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跪求電力系統變電站值班人員應對突發變壓器火災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電氣火災要先切斷電源,然後根據不同設備採取不同滅火器具進行救火。對帶電設備著火應使用幹活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對注油設備應使用泡沫滅火器或乾燥的沙子。
B. 求火災、地震、爆破事故應急預案各一範文謝!急
公司火災事故綜合預案
泰王公司潛在火災專項應急預案
一、目的。
公司及各廠點發生火災以後,為確保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減少環境污染,使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特製定本應急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各廠點、及施工現場。
三、危險性分析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本單位,有的存在大量可燃物,同時,由於供電線路老化、電源線短路以及人為火種、雷擊等點火源的存在,均能造成火災事故。庫房有機油等易燃物品,遇熱源、火源有著火危險。如發生事故後主要影響是燃燒造成人身傷害和設施的破壞,產生的氣體及廢物對環境的影響。
四、應急准備。
4.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4.1.1組織機構
4.1.2相關人員職責
4.1.2.1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4.1.2.2應急職能部門的職責
公司設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指揮部設在安質辦。董事長、總經理任總指揮,各分管副總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統一指揮、協調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總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工作小組
(1)現場處置組。
機電事故由各事故廠點、單位主要領導任組長;
消防事故由廠點主要領導和治安主任任組長;
現場處置組主要負責指揮處置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突發災變。
(2)搶險救災組。由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緊急調集的有關人員組成,具體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以及有關後勤的保障。
(3)警戒保衛組。由保衛等部門負責人任組長,調集保衛人員或辦公室組織的機關人員負責事故發生後的人員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等工作。必要時邀請上級保衛部門協助。
(4)事故後期處理組。由安質辦主任任組長對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進行調查、分析。同時掌握事故態勢和處理情況,收集有關信息資料,負責向有關人員、單位通報情況。
(5)當班主任、班長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理工作。
(6)崗位人員職責:
①負責通知班長、報告事故的情況。
②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設施的操作。
4.2應急物資准備。
應配備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沙袋、消防帶等應急物資。
4.3應急人員培訓,內容包括:
4.3.1報警知識:
事故初期階段,在場人員如能採取正確方法,就能迅速控制事故的蔓延。首先要靠在場群眾自救,或者完全要靠群眾自救,力爭將事故控制在初期階段。事故發生後,在場人員在立即進行撲救的同時,要及時報警,以便應急組織人員前來參加撲救。報警包括:向周圍報警,向單位領導報警、向醫療報警。報警內容包括:事故發生地點、道路交通路線、事故初期部位。
事故聯系電話:
火警119
公司安質辦:33823
公司辦公室電話:33400
4.3.2應急設施使用:
4.3.2.1應急設施使用:物質燃燒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可燃物、氧化劑、著火源。相應的滅火方法有四種:隔離法、窒息法、冷卻法、抑製法,不管哪種方法都是為了破壞已經產生的燃燒條件,使連鎖反應終止。倉庫的滅火劑有水、消防砂、乾粉滅火器。
4.3.2.2水的滅火作用:⑴冷卻作用⑵對氧的稀釋作用⑶對水溶性可燃液體的稀釋作用⑷水力沖擊作用。
4.3.2.3乾粉滅火器滅火:
⊙滅火機理:乾粉滅火器滅火時,主要是抑製作用。燃燒反應是一種連鎖反應。燃燒在高溫作用下,吸收了活化能而被活化,產生了大量的活性基團,當大量乾粉以霧狀形式噴向火焰時,可以大大吸收火焰中的活性基團,使其數量急劇減少,中斷燃燒的連鎖反應,從而使火焰熄滅。
⊙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內裝式乾粉滅火器滅火時,先拔下保險銷,將噴槍對准火焰根部,握住提把,然後用力按下壓把,開啟閥門,氣體充入筒內,乾粉即從噴嘴噴出滅火。
⊙乾粉滅火器的維護保養:乾粉滅火器應放置在被保護的物品附近、乾燥通風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曬,滅火器各連接不得松動,噴嘴塞蓋不能脫落,保證密封性能。滅火器應按製造廠要求和檢查周期進行定期檢查,如發現滅火劑結塊或儲氣瓶氣量不足時,應及時更換滅火器。滅火器一經使用必須進行更換。滅火器必須標明維修日期和維修廠家。
4.3.2.4應急設施:滅火器、消防栓、消防帶。
4.3.3應急和逃生:熟悉周圍環境,了解安全出口的路徑。
4.3.4現場急救常識:
應急的基本原則:應急工作應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貫徹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現場急救與公司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4.3.4.1燒傷急救:
1著火事故發生後,必須沉著冷靜。多人燒傷,應區別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地進行急救。
2迅速脫離火源,將傷員搬離現場,盡快脫去著火衣服,如來不及脫衣,就地慢慢滾動或用水澆滅。嚴禁奔跑呼叫或用雙手撲打火煙,以免引起呼吸道和雙手燒傷。
3如傷員口渴,可飲鹽開水、鹽豆漿等,不可喝生水或過多喝開水。
4經初救後,速送附近醫院。
4.3.4.2觸電急救:
1應迅速拉開來關,切斷電源。
2如條件不允許,可用帶絕緣手柄的物體把電線切斷。
3如果導線搭在觸電者身上,可用絕緣物把導線挑開。
4如觸電者神志清醒,應將其抬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舒適的躺下,並嚴密觀察呼吸和心臟的跳動。
5如驗證觸電者呼吸停止時,應及時做人工呼吸。
4.3.5其它相關知識:
1崗位人員必須熟知本崗位《工藝操作標准》、《安全作業指導書》詳細內容並嚴格執行。
2倉庫內嚴禁煙火、嚴禁閑雜人員出入逗留。
3嚴禁攜帶危險品進入倉庫區域內。
五、應急響應
5.1報告程序:
5.1.1事故發生後,現場目擊人員要立即向本單位報告,如發生火災,立即撥打火警119,如有人員傷亡,立即撥打醫療急救電話120,同時向我公司內部安檢科電話33823辦公室33400報告。
5.1.2任何基層(廠點、班、組)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不得延誤。
5.1.3總指揮或安檢科其他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後,要立即向急救援工作小組通報並組織人員趕赴現場,組織急救。
5.2人員疏散、現場警戒、現場受傷人員急救:
5.2.1搶救人員到達後,各司其職,協助搶救、警戒區域,疏散人群。
5.2.2如果情況危急,由當班長迅速組織逃生,設置警戒崗哨,杜絕閑雜人員進入,並派專人等待引導消防車輛。同時迅速疏通安全通道,以保證救援車輛迅速到達事故現場。
5.2.3消防人員到達後應迅速進行滅火。搶救小組則做好安全撤退指揮工作。
5.3緊急情況的控制。
5.3.1如電路、電氣設備發生火災,首先應切斷電源,使得可靠停電。
5.3.2迅速使用已備好的滅火器和消防用水滅火。
5.3.3在撲救火災時,要保證人身安全,防止其他人觸電或爆炸等意外傷人。
5.4現場恢復。
在搶險過程中使用的滅火設施,應及時恢復原始狀態,用空的滅火器及時更換。若發生火災,損壞的設備及時更換,破壞的設備、嚴格按照廢棄物管理制度執行。及時清理,使現場恢復原樣。
六、應急演習
6.1演習時間:每年6月份進行。
6.2演習方式:桌面演習或現場模擬演習。
(1)「桌面演習」:以會議方式在室內進行,有部門領導、倉庫管理員、安全主管、環保主管。由安全主管對演習情景、預案進行口頭演習,口頭演習結束後,由參加人員討論應急預案的適宜性和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
(2)「現場模擬演習」:針對庫房著火,崗位人員如何報警、人員急救、緊急處理及現場恢復。
6.3演習方案編制:每次演習要編制演習方案,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參加人員,預定演習過程、預期目的等。
6.4演習參加人員:演習人員、觀摩人員和評價人員。
6.5演習評審:演習結束後,對演習組織情況和預案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對發現的問題制訂糾正措施予以完善。
七、事故發生後,及時對預案進行評審,對不合理處進行修訂,使其更具操作性。
八、相關記錄。
1、演習方案
2、演習記錄
《火災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C. 鑽井隊電挖房電器著火應急預案
你好:
危險化學品事故是指化學物質大量意外排放或泄漏,使空氣、水源、土壤或食物受到污染引起群體中毒甚至死亡,或發生化學爆炸、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發生具有突然性且損壞性大。為確保企業安全生產,保障全廠職工和周邊單位、居民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並能在事故發生後快速有效地處理事故並開展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結合工廠實際制定本廠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基本情況位於鄉轄區,為原油加工行業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我廠主要產品及產量見下表。序號 產品名稱 產量(萬噸年) 所佔百分比% 備注
廠區南鄰縣磚廠,圍牆外1000m內多溝渠,為磚廠取土地段。東鄰公路一側,公路外上水線外2000m為水田。北側為該廠專用公路與公路相連。南隔磚廠,北、東隔路及西側為葦場,圍牆外1000m范圍內為葦田。廠區佔地面積14萬m2,建築面積8500 m2。周邊縱向、橫向1500m內無居民和住宅。2. 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21危險目標的確定 根據????????於2004年12月出具的安全評價報告確定我的主要危險目標為:1、 常、減壓蒸餾裝置2、 原油、成品貯罐區22危險目標危險特性221常、減壓蒸餾裝置該裝置的火災危險性為甲類。常、減壓爐中爐膛溫度>780℃,如果發生原油泄漏,則有起火燃燒的危險,另外在點火時如爐膛內有易燃氣體積聚,有發生爐膛爆炸的危險。在常、減壓塔中,塔底溫度320±5℃,瀝青出裝置溫度140~160℃,在此條件下有在塔內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危險(塔體和連接管路有漏點進入空氣與原油蒸氣混合達爆炸極限)。222原油、成品貯罐區儲罐區為重大危險源,應作為火災爆炸事故的重點防範部位。由於其儲存的物料為石腦油、石油原油等火災危險性屬於甲類的物質,且量起過了臨界量,故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後果嚴重。原料成品貯罐區儲存的物料的危險、有害特性見下表:名稱
石油原油
石腦油
危險性分類和危規號
易燃液體。GB32類32003
易燃液體。GB32類32004
危險特性
易燃。閃點-7~32℃遇高熱、明火有燃燒危險。能與氧化劑反應。爆炸極限11%~87%遇熱分解釋出有毒的煙霧。吸入大量蒸氣能引起神經症狀。
易燃。閃點<-17℃。自燃點290℃。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1~87%。蒸氣比空氣重,能擴散到相當遠,遇火源會回燃。毒性一般比石油系溶劑大,脫脂能力強。大量吸入蒸氣能引起神經症狀。
3應急救援資源分布31當班人員各操作崗位實行四班三運轉。常壓工作崗位4人、減壓工作崗位4人、司爐工工作崗位4人、司泵工工作崗位4人、儀表工作崗位4人、安全員4人,班長4人、成品泵房司泵工4人、巡檢工4人、安全員4人、動力車間鍋爐司爐工8人、水泵房司泵工4人,污水處理工4人。計每班當班操作工14人。32消防設施1、 消防用蒸汽接頭:常、減壓爐,常、減壓塔,裝置泵房等處設有滅火蒸汽接頭。詳見第?消防蒸汽接頭分布圖。2、 固定消火栓的數量有?個。位置見消火栓分布圖。3、 貯罐區設有固定式消防泡沫管道。33消防器材序號 配置位置 滅火器類型 型號 數量 備注
34緊急切斷閥裝置區在設計中配置了在異常情況可切斷物料的閥門,其具體位置和用法詳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4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4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 我廠成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總廠廠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常務副廠長、主管安全副廠長擔任,指揮部成員由由安全科長、生產科長、黨委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車間主任組成七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立在安全科,日常工作由安全科兼管。發生事故時設立臨時指揮部、設立在總控室,發生事故時指揮部成員立即到位,若廠長、副廠長不在企業時,由安全科負責人為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夜間發生事故時由總代班負責。 42 組成人員 總 指 揮: 廠長、黨委書記、法人 副總指揮: 常務副廠長、黨委副書記、執行廠長 副廠長、工會主席 指揮部成員: 常委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主任 煉制車間主任、支部書記 動力車間主任、支部書記 安全科副科長 保衛科副科長1)救援搶險滅火組:組長、主管安全副廠長 成員:廠總工程師、調度長、安保科長、質檢科長。2)臨時應急救援警戒保衛組:
D. 實驗室火災應急預案
實驗室火災應急預案(試運行)
為應對實驗室突發火災事故,及時、有序、高效地做出相應處理,保障師生員工生命及學校財產安全,保證實驗室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實驗室的實際情況結合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特製定實驗室防範火災事故制度及應急預案。
一、 事故防範制度
1、成立實驗室火災防範及事故應急處理小組,明確分工,實行常務副組長負責制。常務副組長每年應至少召開一次組員會議,安排落實各項工作。要定期檢查實驗室線路有無老化、電器使用是否規范,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實驗室各方向負責人負責本方向實驗室消防安全宣傳、監督與消防工作。
3、實驗室消防負責人定期檢查消防通道,保持通道暢通和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的正常完好,平時維護好消防設備。「十·一」「五·一」等重大節日,重點檢查消防設備,在消防設備使用期限到臨之前,及時更換消防器械。
4、實驗室火災防範及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協同學校保衛處,定期在實驗室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每年舉行一次消防疏散演習。
二、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1、馬上報告學校保衛處,同時拔打119電話報警
2、對於初起火災,由各組室消防安全員及時切斷電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滅火。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採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火災現場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要集中使用對准重要火點,盡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如果火勢過大無法撲滅,則設法隔離火源,防止火勢蔓延,等待專業消防人員來滅火。
3、做好人員疏散工作:火災時,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維護好現場秩序,組織有序疏散,防止驚慌造成擠傷、踩傷等事故;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著火,應盡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濕毯子等壓滅火焰,著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4、做好物資疏散工作: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疏散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滅火行動受阻的物資;然後疏散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機密文件、檔案資料、儀器設備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5、出現傷員時,火災防範及事故應急處理小組應及時組織安排人員將傷員送至校醫院進行急救或聯系120並護送傷員去醫院救治。
6、消防車到來後,由消防負責人負責引導消防人員到起火點,並積極協助滅火。
7、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
8、劃出警戒范圍,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著火現場,以防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後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並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並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
9、查明火災事故原因後,根據具體情況處理相關責任人,如因玩忽職守引發火災,對責任人進行實驗室內部通報批評,並根據造成損失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
E. 發生火災應急預案
火災應急預案範文簡介:
目錄
一、火災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四、預防與警報
五、信息報告程序急處置
七、應急主要物資與裝備保障
為了加強對可能岀現的事故進行預防和控制,增強全體職工的消防意識,搞好消防工作,提高消防應急能力,全力、及時、迅速控制火災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火災事故損失和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障國家、企業財產和人員的安全。遵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做到人員明確,必須迅速及時地將火撲滅,針對新亞總部研發項目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特製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一、火災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事故類型
各類火災事故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I級(特別重大)、II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依據現場實際及風險評價四級分類如下:
I級(特別重大):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動火作業現場
II級(重大):食堂煤氣
Ⅲ級(較大):生活區、辦公區
IV級(一般):木工棚、木料、配電室
(二)、危害程度分析
(1)施工現場生活區、辦公區、倉庫等多是臨時性易燃建築,且相對集中,一旦失火,容易蔓延成災。
(2)施工現場易燃,可燃材料多,有油氈、木料、草袋、油料等可燃物品。且施工期間動火作業多,電氣焊、噴燈等明火作業極易引燃各種可燃材料造成火災及爆炸。
(3)施工工地臨時線路,電氣設備使用多,容易短路或漏電,導致電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災。
(4)施工過程中,施工工藝各不相同,交叉作業多,如人員素質低,缺乏應有的防火常識,不正確操作電氣設備,使施工中的火險隱患逐步增加
以上情況一旦引發火災,易造成現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的危及到周邊建築物和群眾,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和財物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