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三室兩廳兩衛的房子強電改造電路一般分幾路,分別是哪幾路謝謝
你的安排有合理處.但是我感覺不合理在於.你的照明和插座在一路.
建議專
房間的照明電路屬為一路.
廚房和衛生間的照明電路為一路
以上採用1.5mm*2.
廚房插座為4mm*2 1.5*1 帶接地 為一路
客衛生間為2.5mm*2 1.5*1 帶接地 為一路(包含浴霸)
衛生間為2.5mm*2 1.5*1 帶接地 為一路(包含浴霸)
客廳為4mm*2 1.5*1 帶接地 為一路
卧室 書房 所有插座為4mm*2 1.5*1 一路
所有的空調插座 6mm*2 1.5*1 為一路
這樣布線.也為8路.因為分別使用了不同功能性進行了劃分.使故障的排除較為容易,並且有相對的互補性,因為一旦其中一路電路出現內部故障,可以封閉後,使用其他線路補充.
至於空調,看來你採取的是多點空調,這樣可能造成空調插座較多.耗電量也較大.
建議你購買中央空調,集中所有的空調插座.
至於為何採取三線結構,包含接地,可以極大避免了漏電,並且建議你的空氣開關都安裝帶有漏電保護功能的,這樣整個房間的接地,就基本合理了.
『貳』 請教三室兩廳的房子電線能用多少
錯啦,家用的線沒有是「1.6平方米」的線的,要不的話,您想想該有多粗呀。大概是1.5平方毫米的吧,那它的線徑是1.37毫米的。這種規格的線,只能用作照明線路的線,不能用於家用插座的線。 家中的布線一般應該為:1,空調線,採用截面積為4平方毫米的線,規格應為:1*2.24; 2,插座線採用2.5平方毫米的線,規格為1*1.76; 3,照明線,採用1.5平方毫米的線,規格為1*1.37; 4,各插座的保護接地線,可以採用1.37的線。 所有電線均應是單股「銅芯塑料」線,規格中「1」為單根線,1.37、 1.76 、 2.24、等為單股銅線的線徑;家裝線路中,不管是牆內暗埋敷設還是牆外明管敷設,都必須穿管敷設固定,不可以直接埋入牆內或沿牆面固定。 對於電線的承受功率(負載)的限定,家用單相電路可以根據「經驗公式」來計算,即每1個平方毫米的銅芯線可以承受1千瓦左右的功率,電流大約在4.5A—5A左右。這樣如果是當某一個插座迴路的負荷超過線能承受的功率的話,可以將線路分為兩路或者多路控制,以減輕每一個控制迴路上所承受的功率。
『叄』 新房裝修~三室兩廳的一般要買多少迴路的配電箱
一個總開,一個五孔,一個空調,一個浴霸,五個照明應該用十迴路或十迴路以上的配電箱用。
『肆』 三室兩廳一廚二衛電路要裝多少迴路
有條件迴路可分細些(如空調、冰箱、廚衛設獨立的)一般6~8迴路。
『伍』 三室兩廳兩衛一廚的房子裝修配電問題
基本上可以的,但是總開關最少要63安的,客廳空調最好選40安的,現在空調特別是立式的,往往需要較大的電流啟動,還有就是插座卧室和各廳最少分兩路,這是為了維修方便,因為客廳,餐廳使用的頻繁,用電量也大,冬季可能需要電暖氣,吃火鍋等,這樣事可能維修多些,和卧室分開,不影響卧室插座使用,餐廳客廳這路插座空開要大些最少32安,卧室的最少25安。
『陸』 請問我的房子是三室兩廳兩衛,裝修大概需要多少電線,迴路分幾路,用多大的斷路器。謝謝。
具體電線數量,要看著平面圖計算,3室2廳的格局有無數種。而且電線的數量和你的需求也有關聯。比如多少燈,多少插座,多少開關控制等等,這個都需要現場規劃出來,不是每個3室2廳使用的電線都一樣多。
電路分路的話,現在家庭一般有3種分類法
第一種,簡單分類:全屋照明一路,全屋插座一路,全屋空調一路
第二種,功能分類:全屋照明一路,廚房、衛生間插座一路,客廳居室插座一路,空調一路
第三種,詳細功能分類:居室及客廳照明一路,廚衛照明一路,客廳居室插座一路,廚衛插座一路,空調一路,電熱水器單獨一路
空開(斷路器),照明線路用10A,插座線路用16A,空調和廚衛插座用20A,總控用40A。品牌推薦APP和施耐德
『柒』 三室二廳一廚二衛電路布線圖
這里在這里講不清,說了你也不懂
『捌』 求一套三室兩廳兩衛裝修水電圖,完整的,有效果圖更好!
水電圖的前置是頂面燈點陣圖,必須把天花頂棚的布置和燈具位置先劃分好,然後電路才能走開關和插座,不明白的地方就將三室兩廳的設計圖和效果渲染圖給兩套你多研究下咯
『玖』 100平方的三室兩廳配電箱選12迴路還是16迴路
看看這個吧,你說迴路應該是戶內箱的模數,這個要看漏電選的什麼型號了,有的漏電是2個模數,有的是2個半模數。
『拾』 家裝三室兩廳兩衛一廚配電箱總開關漏保用多少A的配電箱迴路怎麼分
總開關建議選用100A的,因為你家房子比較大,使用的電器會比較多,要考慮到冬天使用空調、熱水器、電烤箱這種大功率的情況,後續可能還會添置別的大功率電器。配電箱的迴路,可以參考這個方案:照明1回,衛生間熱水器1回,廚房插座1回,其他房間插座1回,空調室內掛機1回,室外機1回,這樣基本就夠用了。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追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