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由 RLC 並聯電路
當電源頻率是諧波時,稱為諧振狀態,RLC並聯電路的阻抗最大,所以電流最小,當電源頻率降低到0時,電感元件相當於一根導線,倒顯得電阻為0,所以理論上講電流為無窮大
❷ RLC並聯電路求電流
解:設並聯支路端電壓U(相量)=U∠0°。
在PA1不變時,則需要U不變;此時版,由於角頻率增大一倍,則電感感抗XL增大一倍、點容容看Xc縮小一倍,則對應的電感電流PA2減小一倍:PA2=20/2=10(A)、對應的電容電流PA3增大一倍:PA3=25×2=50(A),對應的相量圖如圖所示。
所以:I(相量)=Ir(相量)+IL(相量)+Ic(相量)=5∠0°+10∠90°+50∠-90°=5+j(10-50)=5-j40=√(5²+40²)∠權arctan(-40/5)=40.31∠-82.87°(A)。
即此時PA=40.31A。
❸ RLC並聯電路如何求電流和阻抗
1.(1)A2讀數4.24A,A3讀數3A。(提示:XL=XC,並聯諧振)
(2)由1/Z=1/R-1/XC+1/XL,Z=2Ω。(提示:諧振電路,只剩電阻R)
2. 如果是專LC串聯,電路呈感性屬。可是題目是並聯,妥妥的是容性。
❹ RLC串聯並聯電路
條件說明RLC諧振,電路阻抗等於R=10Ω,所以電流為00/10=10A。
諧振時XL=ωL=314Ω=Xc
改為並聯:
IR=100/10=10A
IL=100/314=0.318A
Ic=0.318A
❺ RLC並聯電路,阻抗計算公式
容抗與感抗的大小隨頻率變化,即不同的頻率,電容、電感所體現的容抗和感抗回是不同的。
原理:在串聯答電路中,各電阻上的電流相等,各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等於電路總電壓。可知每個電阻上的電壓小於電路總電壓,故串聯電阻分壓。
在並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各電阻上的電流之和等於總電流(幹路電流)。可知每個電阻上的電流小於總電流(幹路電流),故並聯電阻分流。 電阻的串並聯就好像水流,串聯只有一條道路,電阻越大,流的越慢,並聯的支路越多,電流越大。
(5)rlc並聯電路擴展閱讀:
電源並聯:
假設一個電池組是以幾個電壓相同的單電池以並聯方式連接成電源,則此電源兩端的電壓等於每一個單電池兩端的電壓。例如,假設一個電池組內部含有四個單電池並聯在一起,它們共同給出1安培電流。
則每一個單電池給出0.25安培電流。很多年前,並聯在一起的電池組時常會被使用為無線電接收機內部真空管燈絲的電源,但這種用法已不常見。
當電壓不同的兩個或更多電源並聯連接時,由於有電勢差的存在,電池組內部會形成電流迴路,造成電能在電池組內部的消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並聯電路
❻ 電工RLC並聯電路..
RLC 並聯電路,電壓相等,且 XL = XC = R ,各支路電流相等,相位如圖,電路是並聯諧振 :
A2 =√2 * A1 = 7.07 A
A3 = A1 = 5 A
❼ RLC並聯電路
如果rlc數值相等,那麼該兩個電路有一下相同點和不同點:
1、該串聯諧振頻率和並聯諧振頻率相等。
2、諧振時對外呈現阻抗都是電阻r。
3、串聯諧振的電流最大、並聯諧振的電流最小。
❽ RLC 並聯電路
總電流是5A,電路呈感性。
三者並聯,電壓相等。由於電阻上電壓電流同相,電感上電流滯後電壓90度,電容上電流超前電壓90度,如下圖所示。故總電流I=5A,且其相位滯後於電壓,故電路呈感性。
❾ RLC並聯電路已知各支路電流,怎麼算總電流
很簡單。總電流是各支路電流之和。只是各支路電流你需要用復數型式去表達。然後按復數方式進行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