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設計符合EMC的印刷電路板
你這個問題范圍有些大
我提出一個參考思路,希望有用。
可以從影響電路板電磁兼容的因素著手。
1.器件本身的EMC/EMI
器件本身的EMC/EMI,尤其是ESD性能和主頻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隨工作環境的不同,PCB電路和系統的EMC/EMI性能要求也不同。工作環境電磁環境越差,對PCB電路和系統的EMC/EMI性能要求越高,對主要晶元的EMC/EMI性能要求也越高。
從某種程度上講,器件本身的EMC/EMI性能從根本上決定了採用本器件作為主要晶元的PCB電路和系統的EMC/EMI性能。
2.電源系統處理
PCB電路和系統均採用電源管理晶元進行電壓轉換,為各種晶元和器件提供所需的工作電壓。最為常見的就是各類電壓轉換晶元,實現至5.0V、3.3V、1.8V及其他電壓的轉換。一般情況下,這些電源管理晶元的輸出直流電壓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波紋」。這些「波紋」將對採用此電源電壓作為基準電壓或參考電壓的ADC晶元A/D轉換精度或DAC晶元D/A轉換精度產生影響。
「地」是PCB電路設計約定俗成的概念,是作為零電勢或零電位的參考點,也就是所謂的基準電位線或基準電位面。在實際PCB電路中,可能存在用於數字晶元的數字地、用於A/D或D/A模擬晶元的模擬地、屏蔽地及AC/DC轉換器晶元的交流地等多種「地」平面。這些「地」平面的處理和彼此連接關系對PCB電路有重要影響。
3.器件布局
器件布局在EDA軟體中俗稱Layout,也就是器件和晶元在PCB電路上的擺放問題。在Protel99se和ProtelDXP等ProtelEDA系列軟體中,Layout環境和Routing環境是合二為一的,可在PCB環境中同時進行Layout和Router作業。但在PADSEDA軟體中,Layout環境和Routing環境是分開的。這種Layout環境和Routing環境分開布置的方式,更適合大公司細致分工和標准化流程作業。
4.布線或走線
布線或走線在EDA軟體中俗稱Routing,也就是晶元和器件引腳之間如何連線及連線寬度設計問題。銅皮如何走線、如何處理扇出和扇入及走線寬度對信號過沖和串擾影響巨大,也事關PCB電路的EMC/EMI性能。
資料參考:www.pcbacn.com
B. 磁場能幹擾電路板嗎
相對於電路板抄恆定的磁場一般沒有襲影響,除非該電路板中需要脫離導線的自由電子的移動(會受磁場影響而騙移)
而變化的磁場就會干擾電路板,變化頻率越高,干擾越強烈(因為變化磁場會在導體內部產生感應電流); 超過一定程度還可能燒毀電路板(EMP 炸彈的原理)
C. 是不是所有的電路板都需要做EMC測試,如果不是,那麼那麼類型的產品需要做呢
肯定不是所有的電路板都需要做EMC測試啊,如果是比較有經驗的工程師,他在設計的時候,格外注意EMC方面,那麼,他設計出來的產品,基本上是合格的,那就無需做EMC測試了。
一般是兩種情況下需要做EMC測試:
第一,設計好的成品,在實際測試的時候出現問題,又懷疑是EMC方面出問題了,那就肯定需要做EMC測試,然後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整改了。
第二,就是出口產品,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出口產品,只是有些國家和地區對EMC方面有要求,此時,就需要做EMC測試了。
D. 什麼是emc,進行emc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EMC——電磁兼容,是指電子、電氣設備或系統在預期的電磁環境中,按設計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也是電子、電氣設各或系統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性能。
三要素(敏感設備、耦合途徑、騷擾源)。其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旦三者任一條件不滿足,整體就無法造成有效的騷擾。
對於EMC設計的Surge(浪涌)問題分析,騷擾源是已知的(Surge(浪涌)的波形);耦合途徑(線纜、空間因素);敏感設備(介面器件、敏感信號)。
對照相關EMC測試項目,Surge(浪涌)總的來說速率較低,高頻分量干擾也較低,常用測試波形10/700μS、1.2/50μS。其泄放路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電路設計時規劃電路板的布局,良好的規劃布局(泄放路徑)能夠有效解決三要素的耦合途徑問題,從而達到解決EMC的問題的目的
EMC設計的Surge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