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說說以下這個電路的工作原理,並請介紹如何調試。謝謝!
▲ 有可能220μF電容器嚴重漏電,使三極體基極b 接地,管子(c、e)間截止,可控硅的控制極置於高電位,可控硅導通,橋堆左、右二點通路,樓道燈呈長亮故障態。
▲ 正常情況下 220μF 電容是充滿電狀態,三極體(c、e) 間導通,可控硅的控制極低電位,處於截止態,橋堆左、右二點開路,燈不亮。撳下按鈕電容器短路,b極接地,c成為高電位,可控硅導通~燈亮。
② 設計出一個電路原理圖(比如AB類的功放電路),怎樣把它調試出來,調試的要領和技巧有哪些
首先分析電路的正確性,排除設計上的漏洞;
按照原理圖搭好電路,檢查無誤就可以上電開始調試了,分為靜態調試和動態調試:
1,靜態調試主要檢測和調整靜態工作點,對於AB類功放,重點要調整輸出電壓為0(零點調整),靜態調試時可以空載或接假負載(如大功率白熾燈);
2,動態調試主要是消除交越失真,可以接負載(喇叭)進行調試,輸入1KHz正弦信號,逐漸加大音量,用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調整中點電位器消除交越失真。
基本的調試就是這樣,如果需要更細致的調試,還要利用掃頻儀、失真度儀來調整和測試相關指標。
③ 大家誰能介紹有關於電路調試方面的書啊,就是怎麼調電路板,發現電路板的問題。
很少有這方面的公開書籍(受眾面太窄,出版風險太大)。
線路板調試是比較復雜的綜合科目,與基礎知識、線路板類型/功能/性能指標、調試方法/手段/儀器設備等等都有關聯,恐怕很難有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指導書。很多大公司內部都有自己的線路板調試規范的。
④ 怎樣通過自學掌握電子電路知識
給想學電子電路或者叫想學電子技術的初學者的一點建議:
在網路知道中,有太多的人問這樣的問題:我想學電子電路,該從哪兒著手?應找什麼書,搜何種網站?也有人這樣問:如何才能看懂電路圖?如何才能看懂印劇板上的電路?等等。
首先,要學無線電電子技術,並希望學有所成,關鍵是動手,包括動手畫原理圖、方框圖,最好也動手繪電路板;動手將一堆元器件焊成一個電子產品並調試好。動手一次比看十遍書還管用,動手一次,比聽別人講十遍還記得牢,體會得深。
所以,學電子技術最好不要寄望電腦、網站,還是逐行逐字地啃書本較實際。就算畫原理圖,在基礎不牢時最好用紙筆來畫,有了基礎才用軟體畫圖。通過紙和筆畫出由電容、電阻、三極體等元器件組成的各種電子原理圖,加深了解各種分立元件的電路結構,理解各元器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初學者最好不要一入門就擺弄集成電路晶元,對於還沒弄懂分立元件電路的人來說,面對一塊塊滿身是腿的集成塊或晶元,除了死記外,根本就無法理解其內部的工作原理。就算你照別人的指點把一個電路弄出來了,那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把分立無件弄懂了,才會明白那一塊塊的集成電路是怎麼一回事。對於業余愛好者,學電子技術最實際是從分立元件的AM收音機開始,其原因有:
1、電路種類齊全:
別小看一台古老的超外差調幅收音機,那裡頭有太多的學問,如:無線電的調制和發射、電磁波的傳播、無線電波接收、可變調諧、高頻振盪、超外差變頻、中頻選擇和放大、變壓器耦合、電容耦合、二極體檢波、甲類放大器、推挽放大器、甲乙類放大器等電子路,在這些電路中還有濾波、正反饋、負反饋、交流旁路等細節。是集模擬電子技術之大成!也是集無線電接收、調頻、調幅載波、調制、解調、調諧、振盪、差頻、高放、低放、功放之知識大全。
2、通過對各級偏置電流的調試,會使你加深對甲類放大器、甲乙類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的認識。通過調試,使你認識什麼是放大器的靜態電流、動態電流。也使你知道放大器為什麼會進入飽和、為什麼會出現削頂失真、交越失真等等。
通過調中周、統調等,會加深你對LC諧振、變頻、選頻電路的認識。
3、AM收音機套件便宜,來源豐富。一塊萬用表、一支烙鐵,再加十來元錢的套件就可動手,不成功再來也不心痛。
如果你能將十來元錢一套的六管收音機套件焊好、調好弄響了,你的電路基礎也有了,電路原理圖也會看了,印劇電路板也會看了。
老叔我敢打保票,只要你將現在己無人感興趣的收音機玩透了,再接觸點差分放大、單穩、雙穩和穩壓電源之類的電路你就是一個玩模擬電子電路的高手。玩好了模擬的,數字電路就不在話下了!
信不信由你。
⑤ 電子電路識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對初學者來說,復雜的電子電路圖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電路符號,根本不知從何下手識圖,也不能從電子電路原理圖中找出電子產品的故障所在,更不能得心應手地去設計各種各樣的電子電路。其實,只要對電子電路圖進行仔仔細細觀察,就會發現電子電路的構成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即相同類型的電子電路不僅功能相似,而且在電路結構上也是大同小異的。任何一張錯綜復雜、表現形式不同的電子電路圖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電子電路組合而成的,構成復雜電子電路圖的最基本電路稱為單元電路。只要掌握了基本單元電路,任何復雜的電路都可以看成是基本單元電路的集合。
1、從基本元器件入手,為識圖打下良好的基礎。
電子元器件是構成電子產品的基礎。因此,了解電子元器件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同元器件在電路中的電路表示符號及各元器件的基本功能特點是進行電子識圖的第一步。
2、掌握基本單元電路,為識讀復雜電路打下基礎。
在學習基本單元電路時,要掌握好基本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電路的功能及特性、電路典型參數、組成電路的元器件、每一個元器件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及電路調試方法等。
3、分解復雜電路。
復雜電路被分解為基本單元電路後,就可以根據一個個基本單元電路的功能、特點進而分析到整個復雜的電子電路,設計出各種各樣的電路。
4、掌握基本單元電路之間的連接方法。
基本單元電路之間可以直接連接起來,叫做直接耦合;通過變壓器的初、次級間的磁感應來實現信號的連接,叫做變壓器耦合;用電容來連接,叫做電容耦合。
5、明確各分體元器件在電子電路中所起的作用。
為了方便初學者識圖,現將各分體元器件在電子電路中不同的接法及與不同元器件連接所起的作用歸納如下。
電阻器:在電路中主要起限流、分壓的作用。1)電阻器與電阻器在電路中並聯一般是為了增大電阻器的功率。2)電阻器與電阻器串聯並從中間引出抽頭,在一般情況下是為了得到電阻器上的分壓。3)電阻與穩壓管串聯,電阻器為穩壓二極體的限流電阻器。4)電阻器與電容器串聯組成微分電路,在這里電阻器為電容器的充電限流電阻器,充電常數由RC的乘積覺定。在這里如果微分電路與二極體或單向晶閘管等半導體器件並聯,且電路中有電感性負載,則微分電路在電路中起阻容吸收的作用,即吸收電感器由於在開機、關機一瞬間產生的較高感應電動勢,保護半導體器件不因太高的感應電動勢而擊穿損壞。5)電阻器與電容器並聯,在一般情況下電阻器為電容器的放電電阻器,放電常數也由RC決定。6)電阻器與電感器並聯,電阻器為電感器的放電電阻器。7)在放大電路中,電阻器與晶體管基極相連,在一般情況下電阻器為晶體管基極偏置電阻電阻器;電阻器與集電極串接則為集電極負載電阻器,電阻器與發射極串接則為發射極電阻器。
電容器: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儲能、濾波等。它的特點是通交流、隔直流。1)電容器與電感器並聯組成諧振電路(LC振盪電路)。2)電容器與晶體管放大電路的輸入、輸出端連接,電容器起輸入、輸出耦合作用。3)電容器與晶體管的發射極串接,在一般情況下電容器起交流旁路作用。4)在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電容器與輸入信號並接,一般起抗干擾信號的作用。
電感器:電感器在電路中的作用為濾波、儲能。電感器的主要特點是通直流、隔交流。二極體:在電路中的作用是整流。1)二極體與電感器並聯,起到續流的作用,以防止電感器在斷電時,電感中的反向自感電動勢對電路中的晶體管器件造成危害。2)二極體與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並聯接入晶體管的基極端,起到輸入電路的限幅和鉗位的作用。3)二極體在脈沖變壓器的二次側,起到止逆流的作用。
晶體管: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為放大信號。1)晶體管在電路中可構成各種放大電路,如共發射極電路、共集電極電路、共基極電路等。2)晶體管在電路中可起到非線性電阻的作用,如在恆流源電路和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中等。場效應管:在電路中的作用與晶體管相同,即放大作用和非線性電阻的作用。除此之外,場效應管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輸入電阻高。
變壓器: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是能量轉換。它的具體作用是作為電路的電源變壓器、放大電路極間信號耦合、脈沖變壓器及阻抗匹配等。
6、掌握各種典型集成電路塊的原理、功能、引腳排列及作用。由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集成電路塊成千上萬,不可能對每一塊集成電路都花時間去學習,但是必須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常用的模擬集成塊和數字集成電路塊的原理、功能、引腳的排列及作用等了解清楚。對於生疏的集成電路塊,首先必須查找相關資料,弄清楚它的功能、引腳排列及作用等,這樣才能在識圖中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數字電路,除了掌握一些功能晶元的作用外,還要理清其邏輯關系。
⑥ 麻煩前輩推薦一些好的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視頻教程!!
模電的話可以看看清華大學華成英的視頻教程,數電的話 我還沒發現有什麼好的視頻教程。如果你的數學基礎不錯的 電路分析自己看書應該能看懂。
⑦ 硬體調試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檢查電路
通電觀察
靜態調試
動態調試
指標測試
⑧ 請問運放的調試步驟
三、實驗內容及步驟
1.
多諧振盪器
(1)
按圖
2.9.3
(a)
線,組成一個占空比可調的多諧振盪器。
(2)
C
=
10μF,調節電位器
RW,用示波器觀察輸出信號的波形和占空比。
2.
單穩態觸發器
(1)
按圖
2.9.4(a)
連接電路,組成一個單穩態觸發器。
(2)
將頻率為
1kHz,幅度為
4V
的矩形波信號加到Vi
端,用示波器測量輸出脈沖寬度。
(3)
改變輸入信號的占空比,觀察對輸出脈沖有無影響。
(4)
改變輸入信號的頻率,測量輸出頻率的最大值。
(5)
取
R
=
500kΩ,C
=
10μF,555
的輸出端接一個
LED,觸發輸入端接單次脈沖,用秒錶記錄
LED
點亮的時間。
3.
施密特觸發器
(1)
按圖
2.9.5
(a)
連接電路,其中取
R1
=
R2
=
51kΩ,R3
=
1kΩ,C
=
1μF。組成施密特觸發器。
(2)
將頻率為
1kHz,幅度為
4V
的鋸齒波信號加到Vi
,觀察輸出脈沖波形,記錄上限觸發電平,下限觸發電平,算出回差電壓。
4.
圖
2.9.6
為「叮咚」門鈴電路,555
定時器與
R1、R2、R3
和
C2
組成多諧振盪器。按鈕AN未按下時,555
的復位端通過
R4
接地,因而
555
處於復位狀態,揚聲器不發聲。當按下
AN
後,電源通過二極體
D1
使得
555
的復位端為高電平,振盪器起振。因為
R1
被短路,所以振盪頻率較高,發出「叮」聲。當松開按扭,電容
C1
上的電壓繼續維持高電平,振盪器繼續振盪,但此時
R1
已經接入定時電路,因此振盪頻率較低,發出「咚」聲。同時
C1
通過
R4
放電,當
C1
上電壓下降到低電平時,555
又被復位,振盪器停振,揚聲器停止發聲。
電路元件的參數為:電源電壓
+6V;電阻
R1
=
39kΩ,R2
=
R3
=
30kΩ,R4
=
4.7kΩ;電容
C1
=
47μF,C2
=
0.01μF,C3
=
22μF,揚聲器阻抗為
8Ω,二極體採用
2CZ
系列。
通過實驗調試,使該電路工作,並計算該振盪器的兩個不同的振盪頻率f1
和f2
。
⑨ 電路調試內容及原則
電路的調試具體步驟大致如下:
1.通電觀察:通電後不要急於測量電氣指標,而要觀察專電路有無異常現象屬,例如有無冒煙現象,有無異常氣味,手摸集成電路外封裝,是否發燙等。如果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即關斷電源,待排除故障後再通電。
2.靜態調試:靜態調試一般是指在不加輸入信號,或只加固定的電平信號的條件下所進行的直流測試,可用萬用表測出電路中各點的電位,通過和理論估算值比較,結合電路原理的分析,判斷電路直流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及時發現電路中已損壞或處於臨界工作狀態的元器件。通過更換器件或調整電路參數,使電路直流工作狀態符合設計要求。
3.動態調試:動態調試是在靜態調試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電路的輸入端加入合適的信號,按信號的流向,順序檢測各測試點的輸出信號,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分析其原因,並排除故障,再進行調試,直到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