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東梅州有什麼特產
1、大埔青花瓷
大埔青花瓷,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工藝品,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埔青花瓷,造型美觀、明凈素雅,釉層晶瑩玉透、純朴自然。青花紋飾圖案手工彩繪,色彩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紋飾不易褪色。
2、梅州金柚
梅州金柚,廣東省梅州市現轄行政區域(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3、平遠臍橙
平遠臍橙,廣東省梅州平遠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平遠臍橙主栽品種為「紐荷爾」,優質率達90%以上。
4、大埔烏龍茶
大埔烏龍茶條索肥壯緊結,飽滿光滑勻整、色澤烏褐油潤,葉底嫩綠,勻齊柔亮;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濃持久;橙黃明亮、略顯金黃;醇厚甘潤、濃醇鮮爽、回味甘甜。
5、桂嶺蜂蜜
桂嶺蜂蜜,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桂嶺蜂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② 梅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梅州的特色小吃有、大埔豆腐乾、大埔牛肉乾、魚丸煲、鹽鋦雞、七層粄、三及第湯、百侯薄餅、雞頸板、釀茄子、算盤子、簸箕粄、仙人粄、 蘿卜粄。
1、大埔涼粉糕
大埔涼粉糕是廣東梅州的傳統名吃,已有800年歷史。呈半透明凝固狀,具棕褐至茶褐的仙人草本色。含膠質多,富彈性,有天然仙人草風味,並略帶鹼香。食用時,可加入白糖或牛奶,爽滑可口,清涼解熱。
③ 導游詞!!!!
各位朋友,先自我介紹一下……。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年,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里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後,這里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好啦!故宮的前三殿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大家參觀保和殿並稍適休息,我們10分鍾後集合,謝謝大家!
④ 廣東有什麼特色禮物可以送朋友的
廣東有端硯、英石、廣州木雕、大鵬雲霧茶、梅州金柚、潮汕牛肉丸、雞仔餅、新會陳皮、蕉嶺靈芝、廣州彩瓷、清遠麻雞等特色禮物可以送朋友。
列舉如下:
1、端硯
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端硯石出產在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硯石為最佳。
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製造端硯,一般要經過採石。選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2、英石
英石就其質地而論,可分為陽石和陰石兩類。陽石裸露地面,長期風化,質地堅硬,色澤青蒼,形體瘦削,表面多折皺,扣之聲脆,適宜製作假山和盆景。陰石深埋地下,風化不足,質地松潤,色澤青黛,有的間有白紋,形體漏透,造型雄奇,扣之聲微,適宜獨立成景。
3、梅州金柚
梅州金柚,廣東省梅州市現轄行政區域(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梅州金柚果大,外形美觀,果形端正,呈葫蘆形;果皮黃色,光滑、勻整、潔凈;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質脆而化渣。
富含營養物質和較高的葯用價值,又由於其耐貯藏運輸,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可貯藏半年而不改風味,故又有「天然罐頭」之稱。
4、潮汕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是潮汕小食中的一種,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澱粉等,也是廣東有名的小食,講究手工製作,口感爽脆,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其中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牛筋丸則是在牛肉丸里加進一些嫩筋以提升嚼勁。
5、雞仔餅
雞仔餅是廣東廣州地區特色傳統餅類名小吃,屬粵菜菜系,是廣東四大名餅之一。
口味甘香酥脆,主要用料為麵粉、花生、芝麻、核桃等,始創於清朝咸豐年間的廣州,至今有170年的歷史,以甘香松化,甜中帶咸,異香惹味著稱,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較高,對人體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
⑤ 姚雨平的人物簡介
姚雨平,1882年生於廣東平遠縣大柘鎮豐光村,1905年考入廣州黃埔陸軍中學,1907年加入同盟會,與朱執信、胡漢民等在香港策劃黃岡起義。失敗後由港返鄉,與謝逸橋、溫靖侯等集資創辦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體育會」,培養軍事人才。「鬆口體育學堂雖然只辦了一期,但卻為後來的革命培養了一批干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有4位是從這里走出去的。」姚明卿說。
1911年春,姚雨平與黃興等人發動廣州「三·二九」起義,任調度課長。起義失敗後,他遠赴南洋繼續宣傳革命。1911年11月,廣東光復後,姚雨平任廣東北伐軍司令,「此後,祖父帶領部隊參加了討袁護法運動、討伐陳炯明等斗爭。」
1912年,廣東北伐軍改稱「廣東討虜軍」,姚雨平任總司令、軍長,獲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1912年5月任北京總統府顧問。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在上海參加討袁,失敗後赴日本。1917年隨孫中山南下廣州參加護法運動。
1923年2月26日任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工兵局籌餉委員。6月26日任特派惠州安撫使。8月兼中央直轄警備軍司令。1924年任1月5日任廣東治河督辦。
1924年6月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本營參議。在孫中山病重北上時入京侍疾。1925年7月任廣州國民政府參議。1927年被派潮汕軍事特派員。1931年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抗戰爆發隨國民政府遷重慶仍任監察院監察委員。1948年移居香港。
1949年姚雨平由香港返回廣東,經葉劍英提議擔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期間,政府特地為他和家人准備了一套寬敞的居室,但被姚雨平以「國家還處於建設初期的艱難時期」為由拒絕了。隨後,他帶著家眷住進租來的一套小居室。姚明卿說,直至去世,祖父一直帶著家人居住在租來的小房子,家中甚至沒幾件像樣的傢具。
1974年9月,姚雨平在廣州辭世,終年93歲。「祖父走了,但他熱枕的愛國情懷、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姚雨平早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曾參與廣州黃花崗起義的組織領導工作。辛亥革命時擔任廣東北伐軍總司令,後參加討袁護法運動、討伐陳炯明的斗爭。民國14年(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姚雨平參加治喪工作,並護送孫中山靈柩到南京。到南京後,適逢微軍老和尚在毗盧寺講金剛經,姚日平前往聽經,遂發心皈依「三寶」,微軍老和尚賜法名妙雲。曾在靈谷寺寄居一個時期。南歸後敬佛素食,朝晚習禪。抗日戰爭勝利後,攜家屬往香港居住。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後不久,姚雨平攜全家歸回廣州,任省政府參事室主任。他常到六榕寺禮佛,與覺澄法師相識。1952年起參與佛教界活動。1953年5月,參加中日佛教協會第一次全國佛教代表會議,與覺澄、純信同為廣東省佛教代表,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姚雨平為六榕寺被衛生院和工廠佔用而深感不安,親自呈文葉劍英省長,建議佔用單位將寺宇歸還僧人。不久,衛生院和工廠遷出。1956年,與覺澄、葉農、戒理(尼)等一起發起籌組廣州市佛教協會。1958年8月,廣州市佛教協會正式成立,姚雨平被選為第一、第二屆會長。六榕寺原「觀音殿』』木刻三個大字匾為姚雨平所題,但沒有署名。觀音殿楹聯:「檻外白雲觀凈果,殿前塔影聽疏鍾」,亦為姚雨平所作。
姚雨平與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有袍澤之誼,一度曾師從何子淵,故私交非常深厚。1911年,何子淵六弟民主革命先驅何貫中曾在北伐軍總司令姚雨平戎幕擔任營長。
1974年9月,在廣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