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析濾波電路的原理
工作原理如下:當整流電路輸出脈動直流電壓時,負載電流將隨著增加或減少。當負載電流增加時,電感線圈中將產生與電流方向相反的感應電動勢,力圖阻止電流的增加。
而當負載電流減少時,電感線圈中將產生與電流方向相同的感應電動勢,使得負載電流的脈動程度減少了,在負載上也就可以得到一個較平滑的直流輸出電壓,電感量越大,濾波效果越好。
(4)復式濾波器是由電感和電容或電阻和電容組合起來的濾波器,工作原理與電容濾波器和電感濾波器相同,只不過是經過兩次以上的濾波。
使得輸出波形更加平滑,負載上得到近乎於干電池電源電壓的效果。LC-Ⅰ型濾波器、LC-Ⅱ型濾波器都是復式濾波器。
Ⅱ 電容濾波的原理
電容濾波電路的原理分析
圖1
圖1為單相橋式整流、電容濾波電路。在分析電容濾波電路時,要特別注意電容器兩端電壓vC對整流元件導電的影響,整流元件只有受正向電壓作用時才導通,否則便截止。
負載RL未接入(開關S斷開)時的情況:設電容器兩端初始電壓為零,接入交流電源後,當v2為正半周時,v2通過D1、D3向電容器C充電;v2為負半周時,經D2、D4向電容器C充電,充電時間常數為
其中Rint包括變壓器副繞組的直流電阻和二極體D的正向電阻。由於Rint一般很小,電容器很快就充電到交流電壓v2的最大值
,極性如圖1所示。由於電容器無放電迴路,故輸出電壓(即電容器C兩端的電壓vC)保持在
,輸出為一個恆定的直流,如圖2中wt<0(即縱坐標左邊)部分所示。
圖2
接入負載RL(開關S合上)的情況:設變壓器副邊電壓v2從0開始上升(即正半周開始)時接入負載RL,由於電容器在負載未接入前充了電,故剛接入負載時v2
<
vC,二極體受反向電壓作用而截止,電容器C經RL放電,放電的時間常數為
因τd一般較大,故電容兩端的電壓vC按指數規律慢慢下降,其輸出電壓vL
=
vC,如圖2的ab段所示。與此同時,交流電壓v2按正弦規律上升。當v2>vC時,二極體D1、D3受正向電壓作用而導通,此時v2經二極體D1、D3一方面向負載RL提供電流,另一方面向電容器C充電(接入負載時的充電時間常數tc
=(
RL
||
Rint)C≈Rint
C很小),vC將如圖2中的bc段,圖中bc段上的陰影部分為電路中的電流在整流電路內阻Rint上產生的壓降。vC隨著交流電壓v2升高到接近最大值
。然後,v2又按正弦規律下降。當v2
<
vC時,二極體受反向電壓作用而截止,電容器C又經RL放電,vC波形如圖2中的cd段。電容器C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充放電,負載上便得到如圖2所示的一個近似鋸齒波的電壓vL
=
vC,使負載電壓的波動大為減小。
Ⅲ 電容濾波電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電容濾波電路就是把電壓穩定到一個最大值,工作原理很簡單、先是給電容充電,然後電路電壓下降時電容放出電達到濾波。
Ⅳ 橋式整流濾波電路中的電容濾波的工作原理
橋式整流電容濾波原理
:利用電容的充、放電作用,使輸出電壓趨於平滑。
當u2為正半周並且數值大於電容兩端電壓uC時,二極體D1和D3管導通,D2和D4管截止,電流一路流經負載電阻RL,另一路對電容C充電。當uC>u2,導致D1和D3管反向偏置而截止,電容通過負載電阻RL放電,uC按指數規律緩慢下降。
當u2為負半周幅值變化到恰好大於uC時,D2和D4因加正向電壓變為導通狀態,u2再次對C充電,uC上升到u2的峰值後又開始下降;下降到一定數值時D2和D4變為截止,C對RL放電,uC按指數規律下降;放電到一定數值時D1和D3變為導通,重復上述過程。
電容C愈大,負載電阻RL愈大,濾波後輸出電壓愈平滑,並且其平均值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