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0-10V到0-±10V轉換電路如何設計
這個電路其實很簡單,見下圖(運放的工作電源用±15V電壓)——
如果要微調,可以把3R2改為2.8R2再串一個0.4R2的電位器(調輸出電壓的幅值),再把R1改為0.9R1再串一個0.2R1的電位器(調零位)。
㈡ 求一個0-1V輸入4-20mA輸出的V/I轉換電路設計
關於晶元問復題,你制自己去查;
這里說說電壓電流轉換問題;
想想,一個固定電阻,流過4mA電流時的壓降V1,而流過20mA電流時的壓降V2;
為了便於電平轉換,採用單電源工作,並用運放構成同相加法器電路;
那麼要使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相對應,就是:
Uo = A*(Ui + Vref);假設輸入電壓范圍取 0-1V,
則:
當Ui=0v,Uo=A*Vref ,取 A*Vref =V1;
當Ui=1v,取 Uo=V2,則 Uo = A*(Ui + Vref)= A + V1;
從而求得增益 A,及參考電壓 Vref;
㈢ 電路中參考點一定為0V嗎
是的,如果把一點定為了該電路的參考點了,則該點的電位就是0。其他各點:如果電位比參考點高則為正電壓,如果電位比參考點低則為負電壓。
㈣ 二極體門電路中輸入0V輸出0.7怎麼理解
這是邏輯電路中的基礎元件——與門。
看b圖你應該知道只有AB兩個埠都輸入「1」,F埠才會輸出「1」,這里的「1」就是我們說的高電平或者高電位,當然這是相對於我們的低電平「0」(通常指地,零電位參考點)而言的,並不是是說真的實際電壓是1V,這點你首先要搞清楚。
然後我們再來看a圖。這是與門內部的實際結構,左邊兩個是二極體,右邊一個電阻R,上面接了Ecc=12V。二極體擁有正向導通,反向截至的特性,圖中A和B那一側都是二極體的反向端。
了解了這些,我們現在來驗證一下這個與門輸入與輸出的關系。當A和B輸入都是高電平,你看看二極體兩端,左端是A或B,輸入的是高電平,右端通過電阻R然後也是連著12V的高電平,所以這個時候二極體就不會導通,自然F輸出端也是高電平,方便理解你可以當作這個時候和二極體去掉的情形一樣,F輸出高電平。
當A和B其中有一個埠輸出低電平,假設為A,那麼二極體D1右側是12V經過電阻以後下來的高電平,左側是A埠的低電平,所以二極體導通了,考慮到二極體導通電壓通常為0.7V,所以F埠此時電壓就是0.7V
這樣你應該看懂了吧,有時候二極體的導通電壓我們忽略不計,但不管怎麼樣,F端那個時候都是算低電平了,這也就和與門的原理對應上了。
㈤ 輸出1-4V轉0-5V電路
你是需要將1-4V的模擬電平轉換為0-5V的電平,如果直接放大1-4V的電平,只能得到1.25-5V,不能滿足你的要求。
如果要得到0-5V的模擬電平,這需要3個運放,分別組成減法器,放大器,加法器,另還需一路基準電壓2.5V,具體實現如下:
減法器:運放的一端接2.5,一端接1-4V的感測器輸出,反饋電阻和輸入電阻一樣,這樣可得到輸出為-1.5V-1.5V電平;
放大器:-1.5-1.5V輸入,調整反饋電阻,放大為-2.5-2.5V輸出;
加法器:將-2.5V-2.5V輸出與2.5V基準電壓相加,得到輸出為0-5V電平。
總結:我不建議用硬體去實現,這樣電路復雜,還需一路電源晶元,而且經過多路轉換,信號會有一些誤差出現,而軟體上的修改將會很的方便。
㈥ 糾結啊糾結,如何將0-5V脈沖信號轉換為-5V-0V的信號 最好電路圖給描述一下啊~
用一個雙運放就得了,但你想要-5V,那就得用到雙電源的,雙12V就行,一個單電源是不能輸出-5V的。反相器更是不行,就是0變1,1變0而已。U2是緩沖的,U1是個反相放大電路,這樣輸出就是-5V——0V了,
㈦ 幫我分析下這個mos管電路,當DO_Carera分別是0V和3.3V時候,門極電壓是多少
電路中的三極體都是工作在飽和-截止狀態,即開關狀態。
當DO_CAMERA為高即3.3V時,Q192導通,Q193集電極為回高,Q100源極(答下端)為低;反之,
當DO_CAMERA為低即0V時,Q192截止,Q193集電極為低,Q100源極(下端)為高。
Q193、Q100輸出的高電平為12V;低電平是0V,即GND。
當DO_CAMERA為高時,Q100門極的電壓即Q193集電極的電壓等於12V,Q101門極電壓為低等於0V;
當DO_CAMERA為低時,Q100門極的電壓即Q193集電極的電壓等於0V,Q101門極電壓為高於12V。
這里Q100的源極與漏極是對調使用的。
㈧ 為什麼零線與地面的電壓為0V(初三電路)
零線是接地的,也就是說和大地直接相連,這樣對地之間當然沒有電壓了。
㈨ 求一個0-1V輸出 4-20mA輸出的電路圖
有這樣的晶元啊:LM317就可以輸出很寬范圍的電壓:1~37V
參考資料是相關網路文庫的,有具體的電路圖
㈩ 三極體使用正負電源的電路時,為什麼基極電位為0V
沒有圖。是不是可以理解為。
將基極靜態電位設計成0V,可以去掉基極輸入電容,展寬頻率響應。
因為發射極接入了很強的(含有直流作用的)負反饋。致使發射極電阻壓降較大,因而不得不加入第二電源。
加入第二電源後輸入信號加在基極與地之間,基極靜態點位必須調整為0V。
同時也能使低頻響應改善,但加入第二電源的主要作用應該是使工作點非常穩定,任憑溫度環境大幅度變化,晶體管的性能變化都會因這種負反饋的作用而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