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電動勢的測定及應用的試驗中採用對消法測定電動勢的原理是什麼 急求答案
通過測外電路路端電壓和電流間接來測
2. 為什麼用電動勢法測定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函數時,要用對消法測定電動勢
哈哈~我們前天zd剛剛做了測電動勢的實驗~
因為所謂原電池的電動勢,定義上是說要在電流等於0的時候才能測出准確值,當電路內中有電流時,會使電極處產生極化作用,也就是說會使電極電勢降低,從而使測量值低於實際值。所以我們必須在電流等於0的時候才能測,那麼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對消法。
還有不明白的再問我吧~話說正好我在寫實驗報容告,有道思考題就是這個=
=
3. 電動勢的與路端電壓關系
電源的路端電壓是指電源加在外電路兩端的電壓,是靜電力把單位正電荷從正極經外電路移到負極所做的功。對於確定的電源來說,電動勢E和內電阻r都是一定的。
理想電動勢源不具有任何內阻,放電與充電不會浪費任何電能。理想電動勢源給出的電動勢與其路端電壓相等。
在實際應用中,電動勢源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內阻。實際電動勢源的電阻可以視為一個理想電動勢源串聯一個電阻為內阻的電阻器。電源的電動勢對一個固定電源來說是不變的,而電源的路端電壓卻是隨外電路的負載而變化的。內阻的大小取決於電動勢源的大小、化學性質、使用時間、溫度和負載電流。 當有限電流通過時,在電池內阻上要產生電位降,從而使得兩極間的電位差較電池電動勢要小。因此,只有在沒有電流通過電池時兩電極間的電位差才與電池電動勢相等。在精確測量時,不能直接用伏特計來測量一個電池的電動勢,就是因為使用伏特計時必須使有限的電流通過迴路才能驅動指針旋轉,所得結果必然不是電池的電動勢,而只是電池兩極間的路端電壓。
一般採用補償法測電池的電動勢,常用的儀器為電位差計。電位差計是按照對消法測量原理而設計的一種平衡式電壓測量儀器。它與標准電池、檢流計等相配合,成為電壓測量的基本儀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電源E,電阻RAB,限流電阻RP構成的測量電路,其中電流 。待測電源EX與檢流計G組成分路,調節滑動變阻器P使電流計G中電流為零,則EX=VAP=RAP=I0。波動開關K,改用標准電池ES,再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計G中電流為零,斷開開關Ke測得滑動變阻器電阻RS,可得ES=RS×I0,因此 。
4. 電動勢法測定電解質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平均離子活度系數r±的測定測定r±的方法有溶解度法、依數性法及電動勢法.其中以電動勢法最簡便.用電動勢法測電解質離子的r±時,常利用該電解質溶液設計出一個原電池.設計此原電池的條件是:它的電池反應中只含該電解質溶液而無其它溶液.如測定HCl水溶液HCl的r±,可設計的原電池同前,由前式可得:ln =F/2RT( Emf - + )由此式可見,該電池的Nernst公式中只含HCl的活度而無其它電解度溶液的活度. 測定原理:用導線把伏特計與電池相連,電池內阻為r,伏特計及導線的電阻為R.接通電路後,其電流I為:I=Emf/(R+r).此時伏特計顯示的值V=IR,也等於電池兩電極間的電壓Vr(因電池與伏特表並聯).即: V=Emf-Ir.對於給定電池,其Emf及r是一定值,當R越大,其I越小,Ir越小,當R→∞時,I→0,則V→Emf.可見要准確測定Emf必須I趨近於零.為達此目的,用一個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電勢對抗電池的Emf,使外線路中沒有電流通過,測出的反向電壓數值正好等於被測電池的Emf.據此原理測定電動勢的方法稱為對消法或補償法
5. 你知道哪些關於優點補償法的知識
補償法測電壓的優點為減小甚至消除電表內阻的存在給測量帶來的誤差。由於電壓表、電流表內阻的客觀存在,直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有源二端網路的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必然帶來一定的測量誤差,原因是電表的接入改變了原電路的工作狀態。為了減小甚至消除由於電表內阻的存在給測量帶來的誤差,可以改進測量方法,補償測量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從以上的理論分析和實際測試結果表明,採用適當的補償測量法,可以減小甚至消除電表內阻的存在給測量帶來的誤差。補償測量的方法補償的目的都是使電表的接入不應改變原電路的工作狀態,同時使電表的讀數顯示的是被測量的數值。補償測量法由於受條件和儀器設備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只適用於高精度測量的科研工作中,不適用於一般的工程測量。具體測量時,採用哪種方法更好,必須由實驗條件和儀器設備以及對測量精度的要求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