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電阻的公式有哪些
1、定義式:R=U/I。(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
2、定義公式:R=ρL/S。(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李顫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3、電阻串聯:R=R1+R2+R3+...+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4、電阻並聯: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個電阻,電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
5、與電功率相關公式:R=U²/P;R=P/I²。(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P表示電功率)。
6、與電能(電熱)相關公式:R=U²t/W;R=W/洞世I²t。(U表示電壓,I表示電流,t表示時間,W表示電熱)。
(1)電路電阻公式擴展閱讀: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影響因素:
1、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橫截面積:當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哪碰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3、材料: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不同。
4、溫度: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如金屬等;對少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如碳。
B. 串聯電阻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串聯電阻的計算公式是:R=R1+R2+R3+……+Rn,有關電阻公式如下:
(1)R=ρL/S (其中,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2)定義式:R=U/I。
(3)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
(4)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1/R=1/R1+1/R2+……+1/Rn。
(5)通過電功率求電阻:R=U²/P;R=P/I²。
電阻在串聯電路中的作用
電阻一般也稱為電阻器。是一個限流元件,將電阻接在電路中後,電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它可限制通過它所連支路的電流大小。
阻值不能改變的稱為固定電阻器。阻值可變的稱為電位器或可變電阻器。理想的電阻器是線性的,即通過電阻器的瞬時電流與外加瞬時電壓成正比,用於分壓的可變電阻器。
C. 電阻公式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阻計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電阻的電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L表示電阻的長度,S表示電阻的橫截面積)。
2、定義式:R=U/I。
3、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R=R1+R2+R3+……+Rn。
4、並聯電路中的總電阻:1/R=1/R1+1/R2+……+1/Rn。
5、通過電功率求電阻:R=U²/P;R=P/I²。
說明亂遲:
物理學中,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嘩春李,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影響因素:
1、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橫截面積:當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3、材料: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森散時,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不同。
4、溫度: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如金屬等;對少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如碳。
D. 關於電阻的各種公式
定義公式:r=ρl/s
歐姆定律變形式:r=u/i
電阻串聯:r=r1+r2+r3+...+rn
電阻並聯:1/r=1/r1+1/r2+1/r3+..+1/rn
與電功率相關公式:r=u²/p;r=p/i²
與電能(電熱)相關公式:r=u²t/w;r=w/i²
t
(電熱時,w換成q)
拓展資料:
電阻定義:電荷在導體中運動時,會受到分子和原子等其他粒子的碰撞與摩擦,碰撞和摩擦的結果形成了導體對電流的阻礙,這種阻礙作用最明顯的特徵是導體消耗電能而發熱(或發光)。物體對電流的這種阻礙作用,稱為該物體的電阻。
意義:電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稱為電阻。是一個限流元件,將電阻接在電路中後,電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兩個引腳,它可限制通過它所連支路的電流大小。阻值不能改變的稱為固定電阻器。阻值可變的稱為電位器或可變電阻器。理想的電阻器是線性的,即通過電阻器的瞬時電流與外加瞬時電壓成正比。用於分壓的可變電阻器。在裸露的電阻體上,緊壓著一至兩個可移金屬觸點。觸點位置確定電阻體任一端與觸點間的阻值。
組成:用電阻材料製成的、枯埋喚有一定結構形式、能在電路中起限制電流通過作用的二端電子元件。阻值不能改變的液穗稱為固
定電阻器。阻值可變的稱為電沒凱位器或可變電阻器。理想的電阻器是線性的,即通過電阻器的瞬時電流與外加瞬時電壓成正比。一些特殊電阻器,如熱敏電阻器、壓敏電阻器和敏感元件,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是非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