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以人文文化為主,設第一夫人服飾、美國社區演變、星條旗幟、從客廳到政治等專題展廳,以復原陳列方式展出歐洲移民的住房模型,生活陳設品,日程生活用具,民俗資料等。館內不乏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實物,例如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戴過的假發和使用過的佩劍,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時用過的辦公桌以及1812年第二次對英戰爭中飄揚在麥克亨利堡上空的長14米,寬10米的大星條旗。
在第二層的展廳,新近開放了為911專辟的展區:911-歷史的見證。在那裡,人們可以看到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在紀念活動中帶過的帽子、來自各地的義務工作者在救援活動中使用過的工具、紐約警車殘骸以及無數的圖片與故事等,這些物品,忠實記錄著那一震驚世界的事件,更提醒人們對生命的尊重與生存的意義。此展覽近期正在全國巡迴,引起強烈反響。
對女性最具吸引力的應當是第一夫人館,其中分3部分,分別說明總統夫人的政治角色,公眾形象和展示從桃麗·麥迪遜到南西·雷根共十六位總統夫人的服飾以及真人大小的穿著禮服的歷屆美國第一夫人蠟像,形態逼真,從獨特角度演示著200多年間服飾的演變。 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中反映美國科技發展史的展品有美國的第一台電動機、第一台聯合收割機、第一台縫紉機以及電話機的原型等。
汽車展示室中陳列出1897年史蒂芬·巴隆製造的四輪輕型汽車,該車除車輪、發動機、駕駛裝備外,別無所有;還陳列出杜路易型汽車、卡寧哈姆型汽車等,可以看出它們都是現代汽車的雛形。
火車頭展示室中陳列了1851年製造的先鋒號蒸汽車頭,並配有1個多世紀前美國的西部景色。反映歐洲移民情況的展品有昔日移民的住房模型及生活用具等,其中大量介紹了最先抵達美國的一批亡命於荷蘭的英國清教徒的移民生活。展出了1630年華美的裝飾盒和漂亮的刺綉,造型朴實的18世紀陶壺、水罐和成套精巧傢具,以及他們的住家和室內裝飾、日常用具等。
還展出了17世紀後德國移民使用的具有精湛歐洲技藝的生活器皿及19世紀天主教的聖物和歐洲移民的飾物等。反映昔日美國人生活的展品有17世紀大富豪住宅的模型、佃農的小屋、磨坊工人的木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直流式電扇、吸塵器、燈具、門鈴、鉸菜機、烘麵包機、電熨斗、洗衣機等。反映美國政治、軍事史的展品有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佩劍、假發、軍服、帽子及用過的餐具,獨立戰爭時的軍艦,托馬遜·傑斐遜草擬《獨立宣言》時用的桌子,1812年第3次對英戰爭時的星條旗等。反映美國服飾的展廳,以白宮室內布置為背景,塑有自瑪莎·華盛頓以來歷屆美國第一夫人穿著禮服的蠟像,成為200年來美國貴婦人服飾演變的史料展示。反映美國郵電、音樂等歷史的展品有18世紀郵局模型、古老郵票、民族樂器等。 博物館有許多公眾項目,包括開辦展覽,演講,表演,參觀,各項節日等,目的是博物館的遊客可以更好地以不同形式(諸如音樂,戲劇,故事,電影,口述等形式)了解美國的歷史。此外,博物館還在第一層、第二層分別設?quot;動手體驗歷史與動手體驗科學的區域,鼓勵參觀者自己參與,積累感性認識。博物館的檔案中心存放著大量關於美國歷史的文字資料,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前往閱讀。
瀏覽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彷彿走入歷史的畫卷,在了解各國移民艱苦創業、體驗人文與科技的演變之餘,也許更會意識到,浩如星海的歷史並非僅僅由大記事組成,一名普通人也在每時每刻創造歷史,從而更添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愛吧。
⑵ 誰知道福爾摩斯探案集《五個桔核》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講述了福爾摩斯發現並找出了三K集團的所在地。三K集團是一個犯罪集團,經常殺人搶劫,手法隱蔽,連警察也不知道他們在哪裡。三K集團在殺人之前喜歡寄出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橘核等。
一天有個年輕人來找福爾摩斯,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天他的舅舅收到一封信,信後寫著3K,而且含有五個橘核,他舅舅嚇壞了,然後就瘋了,後來被發現已在池塘邊,被當成意外處理了。
而後年輕人的爸爸也收到一封同樣的信,信中讓他把文件放到石頭上,後來被發現掉坑裡死了。現在這年輕人也收到這樣的信,福爾摩斯讓他按照信上說的做,但是年輕人還是掉河裡死了。後來福爾摩斯懲罰了那幫人。
(2)哈姆雷根傢具擴展閱讀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創作的小說集,主角名為夏洛克·福爾摩斯。柯南·道爾一共寫了四篇長篇、56篇短篇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最早寫的兩篇分別是1887年畢頓聖誕年刊的《血字的研究》,以及1890年理本科特月刊登出的《四簽名》。
而1891年開始在斯特蘭德雜志(The Strand)上的一系列短篇小說連載,共包括《冒險史》、《回憶錄》正續使福爾摩斯的受歡迎程度爆炸性的水漲船高。但直到1927年,柯南·道爾先生才再寫出續集《歸來記》、《最後致意》、《新探案》等。故事的發生年代大約集中在1875~1907年。而他的最後一案發生在1914年。
絕大多數的故事,是以福爾摩斯的朋友及傳記作家約翰·H·華生醫師的角度敘述的。只有兩篇是由福爾摩斯親自敘述、兩篇是由第三人稱角度撰寫。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以偵探福爾摩斯與華生的經歷為主線,引出了一件件聳人聽聞的奇案。
故事背景充分結合了英國當時政治、經濟的情況,柯南道爾的創作筆法和敘事角度也日益圓熟多變,許多人甚至以為真有其人其事。在本小說中,除了那些驚心動魄、聳人聽聞的探案,更多的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嫉妒、猜疑、仇恨。丈夫謀殺妻子、叔父為財產毒死侄子、兩個兄長殺死妹妹等等,這些罪行將人性的丑惡展現無遺。
此外,福爾摩斯與華生為了正義卻時而觸犯法律,比如說為了盜取一封信件而潛入詐騙犯的住宅、因同情並放走了為愛人復仇,殺死法律制裁不了的兩個兇犯的特雷根尼斯博士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揚了人道主義的懲惡揚善的思想,迎合了廣大公眾的心理。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被稱為偵探小說中的「聖經」,一百多年來被譯成57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地。福爾摩斯更是成了名偵探的代名詞,他與華生的搭檔組合,以及「神探」的典型等,都對後世的偵探小說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曾說:「和柯南道爾所寫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沒有任何偵探小說曾享有那麼大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