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字電路功放和模擬電路功放板的區別
二、數字功放和模擬功放的區別
數字功放由於工作方式與傳統模擬功放完全不同,因此克服了模擬功放固有的一些缺點,並且具備了一些獨有的特點。
1. 過載能力與功率儲備
數字功放電路的過載能力遠遠高於模擬功放。模擬功放電路分為A類、B類或AB類功率放大電路,正常工作時功放管工作在線性區;當過載後,功放管工作在飽和區,出現諧波失真,失真程度呈指數級增加,音質迅速變壞。而數字功放在功率放大時一直處於飽和區和截止區,只要功放管不損壞,失真度不會迅速增加,如圖1所示。
圖1 全數字功放與普通功放過載失真度比較
由於數字功放採用開關放大電路,效率極高,可達75%"90%(模擬功放效率僅為30%"50%),在工作時基本不發熱。因此它沒有模擬功放的靜態電流消耗,所有能量幾乎都是為音頻輸出而儲備,加之前後無模擬放大、無負反饋的牽制,故具有更好的「動力」特性,瞬態響應好,「爆棚感」極強。
2. 交越失真和失配失真
模擬B類功放在過零失真,這是由於晶體管在小電流時的非線性特性而引起的在輸出波形正負交叉處的失真(小信號時晶體管會工作在截止區,無電流通過,導致輸出嚴重失真)。而數字功放只工作在開關狀態,不會產生交越失真。
模擬功放存在推挽對管特性不一致而造成輸出波形上下不對稱的失配失真,因此在設計推挽放大電路時,對功放管的要求非常嚴格。而數字功放對開關管的配對無特殊要求,基本上不需要嚴格的挑選即可使用。
3. 功放和揚聲器的匹配
由於模擬功放中的功放管內阻較大,所以在匹配不同阻值的揚聲器時,模擬功放電路的工作狀態會受到負載(揚聲器)大小的影響。而數字功放內阻不超過0.2Ω(開關管的內阻加濾波器內阻),相對於負載(揚聲器)的阻值(4"8Ω)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不存在與揚聲器的匹配問題。
4. 瞬態互調失真
模擬功放幾乎全部採用負反饋電路,以保證其電聲指標,在負反饋電路中,為了抑制寄生振盪,採用相位補償電路,從而會產生瞬態互調失真。數字功放在功率轉換上沒有採用任何模擬放大反饋電路,從而避免了瞬態互調失真。
5. 聲像定位
對模擬功放來說,輸出信號和輸入信號之間一般都存在著相位差,而且在輸出功率不同時,相位失真亦不同。而數字功放採用數字信號放大,使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相位完全一致,相移為零,因此聲像定位準確。
6. 升級換代
數字功放通過簡單地更換開關放大模塊即可獲得大功率。大功率開關放大模塊成本較低,在專業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7. 生產調試
模擬功放存在著各級工作點的調試問題,不利於大批量生產。而數字功放大部分為數字電路,一般不需調試即可正常工作,特別適合於大規模生產。
採納哦
❷ 數字功放電路圖
數字功放也稱D類功放,與模擬功放的主要差別在於功放管的工作狀態。回傳統模擬答放大器有甲類、乙類和甲乙類、丙類等。一般的小信號放大都是甲類功放,即A類,放大器件需要偏置,放大輸出的幅度不能超出偏置范圍,所以,能量轉換效率很低,理論效率最高才25% 。乙類放大,也稱B類放大不需要偏置,靠信號本身來導通放大管,理想效率高達78.5%。但因為這樣的放大,小信號時失真嚴重,實際電路都要略加一點偏置,形成甲乙類功放,這么一來效率也就隨之下降,雖然高頻發射電路中還有一種丙類,即C類放大,效率可以更高,但電路復雜、音質差,音頻放大中一般都不用,這幾種模擬放大電路的共同的特點是晶體管都有工作在線性放大區域中,它按照輸入音頻信號大小控制輸出的大小,就像串在電源與輸出間的一隻可變電阻,控制輸出,但同時自身也在消耗電能。 數字功放的功放管工作在開關狀態,理論狀態晶體管導通時內阻為零,兩端沒有電壓,當然沒有功率消耗;而截止時,內阻無窮大,電流又為零,也不消耗。所以作為控制元件的晶體管本身不消耗功率,電源的利用率就特別高。
❸ 功放電路圖
誰能給個2000W--6000W的大功率功放電路圖!!!越清晰越詳細越好! 謝謝!
❹ 功放分幾種類型
1、按導電方式: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導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甲類功放(又稱A類)、乙類功放(又稱B類)、甲乙類功放(又稱AB類)和丁類。
2、按元件數量:按功放輸出級放大元件的數量,可以分為單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
3、按功放管類型:按功放中功放管的類型不同,可以分為膽機和石機。
4、按功能:按功能不同,可以前置放大器(又稱前級)、功率放大器(又稱後級)與合並式放大器。
5、按用途:按用途不同,可以分為AV功放,Hi-Fi功放。
6、按照使用元器件:按照使用元器件的不同,功放又有「膽機」(電子管功放),「石機」(晶體管功放),「IC功放」(集成電路功放)。
7、按使用人群:按使用人群可分為三大類「專業功放」「民用功放」「特殊功放」。
(4)電路功放擴展閱讀
功放差異:Hi-Fi功放與AV功放是目前家用功放中的兩個主要類別。這兩類功放用於不同的用途,設計的側重也不相同。Hi-Fi功放用於欣賞音樂,使用者追求的是盡可能的「原汁原味」。而AV功放的使用者追求的是與畫面相配合的「現場」效 果,甚至是誇張了的「現場」效果。
這兩類功放不太好直接比較孰優孰劣, 比如價位同為三千多元的Hi-Fi功放與AV功放,Hi-Fi功放的成本投入只在兩個聲道上,而AV功放的成本投入則要兼顧5—6個聲道,還要具有一定的效果處理功能。
❺ 功放電路工作原理
要全說原理的話,那就很多了
只能大概的說一下
從左邊說起吧
那幾個電容不用說了,全是用來耦回合的,用三種電容是答為了讓高中低三種信號都容易通過
Q1和左邊那幾個K級別的電阻,構成了偏置電路,這個電路看起來簡單,分析起來就多了,12K和VR1是給Q2提供偏置電流的
下面15K的是給Q3提供偏置電流的
Q2和Q3是給後級作為驅動用的,兩個20歐的電阻是讓輸出的兩個三極體的E極之間產生一點電壓,這個電壓可以給後級作為偏置,讓後級的工作點比AB類功放稍高一點點,改善交越失真
後面的三極體就是輸出極了,作為電流放大的輸出的,中間的0.22歐電阻是給幾個輸出用作電流平衡用的,沒有這幾個電阻的話,可能會導致輸出的某一個三極體電流過大,另一個卻沒有多少電流輸出
那30歐電阻和0.047UF電容是一個茹貝爾網路,目的是讓喇叭對於輸出來說更像一個電阻,而不是電感這對於電路來說,是一件好事
簡單的就說那麼多了,但這個電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功放
首先,輸出級的8個三極體都沒有B極電阻,這會讓輸出電流不平衡的
電路沒有負反饋,一個沒有負反饋的功放電路,並不能算是一個好功放
❻ 什麼叫低頻功放電路
人耳所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約為20至20000Hz,科學家們把頻率在400Hz以下的稱為低頻;內400Hz至8000Hz之間的稱為中頻容,而8000Hz至20000Hz范圍內的則稱為高頻.低頻區聲音雄壯渾厚,中頻區聲音雄壯有力,而高頻區聲音則高昂明快.整個頻率范圍的聲音信號讓人聽起來雄壯有力,明快高昂,十分和諧悅耳自然.而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用於放大聲音的音頻功率放大器所能放大的頻率范圍卻遠高於人耳所聽到的頻率范圍,可達到16至30000Hz. 但用於把電信號轉換成聲音信號的設備--揚聲器卻仍舊無法達到這么寬的范圍.於是,人們就把揚聲器也做成了幾種:即低音;中音和高音的.低音的揚聲器發低頻范圍內的音頻信號,中音揚聲器發中頻范圍內的音頻信號,而高音揚聲器則發高頻范圍內的音頻信號.
功放電路中的分頻器則起到了把功率放大器輸出的整個頻率范圍內的音頻信號分成低頻段,中頻段,高頻段,並分別輸送到低頻,中頻和高頻揚聲器中去.使這三種揚聲器共同工作,讓人們在欣賞音樂時,既可以欣賞到雄壯渾厚的歌喉,又能聽到高昂明快的器樂.
❼ 功放機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
1、軟啟動保護
在大電流吸取量的音響設備,接通電源的瞬間其流過的電流值可以達到其平均電流值的4-10 倍時,對電網和設備本身都是一個沖擊,嚴重的時候會損壞設備。
2、直流保護
當功放輸出級發生損壞時或靜態偏置發生偏移時都有可能輸送出直流信號。
而對於揚聲器來說,它的工作方式只對交流信號產生阻抗,對於直流信號它不產生任何的阻抗(等於零阻抗),這時的電流就為無窮大,因此揚聲器的線圈在直流信號下就等同於一根發熱絲會被迅速燒毀。
3、短路保護
當功放輸出級發生損壞時或靜態偏置發生偏移時都有可能輸送出直流信號。
而對於揚聲器來說,它的工作方式只對交流信號產生阻抗,對於直流信號它不產生任何的阻抗(等於零阻抗),這時的電流就為無窮大,因此揚聲器的線圈在直流信號下就等同於一根發熱絲會被迅速燒毀。
4、過流保護
當功放的負載太低但又沒有達到短路狀態,這時候短路保護不會動作,但輸出的電流會非常之大超過功放的安全使用值,這時候過流保護電路就會介入工作,通常的做法是:
控制輸入電壓和輸出電流,讓功放始終工作在在安全范圍內。
5、過熱保護
設計優良的功放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過熱保護,只有當外部使用環境惡劣或內部發生故障的時候才會動作。
整台功放最熱的地方就是輸出級晶體管的C極(集電極),因此過熱保護的溫度感應器一般安裝在離晶體管的 C 極最近地方或散熱器上最熱的地方。
6、失真壓限器
音響設備的輸入電平值都有一個規定的范圍,如果超出這個范圍,信號就會產生削頂,嚴重的時候會變成方波。
失真限幅器的作用是保證輸入信號的電平始終控制在音響設備允許的線性工作區范圍內。一般的標準是THD1%時啟動。
(7)電路功放擴展閱讀:
定壓輸出功放器:
定壓輸出的功放過去叫擴音機,在農村和企業常作廣播系統使用,普通功放機的輸出阻抗很小,一般為8歐姆,不適於遠距離傳輸。
定壓功放輸出的信號電壓很高,適合遠距離傳輸,與定壓功放連接的揚聲器(喇叭)安裝有配套的匹配變壓器用以降壓。但由於音質不十分優秀,一般用於背景音樂系統和有線廣播系統等。
❽ 用90類三極體做一個簡單功放〔電路圖詳細〕
搭了一復個電路,可以稱得上是功放電路制。(對於最簡單的單管放大電路只能是放大電路,但沒有功率放大功能。)電源電壓3-6V均可。拆一個2822兩個外圍元件搞定,音質好,功率大。
9013和9012才是配對管。其次,9000系列的管子是小功率三極體,做個耳放還差不多,推動大的揚聲器太困難了,用TDA2003之類的晶元來方法。
(8)電路功放擴展閱讀:
三極體,其實在英文裡面的說法是千差萬別的,三極體這個詞彙其實也是中文特有的一個象形意義上的的詞彙。
電子三極體 Triode (俗稱電子管的一種)。
雙極型晶體管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J型場效應管Junction gate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MOS FET ( Metal Oxide Semi-Con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英文全稱。
❾ 專業功放電路圖怎麼看
看圖的原則之一便是,看電路的主要功能,看懂了主要的功能後,其他部分都是圍專繞主要功能進行的提升屬與改善,
根據P = UI可知,功率放大電路一般又由電壓放大電路和電流放大電路組成,先進行電壓放大,再進行電流放大,舉個例子,基本的電壓放大電路則是三極體射極接地的共發射極放大電路,而基本的電流放大電路則是射極跟隨器電路,而信號經過了電壓放大後,再進行電流放大時,電流放大電路就會有很高的消耗功率,因此發熱嚴重,容易引起熱擊穿,為了解決這個熱擊穿的問題,往往在電流放大電路中引入達林頓連接,等等,為了使輸出信號電壓振幅接近電源電壓,採用推挽式設計跟隨器,而為了消除推挽式設計的交越失真,則增加溫度補償電路,有些為了擴大增益等,引入反饋,皆不一而足,但總的來說,抓住最關鍵的功能,其他的都是對關鍵功能的輔助,這一點在工程分析上比較實用。
❿ 功放電路板上的幾個符號意思
正面圖還沒貼啊,那隻有猜了
1、A-B插口肯定插變壓器,但各繞組電壓不詳。
ACP-G-ACP:這組端子用雙插針,應為交流主電壓輸入端,接變壓器對稱的雙電源繞組,中點抽頭接地(G);
AC10-13-G-10-13:同樣為對稱的雙電源繞組,10和13分別為兩繞組不同電壓的抽頭,中心抽頭接地(G);
F-F:燈絲電壓?電子管或陰極射線顯示屏才有燈絲,反正FF一般代表這個;
AC6:又是一個繞組,根據其兩端分別僅接一個二極體,估計仍是與其他繞組共中心抽頭接地。
2、C-D插口,信號出入不能確定,姑且認為首字H對應L,尾字L對應R,則
HR:高頻右聲道;
HL:高頻左聲道;
LL:低頻左聲道;
LR:低頻右聲道;
FAN:風扇;
間隔的G,全部為接地端。
高低頻左右聲都出來了,你這裡面有電子分頻嗎大哥?
3、E-F插口
HR、HL:同上,從能看到的布線,是和上面連接的信號通道;
-B:兩個針,負電源;
AC:在這個地方出現交流的字眼,且線路走向不明,不懂;
FAN:風扇;
RY:繼電器 relay 的縮寫?如果有 relay 的話;
LR、LL:同上,也是和C-D插口有連接的;
G照舊是地;
+B:正電源。
到這里本想說講完了,但這H/L打頭的四個線,敢情只是來你這塊板子繞一圈,有這么奇怪的事?C-D插口右邊應該是四個電容,裝哪不行。所以這就想起來,你這個是不是無環路反饋的膽+石,如果是,H/L就不是指高低音,而是指上管和下管的激勵端了。
總之你的線索不完整,判斷這些端子是要整架機器逆向繪圖的,所以不管對錯,採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