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觸發電路必須具備哪幾個環節
觸發電路具有一些穩態的或非穩態的電路,其中至少有一個是穩態的,並設計成在施加一適當脈沖時即能啟動所需的轉變。
就是電力電子里給 全控器件 施加觸發脈沖的電路,觸發電路的作用在,觸發脈沖何時輸出是由電腦控制的,觸發電路可以將電腦發出的信號進行放大,再施加到 全控橋上,就是功率放大的作用
⑵ 屏幕觸發電路在主板上還是屏幕總成上,換屏幕能解決問題嗎
有在屏幕背板上的,有在主板上的,看你的情況了
⑶ 電腦主板板可以取消觸發電路嗎
你說的觸發電路指的是主板上的什麼電路?觸發電路是數字電路的基礎,可以說數字電路中觸發器是必不可少的單元,你要取消觸發電路是什麼意思?我不明白你是沒說明白還是本身就對電路不明白,或是對主板電原理不清楚——說主板電路很少有這么說的。
可以非常明白的地說,主板上的任何觸發電路都不可能取消,也無法取消。
⑷ 求一個簡易觸發電路的設計
最簡單可用4個電阻,構成觸發器。
將接電機+-極的兩個點通過電阻接到兩個按鈕處專,按鈕處接下拉電阻,屬就形成了觸發器。這樣可在按鈕松開後燈的亮或滅可以保持。
電阻的大小和接發要視你的電路具體情況而定,你發圖來可以幫你算一下。
然後用一個小繼電器(大約2塊錢一個的那種就行),將繼電器線圈接在電機+和電源之間,繼電器接220v和燈泡。
⑸ 主板的觸發電路的原理誰能跟我說下
接通市電源之後,電源有5V的待機電壓,通過S
B或I/O傳到32.768的晶振,於是開始起振,按下開機鍵版就是短接了PS-ON,這個時候權會產生一個電平信號作用於SB或I/O的開機電路,通過電阻將電源的14針腳拉成低電平,於是乎電源開工了,主板觸發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對錯與否,還有待高手驗正。
⑹ 觸發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觸發電路是具有一些穩態的或非穩態的電路,其中至少有一個是穩態的,並設計成在施加一適當脈沖時即能啟動所需的轉變。
概述
晶閘管最重要的特徵是正向導通的可控性。當晶閘管的陽極與陰極間加上正向電壓時,在陰極與控制極之間加上合適的觸發電壓與電流,晶閘管就斷態轉為通態。
向晶閘管供給觸發電壓、電流的電路,叫做觸發電路。觸發信號可以用交流電壓、直流電壓或者用短暫的脈沖電壓,通常多採用脈沖電壓作為觸發信號
觸發要求
為保證能夠可靠地觸發,晶閘管對觸發電路有一定的要求:
1、觸發信號應有足夠的觸發電壓和觸發電流。觸發電壓和觸發電流應能使合格元件都能可靠地觸發。由於同一型號的晶閘管其觸發電壓、觸發電流並不一樣,同一元件在不同的溫度下的觸發電壓與電流也不一樣,為了保證每個晶閘管都能可靠觸發,所設計的觸發電路產生的觸發電壓和電流都應該較大。一般要求觸發電壓在2V以上、10V以下。
2、觸發脈沖的波形應有一定的寬度,一般在10us以上(最好能有20us~50us),才能保證晶閘管可靠觸發,這是由於晶閘管從截止狀態到完全導通需要一段時間。如果負載是大電感,電流上升速度比較慢,觸發脈沖的寬度還應該進一步增大,有時要達到1ms。否則如果脈沖太短,在脈沖終止時,主迴路電流還不能上升到晶閘管的維持電流以上,晶閘管就會重新關斷,不能導通。
3、觸發脈沖前沿要陡,不能平緩上升,前沿最好能在10us以內。否則將會因溫度、電壓等因素的變化而造成晶閘管的觸發時間不一致,導致不準確。
4、觸發電路的干擾電壓應小於晶閘管的觸發電壓,一般在不要求晶閘管觸發時,觸發電路所產生的脈沖電壓應小於0.15V~0.2V。
5、觸發脈沖必須與電源電壓同步,即必須同頻率並保持一定的相位關系。脈沖發出的時間應該能夠平穩地前後移動,移相范圍要足夠大
⑺ 請問可控硅的觸發電路板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啊有哪些型號
它主要是在陽極和陰極之間加入一個正向電壓(一般0-5VDC),可以在電路中當開關使用!型號有BTA08,BTA600B!
⑻ 雙向可控硅觸發電路板接線圖
雙向可控硅觸發電路板接線圖 那一個?
⑼ 關於主板觸發電路SLP_S3的疑問
沒有軟體和程序那些,純粹就是硬體,通電的時候電路是「待機」狀態,發給IO的就是純粹的低高電平。不知道你對以前的單片機了解不了解,因為這樣說起來比較簡單,比如一個單片機的處理器需要一個供電的同時還需要一個復位,它們是存在時序的,通電的瞬間復位電路是滯後於供電的,這樣才能使處理器「初始化」,本質上雖然和主板這個不同,但是可以讓你理解電路的「靜態」。主板通電後也是個「靜態」需要外加一個「變化」使其工作狀態改變。
⑽ 主板開機觸發電路的構成主要有哪8個器件
主板的開機電路主要由門電路、開機鍵(
PW-ON)、開機晶元,ATX電源插座、南橋晶元、I/O(有的沒有)、以及一些二極體,三極體、和其他的一些電阻、電容、等元器件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