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RL電路
含有電阻和電感的電路。串聯方式和並聯方式比較多。
Ⅱ 什麼是RC電路.RL電路.LC電路
解:學習這個是來為以後分析電力半自導體器件開關電路做鋪墊(尤指數學分析)。一般所提的三種電路(最後的一般RLC電路)是階躍電壓激勵下的基本電路(電路環境或模型),學習電路的暫態分析。1,階躍電壓激勵下的RC電路,一般有直流電源,開關,電阻和 電容構成,處理開關由斷開的原始狀態到閉合後較長時間內電容兩端電壓變化和電路電流變化的特點;2,RL電路,是將電容換成電感的模型;3.LC 可是為感性電阻和電容。它們均在階躍電壓激勵下,研究電路電流,電壓等變化的規律。
Ⅲ 電路一階零狀態響應,RL電路,時間常數大充電慢,小就充電快對嗎跟RC電路一樣對嗎
如果看儲能元件,也就是看電感電壓的話,RL電路不是充電,是放電,電感兩端電壓:
UL = Ui * e^(-R/L * t)
時間常數是R/L,對應放電速度快慢。
模擬開始時S1斷開,開始後合上,波形就是你要的零狀態相應
Ⅳ 電路基本物理量
一、電路基本物理量和元件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電壓:從數學角度看,電壓是電場強度沿兩點之間連線對路徑的線積分。由於靜電場是保守場,故此積分與路徑無關。從能量的角度來看,電壓是把單位正電荷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時電場力做的功。
功率:瞬時功率等於電壓和電流的乘積, p(t)=u(t)\times i(t) 。當電壓、電流為周期量時,瞬時功率可以分解為兩部分:
p(t)=UIcos\varphi [1+cos2\omega t]-UIsin\varphi sin2\omega t
式中第一項在一個周期上的積分恆為非負值,表示負載消耗的功率,稱為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P=UIcos\varphi 。
第二項在一個周期上的積分為零,其瞬時值表示電源和儲能元件交換能量的功率,將其最大值稱為無功功率, Q=UIsin\varphi 。
可以用一個復數將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統一起來。定義復功率為 S^*=UI^*=P+\mathrm{j}Q 。
當 2\omega t=\frac{3\pi }{2} 時, p(t) 達到最大值 2UI(=\sqrt 2U\times \sqrt 2I) ,亦即電源需要提供給負載的最大功率瞬時值,用電壓、電流的有效值表示,稱為視在功率(容量), S=UI 。視在功率也是復功率的模。
功率因數: \lambda =\frac{P}{S} ,表示有功占容量的比例。
電阻:將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定義為電阻。 R=\frac{U}{I}
在一定溫度下,若R保持不變, 則稱為線性電阻。
電阻元件是把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能的元件。
線性電阻電流與電壓成正比的原因在於,根據經典的金屬導電理論,導體中自由電子的漂移速度正比於導體中的電場,即
J=\gamma E
將上式積分,並定義 R=\frac{l}{\gamma S} ,從而得到
u=iR
電感:將電流產生的磁鏈與該電流的比值定義為電感。 L=\frac{\Psi }{i}
這樣定義是因為在沒有鐵磁物質存在時,磁鏈與電流成正比。因此將比例系數定義為電感,反映了電流產生磁通和磁場能量的儲存。
電容:設有兩個帶等量異號電荷的導體,將導體上電荷和兩導體間的電壓的比值定義為兩導體間的電容。 C=\frac{q}{u}
電容反映了電荷產生電場和電場能量的儲存。
相量:相量是一個復數,它的模是正弦量的有效值,它的輻角是正弦量的初相。(適用於正弦穩態)
阻抗:一個埠的端電壓相量和電流相量的比值定義為該埠的阻抗, Z=\frac{\dot U}{\dot I} 。阻抗的代數形式為 Z=R+\mathrm{j}X ,其中R為電阻分量,X為電抗分量。
導納:阻抗的倒數稱為導納。
二、電路定律及定理
基爾霍夫定律:
KCL:在集總電路中,對任意結點,流出結點電流的代數和為零。
KVL:在集總電路中,對任意迴路,沿迴路電壓降落的代數和為零。
疊加定理:在線性電阻電路中,各處電壓或電流等於各個電源單獨作用時該處電壓或電流的疊加。
齊性定理:在線性電路中,當所有激勵同時變化K倍時,響應也同樣變化K倍。
替代定理:若一埠電壓(電流)為u(i),則可以用一個電壓為u(電流為i)的電壓源(電流源)等效替代該埠。
戴維寧定理:一埠可以用電壓源和電阻的串聯組合等效替代,電壓源的電壓等於埠的開路電壓,電阻等於埠內全部獨立電源置零後的的輸入電阻。
諾頓定理:一埠可以用電流源和電阻的並聯組合等效替代,電流源的電流等於埠的短路電流,電阻等於埠內全部獨立電源置零後的的輸入電阻。
特勒根定理:對於兩個拓撲結構相同的電路,有 \sum_{k=1}^{n}{u_k i_k^*}=0 , \sum_{k=1}^{n}{u_k^* i_k}=0 (擬功率定理)
互易定理:對於只有一個激勵的線性電路,激勵和響應互換位置後,其比值保持不變。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設電源的等效阻抗 Z_{eq}=R_{eq}+jX_{eq} ,則當 R=R_{eq},X=-X_{eq} 時,負載功率取得最大值。
三、電路分析計算中的概念及方法
迴路電流法:取定參考方向,列l=b-n+1個KVL方程,求解各迴路的電流。
注意:當電路中存在無伴電流源時,可將電流源兩端電壓設為變數列入方程。
結點電壓法:取定參考結點,列n-1個KCL方程,求解各結點的電壓。
注意:當電路中存在無伴電壓源時,可將電壓源電流設為變數列入方程。
虛短:理想運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的電壓相等。
虛斷:流入理想運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的電流為零。
換路定則:在動態電路中,換路前後電感的磁鏈和電流不發生突變,電容的電荷和電壓不發生突變。
動態電路的響應:動態電路的全響應=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自由分量+強制分量=穩態分量+瞬態分量
階躍響應、沖激響應:激勵為單位階躍函數(沖激函數)的零狀態響應。
時間常數:RL電路的時間常數為 \tau =\frac{L}{R} ,反映了過渡過程的進展速度。(RC電路同理)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初始值、特解和時間常數稱為一階電路全響應的三要素。知道了這三個要素,就可根據公式直接寫出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二階電路的響應:分為過阻尼、臨界阻尼和欠阻尼三種情形。其判別式 \Delta =R-2\sqrt \frac{L}{C}
耦合因數:耦合電感的耦合因數 k=\frac{M}{\sqrt{ L_1L_2}}
理想變壓器的理想化條件:無損耗、全耦合,L1/L2為定值
諧振:外施激勵頻率與電路固有頻率相等的情況稱為諧振。諧振時,電路阻抗為純電阻,電抗電壓為零( U_L,U_C 互為相反數),電壓與電流同相,電路只消耗有功功率。
Ⅳ 什麼是RLC電路RC電路RL電路意思
1、RLC電路是一種由電阻R、電感L、電容C組成的電路結構。RLC電路的組成結構一般有兩種:串聯型,並聯型。作用有電子諧波振盪器、帶通或帶阻濾波器。
2、RC電路,一次RC電路由一個電阻器和一個電容器組成。
按電阻電容排布,可分為RC串聯電路和RC並聯電路;單純RC並聯不能諧振,因為電阻不儲能,LC並聯可以諧振。RC電路廣泛應用於模擬電路、脈沖數字電路中,RC並聯電路如果串聯在電路中有衰減低頻信號的作用,如果並聯在電路中有衰減高頻信號的作用,也就是濾波的作用。
3、RL電路,或稱RL濾波器、RL網路,是最簡單的無限脈沖響應電子濾波器。它由一個電阻器、一個電感元件串聯或並聯組成,並由電壓源驅動。
(5)rl電路沖激擴展閱讀
電路的組成
電路由電源、開關、連接導線和用電器四大部分組成。實際應用的電路都比較復雜,因此,為了便於分析電路的實質,通常用符號表示組成電路實際原件及其連接線,即畫成所謂電路圖。其中導線和輔助設備合稱為中間環節。
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設備。電源的功能是把非電能轉變成電能。例如,電池是把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發電機是把機械能轉變成電能。由於非電能的種類很多,轉變成電能的方式也很多。電源分為電壓源與電流源兩種,只允許同等大小的電壓源並聯,同樣也只允許同等大小的電流源串聯,電壓源不能短路,電流源不能斷路。
在電路中使用電能的各種設備統稱為負載。負載的功能是把電能轉變為其他形式能。例如,電爐把電能轉變為熱能;電動機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電器、機床等都可稱為負載。
連接導線用來把電源、負載和其他輔助設備連接成一個閉合迴路,起著傳輸電能的作用。
輔助設備是用來實現對電路的控制、分配、保護及測量等作用的。輔助設備包括各種開關、熔斷器、電流表、電壓表及測量儀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