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江縣九支鎮方言大全
鄉鎮簡介
九支鎮地處四川西南邊緣,與貴州省旅遊大市--赤水市隔河相望,一橋相連。距瀘州市73公里,距縣城合江64公里,是合江縣邊貿經濟開發區、四川省重點小城鎮。幅員面積44.4平方公里,轄 12 個行政村,2個街道社區,鎮域人口2.8萬人,其中集鎮常住人口1.2萬人。 是瀘州市環境優美鄉鎮、四川省500強鄉鎮、四川省重點建設小城鎮。九支鎮共有黨委1個,黨支部30個(其中農村支部12個),黨員747名,農村黨員368人,外出務工經商黨員48人。
集鎮面積2.2平方公里,正在實施的主要項目有:安居廣場項目,濱河路上延項目,安居大街上延項目等。現有宏達竹膠板廠、宋袁糖果廠、龍沙發家俬城、鴻福肉聯廠等規模企業4家。有賓館48家。
依託赤水,發展九支,著力打造「資金窪地魅力」。2006年,生產總值143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70元,財政總收入508.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03.4萬元。
鄉鎮發展
九支鎮歷史上設置過「安溪縣」,曾送漢使出入「夜郎國」。現九支鎮系原九支區九支鎮、盤龍鄉於1992年合並組建而成。九支鎮現在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四川省環境優美試點鎮、四川省經濟實力500強鄉鎮,合江縣經濟開發區。
2004年九支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7億元,企業總產值3.15億元,財政收入48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30元,計劃生育率96.35%。
2008年,九支將突出以商貿、食品加工、特色旅遊為主的邊貿特色產業,形成旅遊服務、城鎮開發,工業經濟互動循環發展格局,使其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結構完善、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四川邊境地區集鎮規模最大、經濟實力最強、商貿流通最活躍的邊貿重鎮。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是九支經濟發展的龍頭。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要求,已建成鏵剪壩小區、枝園街小區、小康街小區、明星街小區、安居街小區、花園小區、變電站支街小區,建成橋頭農貿綜合市場、橋頭百貨批發市場、安溪農貿市場、安椐壩洗車場、龍沙發家私商城、郵政百貨超市,集鎮濱河路正在建設中。集鎮面積2.6平方公里,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街道長度4.25公里,初步達到「綠化、亮化、美化、綜合管理」的標准。
九支鎮黨委政府提出,要打響「住在九支」、「游在九支」、「創業在九支」的品牌,把九支變成「生活居住」、「旅遊休閑」、「創業發展」的天堂。為此,九支鎮定位於「邊貿工業旅遊服務型經濟」,圍繞「調結構,建城市,重民營,搞旅遊,興邊貿」的發展思路,走建房興市、以民興鎮、以集鎮經濟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子,實現旅遊服務、城鎮開發、工業經濟互動循環良性發展。
2005年在黨委政府領導下,經過九支鎮人民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九支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31億元,財政收入達512萬元,人均純收入3147元。至年末,九支鎮集鎮面積發展到2.6平方公里,街道長度4.25千米,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九支鎮城市化率達20%。市場建設初具規模,先後建成畜牧綜合市場、安溪農貿市場、安居超市、龍沙發傢具商城、枝園街家電市場、濱河路建材市場、安居壩汽車維修中心,市場平均日交易額20餘萬元;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引進了宏達竹膠合板廠、鳳竹膠合板廠、宋袁食品廠、鴻福肉聯廠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008年,九支鎮共有私營企業64家,個體工商戶841戶,企業產值2.15億元。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鎮域內有縣級中學一所,中心校一所,完小三所,私立小學一所。現有光纖電視5326戶,九支鎮電視覆蓋率100%;有中心衛生院一所,村級醫療站13個。集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有日產3000噸自來水廠一個,6800KVA變電站一個。民用天然氣普及率60%。通訊設施完善,有行動電話機站2座,光纖電話裝機容量5000門,集鎮電話普及率90%,農村電話基本達到社社通。交通運輸業有長足發展,境內有水泥公路2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集鎮有客運中心一個,貨運碼頭兩個,客運碼頭一個,每天往返客車300餘班次,客船3艘,貨運船50艘。
鄉鎮經濟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是九支發展的支柱。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構建一條龍的服務機制,樹立多方面誠信典範,適時調整招商引資思路,突出主攻方向。一是對招商一線人員進行培訓;二是把引資重點指向基礎設施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三是把招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四是把優化服務作為招商的關鍵,實施「保姆式」全方位的跟蹤服務。到2004年底,九支鎮有個體工商戶825戶,私營企業52家,民營經濟在經濟機構中佔90%以上,以「葯王」王德彬為首的實力型民營企業,擁有員工80餘名,年營業額1000萬元以上;依靠大投入搶占市場制高點的龍沙發傢俱城,已成為川南黔北地區首家經營品牌的專業市場;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宏達、鳳竹膠合板廠,已跨入全縣規模企業行列;佔地2900平方米、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宋袁食品廠,也在政府支持下進行業務拓展,興辦蔬菜加工業,生產出口藠頭產品,年產量可達300噸。
農業經濟
農業經濟是九支發展的重點。產業機構上已形成仔豬、水果、蔬菜、竹木四大基地和水產、小家禽二大產業。區域布局上形成「三區兩帶」經濟格局,即竹木生產區、蔬菜生產區、稻田養魚區、優質水果生產帶和優質仔豬生產帶。到2004年底,已建成連片優質大棚蔬菜87個300畝,商品蔬菜生產帶2500畝,撐綠竹基地3000畝,出欄肥豬2.165萬頭,小家禽36.55萬只。
行政建設
一是行為規范制度化。先後出台了《九支鎮服務承諾制規定》、《九支鎮限時辦結制規定》、《九支鎮企業檢查審批備案制度》、《九支鎮領導幹部問責辦法》、《九支鎮首問首辦責任制》等制度,規范行政行為,優化發展環境,形成了有效的制度體系。
二是明查暗訪經常化。鎮機關效能監察中心經常性開展機關工作作風、紀律明查暗訪。2008年以來,共開展明查暗訪5次,對違反工作紀律的8名機關工作人員給予嚴肅處理。
三是監督體系網路化。在光纖電視上設立專欄,播放了3期機關效能建設專題節目,督促各部門、各單位為企業和群眾和企業解決問題13個;聘請12名社會各界人士擔任機關效能建設監督員,對各部門、各單位效能建設情況進行常態監督;選擇6家企業作為重點聯系企業,強化企業監督。
四是處理問題時效化。對機關效能方面的投訴舉報在承諾時限內辦結,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2008年以來,共受理機關效能方面投訴舉報9件(次),全部按期辦結,投訴人滿意率100%。
教育培訓
一是廣泛性。擴大培訓范圍,將鎮機關幹部、站(所)職工納入培訓,提高幹部職工操作計算機的能力,為鎮機關實現辦公自動化奠定基礎。
二是適用性。結合九支鎮實際,對農民培訓急需的和適用的種植、養殖技術,如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沼氣綜合利用技術、林園花卉培植技術等,達到學有所用,用有所收的目的。
三是示範性。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示範基地的作用,組織黨員幹部群眾到實地參觀學習,邀請專家現場輔導講解,增強培訓效果。
四是多樣性。採取授課、發放資料、觀看電教片、上機操作等形式進行培訓,使培訓者多方面掌握培訓內容及重點,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五是針對性。在時間把握上,培訓內容隨時節變換而變換,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在產業發展上,重點針對竹子、蔬菜、畜禽等主導產業技術的培訓。
六是通俗性。培訓時盡量少用或不用專業術語,切實做到:語言詼諧有趣、講解深入淺出、要點簡短易掌握。使群眾一聽就明,一看就懂。
旅遊資源
九支周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東南面緊挨赤水四洞溝瀑布群觀光區、十丈洞瀑布公園、野豬坪竹海國家森林公園、七里壩(月亮湖)休閑觀光區、金沙溝桫欏自然保護區和科考觀光區;北面與千年古剎--法王寺、四川十大古鎮之---堯壩相臨,並且處在成都-樂山-自貢和三峽-重慶兩條旅遊熱線的雙重輻射圈內。餐飲住宿及服務業發展迅速,現有星級及達到星級標准賓館5家,旅館飯店120家,文化娛樂場所150多家,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佔GDP比重以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