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級物理 電流和電路
A,B明顯錯誤,因為一個開關可以在串聯電路中控制二個燈,也可在並聯電路幹路上控制二個燈,所以二個燈亮,可能是並聯也可能是串聯
而一個燈亮,是並聯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是並聯,只有一個開關,一旦合上,整個電路沒有斷路,二個燈全亮;如果短路,二燈全滅。
所以選C電路是串聯,只是這個開關是並聯在其中一個燈上的。。當合上這個開關,與之並聯的燈被短路,所以只有一個燈亮了。
2. 晶元和電路是什麼關系
晶元是指各種電子元件的高度集成化,可以將成千上萬的元件集成一個小小的晶元。而電路可以理解成是各種元件之間的橋梁,多個元件組成的線路就是電路,以圖紙的形式表現出來就稱為電路圖。
3. 電磁感應和電路
1、v1 v2等效於一個電壓表。開關閉合前,示數表示電池電動勢,開關閉合後,示數表示路端電壓即燈泡兩端電壓。
2、並聯在等效電源兩端 即為並聯在用電器兩端,讀數為用電器電壓,切割磁感線的金屬棒存在電阻,分去部分電壓,兩個電壓和即為電動勢。
4. 電流和電路有什麼關系和區別
從總體上解釋,電流是電路的一個方面,實際上,它們的關系就是「歐姆定律」,內也就是:用導線連容接電源和負載,就形成了電路,電路里就含有電壓,電流,負載就是電阻,在電壓一定時,電阻小電流就大,反之則小,負載一定時,電壓大電流就大,反之則小,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很難解釋,只有入門了,才知其中的奧秘。
5. 初二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探索性的地方特別的多,縱觀課本上的實驗內容,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後小實驗、小製作等,接下來我整理了初二物理學習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二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 一、電荷 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 1、用綢子摩擦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3、基本性質: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三、驗電器 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原理:利用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四、電荷量(電荷) 1、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 2、電荷的單位:庫侖(C)簡稱庫; 五、元電荷: 1、原子是由位於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把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0×10-19; 4、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電 1、原因: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2、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並不是創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七、導體和絕緣體 1、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 2、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 3、金屬導體靠自由電子導電,酸鹼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4、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八、電流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能夠供電的裝置叫電源。干電池的碳棒為正極,鋅筒為負極; 3、規定:真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 4、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九、電路:用導線將用電器、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1、電源:提供持續電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 2、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電燈、電風扇等) 3、導線:輸送電能的; 4、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十、電路的工作狀態 1、通路:處處連同的電路; 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 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 十一、電路圖及元件符號: 1、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有固定常用的符號 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是長方形;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 十二、串聯和並聯 1、 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 2、 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3、 把電路元件並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 4、 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路仍可為通路; 5、 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並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為串聯,若出現分支則為並聯; 十三、電路的連接方法 1、 線路簡其捷、不能出現交叉;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3、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4、並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後並,先支路後幹路,連接時找准分支點和匯合點。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 十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3、電流強度(I)等於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I=Q/t 十五、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A 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 (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於一根導線) (3)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於一根導線) (4)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並進行試觸。) 註: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3、電流表的讀數 (1)明確所選量程 (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3)根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十六、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初中物理學習技巧 一、最大的學習動力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英語一直是我最差的科目,並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沒有興趣。小時候受到一首打油詩影響「我是中國人,為何學中文,考試不及格,表示愛國心」,所以一直對英語並不感興趣,所以一直對英文學習不感興趣,成績也特別差,後來四六級考試也難以通過。後來認識了幾個外國朋友,出於交流需要,以及對他們文化的興趣,我的英語成績雖然不說一日千里,但是也是有了長足的進步。 物理學習也是一樣,通過認真的學習、思考、總結,不斷提高自己對物理的興趣,有了興趣你就容易走進理科這個殿堂。 二、建立物理學科知識樹,學會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以前我高中的語文老師告訴我,語文學習就是要把書讀厚了,每學到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延伸到更多,這樣,自己積累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多,語文學習就是厚積薄發,把書讀厚了。而我的班主任化學老師說,化學學習就是要把書讀薄了。 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那麼繁雜的物理內容便化成了簡單的幾個部分,學習起來自然就會輕輕鬆鬆、游刃有餘。例如:在物理量的定義中,速度、密度、壓強、功率、電流等,它們的定義方式都是一樣的,而那麼多的演示實驗,卻幾乎都是用控制變數法,只要我們掌握了控制變數法的實質,所有的實驗便不都迎刃而解了。 現在有一種學習方法叫做思維導圖,這就是我們當年所謂的知識樹,把所有的知識點歸納總結後形成屬於自己獨特的知識樹,那麼物理學習就會變得很簡單。 三、物理屬於探索性學科,需要勤於動手做實驗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探索性的地方特別的多,縱觀課本上的實驗內容,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後小實驗、小製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個,由此可見物理與實驗的不可分割性,這么多的實驗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物理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 四、復習鞏固、加強理解、強化記憶 不僅僅是物理這門學科,其他學科也一樣,學習不能死記,硬背公式,更不能生搬硬套公式,常言說得好:「理解是最好的記憶」,物理公式從表面上看與數學公式相同,其運算方法與數學公式也相同,但它們與數學公式有著本質的區別。 數學公式只是表達子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有普遍意義,沒有實際意義。物理公式每一個字母都有一定的實際意義,表示確定的物理概念,不能單純的從函數關系去理解。弄清物理公式中每一個量值(字母)的真正涵義,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的物理概念,進而克服把物理公式數學化的錯誤,才能克服就公式而死記硬背公式的不良習慣。 五、多做習題,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注意鞏固學習 平日里練兵是為了戰主場更好的殺敵,平時的練習也就是相當於軍人日常練兵,必須多去做一些習題,在習題中鞏固物理學的基本原理,推導和反向推導物理原理,舉一反三和逆向思維是物理習題中常遇到的現象。多做習題,是學習物理必要的一步。
6. 什麼是與或電路
與電路和或門電路是最基本的邏輯電路 還有非門電路
與電路的關系是:有N個條件,只有當N個條件都符合時 才有輸出,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沒輸出。(要是把與電路看成是一個開關的話 那麼可以理解 這些開關都是串聯的。)
門電路的關系是:有N個條件,只要有一個條件符合,就有輸出,只有所有條件都不符合時,才沒有輸出。(要是把與電路看成是一個開關的話 那麼可以理解 這些開關都是並聯的。)
非門很好理解就是反向器。
7. 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總結
電流和電路是物理的重點學習內容,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物理電流和電路知識點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註:該處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鹼、鹽的水溶液來講,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註: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
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電流的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鍋等。
(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等。
(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電鍍等。
註: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這里體現了轉換法的科學思想。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外顯特性、現象或產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5.單位:(1)國際單位:A
(2)、常用單位:mA、μA
(3)換算關系:1A=1000mA、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一讀數時應做到“兩看清”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
二使用時規則:兩要、兩不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危害: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表被燒壞。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流在0.6A~3A可測量,若被測電流小於0.6A,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流大於3A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於一根導線。
在人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離不開“電”。夜間,電流通過電燈,發出明亮的光,照亮了千家萬戶,照耀著城鄉大地;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欣賞著精彩的文藝演出,觀看激動人心的體育比賽;在鋼鐵廠、石化廠、自來水廠等各種工廠里,是電流使各種機器開動,生產著各種鋼鐵、化工產品和飲用水、紡織品等人們必需的產品;微機、電冰箱、空調機、微波爐等和人們生活關系密切的電器,皆離不開“電。人們和電的關系是這么密切,電又這樣的神通廣大,那麼,“電流”到底是什麼?“電流”又是怎樣發現的呢?
義大利的解剖學教授伽伐尼(1737~1798)被人們認為是最早開始電流研究的人。據記載,伽伐尼的發現是一次偶然性的發現。1780年的一次極為普通的閃電現象,引起了他的思考。這次閃電使伽伐尼解剖室內桌子上與鉗子和鑷子環接觸的一隻青蛙腿發生痙攣現象。嚴謹的科學態度使他沒有放棄對這個“偶然”的奇怪現象的研究,他花費了整整12年的時間,研究像青蛙腿這種肌肉運動中的電氣作用。最後,他發現如果使神經和肌肉同兩種不同的金屬(例如銅絲和鐵絲)接觸,青蛙腿就會發生痙攣。這種現象是在一種電流迴路中產生的現象。在這里,蛙腿的肌肉是導體迴路的一部分,肌肉和兩種不同的金屬絲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流迴路。肌肉的痙攣表明有電流通過,起到了電流指示器的作用。根據這種現象,他還製成了“伽伐尼電池”。但是,伽伐尼對這種電流現象的產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認為蛙腿的痙攣現象是“動物電”的表現,由金屬絲構成的迴路只是一個放電迴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當時的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自然地聯想到海洋當中的一些帶電的魚,如電鰻、電鰩,人們在海中如果被這種魚觸及身體,也會有電擊的感覺。這說明在一些動物體內也貯存著電。但是,另一位義大利科學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認為電存在於金屬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肌肉中,他於1782年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關於所謂動物電,您是怎樣考慮的呢?我相信一切作用都是由於金屬與某種潮濕的東西相接觸才發生的”。兩種明顯不同的意見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並使科學界分成兩大派,他們的論戰十分激烈,每一方都指責對方是異端邪說,標榜自己觀點的正確。爭論的結果是伏打的見解佔了優勢。但很可惜,因為伽伐尼於1798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再也不能知道這場爭論的勝負,再也聽不到爭論的結果了。
1800年春季,即19世紀第一個年頭的春天,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怎麼會引起這種突破呢?這又要從伏打說起,伏打在他自己看法的指導下發明了著名的“伏打電池”。這種電池是由一系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迴路。現在看來,這只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鋅電池連接而成為電池組。但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電池可以說是伏打贈給19世紀的寶貴禮物。他的這個發明為電流效應的應用開創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由此,伏打和與他同時代的別的國家的不少科學家,得出了各種有趣的結果,當時的報紙和雜志上不時登出各種各樣新發現的消息。有了電池,英國的化學家戴維(1778~1829)才有可能奠定電離理論基礎,並且分離出鈉、鉀、鍶、硼、鈣、氯、氟、碘等元素,促進了化學的發展,並進而促使他的助手法拉第建立了電解定律。
伏打雖然發明了電池裝置,但並不了解這種裝置的道理。戴維闡明了這種裝置的道理,指出這類電池的電流來自化學作用。但不管怎樣,伏打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制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伏打本人由於這項貢獻,被許多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士,據說1801年法國的拿破崙曾親臨現場觀看了伏打的實驗表演,並授予他一枚特製的金質獎章,以表彰他發現電流的貢獻。
●市場上出售一種能滾動的毛刷,當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動時,可以將灰塵及微小臟物吸入刷內,有什麼原理呢?
答:毛刷與毛料衣服摩擦後帶電吸引輕小物體,故灰塵及微小贓物附著在毛刷上。
●在乾燥的天氣里脫毛線衣時,會發現一些小火花,並聽到輕微的劈啪聲,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乾燥的天氣,毛衣與皮膚或襯衫摩擦後積聚了很多電荷,脫衣產生的火花,聽到的劈啪聲是電荷的放電現象。類似現象還有,見面握手和拉門把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或門把手,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這些都是靜電的放電現象。
●運油車上都拖著一根鐵鏈子,鐵鏈子有什麼用嗎?
答:在運油過程中,油罐內的油會與油罐內壁摩擦,使罐體帶上電荷,如果這些電荷越聚越多,極容易發生放電現象,產生電火花,使油罐發生爆炸。而鐵鏈是導體,可以把積聚的電荷導入大地,避免危險發生。
●電視機的熒光屏上為什麼會經常粘有很多灰塵呢?
答:這是因為電視機工作時,屏幕上帶有靜電,從而具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故熒光屏上吸附了很多灰塵。
●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乾燥的頭發,經常會發現頭發會被梳子吸引,並且頭發越梳越蓬鬆,這是怎麼回事呢?
答:其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冬日,空氣比較乾燥,當用塑料梳子梳乾燥的頭發時,因梳子與頭發摩擦,而使梳子和頭發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互相吸引,而頭發由於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顯得蓬鬆,摩擦的次數越多,頭發所帶的電荷越多,排斥力也就越大,頭發越蓬鬆。
●你知道地毯裡面為什麼會編入金屬絲嗎?
答:人走動時鞋底與地毯摩擦會使地毯上帶有大量靜電,靜電放電容易引起火災,金屬絲則可以把這些靜電導入大地,防止危害的發生。
●將一束扯成線狀的塑料捆紮繩用乾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捋,塑料繩就會向四周撒開,而且捋的次數越多,下端撒開的越大。這又是為什麼呢?
8. 或電路和與電路是怎麼回事怎麼分辨
只要有一個輸入為1,輸出即為1的電路稱為或電路。
只有全部輸入為1,輸出才為1的電路稱為與電路。
使同一電壓施加於所有相連接器件的聯結方式稱為並聯。
使同一電流通過所有相連接器件的聯結方式稱為串聯。
9. 網路和電路的區別是什麼
在電路理論、抄電路分析中,「網路襲」與「電路」實質是一樣的沒有區別。
稱呼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對所觀察、分析的對象視角不同:
「電路」 側重點是關心其「具體」情況:電壓與電流的幅值、波形、相位關系、輸出與輸入的關系、功率消耗等;
「網路」 更多的關心電路的外部特性、功能與作用,可以不關心其具體構成。
如:一個外部特性相同的一埠網路,可以有不同形態的內部電路構成,但它在一個整體系統中起得作用是一樣的。
若觀察的視角再高些,就是不同功能電路組成的「系統」。如監控系統、某某控制系統等。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哦!
10. 電流和電路
先將燈泡.開關.電源和導線連接成一個閉合電路,觀察燈泡的亮度;再將電源正負極顛倒重新連好電路,觀察燈泡的亮度;將兩次的亮度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