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鉗位電路原理分析
這里能夠起到鉗位作用的就只有D15了,如果輸入信號的幅度大版於 Vcc,D15 導通,輸出就權被鉗位於Vcc;而輸入信號的幅度小於 Vcc 時,D15是不會導通的,通常都是處在這種情況,D15 基本沒派上用場;
B. 二極體的鉗位作用
二極體的鉗位有保護電路作用。
二極體鉗位保護電路是由兩個二極體反向串聯組成的,一次只能有一個二極體導通,而另一個處於截止狀態,那麼它的正反向壓降就會被鉗制在二極體正向導通壓降0.5-0.7以下,從而起到保護電路的目的。
1、當二極體負極接地時,則正極端電路的電位比地高時,二極體會導通將其電位拉下來,即正極端電路被鉗位零電位或零電位以下。
2、當二極體正極接地時,則負極端電路的電位比地高時,二極體會截止,其電位將不會受二極體的任何作用。
3、在鉗位電路中,二極體負極接+5v,則正極端電路被鉗位+5V電位以下。
(2)鉗位電路作用擴展閱讀
二極體的電壓與電流不是線性關系,所以在將不同的二極體並聯的時候要接相適應的電阻。與PN結一樣,二極體具有單向導電性。
在二極體加有正向電壓,當電壓值較小時,電流極小;當電壓超過0.6V時,電流開始按指數規律增大,通常稱此為二極體的開啟電壓;當電壓達到約0.7V時,二極體處於完全導通狀態,通常稱此電壓為二極體的導通電壓,用符號UD表示。
對於鍺二極體,開啟電壓為0.2V,導通電壓UD約為0.3V。在二極體加有反向電壓,當電壓值較小時,電流極小,其電流值為反向飽和電流IS。
當反向電壓超過某個值時,電流開始急劇增大,反向擊穿,此電壓為二極體的反向擊穿電壓。不同型號的二極體的擊穿電壓UBR值差別很大,從幾十伏到幾千伏。
C. 鉗位二極體的作用
1、當二極體負極接地時,則正極端電路的電位比地高時,二極體會導通將其電位拉下來,即正極端電路被鉗位零電位或零電位以下(忽略管壓降)!
2、當二極體正極接地時,則負極端電路的電位比地高時,二極體會截止,其電位將不會受二極體的任何作用;
4、在鉗位電路中,二極體正極接+5v,則負極端電路被鉗位+5V電位以上;
(忽略管壓降)
5.正常工作,哪個二極體也不導通
D. 什麼叫鉗位作用啊
鉗位作用是將輸入訊號的位準予以上移或下移,並不改變輸入訊號的波形,任何交流訊號都可以產生鉗位作用。
鉗位電路經常用於各種顯示設備中。在示波器和雷達顯示器中用鉗位電路使掃描信號的直流分量得到恢復,以解決掃描速度改變時所引起的屏幕上圖像位置移動問題。
在電視系統中用鉗位電路使全電視信號的同步脈沖頂端保持在固定的電壓上,以克服由於失去直流分量或干擾等原因造成的電平波動,從而實現電視同步信號的分離。
(4)鉗位電路作用擴展閱讀
鉗位電路將周期性變化的波形的頂部或底部保持在某一確定的直流電平上。常見的二極體鉗位電路。設輸入信號,在零時刻,uO(0+)=+E,uO產生一個幅值為E的正跳變。
此後在0~t1間,二極體D導通,電容C充電電流很大,uC很快等於E,致使uO=0。在t1時刻,ui(t1)=0,uO又發生幅值為-E的跳變,在t1~t2期間,D截止,充電電容C只能通過R放電,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變化也很小。
以後重復上述過程,uO和uC的波形。可見,uO的頂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電平上,於是,就稱該電路為零電平正峰(或頂部)鉗位電路。
將二極體反接,便可把輸入矩形波的底部鉗位在零電平上,形成零電平負峰(或底部)鉗位電路。
三極體鉗位電路,如將其be結也看成是一個二極體,那麼,就鉗位原理而言,所示電路完全一樣,只不過該電路還具有放大作用。
E. 鉗位電路的原理
圖2為常見的二極體鉗位電路。二極體的鉗位作用是指利用二極體正向導通壓降相版對穩定,且權數值較小(有時可近似為零)的特點,來限制電路中某點的電位。設輸入信號如圖(a)所示,在零時刻,uO(0+)=+E,uO產生一個幅值為E的正跳變。此後在0~t1間,二極體D導通,電容C充電電流很大,uC很快等於E,致使uO=0。在t1時刻,ui(t1)=0,uO又發生幅值為-E的跳變,在t1~t2期間,D截止,充電電容C只能通過R放電,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變化也很小。在t1時刻uI(t2)=E,uO又發生一個幅值為E的跳度,在t2~t3期間,D導通,電容C又重新充電。與0~t1期間內不同,此時電容上貯有大量電荷,因而充電持續時間更短,uO更迅速地降低為零。以後重復上述過程,uO和uC的波形如圖(b)、(c)。可見,uO的頂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電平上,於是,就稱該電路為零電平正峰(或頂部)鉗位電路。
右圖為三極體鉗位電路,如將其be結也看成是一個二極體,那麼,就鉗位原理而言,與圖上所示電路完全一樣,只不過該電路還具有放大作用而已。
F. 什麼是鉗位電路
鉗位電路就是導通後輸出電壓會被固定,一般是利用二極體進行鉗位。
G. 什麼叫鉗位電路
鉗位電路
鉗位電路
鉗位電路的作用是將周期性變化的波形的頂部或底部保持在某一確定的直流電平上。圖上部為常見的二極體鉗位電路(圖在哪裡?)。二極體的鉗位作用是指利用二極體正向導通壓降相對穩定,且數值較小(有時可近似為零)的特點,來限制電路中某點的電位。設輸入信號如圖(a)所示,在零時刻,uo(0+)=+e,uo產生一個幅值為e的正跳變。此後在0~t1間,二極體d導通,電容c充電電流很大,uc很快等於e,致使uo=0。在t1時刻,ui(t1)=0,uo又發生幅值為
鉗位電路
-e的跳變,在t1~t2期間,d截止,充電電容c只能通過r放電,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變化也很小。在t1時刻ui(t2)=e,uo又發生一個幅值為e的跳度,在t2~t3期間,d導通,電容c又重新充電。與0~t1期間內不同,此時電容上貯有大量電荷,因而充電持續時間更短,uo更迅速地降低為零。以後重復上述過程,uo和uc的波形如圖(b)、(c)。可見,uo的頂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電平上,於是,就稱該電路為零電平正峰(或頂部)鉗位電路。
下圖為三極體鉗位電路,如將其be結也看成是一個二極體,那麼,就鉗位原理而言,與圖上所示電路完全一樣,只不過該電路還具有放大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