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贛州龍南有哪幾個旅遊景點比較有名
龍南位於江西的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門」之稱,龍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小武當山等等。龍南礦產資源也很豐富,重稀土儲量居世界之首,被譽為「重稀土之鄉」。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它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築藝術,不僅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跡,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使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藝術家及眾多的遊客為之陶醉。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閩西的土圍樓合稱為中國「四大古民居」。龍南典型的圍屋代表有關西新圍、楊村燕翼圍、烏石圍、里仁栗園圍、漁仔潭圍、沙壩圍、桃江龍光圍、紋龍耀三圍等。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跡,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如果你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那就有必要來龍南一游。交通方便,從贛州市區乘坐火車在龍南站下車,有班車前往客家文物等地,門票30元。
❷ 請問,江西的特產是什麼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江西特產太多了,每個市縣都有各自的特產。 比如贛州市客家龍南的就很多了,如: 客家糯米酒 、小吃、大蒜 、板栗 、 番薯。 一、客家小吃:龍南珍珠湯 製作珍珠湯並非易事。首先,將薯粉用開水沖成團狀;其次,把成團的薯粉放入圓底鍋中攤開(不燒火),用手順時針將薯團輕壓在鍋上不停地旋轉,使薯團慢慢分解成為像珍珠一樣的顆粒,人們稱為「珍珠米」;然後,用米篩過濾出均勻的珍珠米,接下來,就要進行烹調了。先在鍋中放一勺水,待水煮沸以後,將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鍋中。當珍珠米全部漂浮在水面上時,用漏勺撈起,再重新燒一鍋開水,放入珍珠米,加入油、鹽、荸薺、蔥等調料,珍珠湯便烹調而成了。煮好的珍珠湯熱氣騰騰,幽香襲人。吃上一口,腸胃舒適,腦清目明。 關於珍珠湯,龍南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清道光年間,龍南的龍頭魚豐收,一位名叫徐思庄的人大量進貢龍頭魚,皇上便派欽差大臣前往龍南給他賞賜。夏日炎炎,山路嶇崎難行,欽差大臣途中中暑。來到徐思莊家已近黃昏,圩鎮上大魚大肉已賣完,徐思庄便燉煮龍南客家名菜「珍珠湯」給欽差食用,欽差取匙食之,頓時勞累盡消,甚覺是稀世珍餚。問其菜名,徐思庄看到珍珠米顆顆晶瑩剔透,如龍眼一樣,為取悅欽差,便說是「龍眼湯」,並闡述:「此湯是取百丈龍潭的龍頭魚之目烹調而成,故名龍眼湯,用以孝敬大人。」欽差聽後,覺得此菜名犯上,徐思庄惶惶不安,忙解釋此非貢品「龍頭魚」之目所煮,而是龍南民間的地方菜餚。隨即,徐思庄請欽差賜予菜名。欽差受其奉承和熱情款待,難以推卻,幾經推敲後說:「就叫『珍珠湯'吧。」因此,「珍珠湯」或「珍珠粉」沿用至今 。 二、客家傳統風味美食 贛南客家飲食種類繁多,豐富多彩。客家人的飲食既繼承了中原祖居地的特點,又經過長期的不斷實踐、組合、提煉,並與當地土著的飲食習慣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典型的「天時、地利、人和」的特點。其主食、副食、菜餚、小吃均就地取材,採用南北相兼的製作方法,既有鹹鹹辣辣,又有清淡鮮甜的特點。 客家傳統飲食大致分為主食、名菜小吃、茶酒等幾類。 贛南人以大米為主食,僅以大米做成的飯就有撈飯、燜飯、煮飯包、竹筒飯、缽子飯等多種。客家人愛喝粥,會吃粥,粥的品種有甜粥、鹽粥、什錦粥、苦瓜皮蛋粥等。特別是各類米製品,更是風味別致。如粉干、沙河粉、艾米飠果、燙皮、麻糍、黃元米餜 等。 贛南盛產番薯芋頭,由它們做成的番薯粉、番薯片、番薯干、炸芋包等也受人喜愛。 贛南物產豐富,傳統名菜佳餚主要有:三杯雞、小草魚、荷包胙、米粉肉、粉蒸魚、紅燒狗肉、肉丸、魚丸、釀豆腐等。菜餚烹調製作注重主料和佐料的搭配,炒、煎、炸、熘、燴、蒸、燉、燒、鹵等方法獨特,風味也獨特。 傳統的風味小吃,更受人們青睞。頗負盛名的有信豐的蘿卜餃,於都薯粉餃,龍南、安遠一帶的珍珠粉,贛州的碗兒糕、豆巴子,興國魚絲、炸芋包,大餘八寶飯、伊府麵,上猶燙皮包米餜,會昌醬油豆乾,寧都燈盞糕等。 獨特的臘味如臘豬肉、香腸、豬肝、豬心、牛肉、雞、鴨、鵝、魚、野味等,色香味兼備,散發出濃郁的山野氣息。 酒、茶是客家人不可缺少的飲品。酒有糯米酒、燒酒;茶分泡茶、涼茶。尤其是擂茶,它是客家人一種最古老最普遍的飲茶習俗。 客家的酒文化、茶文化反映了客家人文精神、思想境界、價值觀念,營造出客家人清雅、謙讓、友好的文化氛圍。 客家的飲食品,都是通過手工製作而成的,因此,它需要必具的用具。僅做飯的飲具就有十數種。如鍋灶、飯甑、甑蓋、甑箅、瓢、灶籮、笤箕、桶、盆、火鉗、勺、砧板等。 如打麻糍,需要木棒、石碓;做豆腐需要石磨、濾巾;制薯粉必備禾桶、刷缽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用具已改進成半機械化操作,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功效和質量,但傳統的用具仍然為人們所沿用或所珍視。 三、龍南坳背梨 龍南坳背梨是龍南地方優良品種,產於坳背村。該果大(200-650克)汁多、香脆的 特點,且早熟、豐產,小暑至大暑即成熟,株產高達340多公斤。享譽贛粵邊境幾十年,在外地大批優質梨競銷的情況下,它仍以獨特的果形和色、香、味而受到顧客青睞。 四、龍南板栗 主產於渡江鄉的紅星、下壩、上圳、下圳、蓮塘、黃花、陂坑,里仁鄉的栗園,桃江鄉的窯頭,臨塘鄉的大田、臨塘,程龍鎮的八一九、豆頭,東江鄉的大穩、江頭,馬牯塘鎮的會龍、龍陂等地。全縣年產量300噸左右,其中國家收購幾萬公斤。品質優於日本栗和歐洲栗。清末以來,一直為贛南外貿出口創匯的大宗商品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聲譽。 龍南板栗的特點是:個大,飽滿,肉脆嫩,味香甜,營養價值高。據化驗,每百克栗肉含澱粉60~70克,蛋白質5.7~10.7克,脂肪2~7.4克,並含有鈣、磷、鐵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C。是生熟食和烹調之上品,加鹼粉可製作各種美味可口的糕點。具有補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栗花可治腹瀉,根皮能治痔瘡。樹材質地堅實,紋理清晰,耐濕抗腐,是優良的建築、傢具用材。 為了更好地發揮優勢,該縣已把板栗生產列入基地建設之列。 五、龍南大蒜 龍南大蒜,又稱紫皮大蒜,是江西省龍南縣歷史悠久的名優特產。蒜頭(鱗莖)呈淡紫紅色或紫白色,瓣肉細嫩緻密,每個蒜包一般有10-20瓣。蒜包緊實,耐貯藏。品質優良,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既是佐餐之佳品,又具葯用之功效。 六、九連山古蘭 絞股蘭,又名七葉參,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皂甙82種、氨基酸18種、微量元素19種及多種維生素,有「南方人參」之譽。絞股蘭茶是利用九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天然純正的絞股蘭為原料,應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工藝精製而成的袋泡茶,色澤淡黃、滋味甘甜、清潤可口、香氣獨特,常飲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消除疲勞、健脾消食、鎮靜安神、降血脂血壓、清音潤喉之功效,是98'、99'「世紀之光」江西食品優秀產品,2002年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七、眾人恆泰香脆花生 眾人恆泰香脆花生以優質新鮮花生為原料,採用甘草等中葯古傳配方低溫烘製而成,未經漂白處理,保持自然本色,果均殼薄,飽滿充盈,富含蛋白質、鉀、鈣、鋅及其它微量元素,具有營養豐富、口感甘甜酥脆、食後猶存薄荷清香和不上火等特點,新產品「紅泥香脆花生」採用古傳「紅泥」保鮮秘方,用特殊工藝加工精製而成,更是獨具特色。歷年來被評為「96-98贛州地區免檢產品」、「計量質量信得過產品」、「97-98消費者誠信產品」,1997年12月獲「國家農業部全面質量管理達標」證書,1998年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產品」、「江西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1999年獲國家食品工業協會「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江西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 詳細進這個網看看: http://lnhqw.5d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