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電路問題
分析:U源=6伏特,I1=0.2安,U1=2伏特
由「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時,電流表示數為0.2A,電壓表示數為2V」可知,電阻R1的阻值是R1=U1 / I1=2 / 0.2=10 歐
根據滑動變阻器所標「50Ω,1A」,知電路中的電流不能超過 I2=1安。
可見,當電路中的電流是I2=1安時,R1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時R1的最大功率是
P1大=I2^2 * R1=1^2 * 10=10 瓦
當變阻器的滑動片移動到圖中最右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是R2=50歐,這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最小電流是
I3=U源 /(R1+R2)=6 /(10+50)=0.1 安
那麼R1消耗的最小功率是P1小=I3^2 * R1=0.1^2 * 10=0.1 瓦
即為保證電路安全,電阻R1上允許消耗的功率范圍是在0.1瓦到10瓦的閉區間。
② 初二 電路圖
如圖,你的問題很好,可以向老師請教,不過,如果是做題的話,就將錯就錯吧
③ 初二電路圖怎麼畫要那種一目瞭然的
記不得初二所學的電路都包含些什麼東西了,
但只有你了解元件(包括電源及開關等等),及與元件相連接的那條線段的含義,就能夠畫出那種一目瞭然的圖來。
④ 初二電路圖。//
並聯電路電來阻R=R1*R2/(R1+R2),在這里就源是並聯電路!
當閉合開關S,電流表的示數為0.3A,也就是通過R2的電流,電源電壓恆定,所以R2=U/I=3/0.3=10歐姆,在並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分電壓,所以電阻R1的電壓為3V;再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測量的是總電流,所以通過R1電流為0.5A-0.3A=0.2A,R1=U/I=3/0.2=15歐姆,根據公式P=UI和R=U/I得出R1電功率電路中的總電阻。
如果是串聯電路R=R1+R2
一樓恢復也非常明確!
⑤ 初二的電路圖
我們目前所接觸的電流都是直流電,所以一般來說你可以看做電流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出通過用電器回到電源的負極.如果遇到叉口就看哪條路上沒有用電器或電阻電流就往哪條路走,如果你還不理解的話,你可以這樣想:電流是很聰明的,它會往沒有障礙的路走.
⑥ 初二的科學電路圖
從電源正極開始一步一步來,有幾根導線就拉幾根導線出來,等到畫完了再簡化電路圖。
⑦ 初二科學電路
我來幫你吧:
如果像你說的那樣, 這個圖中沒有 R2, 那麼當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的過程中,只要你沒有把變阻器的阻值調到 0 ,那麼我們初中題就會認為 燈泡的亮度是始終不變的。而不是說變暗。
因為這是個並聯電路,特點是電壓處處相等。 各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的。移動滑片,對燈泡沒有影響,所以燈兩端的電壓不會發生改變,燈的實際功率就不會改變,燈的亮度 也不會變了。
如果想要用變阻器改變燈的亮度,那麼要把變阻器和燈串聯起來才行。
如果這個圖中 幹路中有那個 R2的話, 向左移動變阻器時,這時的燈的亮度才會變暗。
因為這是一個混聯電路,燈和變阻器並聯後,再和 R2串聯。 這個電路的特點是 把燈和變阻器想像成是一個用電器,它倆的電壓都是相等的, 比如 都是5V , 它兩又和 R2串聯後 ,假設R2的電壓為 9V ,那麼電源的電壓就為 14V. 你懂么?
而當向左移滑片時,變阻器的電阻變小了,所以變阻器和燈並聯之後的總電阻也會減小的。又因為它倆和 R2是串聯的, 所以它倆的總電阻分的電壓就變小的, 也就是說燈兩端的電壓減小了,所以燈才會變暗。 你能不能理解?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祝學習進步!
⑧ 初二電路
越靠近電源的正極,電位越高,越靠近電源的負極,電位越低,你可以判斷電壓表的某一端電位高低,即可比如,測量L1兩端電壓,需要閉合S1,這時你看,電壓表的下接線柱,與電源的負極相連,那就是低電位端(負接線柱),同時,上面是高電位端(正接線柱),但是要測量L2兩端的電壓,需要閉合S2,斷開S1,這時你看,電壓表的下接線柱,與電源的正極相連,應該是高電位端(正接線柱),電壓表的上接線柱是低電位端(負接線柱)。你明白了么?此圖一會要求電壓表下端是正接線柱,一會又要求下端是負接線柱,所以,不能同時測量L1、L2兩端的電壓。
⑨ 初二電路圖連接知識
1.首先從正極出發,然後回到負極.
2.遇到復雜的電路圖,先按照簡單的串聯或並聯的畫法一點一點分解.
3.要注意畫的導線不能夠交叉.
4.注意電流表和電路表的區別.
5,畫完電路圖後,自己按照正極出發的方向,走一遍,看看行不行.
6.重點注意電表要從正接線柱到負接線柱
7.注意電路是否會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