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清傢具的區別是什麼
一、紋飾上的時代差別
一般來說,明式傢具以精緻但不淫巧、質朴而不粗俗、厚實卻不沉滯見長,它特有的美學個性和藝術形式也鮮明地體現在紋飾圖案上。明式傢具的紋飾題材如松、竹、梅、蘭、石榴、靈芝、蓮花等植物題材;山石、流水、村居、樓閣等風景題材較多見,並且大量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如方勝、盤長、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連環等紋飾,與清代傢具相比,明式傢具紋飾題材寓意大都比較雅逸,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加了明式傢具的高雅氣質。
清式傢具以雕繪滿眼絢爛華麗見長,其紋飾圖案也相應地體現著這種美學風格。在表現手法上,清式傢具可謂錦上添花。與明式傢具重視材美相比,清代工匠更側重於人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視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傢具上很少見到那種大片作素,不事雕飾的情況。清代傢具的紋飾圖案題材是在明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拓寬,植物、動物、風景、人物無所不有,十分豐富。吉祥圖案在這一時期亦非常流行,但這一時期所流行的圖案大都以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為目的,與明式傢具的陽春白雪相比,顯得有些世俗化。
二、造型時代特徵明顯
明清傢具的品種、造型均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如酒桌、圓靠背交椅等傢具,在明代尚且流行,入清以後就逐漸被淘汰;而式樣莊重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傢具的代表。又如茶幾,本身就是為適應清式傢具布置方法而產生的品種,多為紅木、新黃花梨製品。未見年代較早的。此外,如折疊椅、折疊香幾等,都是清雍正朝以後出現的新品種。
而在明清兩代均流行的坐墩,在造型上也有明顯不同。明代坐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桌椅的腿足,也經歷了一個由瘦到粗的變化過程。凡是有前者特徵的桌椅,一般年代都要早於後者。鑒定明清傢具的年代早晚,有時也可根據某些構件來判斷。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基本光素無紋。清代官帽椅的靠背,多為雕花板,素板罕見。又如明式傢具的管腳棖都用直棖,而清中期以後管腳棖常用羅鍋棖。再如櫃子,明式櫃子以圓角居多,側腳收分明顯,以各種流暢的線條裝飾為主,不重雕刻。入清以後,這類圓角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方角櫃,下方正平直,側腳收分漸小,至清中期以後基本無側腳。
由於明清傢具在紋飾方面或沿襲傳統,或刻意仿造,極難斷代。因此,可選擇參照物對比斷代。在參照對比時,宜採用題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對比,這樣就比較容易判斷年代,結果也較准確。參照物可以是玉器、瓷器、剔紅漆器等工藝品上的花紋,尤其是明清建築物上的裝飾紋樣,往往與傢具裝飾花紋在材質、內容和形式上有更多的相通之處。
Ⅱ 明清傢具(或者說中式古典傢具)椅子都能那些名稱謂 根據椅子後面的設計而言(有官帽形狀的有平的)
根據後背的「頭數」分「二出頭」 、「四齣頭」、「六齣頭」!
還有有「圈椅」、「交椅」、「太師椅」等等。。。
古時候,「交椅」是大哥坐的!然後就到次一級別的「太師椅」,再到「六齣頭」,如此類推!
你是設計古典傢具的?我家是做古典傢具的!有空可以過來指導下!
Ⅲ 中國明代傢具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潘頓椅 圈椅 圓椅 Y椅
主要是大明圈椅
Ⅳ 明代椅子的特點
明代椅子有簡潔流暢的曲線造型:具體如下
圈椅,由交椅發展而來。交椅的椅圈後背與扶手一順而下,就坐時,肘部、臂膀一並得到支撐,很舒適,頗受人們喜愛。後來逐漸發展為專門在室內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採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盤無大區別。只是椅面以上部分還保留著交椅的形態。這種椅子大多成對陳設,單獨擺放的不多。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圓材較為協調。圈椅大多採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組簡單的紋飾,但都很淺。背板都做成「S」形曲線,是根據人體脊椎骨的曲線製成的,為明式傢具科學性的一個典型例證。
明代中後期,有的椅圈在盡頭扶手處的雲頭外透雕一組花紋,既美化了傢具,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明代人們對這種椅式極為推崇,因此當時多把它稱為「太師椅」。更有一種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並稍向後卷,可以搭腦。也有的圈椅椅圈從背板向兩側延伸通過邊柱後,但不延伸下來。這樣就成了沒有扶手的半圈椅了,這種椅子造型奇特,可謂新鮮別致。
圈椅是明代傢具中最為經典的製作。明代圈椅,造型古樸典雅,線條簡潔流暢,製作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天圓地方」是中國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觀,不但建築受其影響,也融入到了傢具的設計之中。圈椅是方與圓相結合的造型,上圓下方,以圓為主旋律,圓是和諧,圓象徵幸福;方是穩健,寧靜致遠,圈椅完美的體現了這一理念。從審美角度審視,明代圈椅造型美、線條美,與書法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國潑墨寫意畫的手法,抽象美產生的視覺效果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圈椅的扶手與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這三度的組合,比例協調,構築了完美的藝術想像空間。
Ⅳ 明清傢具太師椅 古式傢具中的老「古董」
在中國古典傢具中,有唯一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傢具十分特別,這就是「太師椅」。「太師」是官名,是尊貴、高雅的象徵,在同時代的椅類傢具中,能被尊稱為「太師椅」的,一定是椅類傢具中的翹楚。也象徵著坐在太師椅的人的地位尊貴、受人敬仰,這是中國古代文人和老百姓,共同的美好願望。
明清傢具太師椅,一般都採用紫檀、花梨與紅木等高級木材打制,還有鑲瓷、鑲石、鑲琺琅等工藝,它各個構件交接地天衣無縫。明清傢具太師椅雕花干凈利落、線腳清晰流暢。木紋的走勢也很清晰,紋理也非常漂亮。
太師椅在宋朝的時候以交椅造型為主,這種椅子的椅座下的椅腳呈交叉狀,設計時多以弧形線條來展現優雅高貴的神韻,而且很多都可以折疊,在現在家居生活中也比較實用,特別是對於小戶型家庭來說,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在明朝,「太師椅」被叫成了圈椅,這種的設計方式是靠背和扶手接連成半圓形,像是將坐著的人圈住一樣。椅子的線條光滑流暢,造型清婉優美,靠背、扶手、椅腳都帶有精緻的雕刻,設計較隨意,像這種圈椅也比較適合現在家庭使用。清朝的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並不適用於現代家庭了。
明清傢具太師椅如何鑒別呢?可以從選材、線腳、雕刻、鑲嵌等裝飾手法上來判斷。古典傢具採用生漆、燙蠟。以含蠟95%的蜜蜂蠟為宜,然後擦蠟打光,使傢具表面光亮潔凈,邊角光滑。雕刻工藝精良,有創意,並且用石有抽象風格,線條優雅,乾燥充分,不怕裂。近代仿製明清傢具多用油漆代替,介面有鋸痕,批量生產,新石料、線條繁復,易裂易變形,用釘和膠粘合。明清時期的古傢具非常沉重,而新傢具則較輕,只要搬動一下就大約知曉。
明清傢具太師椅價格如何呢?在市場價格不斷提高的刺激下,古代傢具作偽的手法越來越高明,贗品屢屢應市。部分利慾熏心的投機分子,甚至不惜破壞珍貴的古代傢具原物,以牟取高額利潤。一些明清傢具太師椅的正品也紛紛入駐了各級博物館。下面是一些明清太師椅的拍賣價格,從這個就可以看出明清傢具太師椅的珍稀程度了。
以上是小編為您收集的所有明清傢具太師椅的信息,您還想繼續了解嗎?請持續關注土巴兔裝修網。
註: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亞振傢具怎麼樣中高檔是亞振的產品定位
Ⅵ 明式傢具椅子有哪幾種
四方扶手椅是明代抄椅子的代襲表作,亦名南官帽椅。
椅背、扶手、椅座都是方的,稱四方椅,是扶手椅的基本造型,在它的形制上可變化成玫瑰椅,靈動些變成文椅,一出頭成官帽椅,扶手椅是江南流行的椅子,是蘇州這塊土地孕育了雍容大方的扶手椅,椅面有方形和扇形兩種。
明式椅子的特徵簡潔、明快、圓潤,扶手椅的形態以方見長,橫直結構以圓料為主,無束腰,用材勻稱,不粗不細讓看得舒服。
Ⅶ 明式傢具中的椅凳類就有9種,你知道嗎
明至清前期的傢具按照功能加以區分,可以分成椅凳、桌案、床榻和櫃架四類,再將其他小批量的傢具整合成一類,總共有五大類。今天就先講一講椅凳類。
椅凳類包括凳、椅、寶座這三小類。
凳:
1.杌凳
「杌」的本義指的是沒有枝葉的樹,因此杌凳指的便是無靠背坐具。杌凳一般分為無束腰與有束腰兩種,其他的杌凳(比如圓杌凳)傳世太少,可以忽略不計。
無束腰杌凳中,多是在直腿直棖的基本樣式上,進行一些小的改動,比如增加矮老;將直棖改成羅鍋棖;在腿足下端安裝棖子,名叫管腳棖。
有束腰杌凳多為直腿內翻馬蹄,在兩腿之間安置直棖或羅鍋棖。除了直腿之外,也會有三彎腿或鼓腿。有時還會讓腿足落在木架上,木架上還有小足,這種稱為「托泥」。
2.坐墩:
在明至清前期的坐墩上,大多保留著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跡。但是到清中期和晚期,在綉墩上往往難於再找到木腔鼓的痕跡了。
3.交杌:
交杌是東漢時期由西域傳至中土,在此後的千百年來流傳甚廣。在之後,交杌出現了一些衍生品,比如交椅等。
4.長凳:
明清之際,長凳的樣式相當之多。最普遍的便是小條凳,以前農村裡經常可以看見。圖中所示的是桌型結構的二人凳。
椅:
1.靠背椅
只有靠背,沒有扶手的椅子便稱為靠背椅。靠背椅中還有一種面窄而背高的椅子專稱為「燈掛椅」。
2.扶手椅
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除了圈椅與交椅這兩種特例,其餘的都稱為扶手椅。扶手椅又可以細分為三類:玫瑰椅(文椅)、官帽椅、南官帽椅。
3.圈椅
圈椅圓婉柔和,極為美觀,算得上是椅中貴族。圖中所示的金絲楠皇宮椅椅,就是清朝宮廷在圈椅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後形成的精品。
4.交椅
交杌有了靠背之後,便叫做交椅。交椅有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樣式。直後背的靠背類似燈掛椅,圓後背的靠背類似圈椅。
寶座:
寶座是供帝王專用的坐具。寶座多是清式傢具,明式傢具太少,這里只能找到清式的寶座。寶座多有腳踏
Ⅷ 明清傢具,椅子月牙靠背怎麼製作
明清傢具一般都採用的是榫卯結構製成,選用紫檀木等實用木材,東辰明瀚家秉承這一理念,可以u看看
Ⅸ 3d建模-一個明清傢具椅
http://so.3d66.com/search.html?s=%E5%9C%88%E6%A4%85&d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