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傢具史推薦

傢具史推薦

發布時間:2022-05-25 19:58:10

1. 中國傢具的發展歷史

中國傢具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夏商、春秋戰國、漢朝、三國兩晉、隋唐、五代、宋、元、明到清傢具的風格各異,它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並發展著。


中國傢具的初始時期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受鬼神觀念的影響,這時期的傢具裝飾紋樣十分莊重威嚴,常用饕餮紋。漆木器具鑲有蚌殼裝飾,青銅器裝飾壺門,影響了後幾千年的傢具。


春秋戰國時期的傢具代表有楚式漆木傢具、彩繪木床、楚式小座屏等。這時期的漆木傢具是我過漆木傢具的主要源頭。傢具裝飾紋樣以龍鳳鳥紋和浪漫神奇的圖案為主,常用浮雕和透雕手法,色彩明艷絢麗,它同樣深受濃厚的鬼神觀念影響。戰國時期「H」形的憑幾造型厚重古拙,是漆器藝術的開端。


精美絕倫的中國漢代傢具除了光亮動人的漆木傢具外,還有玉制傢具、竹製傢具和陶制傢具。這時期的傢具品種開始增多,已經有榻屏、廚和櫃、鏡台和獨坐板凳。漢代席地起居的傢具系列是我國低矮行傢具系列的代表時期。


三國兩晉時期的傢具是中國傢具發展史上的過渡階段,它出現了低形和高型傢具系列,並且與中原傢具結合發展(如胡床),一些地區的傢具逐漸增高,但整體還是以矮型傢具為主。


唐代是一個繁華興盛的時代,傢具製造上既繼承傳統又吸收外來藝術的優點,它繽紛華麗又豐滿端莊,傢具高低並存,有桌子、逍遙椅、腰鼓型座墩。而五代傢具繼承且發展了唐代傢具的風格,變得簡朴實用。


到宋代時期,高型傢具已經十分普遍。高足床、高幾、巾架、太師椅、抽屜廚等等簡潔雋秀,仿建築構架,採用洗練單純的框架結構,明清的框架傢具受其影響。


元代由於統治者追求豪華享受,傢具亦顯得形體粗大,花式華美。如釉里赭花卉寶座,它是元代傢具的典型代表。


明代的手工業十分發達,因此傢具發展也十分繁盛,美觀且實用,明代傢具在中國傢具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造型簡練、做工精緻、繁簡相宜、木材堅硬、紋理優美。深受世人欣賞,明式座椅和明式屏風品質精美、馳名中外。


清朝時期傢具造型厚重華貴,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傢具風格,有廣式、蘇式、京式等。對現代傢具影響較大。

2. 西方傢具發展史分幾個時期

1、古埃及時期(約公元前14世紀-前5世紀)
傢具的起源追溯至古埃及第三王朝時期。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王圖坦卡蒙的陵墓中,已有了十分精緻的床、椅和寶石箱等傢具。造型嚴謹工整,腳部採用模仿牛蹄、獅爪等獸腿形式的雕刻裝飾,傢具表面經過油漆和彩繪,或用彩釉陶片、石片、螺鈿和象牙作鑲嵌裝飾,紋樣以植物和幾何圖案為主。
古埃及傢具的用料多為硬木,座面用皮革和亞麻繩等材料,結構方式有燕尾榫和竹釘。古埃及時期金木製作技術已很高,有槌打和熔鑄術、裝飾加上工術、金箔製造術、包金術、著色法、鑲嵌法六種加工技術。最擅長貼金箔技術,先塗動物油和絲柏灰泥,再塗動物膠和樹脂膠,最後貼金。
2、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約公元前5世紀-公元5世紀)
公元前五世紀後,希臘的傢具形成了更加完美和協調的風格。這個時期,古希臘傢具出現了新的形式,有坐具類、床榻、箱、櫃及桌類,典型的是被稱為「克里斯莫斯」的椅子,採用優美的曲線形椅背和椅腿,結構簡單、輕巧舒適。
古希臘傢具裝飾風格的起源多受三個柱式的影響,即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及科林斯式。腿部一般雕刻有玫瑰花結和一對棕葉飾,棕葉周圍被切掉,呈現出 C形漩渦狀切痕,傢具的表面多施以精美的油漆。
古羅馬傢具多由古希臘傢具演化而來,木傢具常用名貴的木材或金屬作貼面和鑲嵌裝飾。除木製傢具外,羅馬的銅質和大理石傢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些傢具多數雕刻著獅首、人像和葉形等裝飾紋樣,具有堅厚凝重的特徵,顯示了一種男性化的風格,也是當時羅馬帝國強盛的一種預示。
3、中世紀時期(約公元5世紀-14世紀)
中世紀前期的傢具風格以拜占庭帝國式和仿羅馬式為主流。至十四世紀,哥特式傢具風靡整個歐洲大陸。
拜占庭式傢具即拜占庭帝國傢具,融合了羅馬和東方藝術。雕刻和鑲嵌裝飾十分精細,常用象牙雕刻來裝飾。裝飾圖案主要是花葉藤蔓,夾雜著基督教的聖徒、天使和動物紋樣。
仿羅馬式傢具是公元九至十三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傢具的式樣。特徵是椅和凳的腿多由旋木製成,箱和櫃採用簡單的板狀結構,表面塗以明快的色漆,並以金屬鑄件作加固和裝飾。偶爾略施一點簡潔的淺浮雕,顯出質朴無華的風格。
十四世紀後,哥特式建築上的裝飾紋樣開始被應用於傢具,框架鑲板式結構代替了用厚木板釘接箱櫃的老方法。出現了諸如高腳餐具櫃和箱形座椅等新的品種。哥特式傢具的主要特徵在於層次豐富和精巧細致的雕刻裝飾,最常見的有火焰形飾、尖拱、三葉形和四葉形飾等圖案。常用的木材是橡木。
4、文藝復興時期(14世紀-17世紀)
從十五世紀後期開始,文藝復興式建築取代了哥特式建築,由此產生的文藝復興式傢具便在整個歐洲大陸盛行。直至十七世紀初,又在此基礎上逐漸演變出巴洛克式傢具。
文藝復興式傢具的主要特徵為:外形厚重端莊,線條簡潔嚴謹,立面比例和諧,採用古典建築裝飾等。文藝復興式傢具在歐洲流行了近兩個世紀。總的說來,早期裝飾比較簡練單純,後期漸趨華麗優美。此外,不同的國家也都有各自特點。如法國採用繁復雕刻裝飾,顯得富麗豪華;英國把文藝復興風格與自己傳統的單純剛勁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樸素嚴謹的風格;北歐文藝復興式傢具發展緩慢,實際上是將哥特式後期的結構方式與文藝復興式裝飾融為一體。
巴洛克風格脫胎於文藝復興風格,但與後者的理智的古典主義相反,而是一種熱情奔放的浪漫主義風格。巴洛克式傢具主要特徵是強調整體裝飾的和諧,採用誇張的曲線,應用中國式的漆繪裝飾等。巴洛克式傢具傳入法國後,發展成一種既豪華又獨特的法國巴洛克傢具,稱為路易十四式傢具。常用材料為胡桃木和橡木,並鑲嵌龜甲和銅片,在傢具的邊角上採用包銅處理。最常見的裝飾圖案是神話人物、螺紋和花葉飾等。
5、十八世紀(洛可可,新古典)
十八世紀初,洛可可風格建築和傢具已發展成熟並流行於歐洲。十八世紀後半葉,作為歐洲古典主義文藝思潮的反映,新古典風格興起並取代了洛可可。十八世紀也是英國傢具發展黃金時期,產生了許多著名設計師。
洛可可傢具是在刻意修飾巴洛克式傢具的基礎上形成的浪漫主義風格新傢具。由於這種風格的傢具形成並流行於法國路易十五時期,故又名路易十五式傢具。主要特徵是優美彎曲的線條和精細纖巧的雕飾相結合,所有傢具的腳都是彎曲形的,洛可可式的彩漆傢具也很具特色,其中以黑白漆為多,飾以華麗的貼金浮雕和鑲銅裝飾,具有異常纖秀典雅的藝術效果。
新古典風格傢具成熟於路易十六時期,又稱為路易十六式傢具。它很快被傳播到意、德、西等國。新古典傢具的特徵是以削瘦的直線為造型的基調,追求整體比例諧調,不作過分的細部雕飾,表現出了注重理性、講究節制、結構清晰和脈絡嚴謹的古典主義精神。多採用由上而下、逐漸收縮的方形或圓形的腳,櫃體邊框部分用桃花心木等名貴木材作菱形或錐形的鑲嵌貼面裝飾。
6、十九世紀(帝國式,拜德米亞式)
帝國式和拜德米亞式都是繼新古典主義之後流行於歐洲的復古主義的傢具風格。十九世紀後期,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的設計界興起了一些反傳統的運動。1888年,工藝美術協會在英國成立,進而展開了反傳統的手工藝運動。這個手工藝運動主張結合藝術家和技師的力量,強調個人的手工藝技能,並且企圖建立一種新的設計形式。他們雖然完全忽略了甚至排斥機器的作用,但還是創始出一種簡單朴實而且充滿鄉村氣息的新的傢具形式,這使傢具設計脫離了對傳統的模仿而進入一個新時期。
帝國式傢具產生於法國大革命後,於1804--1815年拿破崙稱帝期間發展成熟。帝國式傢具以忠實的考古態度去模仿古代的藝術形式,在造型上模仿古代建築的輪廓,裝飾上採用古代的神像、花環、古瓶和皇冠等圖案。裝飾手法除雕刻、鑲木和彩繪貼金外,銅制鍍金飾件應用也很普遍。
拜德米亞式傢具是古典裝飾傢具史上的最後一種傢具風格,流行於1815--1848年間的歐洲。源於歐洲鄉土傢具的拜德米亞風格,具有簡單朴實而拘謹沉重的特徵,並多採用桃花心木等名貴木材作貼面裝飾。19世紀中葉這種風格逐漸傾向於曲線造型和華麗裝飾,並在德國發展為新洛可可風格;在法國形成路易·菲利普風格;在英國則發展成早期維多利亞風格。這些風格實際上都是模仿和拼湊歷史上各種風格而成的傢具式樣。
7、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時期
二十世紀初,首先在歐洲各國出現了一些現代主義運動。較有影響的是荷蘭的風格派和德國的包豪斯,並由此奠定了現代傢具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現代傢具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美國形成了美國國際風格傢具。

3. 歐洲經典傢具選擇哪個品牌好

1、義大利MOLTENI&C傢具

20世紀30年代晚期創立於米蘭,一直堅持從原料采辦到最後出產為成品過程的每個環節,因為木材的天然特點,從木材的選擇到半成品的出產,從拆卸到上漆堅持手工完成。MOLTENI&C和很多國際出名的設計師、建築師合作,如jeannouvel、hanneswettstein等,設計出很多傢具史上的典型之作。

它追求自己的設計風格,簡約而莊重,前衛且經典,一直保持著對現代風尚生活的敏銳觸角。現代化、量化的生產模式讓它在現代生產中脫穎而出。POLIFORM的成功源自於:一直保持著對現代生活方式風尚的敏銳觸角;

4. 傢具發展史

中國傢具起源於夏朝,經歷了不同時期、七個階段的發展歷程與變革:

第一階段——夏、商、周:中國早期傢具的雛形階段,開始第一個傢具命名為「榻」;

(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山西襄汾縣陶寺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時,從器物痕跡和彩皮辨認出隨葬品已有木製長方平盤、案俎等,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木傢具。公元前21世紀,中國發明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了堅利的金屬工具,為製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條件,致使西周以後木傢具逐漸增多。在《詩經》、《禮記》、《左傳》的記載中,這一時期的木傢具已有床、幾、扆(屏風)和箱等。同時,也出現青銅傢具。從出土文物中見到的商代銅禁和饕餮蟬紋銅俎,反映出這一時期青銅傢具在鑄造技術以及實用、裝飾方面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第二階段——春秋、戰國及兩漢:比較低矮的傢具誕生;

(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戰國時期,漆木傢具處於發展時期,青銅傢具也很大的進步。木傢具如幾、案、床類形體較大的傢具,多為框架結構,以榫卯連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閉口貫通榫、閉口不貫通榫、開口不貫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陽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幾、木俎等,在足與框架、足與案面、屜板木樑與邊框、圍欄矮柱與床框之間的連接,就採用了以上各種榫接方法,結合牢固,外形美觀。幾、案類傢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橫木,稱為"檜";("檜";通"跗",為傢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護器足。這些結構經歷代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中國傳統傢具的重要特徵,並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漢時期,在繼承戰國漆飾的基礎上,漆木傢具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裝飾工藝也有較大的發展。這一時期傢具的主要特點是:
(1)大多數傢具均較低矮。
(2)始見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時的端倪。
西漢時,由印度傳入榻登。《釋名》註:"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既在床前設榻登上床,說明床的高度有所增高。又據《太平御覽》記載:"靈帝好胡床。"胡床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坐時垂足。由席地坐演進為垂足坐是傢具史的上一大變革。
(3)出現軟墊。
《西京雜記》中記述,漢時天子的玉幾上冬天加有絲綿織物,大臣的木幾上則加用橐(毛氈縫制的口袋)。這是最早出現的軟墊。
(4)製作傢具的材料較為廣泛。
除木材外,還有金屬、竹、玻璃、玉石等。

第三階段——魏、晉、南北朝:高形傢具的出現;

(220年~581年)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產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之間文化、經濟的交流對傢具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此時新出現的傢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圓凳、方凳、圓案、長杌、櫥,並有笥、簏(箱)等竹藤傢具。床已明顯增高,可以跂床垂足,並加了許可床頂、床帳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圍屏。坐類傢具品種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漸推廣,促進了傢具向高型發展。

第四階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傢具盛典時期,高矮形傢具並存發展;

(589~960年)中國傢具發展至唐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它一改六朝前傢具的面貌,形成流暢柔美,雍容華貴的唐式傢具風格。至五代時,傢具造型崇尚簡潔無華,朴實大方。這種樸素內在美取代了唐代傢具刻意追求繁縟修飾的傾向,為宋式傢具風格的形成樹立了典範。隋唐五代時期,傢具發展有兩個主要特點:
(1)傢具進一步向高型發展,表現在坐類傢具品種增多和桌的出現。
《通雅》記載:"倚卓(椅桌)之名見於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趨流行,幾、案高度皆以坐面為基準,坐具既高,桌的出現勢為必然。傢具高型化又對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裝飾產生一系列影響。
(2)傢具向成套化發展,種類增多,並可按使用權用功能分類。
大致可分為:坐卧類,如凳、椅、墩、床、榻等;憑椅、承物類,如幾、案、桌等;貯藏類,如櫃、箱、笥等;架具類,如衣架、巾架等;其他還有屏風等。五代畫家顧閎中在《韓熙載夜宴圖》中就描繪了成套傢具在室內陳設、使用的情形。

第五階段——宋、元:高矮形傢具較多、繁雜;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國傢具承前啟後的重要發展時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腳坐具已普及民間,結束了幾千年來席地坐的習俗;其次是傢具結構確立了以框架結構為基本形式;其三是傢具在室內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傢具正是在繼承和探索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宋代傢具以造型淳樸纖秀、結構合理精細為主要特徵。在結構上,壺門結構已被框架結構所代替;傢具腿型斷面多呈圓形或方形,構件之間大量採用割角榫、閉口不貫通榫等榫結合;櫃、桌等較大的平面構件,常採用"攢邊"的做法,即將薄心板貫以穿帶嵌入四邊邊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攢起來,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縮,而且還起到裝飾作用。此外,宋代傢具還重視外形尺寸和結構與人體的關系,工藝嚴謹,造型優美,使用方便。傢具種類有開光鼓墩、交椅、高幾、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燈架)、帶抽屜的桌子、鏡台等,各類傢具還派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組合傢具,稱為燕幾。

第六階段——明:中國傢具的鼎盛時期(因工具、工藝、材質的發展與成熟);

(1368年~1644年)明人或葉(16世紀),隨著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傢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許多文人雅士參與了室內設計和傢具造成型研究。這些都促成了明代傢具的大發展。明代傢具在繼承宋代傢具傳統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推陳出新,不僅種類齊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實大方,製作嚴謹准確,結構合理規范,逐漸形成穩定,鮮明的明代傢具風格,把中國古代傢具推向頂峰時期。

第七階段——清:傢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傢具是中國傢具的最具影響力的代表。

(1644年~1911年)清代傢具多結合廳堂、卧室、書齋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代傢具的風格。清代傢具作坊多匯集沿海各地,並以揚州、冀州(河北)、現惠州(廣東)為主,形成全國三大製作中心,產品分別稱為蘇作、京作、廣作。蘇作大體師承明式傢具特點。
傢具工藝到了清代總的來看造型已趨向笨重,並一味追求,富麗華貴,由於繁縟的雕飾破壞了造型的整體感,觸感也不好。清代傢具工於用榫,不求表面裝飾;京作重蠟工,以弓鏤空,長於用鰾;廣作重在雕工,講求雕刻裝飾。裝飾方法有木雕和鑲嵌。木雕分為線雕(陽刻、陰刻)、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漆雕(剔犀、剔紅);鑲嵌有螺鈿、木、石、骨、竹、象牙、玉石、琺琅、玻璃及鑲金、銀,裝金屬飾件等。裝飾圖案多用象徵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壽、官運亨通之類的花草、人物、鳥獸等。傢具構件常兼有裝飾作用。如在長邊短抹、直橫檔,肓板腳柱上加以雕飾;或用吉字花、古錢幣造型的構件代替短柱矮老。特別是腳型變化最多,除方直腿、圓柱腿、方圓腿外,又有三彎如意腿、竹節腿等;腿的中端或束腰或無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獸首;足端有獸爪、馬蹄、如北京時間砂、卷葉、踏珠、內翻、外翻、鑲銅套等。束腰變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魚門洞、加線;側腿間有透雕花牙檔板等。北京故宮太和殿陳列的剔紅雲龍立櫃,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螺鈿太師椅、古幣蠅紋方桌、紫檀卷書琴桌、螺鈿梳妝台、五屏螺鈿榻等,均為清代傢具的精粹。傢具種類為坐卧類傢具有太師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連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憑倚承物類傢具有圓桌、半圓桌、方桌、琴桌、炕桌、書桌、梳妝桌、條幾(案)、供桌(案)、花幾、茶幾等;貯藏類傢具有博古櫃架、架格、悶蘆櫥、書櫃、箱等;其他傢具還有座屏、圍屏、燈架等。

在統治階級(如宮廷、官府)的傢具,他們大多追求繁鎖的裝飾,採用陶瓷、玉石、象牙、貝殼等做裝飾,特別是宮廷傢具採用工藝美術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製成漆木傢具。廣大的民間傢具製造業追求適用、經濟為主;加工方法大多是手工作業。

19世紀後半葉,它是一種保持前期傳統的形式,僅在局部雜以中西混合雕飾的傢具。後來沿海的一些通商口岸相繼出現了有外商投資開辦的傢具廠,有從事經營中國傳統傢具的,有專門仿製歐洲古典形式或美式傢具的。中國傢具的近代傢具就是在這些外來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新的變革。無論是品種、形式、結構和工藝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世紀初以後) 20世紀初,各地相繼辦起傢具手工業工場。至1920年,全國木器工場和作坊以及手工藝者已遍布各地,形成了一支浩大的手工業隊伍,傢具生產出現了中國傳統傢具與"西式中做"的新式傢具並存的局面。傳統傢具生產有久遠的歷史和廣大市場,如江西贛縣的彩繪皮箱、江西鉛山河口鎮的柳木器、上海的硬木傢具、北京的雕漆傢具、揚州的螺鈿傢具等,都在國內外市場享有一定聲譽,北京雕漆屏風曾於1914年獲巴拿馬博覽會一等獎。

20世紀30~40年代,隨著西方各種設計思潮的交流與傳播,中國近代傢具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呈現出復雜的變化。到40年代,一些由民族工商業者籌辦的傢具工廠先後在各大城市開業。根據不同的加工手段與工藝,往往分為中式傢具與西式傢具兩種行業。從此,中國的傳統傢具與現代傢具就按照不同的經營方式發展著。現代傢具由於採用了比較簡化的榫結構易於推廣應用,尤其是當膠合板(如採用纖維板為主要材料製作的板式傢具)問世後,框式嵌板的結構得到了較好程度的改善,遂成為我國廣大地區樂於採用的工藝做法。但其發展是不平衡而緩慢的,內地的許多城市和廣大農村的傢具形式仍保留著中國傳統傢具的面目。隨著時代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傳統工藝也面臨著工業化的挑戰。

由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專業工廠的興起和擴大以及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促進了中國現代傢具的發展。80年代,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傢具企業大量引進歐洲傢具的生產設備,主要是板式傢具生產線或單機配套設備;在硬體上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武裝」。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並未使這些設備發揮出應有的效能,此時開始重新出現作坊式私營企業,並在90年代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迅速成長。中國傢具接受著西方現代傢具思想的洗禮,傢具行業發展迅猛、朝氣蓬勃。一個現代產業的雛形初步形成,辦公傢具企業開始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5. 中國古代傢具歷史悠久,古代傢具有什麼類別

中國古典傢具按功能不同原則上可分為「五類」:椅子、桌案、床、櫃架、其他。


椅子


漢代以前,人們沒有座位,通常用茅草、樹葉、獸皮等製成的墊子坐在地上。直到有一種叫「胡床」的座位從外地傳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椅子和凳子。唐代全面發展後,椅子從胡創的名字中分離出來,稱其為椅子。


其他


除了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櫥櫃類等傢具外,還有很多種類的傢具,如:書櫃、印匣、搬運箱、屏風、盆架、鏡桌等,都在這里歸納為其他。

6. 傢具有哪些知名品牌

木製傢具

木製傢具一直在中國傢具歷史中扮演者老大角色,無論是國標紅木,還是其他類的實木,總是備受中國人的青睞。那麼你是否真的知道國內的木製傢具,到底有哪些品牌?

板式傢具:

曲美[京]、意風[京]、城市之窗[溫州/東莞]、紅蘋果[港/深]、簡歐[深]、富之島[粵]、全友家私[川]、掌上明珠[川]、雙虎家私[川]

板木傢具:

楷模居品[莞]、迪諾雅[深]、耐特利爾[京]、檳榔[京]

實木傢具:

雙葉[黑]、華鶴[黑]、光明[黑]、華豐[遼]、百強[京]、榮麟[京]、華日[冀]、一木[魯]、良木[魯]、柚尊[京]、新宏基[蘇]、蘇梨[蘇]、莫霞[浙]、巨桑[浙]、艾美達[浙]、大千[浙]、宮廷一號[浙]、Harbor House[浙]、年年紅[浙]、聯邦[粵]、柏森[深]

02
軟體傢具

軟體傢具作為舶來品,在中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後,也呈現出符合中國市場的軟體傢具產品,打造了一批中國自主的軟體傢具品牌當然,國外軟體傢具品牌在國內市場還是保持著高熱度。

此外,就近幾年來說,軟體行業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市場規模逐年穩步提升,成為了與實木傢具並駕齊驅的傢具品類,其中多數品牌也擁有了自己的忠實粉絲。

功能沙發:

芝華仕

L-Z-Boy

皮沙發(真皮、半皮、PU):

銳馳[京]、顧家[浙]、左右[深]、米洛[粵]、格調[粵]、帝標[川]

布藝沙發:

非同[京]、愛依瑞斯[京]、斯可馨[蘇]、德勝·布蘭卡[粵]、標卓[粵]

軟床:

依思蒙沙[京]、CBD[粵]、園方園

床墊:

慕思[莞]、雅蘭[深]、穗寶[粵]、賽諾[港/深]、大自然[貴]、晚安[湘]、聯樂[鄂]、皖寶[皖]、瑤海[皖]、MLILY夢百合[蘇]、麒麟[蘇]、伊夢[蘇]、喜臨門[浙]、花為媒[浙]、夢神[浙]、索菲莉爾[浙]、愛舒[滬]、龍鳳[滬]、吉斯[魯]、鳳陽[魯]、宏益、璽堡

7. 義大利傢具品牌有哪些十大熱門義大利傢具品牌推薦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就越來越注重對時尚和潮流的追求了。尤其是國外的時尚,人們更是很注重。因為國外的元素跟自己國家是不一樣的。義大利是世界領先品牌的領導者。它的各個方面元素都是比較的有創意的。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義大利的傢具,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義大利傢具的品牌吧。


簡介: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傢具以造型設計的高雅、奢華、莊重、威嚴而著稱,具有純美的線條和合適的古典比列。手工細致的雕刻、精細的鑲嵌、誇張的鍍金或彩色裝飾都是此時最流行的元素,設計師經常將他們相互結合運用於傢具的設計,形成了義大利獨有的古典風格傢具。文藝復興後的義大利,開始更為趨向人性化的設計,摒棄華麗莊重的裝飾手法,傢具設計更為柔和,線條也更為簡潔、流暢。在現代義大利的傢具中可以看到古典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在中國,義大利傢具一度風靡,人們迷戀那份兼具理性與感性的交融,為其背後的藝術美感所折服。

設計師們常常將這些流行元素融合在了義大利傢具的設計之中。豐富傢具的表面,一般使用浮雕,而在其上塗上金粉和油漆,即可彰顯皇家氣派。直到16世紀,義大利傢具才開始出現深浮雕。


設計特點

義大利傢具在世界傢具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設計能力聞名於全球。英國的白金漢宮、美國的白宮都能見到義大利傢具的身影,皇家氣派可見一斑;在國際市場,義大利傢具也是摩登豪華的代名詞。今天就來述說義大利傢具設計特點。

意式風格的家居從設計風格上來講,他們擁有古典和現代兩張迷人面孔,把藝術與功能結合得十分緊密。義大利人不但很會生活,更懂得藝術在生活中的地位。簡約一直是義大利傢具的特點,簡單中不乏時尚與高貴,這就是意式家居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義大利不但擁有正宗的歐洲古典風格,同時也是現代設計最具活力的地方。他們將不斷進步的工業技術與設計的原創力結合起來,在滿足產品功能性要求中追求審美屬性。

真的相信,有不少人都一直鍾情義大利,為它那沒落的貴族氣質著迷。在中國,義大利現代傢具一度風靡,人們就是迷戀那份兼具理性與感性的交融,為其背後的藝術美感所折服。更重要的是,方興未艾的中國設計正在從義大利傢具中找尋適合中國的精髓,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居家環境布置得洋溢義大利風情。在中國國內也有很多賣進口義大利傢具的地方,羅浮宮家居進口館裡面有很多義大利傢具,就坐落於中國傢具之都佛山樂從。


十大熱門義大利傢具品牌推薦

1.思麗克

思麗克是義大利的高檔傢具的品牌,它的主要的特點是奢華古典。作為世界級的頂級家居品牌,它的品質是相當的優秀的,同時它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企業。它的產品的整體的氣質都是比較的奢華的。

2.阿特•布魯托

阿特•布魯托的歷史是比較的悠久的,它成立的時間已經有了四十多年了。它的風格是自然優雅的,它的產品也是得到了人們的喜愛的。


3.羅西羅利

羅西羅利成立的時間是1963年,羅西羅利在製造產品的時候是選擇的帶有歷史文化的元素。最後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能夠給消費者很好的視覺體驗和想像空間,人們也因此很喜歡他的傢具的風格。

4.卡帕奈利

卡帕奈利成立的時間是1919年。到現在為止,它成立的時間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它在製造產品的時候選用的都是名貴的木材。它的傢具都是和雕塑一般充滿了藝術感的。並且它的每一件產品都是有獨特的意義的。

5.埃奇奧拜•洛迪

埃奇奧拜•洛迪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它的每一款產品都是融入了設計師的創新。這也就使得它的產品是比較的有特色的。


6.C•Z

C•Z是義大利不叫古典浪漫的家居品牌,也是義大利的高檔家居的品牌。它的產品都是融入了浪漫的元素的。是比較的適合我們使用的。

7.康提羅

康提羅成立的時間是1949年。它的設計的風格是比較的沉穩大氣的,在製造產品的時候,它選用的是比較昂貴的胡桃木。這也就使得產品的性能是相當的好的。


8.艾博尼

艾博尼在義大利是文化氣息比較濃厚的一個品牌。它在打造產品的時候會保留自然的紋理,這樣產品打造出來之後就是比較的自然的。

9.Arkeos

Arkeos打造產品的設計和構思都是來源於美好的當代環境。它的產品的系類是比較的多的,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

10.CASSINA

CASSINA是世界頂級的傢具品牌,它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在製造產品的時候,它的工藝是比較的精湛的,同時它的產品也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以上就是義大利熱門傢具品牌的推薦,大家如果是要購買義大利品牌的傢具的話,可以作為參考。

8. 想了解中國古代傢具史應該看什麼書。

嘉木堂傢具文房系列 一套8本 1500元包快遞
年輕時伍嘉恩在歐、美、加求學,197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明朝傢具,1981年回到香港,1987年在中環畢打行一樓創辦Grace Wu Bruce,正式從收藏家跨度到職業行家。起初她只做博物館、行家生意,不喜歡與不知明朝傢具好壞的人打交道,只願意和明朝傢具追求者交流。結果資深收藏家接踵而來,倫敦知名骨董商Eskenazi過去伍嘉恩是他的客戶,現在回過頭來要她讓傢具給他,原因是香港緊臨古傢具貨源地中國大陸,擁有地利之便,伍嘉恩比歐美骨董商更能得到資訊和貨源。她的店自然成了歐美博物館專家、行家來香港必到之處,除此香港本地也慢慢出現喜歡明朝傢具的收藏家,如業承耀醫師等。正因為伍嘉恩對明朝傢具的專業,她在香港的店成了經營明朝傢具的象徵。 在中環畢打行,為讓這些傢具看起來像雕塑藝術品,表現出明朝傢具的線條、比例之美,伍嘉恩把展出的明朝傢具都放置在台座上,展示空間也全部漆成白色,放在純白空間、台座上的傢具,看起來有如雕塑藝術品,而不單只是用具,這對當時歐美、亞洲、甚至全世界的中國古傢具愛好者,是新的體驗與驚訝。因此伍嘉恩在香港中環畢打行創辦Grace Wu Bruce首展立刻吸引全世界中國古傢具愛好者目光,讓中國明朝傢具地位從實用性提升到藝術品的陳設品味。 回到香港的伍嘉恩更常接觸到中國文化,到蘇州後對中國庭園十分心儀,便嘗試將二份喜愛結合為一。中國庭園的奧妙就在借景,景借的好,空間便有生機、有變化,以致1993年參加倫敦GHAF展時,便把中國庭園做為空間規劃元素,例如把庭園常見的圓門、六角門、花瓶門做為過道區隔展覽空間,讓空間充滿趣味生機,再把展出的古傢具放回它該有的位置,空間還是純白、沒有舊建設的繁雜,展品一目瞭然,讓明代傢具在擬古的現代空間找到它新的生命,這次空間規劃贏得當年博覽會的設計大獎。除此,在1994年香港亞洲藝術Art Asia展,更建了一幢模擬蘇州園林現代古建築來展示她的明朝傢具。 1994年嘉木堂搬到了新址,在中環靠近荷里活道的亞畢諾道三號環貿中心701室。這是一幢商業大樓,新址位於七樓,為讓新址能呈現明代傢具之美,她營造了一個有如庭園般的明代傢具空間。入口有石板間道,純白仍是她堅持的,在倫敦、新加坡、香港博覽會見過的現代蘇州庭園移到了新址。迎面而來,王世襄所寫《嘉木堂》三個書法大字正掛在牆上。過去伍嘉恩經營的傢具店,只有英文名Grace Wu Bruce,沒有中文名,王世襄就以伍嘉恩喜歡木製古傢具,為她取了《嘉木堂》,從此伍嘉恩的店有了中文名。
1998年伍嘉恩更在倫敦設立倫敦《嘉木堂》,一如香港《嘉木堂》的空間規劃,倫敦《嘉木堂》也是純白的展示空間,從1987年創立香港《嘉木堂》、1998年創立倫敦《嘉木堂》至今,伍嘉恩共為中國明朝傢具舉辦過二十八次展覽,相信比全中國的類似展覽次數還要多,這二十八次展覽為中國明朝傢具從只是用具,變化成藝術雕塑品的觀念起了重要奠基作用。 2002年伍嘉恩對中國文房清供感興趣,並與《翦淞閣》、《泥留齋》兩位收藏家在10、11月分別在香港、倫敦舉辦展覽,這兩位展覽的專業與鑒賞能力,讓伍嘉恩《嘉木堂》順利打入了清供經營項目,從此在項目上佔有一席之地。
伍嘉恩與文房清供的接觸比明朝傢具要早的多,學生時代便常逛骨董店,零用錢幾乎都花在這些小玩意上。1987年開業經營明朝傢具後,喜歡收藏文房清供的興趣卻不曾間斷。香港馮平山博物館和東方陶瓷學會1986年舉辦《文房萃珍展》,她便曾參與統籌,這個隱而不宣的興趣直到去年才以《翦淞閣——文房清供展》對外宣告。
伍嘉恩成功的關鍵在於為文房清供打到新的定位,過去雖然有許多人經營文房清供市場,但多是一般的文房品,無法論述它的來歷和作者,但伍嘉恩《嘉木堂》展出的文房清供品,件件都有清楚來歷論述,這就有如瓷器市場的官窯,器物上有款、有皇帝年號,同樣的,嘉木堂展出的文房清供多有作者款或製作年代,如此便區隔了與其他業者的差距,進而為文房市場開辟出一條類似官窯瓷器鑒賞之路

9. 中國傢具發展的歷史..

國傢具的產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 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漢時期,受文化和生產力的限制,傢具都很簡陋。人們席地而坐,傢具均較低矮。南北朝以後,高型傢具漸多。至唐代,高型傢具日趨流行,席地坐與垂足坐兩種生活方式交替消長。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傢具普及民間,成為人民起居作息用傢具的主要形式。至此,中國傳統木傢具的造型、結構基本定型。此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傳統傢具在工藝、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異彩,進入一個輝煌時期,並在世界傢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清代傢具體量增大,注重雕飾而自成一格。20世紀初,因受外來傢具的影響,出現了「西式中做」的新式傢具。50年代後,中國傢具工業迅速發展。80年代,在借鑒各國不同的傢具風格和先進生產技術的同時,中國傢具不斷發掘傳統技藝,並結合自己的國情民俗,逐漸形成一代新的傢具風格。史前至春秋時期的傢具(史前~公元前476)1978~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山西襄汾縣陶寺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公元前2500~前1900)時,從器物痕跡和彩皮辨認出隨葬品中已有木製長方平盤、案俎等,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木傢具。公元前21世紀,中國發明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了堅利的金屬工具,為製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條件,致使西周以後木傢具逐漸增多。在《詩經》、《禮記》、《左傳》的記載中,這一時期的木傢具已有床、幾、扆(屏風)和箱等。同時,也出現了青銅傢具。從出土文物中見到的商代銅禁和饕餮、蟬紋、銅俎,反映出這一時期青銅傢具在鑄造技術以及實用、裝飾方面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傢具結構早期的木傢具已從建築中移植應用榫卯結構。1979年,在江西貴溪春秋晚期崖墓出土的兩件木製架座殘件中,發現了方形榫槽。青銅傢具在商代為整體渾鑄,至春秋時期已發展為分鑄、焊接、失蠟鑄造、鑲嵌等多種工藝。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多層雲紋銅禁,就是採用失蠟鑄造工藝製造的,造型更加精美而富有裝飾性。傢具漆飾新石器時代,人們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於制器。商、周時期,漆飾工藝已較普遍。當時的塗料取自漆樹的汁液,稱為生漆,其中含有漆酚、漆酶、樹膠質和水分。漆可配成多種色彩,用它作塗料既能保護器物,又起到裝飾作用。東周時期留存的漆木傢具較多。黃河中、下游出土的漆箱等,表面多飾以雲雷、回紋、蟠螭、竊曲等圖案的彩繪;江漢、江淮地區楚墓出土的座屏、幾、案等漆木傢具,造型優美,紋飾流暢。戰國時期傢具(公元前475~前221)戰國時期,漆木傢具處於發展時期,青銅傢具也有很大的進步。漆木傢具戰國時期的漆木傢具種類繁多,飾面新穎、富麗端莊。1957年河南信陽戰國楚墓出土的漆案,案邊有4個可提挽的鋪首,案角鑲銅,案足銅制,案面髹漆彩繪與銅飾件相映生輝。1978年湖北隨縣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象圖衣箱,黑漆作底朱紋其上,繪有北斗和青龍、白虎天文圖象(圖1)。信陽楚墓出土的六足漆繪圍欄大木床、柵足雕花雲紋漆幾,以及1958年湖南常德戰國墓出土的漆幾等,造型淳樸,漆飾華麗,反映當時的漆飾工藝已較成熟。木傢具如幾、案、床類形體較大的傢具,多為框架結構,以榫卯連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閉口貫通榫、閉口不貫通榫、開口不貫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陽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幾、木俎等,在足與框架、足與案面、屜板木樑與邊框、圍欄矮柱與床框之間的連接,就採用了以上各種榫接方法,結合牢固,外形美觀。幾、案類傢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橫木,稱為「柎」(「柎」通「跗」,為傢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護器足。這些結構經歷代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中國傳統傢具的重要特徵,並沿用至今。青銅傢具戰國時期,青銅傢具在造型、工藝上都有很大進步。1978年河北平山白狄族故國中山王墓出土一件錯金銀龍鳳青銅方案,以四鹿為足承一圓圈,圈上蟠繞成半球形四龍四鳳,龍首上方各有一組斗拱承置案面。1960年雲南江川滇族戰國墓出土的虎牛青銅案,由二牛一虎組成,主體為一立牛,四足立作案足,牛背呈橢圓狀構成案面,一虎撲噬牛尾作案耳,另有小牛犢藏身母體下。立牛健壯,雙角前伸,肌肉豐滿,造型均衡穩重,栩栩如生(圖3)。這些青銅傢具工藝精湛,可稱稀世珍寶。 秦漢時期傢具(公元前221~公元220)秦漢時期,在繼承戰國漆飾的基礎上,漆木傢具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裝飾工藝也有較大的發展。傢具的發展變化秦漢時期人們起居仍是席地跽坐(跪坐)或盤膝坐,垂足坐始見萌生尚未普及。常用傢具有幾、案、箱、櫃、床、榻、屏風、笥(放衣服的小傢具)、奩(放梳妝用品的器具)、胡床(坐具,又稱交床,繩床)等。這一時期傢具的主要特點是:①大多數傢具均較低矮。②始見由低矮型向高型演進的端倪。西漢時,由印度傳入毾

10. 傢具史的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西方古典傢具
第一章古代傢具(約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4世紀)
第一節 古埃及傢具(約公元前3200年至前30年)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二節 古西亞傢具(約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7世紀)
一、傢具樣式
二、裝飾
三、小結
第三節 古希臘傢具(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四節 古羅馬傢具(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4世紀)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二章 中世紀傢具(約公元476—1453年)
第一節 拜占庭傢具(公元395—1453年)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二節 羅馬式傢具(公元9—12世紀)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三節 哥特式傢具(公元12—15世紀)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三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14—17世紀)
第一節義大利文藝復興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二節 法國文藝復興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三節 英國文藝復興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四節 德國文藝復興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五節 西班牙文藝復興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四章 巴洛克傢具(17世紀至18世紀初)
第一節 義大利巴洛克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二節 法國巴洛克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三節 英國巴洛克傢具
一、後期雅各賓傢具(1660—1689年)
二、威廉一瑪麗式傢具(1689—1702年)
第四節 德國巴洛克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五節 美國早期殖民地傢具一美國雅各賓式(Jacobean Period,1607一工690年)
一、傢具種類
二、材料、結構與裝飾
三、小結
第五章 洛可可傢具(18世紀初至18世紀70年代)
第一節 法國洛可可傢具
一、攝政式傢具(1715—1723年)
二、路易十五式傢具(1723—1774年)
第二節 英國洛可可傢具
一、安妮女王式傢具(1702—1714年)
二、早期喬治式傢具(1714—1760年)
三、齊賓代爾式傢具(1740—1779年)
第三節 義大利洛可可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材料與裝飾
三、小結
第四節 美國後期殖民地傢具
一、美國威廉一瑪麗式(Wi11iam and Mary Period,1690—1725年)
二、美國安妮女王式(Queen Anne Sty1e,1725—1760年)
三、美國齊賓代爾式(Chippenda1e Sty1e,1760—1785年)
四、美國溫莎椅(Windsor Chairs)
第六章 新古典主義傢具(18世紀70年代至衛9世紀前期)
第一節 法國新古典主義傢具
一、路易十六式傢具(1774-1792年)
二、執政內閣式傢具(1792-1799年)
三、帝政式傢具(1799-1830年)
第二節 英國新古典主義傢具
一、亞當式傢具(1760-1792年)
二、赫普爾懷特式傢具(1770-1786年)
三、謝拉頓式傢具(1770-1806年)
四、攝政式傢具(1811-1837年)
第三節 義大利新古典主義傢具
一、義大利路易十六式傢具
二、義大利執政內閣式傢具
三、義大利帝政式傢具
第四節 德國新古典主義傢具
一、德國早期的新古典主義傢具
二、德國帝政式傢具
三、德國畢德邁爾式傢具
第五節 美國新古典主義傢具
一、聯邦式
二、美國帝政式
第七章 折衷主義傢具(1837-工901年]
第一節 英國折衷主義傢具
第二節 法國折衷主義傢具
一、法國路易.菲力浦傢具
二、法國第二帝政式傢具
第三節 美國維多利亞式傢具
第二部分 中國傳統傢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傳統傢具的起源
第二節 中國傳統傢具的發展概況
第二章 席地而坐的前期傢具
第一節 史前傢具(遠古時代至公元前16世紀)
一、傢具樣式
二、史前傢具製作工藝
三、小結
第二節 夏、商、周時期傢具(約公元前16世紀至前771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與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約公元前770年至前22工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四節 秦、漢、三國時期傢具(約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三章 過渡時期的傢具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傢具(公元220-581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與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二節 唐代傢具(公元581-907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三節 五代時期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四章 垂足而坐時期的傢具
第一節宋代傢具(960-1279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二節 遼、金、西夏時期的傢具
一、傢具樣式
二、裝飾和造型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三節 元代傢具(1279-1368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五章 鼎盛時期的明清傢具
第一節 明代傢具(1368-1644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陳設與組合
五、小結
第二節 清代傢具(1644-1911年)
一、傢具樣式
二、造型和裝飾
三、工藝技術
四、小結
第三部分 世界近現代傢具
第一章 近現代傢具的探索(萌芽)時期(1819-1917年)
第一節 近現代傢具工業探索的先驅一托耐特曲木傢具(181 9年至今)
一、歷史背景
……
第二章 現代傢具的形成(191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三章 現代 傢具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
第四章 現代傢具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

閱讀全文

與傢具史推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掃碼全自動洗衣機維修視頻 瀏覽:343
蘋果維修點瀟湘人瑞 瀏覽:676
城建浦電路 瀏覽:384
合肥創維電視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488
維修流量及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352
電路板金銀 瀏覽:117
背帶牛仔短褲怎麼以舊翻新 瀏覽:115
短接鐵軌電路 瀏覽:407
國家電網農電工怎麼去 瀏覽:321
宜家寵物傢具哪個好 瀏覽:139
為什麼進口的家電質量好 瀏覽:761
蘭州安寧區家電維修公司 瀏覽:877
采樣電路模塊 瀏覽:18
高碑店傢具一條街哪裡便宜 瀏覽:212
舊房翻新屋頂多少錢 瀏覽:66
丹尼爾惠靈頓維修點 瀏覽:750
讀書朗g90S屏幕碎了維修多少 瀏覽:148
奧坎傢具廠商電話多少 瀏覽:507
維修變速箱怎麼解決 瀏覽:936
什麼時候進駐國家電網公司巡視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