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智能家居到底是有線好,還是無線好
有線智能家居和無線智能家居在行業一直是爭論的熱點,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引導大家進入誤區,大家都喜歡拿穩定性和價格來作為爭論的據點,而往往忽略了智能家居的使用場景問題。
再說無線智能家居,基於無線的智能家居是從有線智能家居上的一種變革,也是一種突破。無線解決方案為家居自動化帶來了曙光,剪掉了這些繁瑣的線,就減去了很多麻煩。就目前而言,無線智能家居根據所使用的技術不同,主要分為藍牙、Wi-Fi、Zwave和ZigBee四種,無線技術讓人們得以實現對家居的遠程式控制制。在國內,主要以Zigbee無線技術為主流,不管是小米,還是以歐瑞博為代表的智能家居企業,都在迅速的發展以Zigbee無線技術的智能家居。懂點通訊的都知道,使用無線的缺點就避免不了干擾和由於牆體或其它障礙物的阻隔造成信息的衰減。所以無線智能家居的使用場景往往在一些建築面積不大的家庭使用,但由於支持中繼,在一些大平層以及別墅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優點就是施工簡單/安裝方便/價格便宜。
② 智能家居控制方式是匯流排好還是無線好呢為什麼
各有千秋
匯流排線路預埋比較麻煩
但穩定性優於無線
無線的不需要預埋控制線路
安裝方便
③ 智能家居 匯流排的和無線 電力載波他們有什麼區別呢
這幾種都是智能家居比較常見的數據傳輸方式。
匯流排是指用一組公共通信回干線在各個設備之間傳輸控制答信息。
無線是指採用某個特定的無線波段在設備之間傳輸控制信息。
電力載波是指把控制信息調制到電源線中進行傳輸。
匯流排是目前最為成熟穩定的方式;無線比較靈活方便,尤其適合改造項目,但易受環境中其它無線信號的干擾;電力載波技術比較成熟,布線可利用已有電源線,但容易受電網其它諧波干擾。
④ 智能家居中有哪些無線通訊方式,以及各種方式的優缺點
隨著智能家居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各種各樣的智能家居系統也應運而生,從通信方式的角度去認識智能家居,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通信方式有:匯流排、無線和電力載波。
一、基於匯流排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節點之間採用RS485($49.9800)/CAN/FT等等匯流排通信技術,避開系統架構等因素,這類智能家居系統是抗干擾能力最強、最穩定的系統。但其缺點也很明顯,節點通信需要專用的通信線路,安裝調試成本最高。
二、基於無線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節點之間採用無線通信技術進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又可分為兩大類:
1、以315M/433M 為代表的RF無線通信技術,這是技術最簡單、成本最低的無線通信技術,點對點的通訊,穩定可靠。因其低技術門檻、低功耗,可實現單火開關的無線遙控,所以,在智能家居公司和智能家居系統市場中是最廣泛應用的通信方式。穿透能力相對其他無線弱,通信距離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繞射能力強。
2、以ZIGBEE/ZWAVE為代表的無線通信技術,有自組網能力,採用多通道通信,抗干擾能力和中繼能力都有加強,和RF技術相比,功耗加大,只可做零火開關,同樣存在穿牆能力差,通信距離受限的缺點。雖然ZIGBE中繼可以解決距離問題,但是隨著中繼級數、節點數量的增加,會導致頻繁地出現節點掉線和通信失敗。
三、基於電力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節點之間採用原來的電力線進行通信,利用原有的電線作為通信介質,不需要像匯流排那樣使用專用的通信匯流排。按技術類型分為兩類:
1、X10電力線通信技術,是在交流電的過零點處,對信號進行調制的一種電力線通信技術,在過零點處進行信號調制,可減小信號干擾,但缺點是通信效率太低,已適應不了越來越復雜的智能家居系統的需求。
2、PLC電力線通信技術,是在電力線上進行載波調制的一種技術,採用帶有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窄帶技術、雙載波頻率技術、前向糾錯技術。
四、乙太網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這種通信技術通過WIFI直接和智能手機通信,較大的缺點是節點的生產成本高,容易出現掉線的現象,在智能家居系統應用范圍較小,較適合使用在智能家居單品中。
⑤ 智能家居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第一復、協議不一。智制能家居分匯流排和無線兩種,匯流排的協議主要有RS-485、KNX、CAN、C-BUS、ModBus等協議;無線的協議主要有射頻、藍牙、紅外、ZIGBEE、Z-WAVE等。原則上不同協議的智能家居產品互不兼容。
第二、協議統一、加密方式各異。拿無線的ZIGBEE來說,ZIGBEE在國內的無線智能家居市場佔有率較大,但是各個廠商雖然使用的都是ZIGBEE,然而各自的加密方式互不公開,造成同協議的ZIGBEE設備不兼容,無法互聯互通,廠商之間各自為政。
而在國內能夠形成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生態的廠家屈指可數,若要安裝,建議選擇在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生態較為完善的廠家。原因很簡單,因為擁有完整生態系統的智能家居設備可以兼容,而且穩定性、可擴展性上面更有優勢。
⑥ 智能家居有哪匯流排
電力載波技術瑞朗最好,瑞朗在1999年就在做X10技術(電力載波)了,至今無論是在產品的集成度和穩定性上都走在同行業的前面
⑦ 智能家居匯流排通訊跟無線通訊優缺點在哪裡該如何選擇方案
無線有線匯流排,我前面看的文章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部分,通信控制策略選擇
當前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一個比較火的分支已經開始慢慢地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作為一個才接觸或者接觸不深的普通用戶如何在各種狂轟亂炸的智能家居廣告中,各種大公司渲染的智能家居生活場景中選擇自己合適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
當前常用通信技術方案
從實現控制通信技術方案來講可以歸類為有線方案(通過有線介質傳遞控制信號) 、無線方案(通過無線電波傳遞無線信號)兩大類。
常用有線控制方案又分(RS485匯流排,CAN匯流排,KNX匯流排,IO直控(通過線路的干節點通斷傳遞信號))
常用無線控制方案又分(中短距離zgb,zwave,315/433/2.4G非組網雙向,315/433ASK,WIFI,遠距離Lora ,NBIOT(有通信收費))
兩分類方案可靠性分析
有線 >無線
由於有線信號傳遞是通過物理介質,電壓的震動變化傳遞信息,在線路布線規范的情況下受外界的干擾極小,在可靠性的大方向上無線則受制於傳輸距離,傳輸范圍內的電磁環境,通信組網延時等因素影響存在不能將控制信息傳遞到被控設備的情況。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大家用座機打電話給座機電話聲音是非常清晰地,但是用手機打電話給手機,或者座機打給手機則有時候會出現通信斷斷續續的情況。所以有線的可靠性要高於無線。
有線控制方案中: IO直控>匯流排
IO直控由於是通過通斷信號直接輸入給控制系統或者嵌入式單片機,中間不經過任何的數據調制,轉換,通就是通,斷就是斷,單片機能非常清晰和清楚的獲得通斷信號,從而做出執行反應,幾乎是沒有延時實時發生。
各類匯流排通信則是通過專用的通訊協議晶元將需要傳遞的信息調制轉換為標準的匯流排電平信號通過一定頻率的電平信號震動來傳遞信息,中間多了信息程序處理轉換和電平轉換兩個環節。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勢,現有有線控制方案中一般兩種被組合使用。IO直控穩定可靠,但是傳輸的指令數據有線,兩線只能傳遞0/1,通俗可以理解發電報,匯流排穩定可靠略低,但是匯流排兩線則可以傳輸各種控制指令,可以把它理解為可以傳輸任意信息的電話線。
無線控制方案中: NBIOT>Lora > wifi > zgb/ zwave > 315/433/2.4G非組網雙向 > 315/433ASK
NBIOT由於是基於運營商的手機網路,理論上有信號的地方就能連接控制,但是由於模塊價格偏貴和需要支付運營商通信費用,現在還不能大規模應用與家庭,但是在共享單車,智能電表,智能充電樁。。。等比較分散的商業項目應用非常廣泛。
Lora也是最近非常熱的一個無線通訊技術,集合了雙向通信,無線抗干擾能力強,自動調頻避開擁堵,通信距離遠,上電即可通信等優點,後續再智能家庭中的應用肯定會越來越多,現階段發展也是受制於模塊費用偏貴,體積偏大,組網加密通信體系還不夠完善等因素還沒有大規模應用。
Wifi由於各大晶元廠商的加入現在價格非常便宜可以堪稱廉價,由以前幾十元到現在的幾元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種智能單品。但是由於路由組網,網路延時等原因,在大房子大規模應用還是有其局限性,例如停電來電後,需要等待其連接網路才能受控,一個情景執行可能有不一致等情況。
zgb/ zwave 作為老牌的短距離自組網無線通訊協議在幾年前的無線通訊方案中可謂風光無限,現在由於wifi的沖擊已經慢慢的被邊緣化,從當時設計這套通信規則的人來講,自組網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式,也非常有遠見,但是短距離制約了其發展,對網路布點非常考驗經驗,你至少要做到在其通信范圍內有一個備用節點可以備用,否則一旦關鍵節點故障,通過這個關鍵節點的控制設備都會脫網不能控制。同時由於組網需要時間,也不能通電立即運行。適合於面積較小的房子控制,房子一旦大了延時就會非常明顯。
315/433/2.4G非組網雙向,這個相當於就是各大廠家自由發揮的比較多沒有統一的標准和協議,要點對點,還是多對點,還是點對多,還是多對多全靠廠家後台設置匹配,由於沒有標準的組網規則協議,這個的穩定可靠全靠廠家的基本功。通信距離短也不適合大房子應用。
315/433ASK,該方案現在主要傳輸2262和1527編碼無線信號,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用得比較廣的短距離無線通信協議,沒有組網的感念,信號直達,簡單,控制方便,模塊成熟,成本可控,被大規模應用,淘寶上有成千上萬種模塊可以選擇自由組合,擴展非常靈活,劣勢就是沒有反饋。
通信技術方案選擇總結
如果你房子比較大選擇有線控制是不二的選擇。
如果房子偏小對控制實時性可靠性要求不高,可以選擇無線方案。
個人覺得作為家庭控制而言,畢竟這些都是高頻使用的設備,有線方案前期布線是多了一個環節但是後期會很省心推薦使用有線為主無線為輔的方案,布線有遺漏的地方用無線去彌補。
第二部分,聯網控制策略選擇
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聯網控制已經作為一個基礎的標配控制方式。現在大家應該被各種雲控制的廣告包圍著吧,各種大數據,智能AI的營銷是不是也有耳聞呢?是不是會覺得這些概念都很高端,很前衛。
那什麼是雲控制,什麼是大數據?
簡單通俗一點講就是,你家裡老婆什麼時候回家,小孩什麼時候回家,燃氣閥是否開啟,感測器探測到你上了幾次衛生間,現在家裡是否有人。。。這些信息通過家裡的智能設備先傳遞到商家的伺服器,然後你的手機通過賬號密碼連接到商家伺服器,商家的伺服器將相關的數據推送給你,讓你知道家裡的狀態,你通過手機控制操作家裡的設備幾點開,幾點關,通過商家的伺服器控制到你家裡的智能設備,這就是雲控。 手機<->商家伺服器 <-> 家裡智能設備。
你吃喝拉撒的這些控制數據累計多了就是大數據。
統計了幾個月你每天都是7點上廁所,AI有可能認為你每天都是7點鍾上廁所,然後突然又一天7點自動給你把廁所燈打開了,然而你今天想睡懶覺。。。。 這就是AI。
站在開放物聯網雲平台商角度:
現在有非常多的免費物流網雲平台,小米的生態,京東的生態,阿里的生態。。。。大家的思路都是想讓智能家居或者家電廠家把所有的設備掛上去,在雲端實現對所有設備的管理和控制,現在很多基礎服務都是免費的,就像當初的淘寶免費一樣,後續這個就說不清楚了。這個是雲商的非常精明的盈利模式,自己不用花很多精力去開發各種各樣的硬體設備,只需軟體平台就能整合各種硬體資源創造財富,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各種設備上傳的各種數據和用戶使用習慣來提煉更大的商業價值。
站在智能家居或者家電設備廠家的角度來看:
自己沒有精力或者技術搭建雲平台,有個免費的剛好省事,也能廣告宣傳自己雲了一把,感覺雲了就高級了。同時能收集用戶數據,一舉多得!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這裡面這個環節少了一個用戶的角度,上面兩種利益群體都是將用戶或者說用戶所購買的設備、在細一點是用戶所購買設備所產生的各種數據作為一種資源,為大數據分析或者更大的布局提供服務。犧牲了用戶的小我成就了平台商的大我。
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
1,我是否願意將我家裡的各種設備交給平台商管理?選擇平台之後你沒得選擇,趕緊打開你的手機控制app看看廠家給你預制的隱私協議吧,你可以選擇不用,用了我就要收集你的數據。
2,家裡所有的設備在雲端給人的感覺是否安全? 當家裡只是一兩個插座的時候可能覺得還無所謂,但是是你家裡所有的家用電器,各種探測器,電量數據,視頻數據都在雲端的時候呢,即使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是沒有安全感的。
3,平台商服務宕機,設備被黑怎麼辦?當所有設備有規律的連接到平台之後,在平台的後台是能對這些規律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對黑客或者有壞心眼的人也更有誘惑力,想想讓幾百萬個家庭同時電視關閉,水閥全部關閉,帶來的轟動效應和影響力絕對可以上頭條!
4,我的數據我只想我自己知道行么?現在各種渠道、軟體都充斥著用戶數據收集的手段,選擇雲端相當於把自己家庭運行狀況數據全部上傳。不管是平台商和其他商家都會保證不泄露用戶數據,都會說客戶第一,但是數據肯定會被平台商或者商家用來分析。這個就看自己感覺了。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的基本需求:
1,能安全控制自己家裡的設備。
2,不想自己的各種控制數據被上傳,泄露,保證自己的隱私。
有沒有好的方案供大家選擇?
作為一個技術愛好者回答是肯定的!動態域名埠轉發
埠數據轉發工作原理:只是作轉發,不做存儲。動態域名提供商服務的設備可以說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當然轉發的數據也就是各種各樣了,在動態域名提供商瞬間轉發的雜亂無章、毫無規律的數據大海中要去找沒有規律的規律可謂是毫無意義,對黑客的興趣大大降低,一個宕機也不會影響其他用戶。
比較基礎的方案是:在擁有公網的動態IP的前提下(南電信北網通的寬頻)通過設置動態域名和埠轉發自己來搭建一條通道不受各種平台的制約,直接和設備建立連接。
不是技術宅不懂設置,難道就沒有更好的方案了么?
這里要講一下國內比較出名的動態域名廠家就是花生殼了,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存在了。現在10多年過去了這個公司依然還在,同時不斷改進,同時期的科邁好像就要差一些了。花生棒硬體的出現給這個解決方案帶來了福音,拋開了動態域名申請和路由器端復雜的設置,同時內外穿透使用體驗和使用各種雲一樣,數據不被存儲,只轉發。也就是你可以不需要擁有公網的動態IP,隨便一根網線可以上網就可以,雲端填用戶名密碼,這里填入域名和埠。
最近蒲公英路由器的發布也帶來了第二種便捷的聯網方案,可以將手機和智能設備之間架起一個獨立的VPN網路。
從而實現 手機<->家裡智能設備的直接連接。
聯網控制方案選擇總結
1、家裡只是簡單的開關插座通斷電非核心設備,不在乎數據是否被收集,可以選擇雲服務方案。
2、家裡採用的是系統解決方案,涉及到各種功能系統,對隱私和安全比較在意,選擇本地網路+轉發控制方案
上面只是我從一個普通用戶角度出發所闡述的觀點,不是推銷花生殼的產品。
一直以為只有自己才想到這些,萬能的淘寶給了無數的技術達人以空間,讓技術宅的方案能和觸及到普通消費者。 具體的大家點擊推薦鏈接去細細的品味!
在完成了基礎的通信方案略選擇和聯網控制策略後,下一講我將給大家講解認識智能家居和現在的智能家居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原文來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如有侵權聯系我刪除~~~原文鏈接
⑧ 國內智能家居匯流排方案是485通訊好還是CAN匯流排好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在哪裡
智能家居行業,有線方案只適合帶裝修的成品房屋(國外的常態)版,而國內是毛權坯房居多,自己弄太麻煩必然走無線,但無線方案太多了,尤其是藍牙BLE方案所以就是國外發展匯流排型智能家居多,國內現在主要是無線,zigbee和ble這些,是不是無線的沒有有線的技術成熟可靠?非也,預裝市場上傳統有線比較多,不過最近BLE也在多起來後裝市場上無線比較多,畢竟不需重新布線
⑨ 誰能告訴我市場上主流的智能家居品牌的優缺點。
先是關於智復能家居品牌的集成制商,在佛山有個道易鑫物聯網公司就是一個智能家居系統方案集成商,用的是綜合布線技術。綜合布線技術是以獨立、有線的方式進行信號收發,所以信號最穩定,抗干擾能力強,基本不會受到外界影響,也不受距離限制,在千里之外也能對家裡物品進行控制,輻射較小。但相比無線技術,布線技術的安裝可能就會比較麻煩,但也不影響操作。
羅格朗產品多樣,兼容性較大,個人比較喜歡國外生產的智能設備零件,因為我、國外產品都是投放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的,質量上有保證,要知道,智能家居系統是長時間24小時不停運作的。但就是價格比起國產產品要貴許多。
思美特的產品設備室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模板化,能根據客戶的需要來添加各種模塊。同樣的要增加自動開窗器,用思美特的產品只需要增加一個Q4電源模塊就成了。可以增加很多功能卻只需要添加幾個模塊。
快思聰中央控制系統、專業矩陣切換系統、智能會議討論系統及AV系統集成 。
還有河東燈光,比較擅長做舞台燈光智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