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壓過流保護電路保護的是相電壓還是線電壓
過壓過流保護電路,是串聯在電路中的,主要是保護後級電路的,在輸入電壓變化時,可以通過自毀或者切斷電路來保護後級電路不被損壞。
2. 我是AMD的CPU,玩lol,110多℃怎麼辦
玩LOL時CPU的溫度110℃肯定是不正常的。正常情況下CPU的溫度達到了一定的溫度(85~95℃)就會引起CPU自我保護自動關機。
6、CPU散熱硅脂沒有塗均勻或失效;7、CPU溫度監測感測器已損壞;有裝機經驗的小夥伴們可以依照上述問題點,逐個排查導致CPU溫度奇高的原因。沒有裝機經驗的小夥伴們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因為用電還是有危險性的(輕則燒壞電腦,重則會造成人身安全)。總結如果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或使用其他軟體)發現CPU的溫度奇高或CPU風扇轉速明顯的加快並且有異響,首先需要在關閉游戲的情況下使用魯大師或AIDA對CPU的溫度進行復測。復測數據正常很可能是軟體的測溫模塊數據不準確。復測數據不正常就需要對電腦的硬體進行必要的檢查、維護。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認同我的看法,請點個贊再走,感謝!喜歡我的,請關注我,再次感謝!
3. 電腦電源內部主要由哪些部分構成
轉載自xfastest論壇(認識電源原件篇http://www.xfastest.com/viewthread.php?tid=10411) 港都狼大 推薦你去看他其他的帖子:認識電源電路篇http://www.xfastest.com/viewthread.php?tid=11206&extra=page%3D10 認識電源故障分析http://www.xfastest.com/viewthread.php?tid=11899&extra=page%3D10
以往在采買電腦配件時,電源供應器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元件之一,不過其各路電壓輸出規格、電壓穩定性、發生異常時的保護性卻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主機內所有電腦配件的所需電力均需由電源供應器供應,同時隨著各裝置於不同狀態下的耗電量去調節輸出負載,又要兼顧長時間操作及全載輸出的穩定性,而電源供應器發生故障時或是負載產生異常,保護系統須立即介入,以避免過電壓/電流造成裝置損壞;對於全球能源吃緊,新款電源供應器除了上述特性外,也開始講求提高轉換效率,例如80PLUS就是代表電源供應器通過高效率認證的標章之一。
既然電源供應器所扮演的角色如此重要,以下的文章就要掀起電源供應器的神秘面紗,了解內部的元件種類及功能。
常見的電腦用電源供應器的功能是將輸入的交流市電(AC110V/220V),經過隔離型交換式降壓電路轉換出各裝置所需的各種低壓直流電:3.3V、5V、12V、-12V及提供電腦關閉時待命用的5V Standby(5VSB)。所以電源供應器內部同時具備了耐高壓、大功率的元件以及處理低電壓及控制信號的小功率元件。
電源轉換流程為交流輸入→EMI濾波電路→整流電路→功率因數修正電路(主動或是被動PFC)→功率級一次側(高壓側)開關電路轉換成脈流→主要變壓器→功率級二次側(低壓側)整流電路→電壓調整電路(例如磁性放大電路或是DC-DC轉換電路)→濾波(平滑輸出漣波,由電感及電容組成)電路→電源管理電路監控輸出。
方塊圖如下圖所示:
以下從交流輸入端EMI濾波電路常見的元件開始介紹。
交流電輸入插座:
此為交流電從外部輸入電源供應器的第一道關卡,為了阻隔來自電力線上干擾,以及避免電源供應器運作所產生的交換雜訊經電力線往外散布干擾其他用電裝置,都會於交流輸入端安裝一至二階的EMI(電磁干擾)Filter(濾波器),其功能就是一個低通濾波器,將交流電中所含高頻的雜訊旁路或是導向接地線,只讓60Hz左右的波型通過。
上面照片中,中央為一體式EMI濾波器電源插座,濾波電路整個包於鐵殼中,能更有效避免雜訊外泄;右方的則是以小片電路板製作EMI濾波電路,通常使用於無足夠深度安裝一體式EMI濾波器的電源供應器,少了鐵皮外殼多少會有雜訊泄漏情形;而左邊的插座上只加上Cx與Cy電容(稍後會介紹),使用這類設計的電源,其EMI濾波電路通常需要做在主電路板上,若是主電路板上的EMI電路區空空如也,就代表該區元件被省略掉了。
目前使用12公分風扇的電源供應器內部空間都不太能塞下一體式EMI濾波器,所以大多採用照片左右兩邊的做法。
X電容(Cx,又稱為跨接線路濾波電容):
這是EMI濾波電路組成中,用來跨接火線(L)與中性線(N)間的電容,用途是消除來自電力線的低通常態雜訊。
外觀如照片所示為方型,上方會打上X或X2字樣。
Y電容(Cy,又稱為線路旁通電容器):
Y電容為跨接於浮接地(FG)和火線(L)/中性線(N)之間,用來消除高通常態及共態雜訊。
而電腦用電源供應器中的FG點與金屬外殼、地線(E)及輸出端0V/GND共接,所以未連接接地線時,會經由兩顆串聯的Cy電容分壓出輸入電源一半的電位差(Vin/2),人體碰觸到後就有可能產生感電現象。
Y電容的外觀如照片,呈圓餅狀。
共態扼流圈(交連電感):
共模態扼流圈在濾波電路中為串聯在火線(L)與中性線(N)上,用來消除電力線上低通共態以及射頻雜訊。有些電源的輸入端線路,會有纏繞在磁芯上的設計,也可以當作是簡單的共態扼流圈。
其外觀有環形與類似變壓器的方形,部分可以見到外露的線圈。
PS:所謂共態雜訊,代表是L/N線對於地線E間的雜訊,而常態雜訊,則是L與N線之間的雜訊,EMI濾波器功能主要是消除及阻擋這兩類雜訊。
在EMI濾波電路之後的是暫態保護電路及整流電路,常見的元件如下。
保險絲:
保險絲就是當其流過其上的電流值超出額定限度時,會以熔斷的方式來保護連接於後端電路,一般使用於電源供應器中的保險絲為快熔型,比較好的會使用防爆式保險絲,其與一般保險絲最大的差別是外管為米色陶瓷管,內填充防火材質避免熔斷時產生火花。
其安裝於電路板上的方式有如圖片上方的固定式(兩端直接套上導線座並焊於電路板上)以及圖片中央的可拆卸式(使用金屬夾片固定)。
下方的方形元件是溫度保險絲,這類保險絲固定於大功率水泥電阻或是功率元件的散熱片上,主要是用於超溫保護,避免元件過熱而損壞或發生火災,這類保險絲也有與電流保險絲結合的版本,對電流及溫度進行雙重保護。
負溫度系數電阻(NTC):
因為電源供應器接通電源瞬間,其內的高壓端電解電容屬於無電狀態,充電瞬間將產生過大電流突波以及線路壓降,可能使橋式整流器等元件超出其額定電流而燒壞。NTC使用時串聯於L或N線路上,啟動時其內部阻抗值可以限制充電瞬間的電流值,而負溫度系數的定義是其電阻會隨其溫度上升而降低,所以隨著電流流過本體使溫度逐漸升高後,其阻值會隨著降低,避免造成不必要功率消耗。
但其缺點是電源處於熱機狀態下啟動時,其保護效果會打上折扣,且即使阻抗可隨溫度降低,仍會消耗些許功率,所以目前高效率電源大多採用更進階的暫態保護電路。
其外觀大多為黑色及墨綠色的圓餅狀元件。
金氧變阻器(MOV):
變阻器跨接於保險絲後端的火線與地線間,其動作原理為當其兩端電壓差低於其額定電壓值時,本體呈現高阻抗;當電壓差超出其額定值,本體電阻會急速下降,L-N間呈現近似短路狀態,前端的保險絲因短路而升高的電流將會使其熔斷,以保護後端電路,有時本體承受功率過大時,亦以自毀方式來警告使用者該裝置已經出現問題。
通常用於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端,當輸入交流發生過電壓時能及時讓保險絲熔斷,避免使內部元件損壞。
其顏色與外觀與Cy電容很接近,不過可以從元件上面的字樣及型號來分別其不同。
橋式整流器:
內部由四顆二極體交互連接所構成的橋式整流器,其功用是將輸入交流進行全波整流後,供後端交換電路使用。
其外觀與大小會隨著元件額定電壓及電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部分電源供應器會將其固定於散熱片上,協助其散熱,以利穩定的長時間運作。
經過整流後,便進入功率級一次側的交換電路,這里的元件決定了電源供應器的各路最大輸出能力,是電源供應器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開關晶體:
在交換電路中作為無接點快速電子開關,依控制信號導通及截止,決定電流是否流過,於主動功率因數修正電路以及功率級一次側電路扮演重要角色。
隨著開關元件的電路組成方式,可構成雙晶順向式、半橋式、全橋式、推挽式等等不同的功率級拓墣,在講求高效率的電源供應器內,也有使用開關晶體構成同步整流電路以及DC-DC降壓電路的應用。
照片中上方為電源內常見的N MOSFET(N型金氧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下方則是NPN BJT(NPN型雙接面電晶體)。
變壓器:
為何稱為隔離型交換式降壓電源供應器,就是因為使用變壓器作為高低電壓分隔,並利用磁能進行能量交換,不僅可以避免高低壓電路故障時的漏電危險,也能簡單產生多種電壓輸出。因其運作頻率較高,變壓器體積較一般交流變壓器要來得小。
因為變壓器為功率傳遞路徑之一,目前大輸出電源供應器有使用多變壓器的設計,避免單一變壓器發生飽和現象而限制功率的輸出。
照片中上方較小的變壓器為輔助電源電路以及信號傳遞用的脈沖變壓器,下方較大者為主要功率變壓器以及環形的二次側調整用變壓器。
以變壓器作為隔離分界,二次側的輸出電壓已經比一次側要低上許多,不過還需要經過整流、調整以及濾波平滑等電路,才會變成電腦零件所需的各電壓直流電。
二極體:
電源供應器內部,隨著各部電路要求及輸出大小而使用不同種類以及規格,除了一般的矽二極體外,還有蕭特基障壁二極體(SBD)、快速回復二極體(FRD)、齊納二極體(ZD)等種類。
FRD主要用於主動功率因數修正以及功率級一次側電路;SBD用於功率級二次側,將變壓器輸出進行整流;ZD則是作為電壓參考用。
圖片中為二極體常見的封裝形式。
電感器:
電感器隨著磁芯結構、感抗值、電路上安裝位置的不同,可以作為交換電路中的儲能元件、磁性放大電路的電壓調整元件以及二次側整流後輸出濾波使用,於電源供應器中廣泛使用。
圖片中電感形狀有環形及圓柱型,隨著感值及電流承受力而有不同的圈數以及漆包線粗細。
電容器:
如電感器般,電容器同樣也作為儲能元件以及漣波平滑使用。為了承受整流後的高壓直流,高耐壓電解電容用於電源供應器一次側電路;為了降低輸出下電解電容連續充放電時造成的損失,二次側電路則大量使用高耐溫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
因電容內有化學物質(電解液)的關系,工作溫度對電解電容的壽命有相當影響,所以長時間下運作,除了維持電源供應器的良好散熱外,其使用的電解電容廠牌及系列也決定電源供應器穩定運作的可靠度及壽命。
圖片中下方較大者為用於一次側的高耐壓電解電容,上方較低耐壓則使用於二次側及周邊控制電路。
電阻器:
電阻器用於限制電路上流過的電流,並於電源供應器關閉後釋放電容器內所儲存的電荷,避免產生電擊事故。
圖片中左方為大功率水泥電阻,可承受較大功率超額,右方則為一般常見的電阻,其上的色碼標示出其阻值及誤差。
上述元件構成的電路若是沒有搭配控制電路的話,是無法發揮其功能的,而各路輸出也需要隨時監視管理,當發生任何異常時就要立即切斷輸出,以保護電腦零組件的安全。
各種控制IC:
電源供應器內的控制IC,依其安裝位置及用途來分,有作為PFC電路用、功率級一次側PWM電路用、PFC/PWM整合控制用、輔助電源電路用整合元件、電源監控管理IC等等。
PFC電路用:作為主動功率因數修正電路控制,使電源供應器可維持一定的功率因數,並減少高次諧波產生。
功率級一次側PWM電路用:作為功率級一次側開關晶體驅動用PWM(脈寬調變)信號產生,隨著電源輸出狀態對其任務周期(Duty Cycle)的控制。一般常見的有UC3842/3843系列等PWM控制IC。
PFC/PWM整合控制用:將上述兩種控制器結合於單一IC中,可使電路更為簡化,元件數目減少,縮小體積外也降低故障率。例如常見的CM680X系列,就是PFC/PWM整合控制IC。
輔助電源電路用整合元件:因為電源關閉後,輔助電源電路仍需持續輸出,所以必須自成一獨立系統,因其輸出瓦數不需太高,所以使用業界小功率整合元件作為其核心,例如PI的TOPSwitch系列。
電源監控管理IC:進行各路輸出的UVP(低電壓保護)、OVP(過電壓保護)、OCP(過電流保護)、SCP(短路保護)、OTP(過溫度保護)監視及保護,當超出其設定值後,便會關閉並鎖定控制電路,停止電源供應器輸出,待故障排除後才可重新啟動。
除了上述元件外,其他還有廠商視需要自行加上的IC,例如風扇控制IC等等。
光耦合器:
光耦合器主要是用於高壓電路與低壓電路的信號傳遞,並維持其電路隔離,避免發生故障時高低壓電路間產生異常電流流動,使低壓元件損壞。其原理就是使用發光二極體與光電晶體,利用光來進行信號傳遞,且因為兩者並無電路上的連結,所以可以維持兩端電路的隔離。
4. 微波爐的按鍵壞了是什麼原因啊
微波爐有按鍵的,觸摸的,一般是電路電流過大自毀的,大部分是認為,指的是用時間長了,建議送往售後維修
5. 用什麼材料密封電路板可以防止別人抄板最好防止化學品溶解以及暴力拆開!
一般可以對元器件打磨絲印 電路中加入一些沒用的零件 或者定做部分零件 增加抄板的難度 可以用環氧樹脂密封相對安全一點
6. 實用實惠之選 金達雙核A9電源拆解評測
【IT168 評測】電源作為整個主機的能源心臟,其穩定性至關重要。如果電源的穩定性不好,那麼主機的穩定性便無從談起。那從幾個方面來衡量電源的穩定性?首先電源的額定功率要和你搭建的平台所匹配,如果功率不足,再高端的配件也只能成為擺設而無法為你的工作或娛樂效勞。其次便是電源的安全性,這個安全性指的是電源在面對不正常的電壓或供電狀況時,能夠自動進行應對。比如當電壓過大的時候,內部的保險絲會起到保護作用,不至於讓整個電源甚至主機配件燒毀。安全性還包括對於高壓交流電的合理處理,一些山寨電源偷工減料,將一、二級濾波電路基本省略掉。最終主機內部配件所得到的低壓直流電便不是純凈的能源,輕則主機發生不穩定的情況,重則核心配件損毀。
正是由於電源的重要性和如今消費者對於IT產品的消費觀念越來越理性,所以對於電源的選購,消費者花的心思、精力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這幾天,評測室收到了國內知名電源廠商金達所送測的雙核引擎 A9電源,從該款電源的銘牌來看,電源的額定功率達到了400W,這足以滿足目前主流中高端平台的能源需求。
(點此查看大圖
)
由於該款電源定位中端市場,所以產品的外觀並沒有採用特殊的設計以進行裝飾。朴實的外觀所節約出來的成本可以花在核心配件上以增強電源的穩定性。但外觀朴實不等於用料不足,該電源外殼材質採用了厚實的SECC材質,能夠很好保護到電源內部的重要配件。從電源銘牌上我們對這款電源三路重要輸出電路5V、3.3V、12V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點此查看大圖
)
該款電源的採用了雙路12V輸出,兩路輸出電流均為17A,最大輸出功率也均為204W。這個完全能夠滿足目前中高端cpu、顯卡供電需求。而3.3V和5V的輸出電流分別為24A和15A,這兩路電路主要是為內存、硬碟和光碟機的控制電路供電,從其標稱的輸出電流來看,能夠提供較為出色的負載能力,兩路聯合最大輸出功率為120W。在這里筆者要稱贊一下這款電源的電源銘牌標識非常規范,這能夠讓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清楚這款電源的性能,從而做到理性選購。
散熱方面,該款電源配備了口徑為12CM的散熱風扇,即便是酷熱難耐的夏天也能夠保持電源的冷靜。
(點此查看大圖
)
(點此查看大圖
)
拆開後,可以看到該款電源各個電路的做工和用料都比較到位。固定在電源外殼一側的為被動式PFC,該被動式PFC份量十足。PFC的作用在於提高功率因數,從而提高電網的能量利用效率,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點此查看大圖
)
首先我們來看產品的一級EMI電路,這部分電路是市電進入後所遇到的第一個“坎”雖然沒有了這部分電路,電源理論上可以正常運轉,但是這部分電路的作用在於過濾掉市電的高頻雜波和干擾信號,同時減少電源對外部電子設備的干擾。如果缺少了這部分電路那麼電源的穩定性大打折扣。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金達的這款電源在一級EMI電路中用料扎實,並沒有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該一級EMI電路共由兩顆Y電容、一顆X電容、一個電感組成,這是EMI電路的標配。
(點此查看大圖
)
市電經過一級EMI電路的過濾後還要經過第二道“坎”——二級EMI,二級EMI的作用和一級EMI類似都起到一個過濾的作用。從圖中我們看到這款電源的二級EMI用料相對於一級EMI電路來說略遜一籌,但好在有用料扎實的一級EMI電路嚴格把關。旁邊的透明物體是保險絲,在供電不正常的情況下,該元件會以自毀的方式來保護電源甚至是主機的安全。再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一顆黑色圓餅狀的電阻,該電阻全名為負溫度系數電阻。作用在於當電源接通時,抵抗內部電解電容瞬間充電而產生的高電流,從而保護橋式整流器等組件的安全。
(點此查看大圖
)
這個時候市電經過了兩級EMI電路和保護電路,已經安全、干凈了許多。接下來便要通過橋式整流器進行整流。由於該整流器詳細的型號寫在了緊挨電解電容的那一面,所以型號無從得知。整流器緊緊挨著的兩顆電解電容承受著整流後的高壓直流電。該款電源採用了兩顆vent 的820uf的電解電容,高容量電容的優勢在於具備更強的儲電能力,在用電高峰期便能夠突顯其優點。
(點此查看大圖
)
接下來的電路便是電源的核心電路,這部分電路的好壞至關重要。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款電源採用了傳統的三段式變壓器,其中一個大的變壓器為主變壓器,其餘兩個為驅動變壓器、待機變壓器。碩大的主變壓器做工用料非常到位。
(點此查看大圖
)
市電經過了眾多考驗,離修成正果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便是低壓濾波電路。這一部分電路如果分偷工減料那麼最終便無法輸出純凈的低壓直流電。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該款電源在低壓濾波電路採用了多顆優質低壓濾波電容和兩個扼流電感線圈,確保最終輸出的為純凈的低壓直流電。
(點此查看大圖
)
(點此查看大圖
)
"總結:
通過對該款電源進行拆解後,讓我們有了更立體的認識。整體來看,這款電源內部的做工和用料都比較到位,能夠提供澎湃、純凈的動力,使得我們的主機運行起來更加穩定。內部做工各方面都可圈可點,如份量十足的被動式PFC、高容量的電解電容。
7. 如何摧毀電路板
去找本 化工 火工類的書,做個很小的雷管即可,很簡單。
不過如樓上所說,程序加密和成本控制才是王道
8. 如果巡航導彈的射程耗盡了,會怎麼樣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區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
彈道導彈顧名思義,即以彈道方式飛行的導彈,發射時以火箭發動機提供動力,待燃料耗盡後,即根據地球引力以及物理學軌跡飛行,直至命中目標。
其飛行方式和彈道原理基本和炮彈同理。
洲際彈道導彈基本都是要飛出大氣層之外的,所以一個國家的衛星技術,如果能做到再回收的話,基本可以發射洲際導彈了。
彈道導彈的射程從100km到10000km不等,400km以上的屬於國際控制的敏感技術,低於400km的是近程彈道導彈,400~~2000km(也有說3000km的)是中程彈道導彈,2000km以上的洲際導彈。
制導方式:慣性導航,星光導航,衛星GPS導航(按漸進順序排列)
巡航導彈是指在大氣層內,依靠彈翼提供升力,並以經濟航速(巡航速度)飛行的導彈。
巡航導彈射程一般在500km~~1000km不等,如果再遠的話,彈道導彈更經濟些。
巡航導彈的優點在於可以隨時修正飛行軌跡,甚至可以修改目標和攻擊方式,任務靈活性大,而彈道導彈一旦發射了,要麼自毀,要麼被攔截,無法終止或者更改任務目標。
制導方式:目前普遍以GPS+末端主動雷達制導,電視制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