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ED驅動電路設計的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本書目標和講述方法 1
1.2 內容介紹 2
第2章 LED的特性 4
2.1 LED的應用 4
2.2 光源的測量 7
2.3 LED的等效電路 8
2.4 導通壓降與顏色和電流的關系 9
2.5 常見錯誤 9
第3章 LED的驅動 10
3.1 電壓源驅動 10
3.1.1 無源電流控制 11
3.1.2 有源電流控制 12
3.1.3 短路保護 14
3.1.4 故障檢測 14
3.2 電流源驅動 15
3.2.1 均流電路的自調節 16
3.2.2 電壓限制 17
3.2.3 開路保護 17
3.2.4 檢測LED故障 17
3.3 測試LED驅動電路 18
3.4 常見錯誤 19
3.5 小結 19
第4章 線性電源 20
4.1 簡介 20
4.1.1 電壓調節器 20
4.1.2 電壓調節器用作電流源或電流陷 21
4.1.3 恆流電路 22
4.2 優點和缺點 22
4.3 局限性 23
4.4 設計線性LED驅動電路時的常見錯誤 23
第5章 基於降壓變換器的LED驅動電路 24
5.1 一款降壓變換器控制晶元 24
5.2 直流應用中的降壓電路 25
5.2.1 設計規格 26
5.2.2 開關頻率和電阻(R1)的選擇 26
5.2.3 輸入電容(C1)的選擇 26
5.2.4 電感(L1)的選擇 26
5.2.5 MOSFET(Q1)和二極體(D2)的選擇 27
5.2.6 檢測電阻(R2)的選擇 27
5.2.7 設計低壓降壓電路時的常見錯誤 28
5.3 交流輸入時的降壓電路 28
5.3.1 設計規格 29
5.3.2 開關頻率和電阻(R1)的選擇 29
5.3.3 輸入二極體橋(D1)和熱敏電阻(NTC)的選擇 29
5.3.4 輸入電容(C1和C2)的選擇 30
5.3.5 電感(L1)的選擇 31
5.3.6 MOSFET(Q1)和二極體(D2)的選擇 31
5.3.7 檢測電阻(R2)的選擇 32
5.4 由交流相位調光器供電的降壓電路 32
5.5 交流輸入降壓變換器的常見錯誤 35
5.6 雙降壓變換器 35
5.7 滯環降壓變換器 38
第6章 升壓變換器 39
6.1 升壓變換器工作模式 40
6.2 HV9912升壓變換器控制器 40
6.3 連續導電模式升壓LED驅動電路的設計 43
6.3.1 設計規格 43
6.3.2 典型電路 43
6.3.3 開關頻率(fs)的選擇 44
6.3.4 計算最大占空比(Dmax) 44
6.3.5 計算最大電感電流(Iin,max) 44
6.3.6 計算輸入電感值(L1) 45
6.3.7 開關MOSFET(Q1)的選擇 45
6.3.8 開關二極體(D1)的選擇 45
6.3.9 輸出電容(Co)的選擇 46
6.3.10 「切斷MOSFET」(Q2)的選擇 47
6.3.11 輸入電容(C1和C2)的選擇 47
6.3.12 定時電阻(RT)的選擇 48
6.3.13 電流檢測電阻(R1和R2)的選擇 48
6.3.14 電流參考電阻(R3和R4)的選擇 48
6.3.15 斜坡補償的設計(Rslope和R7) 49
6.3.16 電感電流的限定(R5和R6) 49
6.3.17 VDD引腳和REF引腳連接的電容 50
6.3.18 過壓臨界值的設定(R8和R9) 50
6.3.19 補償網路設計 51
6.3.20 輸出鉗位電路 53
6.4 斷續導電模式升壓LED驅動電路的設計 53
6.4.1 設計規格 53
6.4.2 典型電路 54
6.4.3 開關頻率(fs)的選擇 54
6.4.4 計算最大電感電流(Iin,max) 54
6.4.5 計算輸入電感值(L1) 55
6.4.6 計算變換器導通和關斷時間 56
6.4.7 開關MOSFET(Q1)的選取 56
6.4.8 開關二極體(D1)的選取 57
6.4.9 輸出電容(Co)的選取 57
6.4.10 「切斷MOSFET」(Q2)的選擇 58
6.4.11 輸入電容的選取(C1 和C2) 59
6.4.12 定時電阻(RT)的選擇 59
6.4.13 電流檢測電阻(R1和R2)的選擇 59
6.4.14 電流參考電阻(R3和R4)的選擇 60
6.4.15 電感電流(R5和R6)的限定 60
6.4.16 VDD引腳和REF引腳連接的電容 61
6.4.17 過壓臨界值的設定(R8和R9) 61
6.4.18 補償網路設計 61
6.5 常見錯誤 63
6.6 小結 64
第7章 升-降壓變換器 65
7.1 庫克變換器 65
7.1.1 庫克升-降壓變換器的工作原理 66
7.1.2 升-降壓變換器的滯環控制 68
7.1.3 滯環控制中延時的影響 69
7.1.4 升-降壓變換器的穩定性 71
7.1.5 使用PWM調節亮度比 74
7.1.6 基於HV9930的升壓-降壓變換器設計 74
7.2 SEPIC降-升壓變換器 85
7.3 降-升壓拓撲 90
7.4 升-降壓電路的常見錯誤 90
7.5 小結 90
第8章 帶功率因數校正的LED驅動器 91
8.1 功率因數校正 91
8.2 Bi-Bred電路 92
8.3 BBB電路 93
8.4 PFC電路的常見錯誤 95
8.5 小結 95
第9章 反激變換器 96
9.1 雙繞組反激變換器 97
9.2 三繞組反激變換器 99
9.3 單繞組反激變換器 102
第10章 開關電源要素 104
10.1 線性調節器 104
10.2 開關調節器 104
10.2.1 降壓調節器的注意事項 105
10.2.2 升壓調節器的注意事項 108
10.2.3 升-降壓調節器的注意事項 108
10.2.4 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109
10.2.5 反激變換器的注意事項 109
10.2.6 浪涌抑制電路 110
10.2.7 軟啟動技術 112
第11章 為LED 驅動電路選擇器件 113
11.1 分立半導體器件 113
11.1.1 MOSFET 114
11.1.2 雙極晶體管 116
11.1.3 二極體 116
11.1.4 電壓鉗位器件 117
11.2 無源器件 118
11.2.1 電容 118
11.2.2 電感 120
11.2.3 電阻 122
11.3 PCB 123
11.3.1 過孔PCB 123
11.3.2 表面貼裝PCB 124
11.4 運算放大器和比較器 124
第12章 電感和變壓器的磁性材料 126
12.1 鐵氧體磁心 127
12.2 鐵屑磁心 127
12.3 特殊磁心 127
12.4 磁心的形狀和尺寸 127
12.5 磁飽和 128
12.6 銅損 129
第13章 EMI和EMC問題 131
13.1 EMI標准 131
13.1.1 與交流電網連接的LED驅動電路 131
13.1.2 適用於所有設備的一般要求 132
13.2 良好的EMI設計技術 132
13.2.1 降壓電路實例 132
13.2.2 庫克電路實例 136
13.3 EMC標准 138
13.4 EMC技術實踐 139
第14章 熱考慮 141
14.1 效率和功率損耗 141
14.2 溫度計算 141
14.3 對熱的處理——冷卻技術 143
第15章 安全規范問題 146
15.1 交流電源的隔離 146
15.2 斷路器 146
15.3 爬電距離 146
15.4 電容等級 147
15.5 低電壓操作 147
參考文獻 148
❷ 利用三極體和電阻,為單片機設計一個LED驅動電路,請畫出原理圖
一個LED還好說,多個LED還可以使用74HC138解碼器晶元。
❸ 供電系統為5V,設計一個LED指示燈驅動電路,並介紹該電路的工作原理,怎樣亮,怎
可採用混聯方式解決。
發光二極體的電壓一般為2.1至2.5伏,電流約15毫安。在一般專應用場合,往往屬要串聯降壓電阻,限制加在發光二極體兩端電壓不超過2.5伏,電流在15毫安左右。
5伏電源,可不用降壓電阻,每兩個二極體串聯,成為12個串聯單元,再並聯在5伏電源上。這樣分配到個二極體的電壓為2.5伏,電流也就在15毫安左右了。
還剩一隻二極體,可串聯一個電阻,阻值為:2.5(伏)÷15(毫安)≈0.167(KΩ),可取150至160Ω,八分之一瓦的電阻。
同時亮的時候,要求5伏電源提供電流為:13x15=195毫安。
❹ LED驅動電路是什麼
LED驅動電路的主要功能是將交流電壓轉換為恆流電源,並同時完成與LED的電壓和電流的匹配。
LED驅動電路的另一個任務是使LED的負載電流能夠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都能控制在預先設計的水平上。
❺ 新手怎麼學習LED驅動電路的設計
電源設計都是一樣的,不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問.電阻電感電容等在電路圖中回的符號不都是答一樣嗎?我想你應該是在問些技巧如何取得,這個沒有什麼好辦法,多參考別人做的東西,我也有很多LED驅動電路圖可以給你參考,另外沒事多找一些相關的書看,學習如何設計更好的電路,這樣可以過一些認證
❻ 供電系統為5V,設計一個LED指示燈驅動電路,並介紹該 電路的工作原理,怎樣亮
可採用混聯方式解決。
發光二極體的電壓一般為2.1至2.5伏,電流約15毫安。在一般應用場合回,往往要串聯降壓電阻,答限制加在發光二極體兩端電壓不超過2.5伏,電流在15毫安左右。
5伏電源,可不用降壓電阻,每兩個二極體串聯,成為12個串聯單元,再並聯在5伏電源上。這樣分配到個二極體的電壓為2.5伏,電流也就在15毫安左右了。
還剩一隻二極體,可串聯一個電阻,阻值為:2.5(伏)÷15(毫安)≈0.167(KΩ),可取150至160Ω,八分之一瓦的電阻。
同時亮的時候,要求5伏電源提供電流為:13x15=195毫安。
❼ 設計一個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
沒有說清楚這個LED使用在什麼場合,是電器的指示燈?還是照明?
話說,5mA電流的LED發光亮度很低,版也照不了什麼亮權的吧。。。。。。
最普通、樸素的方案,一個限流電阻就能搞定:
這樣最簡單,成本最低。當然,要求驅動電壓U不能波動太大,最好由穩壓電源提供。
如果電壓U不穩定、波動幅度太大,則要考慮採用恆流電路為LED提供5mA的穩定電流。
如果是大功率LED燈珠,最好用專用驅動電流供電,因為LED的溫度特性,要求恆流供電,而大功率LED通常供電電壓超過3V、供電電流在300mA左右。
❽ LED驅動的設計思想
LED在可攜式產品中背光源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即便是在大尺寸LCD的背光源當中,LED也開始挑戰CCFL(冷陰極螢光燈)的主流地位;而在照明領域,LED作為半導體照明最關鍵的部件,更是因為頂著節能、環保、長壽命、免維護等諸多光環而受到市場的追捧。驅動電路是LED(發光二極體)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照明、背光源還是顯示板領域,驅動電路技術架構的選擇都應與具體的應用相匹配。
LED的發光原理是在它兩端加上正向電壓,使半導體中的少數載流子和多數載流子發生復合,放出過剩能量,從而引起光子的發射。LED驅動電路的主要功能是將交流電壓轉換為恆流電源,同時按照LED器件的要求完成與LED的電壓和電流的匹配。LED驅動電路除了要滿足安全要求外,另外的基本功能應有兩個方面:
一是盡可能保持恆流特性,尤其在電源電壓發生±15%的變動時,仍應能保持輸出電流在±10%的范圍內變動。
1、避免驅動電流超出最大額定值,影響其可靠性。
2、獲得預期的亮度要求,並保證各個LED亮度、色度的一致性。
二是驅動電路應保持較低的自身功耗,這樣才能使LED的系統效率保持在較高水準。
PWM(脈寬調制)技術是一種傳統的調光方式,它利用簡單的數位脈沖,反覆開關LED驅動器,系統只需要提供寬、窄不同的數位式脈沖,即可簡單地實現改變輸出電流,從而調節LED的亮度。該技術的優點在於能夠提供高品質的白光,以及應用簡單,效率高,但一個致命的缺點是容易產生電磁干擾,有時甚至會產生人耳能聽見的雜訊。
升壓是LED驅動電路的重要任務,而電感升壓和電荷泵升壓是兩種不同的拓撲模式。「由於LED是由電流驅動的,而電感在進行電流轉換時效率最高,因此電感升壓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效率高,如果設計得當可以超過90%;不過它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就是電磁干擾很強,對手機等通信產品的系統要求就非常高。隨著電荷泵的出現,採用電荷泵的升壓方式其效率將低於電感升壓。
無論在照明應用還是背光應用領域,提高驅動電路的轉換效率都是產品設計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提高轉換效率,不僅有利於可攜式產品延長待機時間,同時也是解決LED散熱問題的重要手段。在照明領域,由於使用大功率LED,因此提高轉換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LED在工作時需要有穩流、穩壓的元件,但是此類元件應具備自身承擔的分壓高,但功耗要小的特性,否則將使具有較高效率的LED因為驅動電路的工作功耗太大而使總體系統的效率大為降低,有悖於節能高效的宗旨。所以應盡可能不採用電阻或串聯穩壓電路來作為LED驅動器的限流主電路,而應該採用電容、電感或有源開關電路等高效電路,這樣才能保證LED系統的高效率。採用串聯式集成恆功率輸出電路,可以使LED的光輸出在很寬的電源范圍內保持恆定,但一般的IC電路會因此而使效率有所下降。採用有源開關電路可以保證在較高的轉換效率下實現電源電壓大幅度變化時恆功率輸出。
但是以其獨特的長處,可以在安全特地電壓(游泳池、劃水池內水下燈具、礦燈)條件下高效工作。此外,在直接採用綠色電能(太陽能、風能等),以及應急照明方面也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尤其在調光方面,LED不僅可實現0~100%的調光,並且可保證在整個調光過程保持較高光效,並且不損害LED的壽命,而氣體放電燈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❾ LED驅動電路怎麼設計
推薦國來半LM3404HV
Vin Range 6V to 75V ,1.2A Output Current Over Temperature
看一下他們的這個晶元自的資料就能做出來了,資料里有簡單的應用電路,建議你採用20串25並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