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將促進定製家居行業的發展。定製家居行業的快速發展與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密切相關。一方面,城鎮人口可支配收入購買力相對較強,城鎮人口首次購買新建商品房和基於改善性需求的舊房二次裝修後對定製家居的需求較大;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對室內空間的個性化需求和利用率要求更高,更注重生活品質,相對更注重產品的整體設計水平、與住宅風格和空間的匹配程度、產品質量。
要知道的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為中國傢具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傢具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國際先進傢具製造和設計技術的借鑒,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傢具企業的技術和企業管理水平。
⑵ 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預見2023:《2023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爾智家(600690);格力電器(000651);美的集團(000333);小米集團(01810.HK)等
本文核心數據:智能家居產量、廢鋁回收量、智能家居產量佔比等
行業概況
1、定義
智能家居的定義經歷了從1.0至3.0的變化,1.0時期智能家居通過感知技術與家居設備相連,幫助用戶減少勞務量;2.0時期智能家居綜合利用多項技術,通過家庭設施創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居住環境;3.0時期智能家居以人的需求為核心,隨時提供個性化服務。
根據功能不同,智能家居可以分為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控制、智能影音、智能感測、智能家電、智能設備、智能網路、智能遮晾、環境控制十類。各類型智能家居具體產品如下:
2、產業鏈剖析:中游為關鍵環節
智能家居產業鏈上游為技術層和基礎層,主要參與企業包括晶元、感測器、智能控制器等硬體供應商以及AI技術、雲服務等軟體供應商;中游為智能家居系統及設備的設計製造;下游為消費市場,主要參與者有房地產企業、家裝企業、零售企業等。
上游領域,晶元供應商包括英特爾、ARM公司等;感測器供應商包括博世、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霍尼韋爾等;PCB供應商包括深南電路、欣興電子、惠亞集團等;電容供應商包括村田、宇陽科技、松下等;通訊供應商包括華為、順舟智能、泰利特等;智能控制器供應商包括拓邦股份、和爾泰、和晶科技、中穎電子等。
中游設計、製造領域,智能單品及智能家居系統開發代表企業有小米、三星、網路、京東等,傳統家電領域代表企業有海爾智家、美的、飛利浦、康佳等;其他代表性企業包括歐瑞博、超級智慧家、杭州行至雲起科技等。
下游消費市場,智能家居To B端的代表企業有房產企業碧桂園、萬科、恆大、保利,以及家裝公司東易日盛、金螳螂等;To
C端,消費者既可以通過紅星美凱龍、五星電器、國美電器等線下商城購買智能家居產品,也可以通過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線上渠道購買。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迎來全面爆發期
中國智能家居發展始於1999年,2005年前處於萌芽期,行業內主要參與者為歐美智能化定製品牌;2005-2008年中國企業開始探索發展路徑,智能窗簾、智能燈控等細分領域搶先發展;2008-2019年,家電、電器類龍頭企業開始參與到市場中,行業內企業開始生態圈建設,智能門鎖、智能音箱等新領域爆發,行業逐漸進入快速發展期;2020年以來,隨著物聯網、5G等技術的逐漸成熟,智能家居行業迎來了全面爆發期。
行業政策背景: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我國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智能家居行業發展。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促進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推廣與應用,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加快;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重點面向在智能家居領域融合5G、深度學習、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推動行業技術發展;2020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准體系建設指南》出台,智能家居行業產品、服務和應用得到規范;「十四五」期間,我國繼續規范和支持智能家居行業發展,《關於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通知》、《「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等政策強調要健全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引導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推進智能家居產品的普及。
行業發展現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1、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的背景下,隨著5G通信技術、人工智慧的快速應用與普及,萬物互聯互通已成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智能家居也迎來發展機遇。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已達2.04億台,同比增長35.9%;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和上游供應緊缺帶來的壓力,2020年全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億台,同比下降1.9%。IDC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超過2.2億台,同比增長11.0%。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⑶ 未來幾年傢具行業發展趨勢
本世紀初的10年裡,中國傢具業將實現由傢具大國向傢具強國的跨越,在2010年,中國將成為傢具生產和出口的第一大國,傢具業的整體水平將有很大提高。
而我國傢具業要向傢具強國跨越,必須實現智能化,智能化將成為傢具強國必不可少的強勁力量。
傢具智能化就是採用現代數字信息處理通信技術,將各種不同類型的信號進行實時採集,並由控制器對所採集的信號按預定程序進行記錄、邏輯判斷、反饋等處理,並將處理後的信息及時上報至信息管理平台。
其功能主要是家居安防、家電自動化控制、家居信息服務、遠程操作等。
實現智能化為資源的全球優化配置提供條件
經濟全球化為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條件,但是要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其根本點還在於資本實力和科技優勢。
因此,中國傢具業只有在實現智能化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具備這種能力。
傢具智能化已成為我國傢具業的發展趨勢。
智能化的傢具組合反映傢具本身的內在聯系,使得原本單一的傢具兼具其他功能。
如沙發、茶幾可變化為餐桌,書櫃又具有寫字台的功能等。
如今,新的傢具結構層出不窮,從快裝偏心連接件、角櫃連接件、木板及櫃體連接件,一直到安裝這些連接件所用的機械。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內部配件可供選用,從角櫃轉盤、櫥櫃中的空間分割單元,到單一功能配件。
這些配件同時影響傢具的結構桐悶物變化,有助於木材用量的減少及傢具組裝結構的簡化。
傢具功能與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人們一直把對傢具功能的追求與現代加工技術的發展結合起來。
對傢具功能的要求成為傢具生產技術持續發展的動力。
然而無論多麼全面的工藝都難以將無法計數的各種鉸鏈和配件涵蓋在內。
客觀地說,傢具功能的開發與五金技術工藝水平密不可分,人們對傢具功能的需求成為傢具五金開發加工技術發展的動力。
對高效率生產模式的追求則一直是傢具五金功能與外觀不斷改良的原動力。
總之一句話,智能化是客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眾多傢具配件中進行選擇時的重要決定因素。
傢具製造技術含量大為提高創新設計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亦作為傢具生產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基礎,面對紛繁而激烈的市場攻堅戰,的確舉足輕重。
企業創新設計能力的大小,創新設計水平的高下,決定其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位置與態勢。
傢具生產製造商必須通過產品與市場對話,你想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引進智能化管理和設計,層出不窮地推出成系列的傢具新款。
為此,許多傢具企業已普遍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例罩慧如廣泛採用CNC機床(數控)、人工智慧機械手和各種先進的飾面和封邊技術(如真空覆貼及軟成型、後成型)等。
傢具製造的技術含量大為提高,產生驚人的規模效益。
在歐洲,勞動生產率達到每年人均20萬美元。
美國木傢具加工業對先進生產技術裝備的採用率為5%-6%,其中,寬頻砂光機採用率為60%,計算機數控機床(CNC)採用率為30%,電子膠封系統採用率為29%,用料計劃系統採用率為26%,壓花新工藝採用率為23%,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採用率為19%,條形碼採用率為8%,計算機控制的乾燥窯採用率為5%,靜電式表面加工設備採用率為5%。
幾秒鍾改變傢具產品設計傢具從「盒式傢具」,發展到「拆裝傢具」,再進一步發展為「待裝配傢具」(RTA)。
目前,我國正努力使RTA傢具高檔化。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RTA傢具已不再是平頭平腦的「沒有面子的架子傢具」。
RTA傢具的高檔化以現代傢具製造體系的結構優化和其本身高精度的規模化生產為背景。
這種結果優化是指「即需即供」的靈活生產方式。
它不再以工藝專業化和產品專業化為特徵,而是以部件專業化為主要特徵。
現代製造業實現信息化的標志是局液對信息的處理手段能進行集成化應用,其專業用詞是「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採用CIMS,可以打破製造業的行業界限,調整其他行業的先進技術來支持傢具迅速實現技術進步,使「幾秒鍾內改變傢具產品的設計」成為可能。
智能化傢具將為人類造福。
當今世界電腦晶元的廉價、大容量、高速度、低功耗、微型化、介面的多樣化(有線、無線、光纖),尤其是藍牙技術的趨於完善和實用化,在傢具中嵌入電腦晶元,使傢具智能化已不是奢侈的事情。
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基於對人類健康長壽和安全或者娛樂有關的智能傢具,必將得到人們的青睞,必將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