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D401A一般用於什麼電路
㈡ SSP、MTP、NRZ 在網路知識中是什麼的縮寫
SSP Service switching point 業務交換點
7號信令
7號信令:又稱為公共信道信令。即以時分方式在一條高速數據鏈路上傳送一群話路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於局間。
在我國使用的7號信令系統稱為中國7號信令系統。SS7網是一個帶外數據通信網,它疊加在運營者的交換網之上,是支撐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固定電話網或ISDN網局間,完成本地、長途和國際的自動、半自動電話接續;在移動網內的交換局間提供本地、長途和國際電話呼叫業務,以及相關的移動業務,如簡訊等業務;為固定網和移動網提供智能網業務和其他增值業務;提供對運行管理和維護信息的傳遞和採集。
7號信令網大致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信令點是SS7信令網中處理控制消息的節點,產生消息的信令點為該消息的源信令點,接收消息的信令點為該消息的目的信令點。有以下三類信令點:
1. Service Switching Point(SSP) 業務交換點是信令消息的產生或終結點,實質上就是本地交換系統(或交換中心CO),它發起呼叫或接收呼入。
2. Signal Transfer Point(STP)完成路由器的功能,查看由SSP發來的消息,然後通過網路把每一個消息交換到合適的地方。STP把其它信令點和網路連接在一起組成更大的網路。
3. Service Control Point(SCP) 是典型的訪問資料庫伺服器,SCP是智能網業務的控制中心,負責業務邏輯的執行,提供呼叫處理功能,接收SSP送來的查詢信息和查詢資料庫,驗證後向SSP發出呼叫處理指令,接收SSP產生的話單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在7號信令網中,ISUP信令(ISDN USER PART)消息是用來建立管理釋放中心局話音交換機之間的話音中繼電路的,提供話音和非話業務所需的信息交換,用以支持基本的承載業務和補充業務,例如:ISUP信令消息可以承載主叫ID, 主叫方的電話號碼,用戶名等。TCAP信令(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 Part)消息 用以支持電話業務,如免費電話,本地號碼可攜帶,卡業務,移動漫遊以及認證業務。TCAP主要包括移動應用部分(MAP)和運營、維護和管理部分(OMAP)。MAP規定移動業務中漫遊和頻道越局轉接等程序,OMAP僅提供MTP路由正式測試和SCCP路由正式測試程序。
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報文傳輸部分
信息傳輸部分(MTP),是一種 SS7/C7 協議,主要用於傳輸信令信息、執行相關功能,諸如差錯控制和信令鏈接安全等。此外,MTP 也支持網路可靠路由功能。MTP 包括兩個部分:MTP level 2(MTP2)和 level 3 (MTP3),其功能分別對應 OSI 7 層參考模型 的第2層和第3層。
信息傳輸部分 Level 2 位於 SS7 協議棧第 2 層。它主要負責單個信令鏈路上信令單元的可靠傳輸,通過重新傳輸技術實現 MTP2 的可靠性。
信息傳輸部分 level 3 是 SS7 協議棧中的網路層。MTP3 通過目的點代碼( Destination Point Codes )傳送 SS7 信令信息到公共網路節點,通過八位服務信息傳送信息到適當的信令實體。 MTP3 作為 SS7 協議之一,同時也視為 ATM B-ICI 介面的一部分。 MTP3 位於 SS7 協議棧中 MTP2 與用戶部分(ISUP、TUP、 SCCP 和 TCAP)之間。其中 B-ISUP 是運行在 MTP3 上的一種應用層協議。
MTP3 分為兩部分:信令信息處理 (SMH:Signaling Message Handling)和信令網路管理 (SNM:Signaling Network Management)。SNM 部分主要負責 MTP 的管理; SHM 部分主要處理信令信息的識別、分發和路由選擇。MTP3 中為信令信息處理和信令網路管理定義了信令系統功能和程序。信令信息處理部分由信令信息的實際傳輸和指導信息傳送至正確信令鏈路或用戶部分的過程構成;信令網路管理部分由控制信令信息路由選擇過程和信令網路功能配置構成,其中配置基於預先確定的信息和信令網路功能的狀態。
MTP3 為在網路上傳輸信息提供了無連接信息傳輸系統。MTP3 具有許多鏈路保護特徵,以支持發生故障的信令傳輸點上信令信息的自動重新路由功能。MTP3 還包括一些管理功能,如信令鏈路上的擁塞控制。
MTP2 用戶適配層(M2UA:User Adaptation Layer)是一種通過流控制傳輸協議(SCTP:Streaming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實現訪問 MTP2 功能服務的協議。MTP3 用戶適配層 (M3UA)是一種支持 IP 網路上進行任意 SS7 MTP3 用戶信令(如:ISUP、SCCP 和 TUP 信息)傳輸過程的協議。
NRZ Not return to zero 不歸零碼
不歸零制(NRZ)是一種類型的數據流,在其中連續的數據脈沖"1"一直持續幾個時鍾脈沖而不回到"0"狀態。
非歸零碼(NRZ)是維持恆定電壓水平的信號,在沒有信號轉換(非歸到一個零電壓水平)在位間隔時。
㈢ 為什麼HDB3碼的編碼和解碼的電路只能在輸入信號的碼長為24位的周期性時NRZ碼時才能正常工作
這個問題很復雜,得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說起。。。。
其實我不懂。。。。我胡亂寫上去的版。。。
我認為是因為它權需要對連續是四個碼計數,看看是不是連續的4個0,因此必須是4的倍數,如果不是周期信號的話我們不便於觀察規律,我是這么想的。。。。
㈣ 裝調一個NRZ碼轉換為曼徹斯特碼、密勒碼的電路
如圖所示:其中L1、C1構成諧振迴路,電容C2進行濾波,L2為晶體管VT1提供一個穩定的集電版極電權壓。其工作距離與工作頻率 電感耦合方式等因素有關。
VSS:S=series 表示公共連接的意思,通常指電路公共接地端。
DVDD:表示數模轉換的參考電壓,DA在轉換時需要一個參考電壓。
AVDD:表示模數轉換的參考電壓,AD在轉換時也需要一個參考電壓。
(4)nrz電路擴展閱讀:
密勒碼編碼器和解碼器的設計1、基本原理密勒碼延遲調制碼,雙相碼的一種變形。它的編碼規則如下:
「1」碼用碼元中心點出現躍變來表示,即用「10」或「01」表示。「0」碼有兩種情況:單個「0」時,在碼元持續時間內不出現電平躍變。
㈤ 為什麼AMI、HDB3、BNRZ、BRZ碼需要外圍電路,設計並分析其外圍電路的工作原理。
決定回答了,免得以後理工的孩紙找不到答案。 我是這么理解的,外圍電路的含義是,一個版集成權電路或者晶元在通電後如果不加外圍電路就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加上不同的外圍電路就會達到不同的效果。而這幾個碼需要加外圍電路是因為,通過cpld模塊可以可以完成編碼,但是這幾個碼是雙極型的,所以不能直接輸出,需要加具有正負極性輸出的數據選擇器來生成。
㈥ 速率為fb的NRZ碼經4B1H碼型變換後,其線路碼的速率為多少呀
節省信道資源或者緩解話務擁塞, 而增強型全速率則是提高話音質量的編碼方式. ...經過我的使用,開通這個功能後通話質量明顯提高至少20%或者更高。 不過再開通...
㈦ 密勒碼的概念和作用
在無源RFID中,為實現卡和讀寫器之間的數據交換,都是採用負載調制方式完成的。進行負載調制時,需要選用一種編碼去調制。密勒(Miller)碼因碼中帶有時鍾信息,且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因而是非接觸存儲卡中優選使用的碼型,例如,EM Microelectronnic-marin SA的RFID產品H4006中就採用了密勒碼技術。但有關資料對其編解碼方法的實現涉及甚少。本文在介紹密勒碼編解碼原理的同時,給出其在RFID中的實現方法。
密勒碼編碼方法
密勒碼編碼規則如表1所示。其波形關系之一例示於圖1。
從表1和圖1中可知,密勒碼的邏輯「0」電平和前位有關,而邏輯「1」雖然在位中間有跳變,但是上跳還是下跳取決於前位結束時的電平。
密勒碼編碼器的實現
密勒碼的傳輸格式通常如表2 所示,其中起始位為1,結束位為0,數據位包括傳送數據和它的校驗碼。
實現表2格式的密勒碼流可以採用硬體電路,也可以用軟體編程。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硬體電路
實現密勒碼編碼的電路示於圖2。
圖3是假定編碼數據為0110 001101(加起始位和結束位後為101100011010)的密勒碼編碼相關波形圖示例。圖中的CP/2是數據時鍾的二分頻,是CP/2的倒相信號。根據密勒碼編碼規則,在奇數個1串(包括一個或連續多個1位)出現時,對應於位1的密勒碼輸出為CP/2與此時CP時鍾信號異或;其後的位0密勒碼輸出為。在偶數個1串出現時,對應於位1的密勒碼為 與CP的異或,而其後出現的位0密勒碼為CP/2。因此,電路中採用一個脈沖形成電路,在NRZ碼數據流的上升沿形成一個脈沖,該脈沖加至二進制計數器計數,二進制計數器初始狀態Q端輸出為0,NRZ碼起始位(奇數個1串)上升沿觸發脈沖形成後,第一個脈沖使二進制計數器的Q端為高電平,表示奇數個串開始,它通過與門4和或門2選擇CP/2,與CP時鍾異或生成位1的密勒碼,並選擇為其後相應的0碼。第2(偶數)個1串到達時,二進制計數器翻轉,選擇與CP異或生成位1的密勒碼,而用CP/2生成位0對應的密勒碼。
圖3很好地描繪了所給範例的生成波形圖。編碼控制信號用於啟動編碼器電路,若為存儲卡,可用卡的上電信號(Power On)觸發產生編碼控制信號。
軟體方法
從圖3輸出的密勒碼波形可以看出,NRZ碼可以轉換為用二位NRZ碼表示的密勒碼值。其轉換關系如表3所示。但二位表示法中的二進制數的時鍾頻率要提高一倍。密勒碼的軟體流程如圖4所示。
若是採用CPU處理,則將NRZ碼數據變換後,以2倍時鍾速率送出變換後的NRZ碼數據即可。例如,前例中的101100011010轉換後為011110011100111001111000。若為存儲卡,也可將NRZ碼轉換為用二位NRZ碼表示的密勒碼,存放於存儲器中,但存儲器容量需增加一倍,數據時鍾也需增加一倍。因此還是用硬體編碼方法較宜。
解碼方法
由於讀寫器中都有微控制器,因此採用軟體解碼方法最為方便。讀寫器在對負載調制信號解調後,可獲得相應波形,若以2倍時鍾頻率讀入位值後即可判決解碼。首先,讀出0→1的跳變後,表示獲得了起始位,然後兩位一轉換:01和10都譯為1,00和11都譯為0。
這里還得說明一點,密勒碼停止位的電位是隨前一位的不同而變化的,即可能為00,也可能為11,因此,為保證起始位的一致,停止位後必須有規定位數的間歇。此外,在判別時若結束位為00,則問題不大,後面再讀入也為00,則可判知前面一個00為停止位。但若停止位為11,則再讀入4位才為0000,而實際上,停止位為11,而不是第一個00,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預知傳輸的位數或以位元組為單位傳輸。這兩種方法RFID是可以實現的。
結語
本文針對無源RFID中的編解碼技術,採用硬體和軟體兩種方法實現了密勒碼的編解碼,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是非接觸存儲卡的優選方案
㈧ 求,12v充電器,充滿自停電路圖,細節圖,要求標明每個件型號的
如果充電負載功率不大(≤1A)的話,可以考慮用LM7812或者7815帶控制繼電器的方法來實現;版這類電路很多,直接權搜索LM7812或者7815就可以找到了。
如果功率較大可參看如下電路:
http://wenku..com/link?url=OPP1db4KFPWFI1kIJDU-GyQoMR4DC7g4oZB5e
如果考慮電池性能需要設計脈動充電,貌似比較復雜,題主可以根據電池性質搜索相應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