銜牌,一堂紅彩譜,一頂返魂轎(綠呢黑頂),再就是幾個「大座」,包括燈亭、爐亭、花亭、香亭、影亭(此亭內放遺像及神主),每個大座前有一堂與亭綉片相同顏色的八頂綉花大傘,八掛香譜。然後是僧、道、尼等。大座是由16人一班抬著,兩班人倒,每人發新毛巾一條,打執事的孩子帶劉海箍,發新鞋一雙。 接著是花圈、輓聯、匾額、送殯的親友、客人、紙活、帶孝的親、族、雪柳、孝子(有用孝幔遮住的)。
2.棺杠 棺杠的情況不一樣,視其家勢、地位、經濟力量而定抬杠的人數。最小的16杠(人)、24杠,稍闊的是32杠,最富或有爵位的有48杠,乃至64杠(兩班就是108人),都有雙叫響(頭兒)打響尺,指揮換肩、停止、前進、換班等動作。此人在行進當中還有一套「行話」以示眾人。杠夫穿綠駕衣,黑紅平氈帽上插一雞翎,米黃套褲。
大杠前是一頂大紅綉花傘,半副鸞駕(包括木製金瓜、鉞斧、朝天凳等)。杠後又是半副鸞駕。最後是喪家內眷所乘的白轎、馬車。
整個隊伍行進較慢,有時大座還要「路落」,某一大座壓住陣角,待前邊執事走遠,抬起大座在這段一兩丈遠的路上跑步前進,頭兒口喊「落……」,跑起來講究步子齊,亭子不歪不掂,很是壯觀。
3.茶桌 在出殯經過的路線當中,由總管派人與商號聯系,在其門口設茶桌,為隊伍供應茶水。另有茶房給孝子、內眷等送茶水。
4.路祭 這是由親友送的一個起脊穿堂路祭棚,行列停棚前,將遺像供桌上,並擺祭席一座。孝子在棚內跪陪行禮,眾送殯者順序拜禮。後回到隊伍繼續前進,再有「祭棚」同上。
5.留靈謝客 送殯客人可以在留靈謝客之際離去。全程中可停幾次。

回靈以後

1.大回靈 殯到留靈謝客,幾乎是全部過程已到尾聲。
到了墳地,早巳打好穴,棺木卸下,下穴。埋葬後,還有回靈。銘旌、紙活、雪柳等隨大杠下地後,其餘執事都要回到喪家門前才能散去。神主、遺像由死者的小兒子或孫子請下來,托著安放在住宅內。
2.邁火 大門內放一火盆,由一「全人」拿著冰糖,凡回來的人進門必須邁過火盆,「全人」發給一塊糖果。
3.安靈 喪家在棺木出堂後,在原住室備好白圍桌以供神主、掛遺像、點燭上香,奏細樂,孝子們叩頭行禮安靈。
4.圓墳 葬後3天上午,由孝子、孝女率領家中主要成員帶香蠟紙錁到墳地圓墳,祭奠。請一位穿紅衣的小姑娘繞墳走三圈,名曰「開財門」。回來後孝子們脫孝服,每人取一個紅糖餡的熱饅頭,名曰「冷手抓熱饅頭」。

白事程序終結。

下面是轉載一篇關於舊時北京滿族出殯的文章:
漢執事分為:干三件;三半堂;五半堂;一堂;三堂;五堂;六種。實際上一堂是由兩個半堂組成,與舞台上的龍套一樣,只是以半堂為基數計算。每半堂有不同三色的幡傘各六把;金執事八對。
五半堂此種執事是規模最大的一種,有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花樣。銘旌。招魂引路的旗幟,伴宿之日起就立於喪居門前了。立幡時必需按照男左女右,出殯時以16、24、32人抬著在殯前引導,在路中央行走,還要用兩名穿孝的杠頭打響尺指揮。大的銘旌總高32丈。引路王一對,打道鬼一個。1.8丈高。麒麟噴錢獸一個,從外地傳入北京,京燒活稱怯貨。
五堂半執事:一半堂,幡傘各六把、紅地綉花。清道、飛虎、飛龍、飛鳳、飛熊、飛豹、飛鯉、飛鱉旗各一對。迴避肅靜虎頭牌各一對。蛤蜊一對。二尺多長的黑白棍。粉棍一對。半個竹筒金簿罩漆。鳴鑼各一對。
二半堂,幡傘各六把、藍地綉花。三尖刀、馬蹄刀、偃月刀、象鼻子刀各一對。
三半堂,幡傘各六把、白地綉花。金輪、金螺、金傘、金蓋、金罐、金魚、金長槍各一對。
四半堂,幡傘各六把、青地綉花。瓜、斧、鐙、拳、掌、槊、督、鉞各一對。
五半堂,幡傘各六把、紫地綉花。官鼓大樂一班,13人。座傘一把,1.2丈高,5寸火焰金頂,黃綢拉幌。圍子與官罩花色圖案一致。
清音一班,俗稱清音鑼鼓。2人抬鼓,1人打,4笛合奏,1小鑼,還有單皮總指揮,其名稱曰:「九福班」。
8人抬影亭一座。座傘一把,2人拉幌。魂轎一乘,綠呢青紗供牌位,8人抬。座傘一把,2人拉幌。香幡、靈人紙活若干。3教僧侶。雪柳12把。
孝屬。長子打幡次子抱牌,余者哭喪棒。送殯執紼。除孝屬外送殯者均穿漂孝。大杠上扣官罩,照此應48杠以上。後扈,也叫:「後擁」。金瓜執事刀槍若干,5人一組,用湖色綢子連起來,48杠用15人,64杠用25人,以此類推,32杠不用後扈。
送殯轎、車,夫人、兒媳、乘白轎,大兒媳懷抱寶瓶。姑奶奶乘青轎加,小姐乘藍轎,孫子媳婦乘白轎插石榴花,外孫子媳婦乘藍轎。帳房轎車上掛藍白兩色綢子,來賓車輛系普通轎車,紙錢車、奠禮車等數輛。
除了滿族外蒙漢八旗的旗人都用滿禮。蒙藏隨滿禮但略有不同。1、都嚕幡。2、門纛一對。3、曲律八根,按本家旗色為別,紅纓為漢軍,黑纓為滿、蒙。4、黃鷹、細狗、駱駝由四執事帶著,秋帽、錦袍、大帶、靴子,冬天戴羊皮帽子,反穿羊皮中褂。5、劊子手四名。(官職一品以上者才能用)6、清道、飛虎、飛龍、飛鳳、飛熊、飛豹、飛鯉、飛鱉旗各一對。7、迴避肅靜虎頭牌各一對。8、蛤蜊一對。二尺多長的黑白棍。9、粉棍一對。半個竹筒金簿罩漆。10、金執事四對,三尖刀、馬蹄刀、偃月刀、象鼻子刀.11、金輪、金螺、金傘、金蓋、金罐、金魚、金長槍各一對。12、瓜、斧、鐙、拳、掌、槊、督、鉞各一對。13、座傘一把。14日照傘一把。不拉幌。16、座傘一把。17旨意亭。八人抬。18曲柄黃傘。19官鼓大樂十三人。對拉號、四鼓、蘇鑼、對嗩吶、對雲鑼(九音鑼)跟鑼,對海笛。貝子以上者均不作樂。20、三教僧侶。21魂轎一乘,綠呢青紗供牌位,貝勒以上者可用黃色。22、座傘一把。23、童子督勝盤。用小孩扮成童子模樣舉盤,上放生前用過的博古。邊行邊助哭。24、喪主。青布帽頭、白孝衣孝帶束手。25大杠。應四十八以上。26、後扈。馬隊,獵裝。金瓜執事刀槍若干,5人一組,用湖色綢子連起來,48杠用15人,64杠用25人,以此類推,32杠不用後扈。27、送殯轎、車,夫人、兒媳、乘白轎,姑奶奶乘青轎加,小姐乘藍轎,孫子媳婦乘白轎插石榴花,外孫子媳婦乘藍轎。帳房轎車上掛藍白兩色綢子,來賓車輛系普通轎車,紙錢車、奠禮車等數輛。

閱讀全文

與飛熊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雅麗美傢具 瀏覽:764
前鋒和萬和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788
壁山二手傢具市場怎麼去 瀏覽:894
5e3電路圖 瀏覽:954
鶴壁買傢具去哪裡 瀏覽:284
全自動壓口機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414
天津工業廠房舊地面翻新怎麼樣 瀏覽:114
柔性防水牆板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102
國家電網合肥縣公司怎麼樣 瀏覽:894
雲南三星手機維修點查詢 瀏覽:892
中山市索尼手機的維修點 瀏覽:533
廚衛小家電的市場挑戰者有哪些 瀏覽:657
六開膠印電路 瀏覽:531
手機維修放三星售後好幾天安全嗎 瀏覽:982
防水淋雨了怎麼辦 瀏覽:960
南寧的蘋果維修點 瀏覽:114
錘子售後維修價格表 瀏覽:236
已經建好的房怎麼做地面防水 瀏覽:73
汽車內飾改裝翻新大概多少錢 瀏覽:390
如何判斷洗衣機是不是翻新的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