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 只要六個步驟
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是怎麼樣的呢?實木傢具是指純實木傢具,即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經再次加工的天然材料,不使用任何人造板製成的傢具。就是說傢具的所有用材都是實木,包括桌面、衣櫃的門板、側板等均用純實木木板或實木指接板製成,不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人造板。下面我們來看看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
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其實挺簡單,下面從六個步驟來跟大家介紹:
第一步,木工與上一道工序交接。即與配料部對接。交接單子、木材的數量、種類等,還要對所交接的木料做個檢查,不合格地要退回去。
第二步,拉鋸料定位、畫線
拉鋸料定位是把經過刨打光、拼板等加工後的部件,木工師傅根據產品規定的尺寸,根據圖紙,在各部件料上畫線定位好,如打榫的位置,開槽的位置,都要做到精確。
第二步,打孔、做榫卯結構、裁板
木工師傅根據產品的規格,產品的尺寸,按照鋸料的定位、畫的線,用打孔機打孔,用拉鋸裁板,用打槽機打槽。開榫鑿眼要先在木料上畫線,決定鋸割開榫鑿眼的位置。因木工活尺寸大了,可以改小;尺寸小了,則無法增大。用鋸拉榫時,要特別注意合理放線(術語叫「吃線」、「讓線」,二者含義不同,用於不同的部位),以此保證榫口和卯眼有修整、校正的余料。事實上榫口和卯眼要經過多次細心的修正,才能做到榫口和卯眼的連接是否配合、裝配後的木料是相互垂直的,榫口連接處是嚴絲合縫的。
第四步,鑼圓、穿梢製作、打面板邊
木工師傅,根據師傅產品設計,把要做圓造型,採用鑼圓機,把木料的四角鑼圓。圓角加工應對稱、和順、光滑,無缺角、刀痕。加工面框,面板,門框,門板等部位零件,都有木框4根,兩根長而出榫的叫「大邊」,兩根短的鑿眼的叫「邊抹」。利用大邊和邊抹的格角榫接合成框架,再在各邊上打槽裝板。利用槽的空間,使漲縮的木材不致把面板破壞,或使面板起翹,合理地解決了因木材熱脹冷縮引起的各種問題。
第五步,拉鋸彎料定位、打起方槽
木工師傅,需要根據各種彎料的規格,把要加工的彎料固定在一起,必須要保證一致,定位、用機器打方槽。
第六步,產品組裝
在產品組裝這個階段,其要求是部件與面板要呈90度,介面平整光滑;四腳無傾斜,對角要呈90度,而且四腳要平整如玻璃。產品組裝的時候,是有順序講究的,木工師傅先用進行部件組裝、下架組裝,再進行整體組裝。所用的工具有木錘子、夾具等。
部件組裝
按照產品的結構裝配圖,將加工好的零件組合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結構部件單元。這個加工過程中的「組合」與現代傢具裝配中的「組合」不同,它不是直接就能將零部件組合成產品,而是對零件進行精細加工的同時,進行零、部件的組合。零件組合首先是剔榫眼,減榫,異型部件粗磨找型,檢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適、是否嚴密,有無歪斜或翹角等情況。如發現不妥,要及時修整。
整體裝配
裝配就是將傢具配件組合成一件完整的傢具,組合的難度是相當大,工藝師以其豐富的經驗、精湛的技藝將傢具裝配得渾然一體,天衣無縫。組裝時要求在水平、干凈的地面上進行。這是為了保證傢具裝配質量的必要條件。原因有兩條,一是即便傢具組裝正確,放在不平的地面也會因傢具自重而會出現"走扇"。如在不平的地面上組裝,很不易判別傢具是否裝正了。二是硬木傢具自重很大,放在不平的地面上,腿上的受力不勻,易造成傢具的變形。正式裝配時,把各種部件備齊,按次序擺放,並按順序組裝好。
組裝的次序因傢具不同而有所不同。像櫃子之類,就要事先把櫃門和兩個側山先組裝好,經過測量沒有尺寸上的誤差,待干透後,方可進行全櫃的組裝。在組裝的過程中,一定要不差分毫地掌握好榫卯的緊密,介面的吻合,不然緊了硬拷會至木材裂縫,鬆了則使傢具扭動散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更多關於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的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
② 木製傢具製造工藝有哪些步驟揭秘木製傢具製造工藝流程
木製傢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木製傢具給人自然清新的感覺,但是木製傢具並非天然而成,它要經過反復的雕刻、製造,木製傢具製造工藝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技術,不僅講究美學,還要有極強的耐心,一步步進行,一點點琢磨,那麼大家是否了解木製傢具製造工藝呢?接下來,小編就要給大家科普科普木製傢具製造工藝,一起來看看木製傢具製造工藝有哪些流程步驟吧。
一:備料
1.板材乾燥,將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沒有乾燥過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乾燥過後的木材不容易出現爆裂變形等現象。
2.平衡,把乾燥過的木頭自然放置幾天,讓木材恢復平衡。
3.選料配料,木製品按其部位可分為外表用料、內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種。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如寫字台的面、櫥櫃的可視部分等;內部用料指用在製品內部,如內檔、底版等;暗用料指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屜導軌、包鑲板、內襯條等。選材時注意節疤、內裂、藍變、朽木、端裂。
4.粗刨,給毛料板材定厚。
5.風剪,毛料板材修整長度。下料按所需長度加長20mm。
6.修邊,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邊。
7.配板,木料配板選材分直紋、山紋,顏色搭配一致,配板寬度按所需寬度合理放餘量。選料時要把內裂、端裂、節疤、藍變、朽木部分取下。
8.布膠,在木材之間均勻布膠,膠的配比:固化劑(10—15克)、拼板膠(100克)的比,每次調膠500克左右。
9.拼板,使用拼板機將木材進行拼裝,拼板注意高低差、長短差、色差、節疤。
10.陳化,布膠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時左右,讓膠水凝固。
11.砂刨,刨去木材之間多餘的膠水,使木材板面無多餘膠水。
12.鋸切定寬,用單片鋸給木材定寬。
13.四面刨成型,根據需要的形狀刨出木材。
14.養生,將木材自然放置24小時左右。
二:木工
1.寬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機加完成後進行拋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拋光砂一次砂0.1mm。
2.精切,給毛料定長,加工過程中做到無崩茬、發黑,長與寬加工誤差不超過0.2mm,1米以下對角線≤0.5mm,1米以上板片對角線應≤1mm。
3.成型,根據圖紙將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時不允許有崩茬、毛刺、跳刀和發黑現象,加工的部件表面應光滑、平整、線型流暢一致,加工前檢查設備部件螺絲有無松動,模板是否安裝規范,刀具是否裝緊,加工過程中禁止順刀進料,部件尺寸誤差不超過0.2mm。
4.鑽孔,按圖紙的工藝要求鑽孔,加工過程中做到無崩口、無刺現象,孔位加工誤差不得超過0.2mm,產品要做到配套鑽孔,常試裝、勤檢查,確保產品的品質。
5.配件栓砂,砂光配件,砂光好的成品應平整、無砂痕、邊角一致。檢砂前應先了解部件的使用位置,先補土後砂光。
6.小組立,組立不用在拆開的部件,組立前應先備料,把所有要組裝部件按圖紙加工的要求檢查無誤,部件無崩口、毛刺、發黑現象,首件裝好後復尺與圖紙工藝沒有誤差的情況下開始量裝。組立過程中膠水布塗均勻,組立好的半成品,應無冒釘、漏釘現象,結合嚴密,膠水擦拭要干凈。
7.大組立,試裝部件檢查與圖紙是否誤差。與小組立區別在於大組立完成後的是成品。
8.成品檢砂,將成品進行砂光,要做到平整、無砂痕、邊角一致。
9.平衡,將部件自然放置一段時間。
10.塗裝上線檢砂,將工件的表面重新打磨一遍,特別是木材表面的毛細纖維。同時檢查白身的缺陷是否已經處理好,如:修補不良、砂光不良、開裂、變形等。
11.吹塵,將工件表面的灰塵吹乾凈。
三:塗裝
1.擦色,擦色劑由專業技術員調配後,需先試擦,確認擦色劑是否正確適度(以色板為准,適當調節)。擦色前需先將擦色劑攪拌均勻,直到沒有沉澱物為止,使用的毛刷必須先清洗干凈,擦拭的布條必須為不掉色的布條。用毛刷均勻刷遍產品,不能有漏白的現象,再用布條快速的將擦色劑擦拭乾凈。檢查產品是否有殘留的擦色劑沒擦乾凈,是否有流掛、著色不均勻等現象。
2.底著色,根據色板的要求選用底色,將素材間的色差通過底色進行調整。
3.頭度底漆,噴塗前需先將灰塵吹拭乾凈,檢查擦色效果是否良好。頭度底漆濃度為16秒,噴塗厚度為一個十字。
4.乾燥,噴塗完後待干6—8小時。
5.清砂,先填補所有碰刮傷,再用320#砂紙輕輕砂一遍,主要是將噴漆後產品上所產生的毛刺砂掉。
6.二度底漆,噴塗前先將灰塵吹拭乾凈,底漆濃度為18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7.乾燥,噴塗完後待干6—8小時。
8.清砂,先將有缺陷的地方填補到位,再用320#砂紙將油漆面打磨光滑、平整,漆面不能有較大的亮點。
9.三度底漆,噴塗前先將灰塵吹拭乾凈,底漆濃度為16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10.乾燥,噴塗完後待干6—8小時。
11.清砂,用400#砂紙將漆面打磨光滑、平整,漆面不允許有亮點存在。
12.修色,修色前必須先檢查產品是否是良品,產品上的灰塵和污染物需清理干凈。由技術人員調配好顏色,再比照色板先修一個產前樣,由現場主管確定顏色後方可作業。
13.油砂,修色後的產品須待干4—6小時,再以800#砂紙將產品表面打磨光滑。打磨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打漏,色漆打花等現象。
14.面漆,面漆前需先檢查產品是否屬於良品,產品表面是否光滑,表麵灰塵和附著物須清理干凈。面漆濃渡為11—12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15.乾燥,待干4小時。
四:包裝
1.檢驗,目視:檢查產品整體顏色搭配是否一致,不能有深淺不一的現象。在自然光下觀看產品油漆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流掛,噴塗不勻,產生桔皮以及漏噴、霧白等現象。手摸:用手撫摸油漆面,檢查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顆粒存在。用手感覺油漆的質感、手感是否良好
2.點色,對工件表面的瑕疵進行修補。
3.吹塵,將工件表面的灰塵吹乾凈。
4.包裝,包裝產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木製傢具製造工藝的相關知識啦,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之後是不是都對木製傢具製造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了呢?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木製傢具隨處可見,大家往往忽視了如此簡單的事物其實也需要背後極大的付出,繁瑣的流程造就了美觀的工藝,小編認為,大家可以多了解我們生活中的事物,不僅可以漲知識,同時,也能體會到美好事物的來之不易,從而更懂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事物。
③ 實木傢具都有哪些
實木傢具常用樹種: 1、紅松:材質輕軟,強度適中,乾燥性好,耐水、耐腐,加工、塗飾、著色、膠結性好。 2、白松:材質輕軟,富有彈性,結構細致均勻,乾燥性好,耐水、耐腐,加工、塗飾、著色膠結性好。白松比紅松強度高。 3、樺木:材質略重硬,結構細,強度大,加工性、塗飾、膠合性好。 4、泡桐:材質甚輕軟,結構粗,切水電面不光滑,乾燥性好,不翹裂。 5、椴木:材質略輕軟,結構略細,有絲絹光澤,不易開裂,加工、塗飾、著色、膠結性好,耐腐、乾燥時稍有翹曲。 6、水曲柳:材質略重硬,花紋美麗,結構粗,易加工、韌性大,塗飾、膠合性好,乾燥性一般。 7、榆木:花紋美麗,結構粗,加工性、塗飾、膠合性好,乾燥性差,易開裂翹曲。 8、柞木:材質堅硬,結構粗,強度高,加工困難,著色、塗飾性好,膠合性差,易乾燥,易開裂。 9、櫸木:材質堅硬,紋理直,結構細、耐磨有光澤乾燥時不易變形,加工、塗飾、膠合性較好。 10、楓木:重量適中,結構細,加工容易,切削麵光滑,塗飾、膠合性較好,乾燥時有翹曲現象。 11、樟木:重量適中,結構細,有香氣,乾燥時不易變形,加工、塗飾、膠合性較好。 12、柳木:材質適中,結構略粗,加工容易,膠接與塗飾性能良好。乾燥時稍有開裂和翹曲。以柳木製作的膠合板稱為菲律賓板。 13、花梨木:材質堅硬,紋理余,結構中等,耐腐配,不易乾燥,切削麵光滑,塗飾、膠合性較好。 14、紫檀(紅木):材質堅硬,紋理余,結構粗,耐久性強,有光澤,切削麵光滑。 15、胡桃楸木:材質好,刨面光滑,耐腐蝕,不易翹曲,有光澤,木材韌性極好。 16、橡膠木:紋理清晰,材質較硬,結構粗,易加工,塗裝、膠合性好。 17、橡木:山形木紋,觸摸表面有著良好的質感。質地堅硬,結構牢固,使用年限長,檔次高等,適宜製作歐式傢具,不易吸水,耐腐蝕,強度大。 18、人造板,常用的有三合板、五合板、纖維板、刨花板、
④ 傢具常用木料有哪些 各種木料有哪些特點
很多人購買傢具的時候都喜歡購買木製的東西,因為木製的東西看起來和摸起來都是比較有質感的,但是木製的材料其實是有很多的,傢具常用木料有哪些呢?各種不同的木質材料有哪些特點呢?現在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五種常用的木質材料以及他們各自的優缺點,希望可以給大家的購買傢具提供有用的參考價值。
傢具常用木料
1.松木(馬尾松、樟子松)
由於環保日益被重視,實木傢具開始慢慢增多,其中松木傢具佔了很大一部分,特別是兒童傢具許多都是採用松木的。松木傢具的用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馬尾松,一種是樟子松,以樟子松為主,在裝修中是人造纖維板的重要原材料。馬尾松紋理直或斜不勻,結構中至粗。缺點是乾燥時翹裂較嚴重。不耐腐。油漆、膠接性能不良。握釘力強,相對來說作為木工板材在傢具中應用較少,木工板的價格一般是同尺寸杉木集成板或大芯板的3倍左右。樟子松被廣泛的運用為中檔實木傢具的用材,許多原木傢具都採用松木。
2.水曲柳
裝飾面板中用的比例最大的就是水曲柳面板,之所以採用此種面板,與它的特性是分不開的,水曲柳學名白蠟木,屬於木犀科梣屬的一種木材,主要產地為我國東北、華北、俄羅斯等地,水曲柳最大的優點是在於它的紋路,水曲柳紋路美觀清晰,如作為飾面板或是傢具,刷清漆或刷白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出它美麗的花紋,適合於現代簡約的風格,而且水曲柳面板還是價格較低的一種飾面板。
3.橡木(白橡、紅橡)
橡木也是大家所喜愛的一種裝飾木材,橡木是俗稱,真正橡木的學名叫做櫟木,屬於殼斗科、麻櫟屬,紅橡叫做紅麻櫟,白橡叫做白麻櫟,實際上紅橡並不是真正的紅色,而是木黃色偏粉紅一些,白橡也不是白色的,而是淺黃色,這就造成了紅橡白橡顏色區別並不是非常大,橡木特點是重硬、紋理直,結構粗,色澤淡雅紋理美觀,力學強度相當高,耐磨損,但木材不易於乾燥鋸解和切削,同時如大面積採用變形程度大,橡木花紋也有直紋和橫紋的區別,直紋比較好看,價格也稍貴一些。
4.香樟木
它的最大特點是富含濃郁的香氣,這種香氣可以驅蟲、防蛀、防霉、殺菌,樟腦丸就是提煉樟木中的香料製成的。樹徑較大,材幅寬,花紋美。樟木木質細密,有天然的美麗紋理,質地堅韌,不易折斷,也不易產生裂紋,是自古以來雕刻工藝的首選材料。樟木在裝修中主要用於傢具的背板、抽屜板,特別是衣箱、書箱、櫃等,我國的樟木箱名揚中外。但樟木較少做床,因為樟木散發的香味會影響睡眠質量,讓人興奮甚至失眠,還可能引發頭暈、渾身無力、惡心、嘔吐等症狀。
5.榆木
「榆木疙瘩」是形容人不開竅,難解難伐之意。從這個詞語我們可以就看出榆木的一些性能,榆木材幅寬大,質地溫存優良;變形率小,木性堅韌,紋理通達清晰,硬度與強度適中,適宜雕刻,刨面光滑,弦面花紋美麗,有「雞翅木」的花紋,可供傢具、裝修等用。
以上,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傢具常用木料有哪些,主要介紹了五種常用的木製傢具,這些材質都是一些比較常用的,並且小編對於他們的優缺點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他們的這些木材的特點,還有各種木材的價位,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木質傢具的材料,當然也可以適當結合自己家居的特點。
⑤ 木製傢具什麼木材好
一、實木傢具的木材種類
傢具的木材一般分為硬木和軟木兩類。硬木不一定是堅硬的材料(更加緻密),軟木也不一定是松軟的材料(密度較小)。硬木和軟木之間的區別與植物繁殖有關。硬木樹木是被子植物,這類植物產生的種子具有某種包被。軟木是裸子植物。這些植物的種子沒有包被,直接落向地面。通常,硬木是落葉樹,軟木是常綠樹。
硬木包括櫻桃木、橡木、榆木、樺木、櫸木等,通常價格較高,但品質相比軟木優良。
軟木包括櫸木、楠木、樟木、松木、杉木等,種類繁多,價格上能為大多數人接受。
貼士:一般做衣櫃、床、餐桌等傢具,如果想要性價比高的話可以選擇軟木作為原材料。
二、實木傢具的檔次分類
低檔木材:松木、杉木等質地比較軟,常用作實木傢具的輔材,如抽屜板、後背板,還可製作兒童傢具,價格便宜,自然環保。
中檔木材:橡膠木作為硬木因其價廉,被廣泛採用,某些大傢具品牌也用此材料。榿木、樺木、柞木差不多,價格一般不高。
中高檔木材:櫸木和榆木俗稱北榆南櫸,一直都是民間傢具的常用材料,價格相對高檔進口木材和紅木比較親民,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
高檔木材:多為進口而珍貴,除作為高檔傢具用材外,黑胡桃、水曲柳、櫻桃木等一般為優質貼面用材,作為裝飾元素。
三、各種木材介紹及優缺點
1、松木
一種針葉植物,一般有兩種:即馬尾松和樟子松,其中樟子松是人造纖維板的重要原材料。松木有很好聞的松香味,質地很軟,是實木傢具里最便宜的材質,廣泛運用於中檔實木傢具,許多原木傢具和兒童傢具都採用松木製作。餐桌、餐椅不適合用松木製作,因為這些傢具是易耗品,用松木製作壽命不長。
優點:
價格便宜,天然環保、不易變形,紋理清楚美觀
彈性和透氣性強,導熱性能好且保養簡單
缺點:
木質松軟易開裂,不耐磕碰,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
2、橡膠木
橡膠木是生產橡膠乳的一種植物,是橡膠樹的主幹,屬亞熱帶樹種。盛產於東南亞國家,國內產於雲南、海南及沿海一帶。其木質結構粗且均勻、年輪明顯、管孔甚少、木質較硬,被公認為世界上用途最廣泛的輕質硬木實木之一。由於其獨特的裝飾效果,大眾化的價格使之成為傢具行業中性價比較高的品種,被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所喜愛。
⑥ 如何DIY木製傢具方法圖解
1、傢具部件配件分解,形成配料表,尺寸樣式簡圖;對老師傅來說這個或不需要形成在紙面上,看一眼,計上心頭就可。
2、准備:工具,材料,場地,及必要設施,初學者還需准備基本技能技術知識。
3、材料檢看,初步排布安排,做到料盡其才,物盡其用。
4、下料:按配料表、簡圖及初步材料安排將木料標示尺寸,鋸成所需要大小長短形狀尺寸。
5、精加工成型:施展鋸刨鑽切等工藝手段精加工成型。
6、組裝:傳統實木傢具採用榫卯結構是最大特點,這個也是難點和質量關鍵點,可能需要反復拆裝,加工修正才能達到滿意。
⑦ 木製傢具有哪些不同的種類
1、原木傢具,在北歐風格、現代簡約、日式風格的裝修中經常可見。它整體結構全部採用統一的天然木材,並不會對其做過多的加工,基本保持材料的原貌,很少使用金屬五金,基本採用拼接的設計。這樣的傢具由於沒有膠水,不會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質。但售價不便宜。包括有胡桃木、楸木、松木等。牋
2、實木貼面傢具,也被劃入實木傢具行列是因為業內有一個規定,實木原料超過40%以上就可以被叫做實木傢具。所以實木貼面傢具從外觀上看的話和正常實木傢具沒有任何區別。內部框架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牋
3、板木結合傢具,顧名思義就是將實木材料和人造板材共同組合打造的傢具。換句話說,這件傢具有的部分是實木,另一部分是人造木材,這在當下傢具市場逐漸成為傢具的主流設計之一。
⑧ 木傢具如何製造
用木材或木質材料製成,陳設在室內或公共場所,以供人們工作、生活、休息或放物品等用的製品。木傢具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也起著室內裝飾作用。良好的傢具裝備,不僅是保證人們高效工作、方便生活和充分休息的必要條件,而且對人們的藝術愛好和文化修養起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傢具作為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總是反映一定時期的文化藝術和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人類相應的生活條件。就藝術風格來說,傢具往往與建築具有共同的時代特徵。
中國傢具發展簡史
中國傢具歷史悠久。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甲骨文中就已有床、幾等傢具的記載。從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1年)至漢代(公元前206~220年)時期,人們的起居習慣是「席地而坐」。因此,早期的傢具特點是粗獷、低矮、敦厚,結構簡單,突出實用功能,以塗漆方法裝飾傢具。漢代後期傢具的品種逐漸增多,裝飾方法在以彩繪為主的基礎上,又出現鑲嵌、金箔貼花等技法。從南北朝(420~589年)到隋唐(581~907年)時期,傢具的品種和裝飾日益演變發展,出現了富麗豪華的座椅等傢具。盛唐以後,「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漸普及,傢具也由矮型向高型化發展。明清(1368~1911年)時期,海上交通發達,熱帶的優質木材輸入中國,加上工藝和裝飾手段日益進步,使傢具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蘇州、廣州、揚州、寧波等地成為當時傢具製作中心。明代傢具結構簡練,接合嚴密,比例協調,造型典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外國傢具設計和工藝技術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改革和技術進步,中國傢具生產從手工業作坊生產逐漸轉變成具有一定技術裝備水平的工業部門。
木傢具分類
可以按多種特徵來分類。按照結構特徵,可分為拆裝的和不可拆裝的。前者是指那些可以多次拆開和裝配,通常是用各種聯結件或螺栓接合的傢具;後者則是在裝配後不能再拆開,一般採用帶膠的榫接合、膠接合或釘接合裝配而成的傢具。同是櫃類傢具又可分為板式的和框式的。櫃體由各種板件組成的,稱為板式結構。櫃體由帶嵌板的木框組成的,稱為框式結構。木傢具主要按使用場所和功能用途分類(圖1)。
圖2傢具生產發展趨勢
傢具生產的發展與建築事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影響傢具生產發展的,還有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家庭結構和原材料構成等可變因素。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傢具工業發展很快。在多種傢具產品中,木傢具仍佔主導地位。傢具的發展趨勢是:①生產中心向著擁有豐富森林資源或毗鄰木材產地以及有廉價剩餘勞動力的地區轉移;②生產進一步專業化,在建立大型的能批量生產較便宜產品的高度機械化、自動化企業的同時,還將保存相當數量的小型企業和作坊來製造傳統風格的、優質高檔的傢具;③由於世界范圍內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板等類的人造板,將在傢具生產中進一步擴大應用;④傢具工業的生產技術和市場貿易將會越來越趨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