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電路的重要材料
電路的重要材料是: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或負載。
② 集成電路的材料是什麼
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
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
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2)電路三大材料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對的功能結構:
集成電路又稱為IC,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三大類。
模擬集成電路又稱線性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其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成比例關系。
而數字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5G手機、數碼相機、電腦CPU、數字電視的邏輯控制和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③ 電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
你這個應該是電路板的材料吧,關於電路的定義是由電源連接導線元件構成的閉合迴路。
是覆銅板-----又名基材 。
覆銅板(Copper Clad Laminate,全稱覆銅板層壓板,英文簡稱CCL),是由木漿紙或玻纖布等作增強材料,浸以樹脂,單面或雙面覆以銅箔,經熱壓而成的一種產品。 當它用於多層板生產時,也叫芯板(CORE)。
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覆銅板,從基材考慮,主要可分以下幾類:紙基板、玻纖布基板、合成纖維布基板、無紡布基板、復合基板。。。
覆銅板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FR-1 ──酚醛棉紙,這基材通稱電木板(比FR-2較高經濟性)
FR-2 ──酚醛棉紙,
FR-3 ──棉紙(Cotton paper)、環氧樹脂
FR-4──玻璃布(Woven glass)、環氧樹脂
FR-5 ──玻璃布、環氧樹脂
FR-6 ──毛面玻璃、聚酯
G-10 ──玻璃布、環氧樹脂
CEM-1 ──棉紙、環氧樹脂(阻燃)
CEM-2 ──棉紙、環氧樹脂(非阻燃)
CEM-3 ──玻璃布、環氧樹脂
CEM-4 ──玻璃布、環氧樹脂
CEM-5 ──玻璃布、多元酯
AIN ──氮化鋁
SIC ──碳化硅
④ 電路板材料有哪些
柔性印製電路板的材料一、絕緣基材
絕緣基材是一種可撓曲的絕緣薄膜。作為電路板的絕緣載體,選擇柔性介質薄膜,要求綜合考察材料的耐熱性能、覆形性能、厚度、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等。現在工程上常用的是聚醯亞胺(pi:polyimide,商品名kapton)薄膜、聚酯(pet:polyester,商品名mylar)薄膜和聚四氟乙烯(ptfe:ployterafluoroethylene)薄膜。一般薄膜厚度選擇在o.0127~o.127mm(o.5~5mil)范圍內。
柔性印製電路板的材料二、黏結片
黏結片的作用是黏合薄膜與金屬箔,或黏結薄膜與薄膜(覆蓋膜)。針對不同薄膜基材可採用不同類型的黏結片,如聚酯用黏結片與聚醯亞胺用黏結片就不一樣,聚醯亞胺基材的黏結片有環氧類和丙烯酸類之分。選擇黏結片則主要考察材料的流動性及其熱膨脹系數。也有無黏結片的聚醯亞胺覆銅箔板,耐化學葯品性和電氣性能等更佳。
由於丙烯酸黏結片玻璃化溫度較低,在鑽孔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沾污不易除去,影響金屬化孔質量,以及其他粘接材料等不盡人意處,所以,多層柔性電路的層間黏結片常用聚醯亞胺材料,因為與聚醯亞胺基材配合,其問的cte(熱膨脹系數)一致,克服了多層柔性電路中尺寸不穩定性的問題,且其他性能均能令人滿意。
柔性印製電路板的材料三、銅箔
銅箔是覆蓋黏合在絕緣基材上的導體層,經過以後的選擇性蝕刻形成導電線路。這種銅箔絕大多數是採用壓延銅箔(rolled
copper
foil)或電解銅箔(electrodeposited
copper
foil)。壓延銅箔的延展性、抗彎曲性優於電解銅箔,壓延銅箔的延伸率為20%~45%,電解銅箔的延伸率為4%~40%。銅箔厚度最常用35um(1oz),也有薄18um(o.5oz)或厚70um(2oz),甚至105um(30z)。電解銅箔是採用電鍍方式形成,其銅微粒結晶狀態為垂直針狀,易在蝕刻時形成垂直的線條邊緣,有利於精密線路的製作;但在彎曲半徑小於5mm或動態撓曲時,針狀結構易發生斷裂;因此,柔性電路基材多選用壓延銅箔,其銅微粒呈水平軸狀結構,能適應多次繞曲。
柔性印製電路板的材料四、覆蓋層
覆蓋層是覆蓋在柔性印製電路板表面的絕緣保護層,起到保護表面導線和增加基板強度的作用。外層圖形的保護材料,一般有兩類可供選擇。
第一類是干膜型(覆蓋膜),選用聚醯亞胺材料,無需膠黏劑直接與蝕刻後需保護的線路板以層壓方式壓合。這種覆蓋膜要求在壓制前預成型,露出需焊接部分,故而不能滿足較細密的組裝要求。
第二類是感光顯影型。感光顯影型的第一種是在覆蓋干膜採用貼膜機貼壓後,通過感光顯影方式露出焊接部分,解決了高密度組裝的問題;第二種是液態絲網印刷型覆蓋材料,常用的有熱固型聚醯亞胺材料,以及感光顯影型柔性電路板專用阻焊油墨等。
這類材料能較好地滿足細間距、高密度裝配的撓性板的要求。
柔性印製電路板的材料五、增強板
增強板黏合在撓性板的局部位置板材,對柔性薄膜基板超支撐加強作用,便於印製電路板的連接、固定或其他功能。增強板材料根據用途的不同而選樣,常用聚酯、聚醯亞胺薄片、環氧玻纖布板、酚醛紙質板或鋼板、鋁板等。
⑤ 電路施工材料選用哪些
1.電線:
①為了防火、維修及安全,最好選用有長城標志的「國標」塑料或橡膠絕緣保護層的內單股銅芯電線;
②線材槽截容面積一般是:照明用線選用1.5平方毫米,插座用線選用2.5平方毫米,空調用線不得小於4平方毫米,接地線選用綠黃雙色線,接開關線(火線)可以用紅、白、黑、紫等任何一種,但顏色用途必須一致
2.穿線管:
①電路施工涉及空間的定位,所以還要開槽,會使用到穿線管;
②嚴禁將導線直接埋入抹灰層,導線在線管中嚴禁有接頭;
③對使用的線管(PVC阻燃管)進行嚴格檢查,其管壁表面應光滑,壁厚要求達到手指用力捏不破的強度,而且應有合格證書;
④可以用符合國標的專用鍍鋅管做穿線管。國家標准規定,應使用管壁厚度為1.2毫米的電線管,要求管中電線的總裁面積不能是過塑料香內截面積的40%。例如:直徑20毫米的PWC電香只能穿15平方毫米導線5根,2.5平方毫米導線4根
3.開關面板、插座
①面板的尺寸應與預埋的接線盒的尺寸一致;
②表面光潔、品牌標志明顯,有防偽標志和國家電工安全認證的
⑥ 家裝電路材料需要哪些
底盒、4平方三色電線、2.5平方三色電線、PVC管、管碼、螺絲、膠塞、電膠布、水泥和沙、開關面板、蛇皮軟管。。。
⑦ 電路板的材料有哪些
PCB板材質分類
印製板(PCB)的主要材料是覆銅板,而覆銅板(敷銅板)是由基板、銅箔和粘合劑構成的。基板是由高分子合成樹脂和增強材料組成的絕緣層板;在基板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導電率較高、焊接性良好的純銅箔,常用厚度35~50/ma;銅箔覆蓋在基板一面的覆銅板稱為單面覆銅板,基板的兩面均覆蓋銅箔的覆銅板稱雙面覆銅板;銅箔能否牢固地覆在基板上,則由粘合劑來完成。常用覆銅板的厚度有1.0mm、1.5mm和2.0mm三種。
覆銅板的種類也較多。按絕緣材料不同可分為紙基板、玻璃布基板和合成纖維板;按粘結劑樹脂不同又分為酚醛、環氧、聚脂和聚四氟乙烯等;按用途可分為通用型和特殊型。
國內常用覆銅板的結構及特點
(1)覆銅箔酚醛紙層壓板
是由絕緣浸漬紙(TFz一62)或棉纖維浸漬紙(1TZ-一63)浸以酚醛樹脂經熱壓而成的層壓製品,兩表面膠紙可附以單張無鹼玻璃浸膠布,其一面敷以銅箔。主要用作無線電設備中的印製電路板。
(2)覆銅箔酚醛玻璃布層壓板
是用無鹼玻璃布浸以環氧酚醛樹脂經熱壓而成的層壓製品,其一面或雙面敷以銅箔,具有質輕、電氣和機械性能良好、加工方便等優點。其板面呈淡黃色,若用三氰二胺作固化劑,則板面呈淡綠色,具有良好的透明度。主要在工作溫度和工作頻率較高的無線電設備中用作印製電路板。
(3)覆銅箔聚四氟乙烯層壓板
是以聚四氟乙烯板為基板,敷以銅箔經熱壓而成的一種敷銅板。主要用於高頻和超高頻線路中作印製板用。
(4)覆銅箔環氧玻璃布層壓板
是孔金屬化印製板常用的材料。
(5)軟性聚酯敷銅薄膜
是用聚酯薄膜與銅熱壓而成的帶狀材料,在應用中將它捲曲成螺旋形狀放在設備內部。為了加固或防潮,常以環氧樹脂將它灌注成一個整體。主要用作柔性印製電路和印製電纜,可作為接插件的過渡線。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覆銅板,從基材考慮,主要可分以下幾類:紙基板、玻纖布基板、合成纖維布基板、無紡布基板、復合基板。
覆銅板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FR-1——酚醛棉紙,這基材通稱電木板(比FR-2較高經濟性)
FR-2——酚醛棉紙
FR-3——棉紙(Cotton paper)、環氧樹脂
FR-4——玻璃布(Woven glass)、環氧樹脂
FR-5——玻璃布、環氧樹脂
FR-6——毛面玻璃、聚酯
G-10——玻璃布、環氧樹脂
CEM-1——棉紙、環氧樹脂(阻燃)
CEM-2——棉紙、環氧樹脂(非阻燃)
CEM-3——玻璃布、環氧樹脂
CEM-4——玻璃布、環氧樹脂
CEM-5——玻璃布、多元酯
AIN——氮化鋁
SIC——碳化硅
⑧ 各個電子元件都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金屬材料。
電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是電子電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個別封裝,並具有兩個或以上的引線或金屬接點。電子元件須相互連接以構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電子電路,例如:放大器、無線電接收機、振盪器等,連接電子元件常見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電路板上。
電子元件也許是單獨的封裝(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晶體管、二極體等),或是各種不同復雜度的群組,例如: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排阻、邏輯門等)。
(8)電路三大材料擴展閱讀:
為了保持電子元件運作的穩定性,通常將它們以合成樹脂(Resin dispensing)包覆封裝,以提高絕緣與保護不受環境的影響。元件也許是被動或有源的(passive or active):
1、被動元件(Passive components)是一種電子元件,在使用時它們沒有任何的增益或方向性。在電路分析(Network analysis)時,它們被稱為電力元件(Electrical elements)。
2、有源元件(Active components)是一種電子元件,相對於被動元件所沒有的,在使用時它們有增益或方向性。它們包括了半導體器件與真空管。
⑨ 電路圖,需要什麼材料
看圖這是一個簡易型音頻放大電路圖,所需元件:
1、NPN型低頻三極體
2、電容:51p一隻;47p二隻;
3、電阻:33k二隻;
4、線圈:直徑0.8mm繞73圈、1.2mm繞6圈。
⑩ 電路板的材料分那幾種
你到無線電市場問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