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
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
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
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
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
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
,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
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
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
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
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
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
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
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
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
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
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
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
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
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
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
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
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
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
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
,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
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
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
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
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
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
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
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
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
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
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
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
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
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
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
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
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我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
大。
㈡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開拓中小城鎮與鄉村市場成為內銷增長動力。冰箱進入城鎮較早,面臨更新換代,
且鄉村普及令需求潛力得以釋放,加之科龍與美菱恢復性增長,令冰箱內銷增長顯
著。空調進入城鎮較晚且未向鄉村普及,處於城鎮飽和與鄉村需求難釋的境況,令
內銷增幅驟降甚至負增長。獨具的價格優勢令白色家電出口持續高幅增長,退稅是
出口獲利重要來源。出口擴大產銷可提高產能利用率,凸顯規模效應,利於攤薄單
位成本。降低家電出口退稅率令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擠壓了盈利空間。人民幣升
值對家電企業影響負面,產能過剩致使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倚仗,低價低成本是主
要優勢,匯率變動難以實現出口價格提升。非關稅壁壘作用凸顯,主要出口地區提
高節能指標和徵收回收費;換用新冷媒製冷劑令空調單位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成
本優勢。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家電產品實行反傾銷措施,倘若遭受全面反傾銷
,必定對家電行業和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第一章 2006年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整體狀況
二、空調
三、電冰箱
四、洗衣機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行業進入壁壘低,競爭者眾多,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狀況。
二、廠家差異化道路
三、市場細分更加明顯
四、產品走向
五、行業加速整合
第三節 主要國家與地區
一、美國:市場成熟、需求增長平穩,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二、歐洲: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新的環保政策加大外來品牌進入的難度
三、日韓:消費市場保持平穩,產量逐漸外移
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戰略要地
第二章 2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二、產業結構
三、產業競爭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優勢依舊明顯
二、各廠商上紛紛將注意力瞄向三四級消費市場
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四、中國白色家電產業正處於整合關鍵期
五、宏觀政策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第三節 重點地區發展概要
一、長三角
二、珠三角
三、其他重點區域
第三章 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發展預測
第一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趨勢分析
一、空調市場發展趨勢
二、電冰箱市場發展趨勢
三、洗衣機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規模預測
一、空調市場預測
二、電冰箱市場預測
三、洗衣機市場預測
第三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結構預測
一、產品市場結構
二、區域市場結構
三、營銷渠道結構
第四章 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細分產業研究
第一節 空調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二節 電冰箱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三節 洗衣機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熱點
三、阻礙因素
第五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內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二節 國外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三節 渠道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白電市場的渠道結構
三、細分市場的渠道結構
四、渠道發展特點
五、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發展研究
一、特徵
二、趨勢
第二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模式演進
一、產業生命周期
二、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
三、演進路徑與挑戰
第七章 我們的建議
第一節 對政府的建議
一、宏觀調控
二、更加發揮家電行業協會的幫助企業經營的作用
三、指導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第二節對 廠商的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品牌策略
五、服務策略
第三節對 渠道商的建議
一、改進運作模式達到與廠家的雙贏
二、避免盲目投資,減少渠道成本擴大銷售利潤
三、品牌店、超市和大型百貨商場惟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保存自己的份額
㈢ 中國家電行業競爭力分析
全球家電銷售額起底回升,亞太地區市場份額較大
國際著名咨詢機構Statist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電(包括九類:洗衣機、滾筒式烘乾機、洗碗碟機、冰箱、冰櫃、炊具/烤爐、爐灶、抽油煙機、微波爐)的銷售規模達到1830億歐元(按照歐元兌美元比例為1.11),約合2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㈣ 家電行業分析報告
銷售規模小幅下降,線上銷售佔比提升
根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零售額為8032億元,較2018年小幅下降2.2%,其中61.4%銷售額來自線下銷售渠道。雖然目前我國家電銷售額仍主要由線下銷售渠道完成,但隨著網路電商的興起,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佔比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家用電器線上銷售渠道銷售額佔比為38.6%,較2018年同比增加2.4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㈤ 家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家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今後幾年家電業的發展將繼續面臨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業的雙重壓力,面臨嚴重的出口形勢,家電業的發展將更加依靠國內市場。隨著節能、環保、智能和安全成為家電發展的主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高端產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電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自主創新將成為家電業發展的戰略支撐點。預計未來幾年家電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增長繼續趨穩。
1、家電產品出口形勢嚴重
歐盟25國重新修訂的技術標准、環保標准,對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熨斗、烤箱、照明設備、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等十幾類輕工產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壘,使企業發展及產品出口面臨嚴重挑戰。這兩個指令幾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電子電器領域,而中國每年出口到歐盟市場的該類產品達數百億美元,其中又以家電產品為主,由於這兩個指令都會明顯增加中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嚴重影響我國317億美元家電出口歐盟,不少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產品會被排斥出歐盟市場,因此2006年我國家電出口形勢比較嚴重。
同時,我國家電產品在出口上並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產品很多仍是貼牌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自有品牌建設上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另外,在產品核心技術上我國家電產品仍沒有取得本質的突破,仍以引進和仿製技術生產,要害部件仍需要從跨國壟斷企業購買,出口產品的自有技術含量不高,處於利潤鏈的低端環境,出口規模很大,但贏利能力不高。這些因素使得我國家電產品盡管出口形勢表 現良好,但依然存在較大的發展障礙,出口市場的擴大存在較大困難。
另外,全球范圍內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石油和基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影響未來世界經濟的進一步回升,全球經濟保持穩定回升的缺乏足夠的支持,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面臨適度調整,但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這些因素都將對未來家電產品出口形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增長速度有可能放緩,對行業增長的拉動力量也會因此減弱。
2、城鎮化進程加快為家電行業增長提供持續性的需求支撐
我國城市化進程步入出現快速發展階段。城鎮發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進了居民消費需求總量的提高,加之房地產市場需求的逐漸回溫以及家裝市場的發展,將為家用電器產品提供穩定的需求擴張基礎,這些因素為家電行業的增長提供了長期支撐。從2005年空調市場的發展來看,家裝市場已成為中國空調業產能急劇擴張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國空調行業總產能突破了8600萬台,與去年相比增幅達到23%。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中為新房裝修而購買空調的比例高達36.7。
3、農村家電市場會有所升溫
新一屆中心政府成立以來,一直對三農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並不斷推動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輕農民負擔,推動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連續兩年保持較快增長,對於改變農民收入預期,擴大消費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農村以家用電器為主的第二次消費結構升級已由沿海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內陸地區。由於國家支持農業發展、保護農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未來幾年農民收入將會出現較快的增長。這對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來看,家用電器將是農民收入增加後重要的消費支出領域,農村家電市場將會逐漸升溫,未來家電產品在一二級市場日漸飽和的情況下向三四級市場滲透成為可能。
4、家電產品技術升級趨勢將加快
價格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已經促進了家電企業不斷增強技術研發,以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和產品技術結構的日益升級保持和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水平,家電產品結構的技術升級趨勢將不斷加快,為行業保持穩定的增長提供動力。同時,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也需要家電行業提供更多新興產品滿足市場需要,節能、環保、智能、安全等特點已經成為消費者對家電產品新的要求,消費升級和家電產品的結構升級將形成良性的互動促進家電行業不斷以結構升級獲得增長動力。
在電子電器領域,我國明年將發布關於數字電視產業的產業政策。目前數字電視技術的地面無線傳輸標准還未確定,收發端相關的系統型標准已經出台,產品標准將於春節前出台。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時間表,2006年中國將開展數字衛星直播業務,滿足看不到有線電視的全國三分之二家庭的需求。「十一五」期間將正式推廣數字電視地面廣播,至2010年,除西部地區外,全國縣級城市基本完成向數字化的過渡,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全面終止模擬電視廣播。這一根本性的技術變革將極大的促進新的市場需求的擴張,為家用電子產品行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因此技術進步已經成為家用電子電器行業增長的動力源泉,家電產品的技術升級趨勢會得以加快。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家電產品在使用功能上的、應用環境上的智能化、網路化、物聯網化將會得到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發展。
㈥ 家電行業到底怎麼樣呢
2019年家電市場新政落地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後簡稱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在1月29日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中稱,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為擴大內需的救市政策,這輪家電市場新政絕不是十年前「家電下鄉」政策的卷土重來。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靠政策吃飯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節能、智能和超高清成為這輪家電市場刺激政策的關鍵詞。
方案指出,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並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行業人士分析,據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就可以增加1.5億台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時,上述方案還提到要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產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持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持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事實上,節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電行業目前的發力方向,國美方面表示,目前彩電品類中智能彩電佔比可達到95%。冰箱和洗衣機高能效商品佔比也達到95%。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傑此前在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的發言中也稱,2019年將推進用5G技術傳播4K內容的工作,4K超高清視頻用戶預期到2022年能夠達到2億戶。
在將刺激家電市場做為拉動內需增長抓手的背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發言中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貿易國。劉宇南也在發布會中援引數據稱,根據統計來看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銷售的大國,2017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的內銷量大概是2.3億台,銷售額接近8000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四大家電產量除了洗衣機出現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類電器均同比增長,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彩電產量為20381.5萬台,同比增長14.6%。空調產量為20486萬台,同比增長10%。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為7150.7萬台,同比下降0.4%。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876.7萬台,同比增長2.5%。
2018年全年全國四大家電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輪回 2019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全國試點推廣
十年一個輪回。同樣採取補貼模式的家電下鄉政策也正是於2009年前後從試點推向全國。
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展開試點工作。按照相關規定,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將按售價給予13%的財政補貼。2008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14個省區市落地。2009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推廣到全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各地家電下鄉政策均以四年為期。2013年1月31日,「家電下鄉」政策正式結束。
而作為家電下鄉的後續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政策規定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給予消費者不同金額的節能補貼。
相隔十年的新舊家電補貼政策,擴大內需救市的意味同樣明顯。據記者了解,家電下鄉政策是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外銷急速下滑危機。而眼下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創2003年來新低。其中,作為以往的消費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1%和8.2%,位於全年低點。
但與上一輪家電補貼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補貼比例相比,這輪新政更具彈性,強調「有條件的地方」與「適當」。而與家電下鄉聚焦農村市場不同,這輪新政提到的「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則意味著更大市場。
從家電下鄉政策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據上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台,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但家電下鄉政策的相關後遺症也很快凸顯。失去政策刺激的家電市場,陷入長期疲軟狀態。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下鄉等補貼政策在激發出農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的同時,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而空冰洗等家電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都長達十年。同時,電商近幾年的輪番大促也已經讓家電市場的購買力充分釋放。同時,作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增長乏力。
而對家電企業來說,補貼也並不好拿。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電廠商相繼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
1月1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回應家電新政相關問題時則稱,有人聽到新政很高興,但我並沒有很高興,過去的家電下鄉補貼,讓很多企業弄虛作假,推動這個補貼政策時,反而格力電器比較吃虧的。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尋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長動力顯然更為重要。
㈦ 中國家電品牌介紹
家電品牌排行榜
經過多方位考察國內各大家電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理念、企業文化,於是得出了以下榜單:
NO.1 海爾集團(Haier)
理由:中國馳名商標,中國,亞洲企業200強,白色家電品牌,中國價值品牌之一,海爾秉承:「」真誠到永遠「」的企業理念。海爾集團公司,從品質到售後都是杠杠的。
NO.2 三星(Samsung)
理由:全球500強企業,消費電子領域龍頭,全球電子產業領導者,三星(中國)有限公司。
NO.3 美的集團(Midea)
理由:成立於1968年,中國小家電著名品牌,中國企業500強 廣東美的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NO.4 格力電器(Gree)
理由:格力作為中國空調的佼佼者,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上市公司100強,家電也是中國做的很好的一家企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NO.5 TCL
理由: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中國500強排行榜,全球化的智能產品製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
NO.6 創維(Skyworth)
理由:創維堅持做「徹底的產品主義者」,創維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86位。
NO.7 西門子(Siemens)
理由: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創立於1847年,是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1872年進入中國。
NO.9 海信(Hisense)
理由:海信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中國著名商標。曾獲得上市公司金鷹獎、金鳳凰獎。
NO.9 老闆(robam)
理由:專注於做抽油煙機,老闆吸油煙機2015-2018連續四年全球銷量第一。
NO.10 方太(FOTILE)
創建於1996年。二十餘年來始終專注於嵌入式廚房電器的研發和製造的大型中國企業,在廚房電器上有多個創新產品屬於行業標桿。
推薦以下幾個國產品牌
1 海爾,秉承「真誠到永遠的理念」,創立於1984年,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領導者,其大家電(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視-熱水器-廚電)的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還是超級好用的,特別是海爾的售後,受到廣大用戶的好評。
2 美的,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家電品牌,其生產的家電品質優良,也是智能家電行業的提供商。
3 格力,格力的空調所有的人都知道,格力現在也在朝著智能家居的方向持續發展。未來估計在智能家居的市場上也就有一席之地。
㈧ 我國家電零售行業的現狀
在消費品市場整體增長速度放緩的環境中,由於拉動家電消費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以及「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對家電銷售有著重要貢獻的政策即將退出市場,2010年作為熱點商品銷售的家電在2011年開局就呈現出了放緩態勢,且下半年放緩趨勢更為明顯。
從家電市場運行情況來看:
(一)家電市場零售額增速放緩
2011年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家電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1.5%,比2010年同期放緩7.3個百分點;下半年7-10月份零售額同比增速大幅度低於2010年同期,雖然11月和12月 「搭政策末班車」消費心理,促使家電市場零售額增速有所回升,但未改變全年零售額增速放緩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限額以上企業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21.6%,比2010年回落6.1個百分點。
(二)家電產量和出口增速呈緩慢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我國家用洗衣機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15.6個百分點;家用電冰箱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6.6個百分點;房間空調器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17.0個百分點;彩色電視機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4.4個百分點。
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導致我國家電產品出口保持緩慢增長態勢,尤其是自9月份以後,我國出口總額增速持續走低。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家電產品出口額946.2億美元,同比增長7.9%,增速低於全行業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
(三)家電零售價格降幅繼續收窄
2011年我國經濟運行中物價漲幅較高,全年CPI漲幅高達5.4%,其中7月份CPI同比增長6.5%,創37個月新高。在較高物價影響下,許多商品零售價格出現上漲,家電零售價格雖然繼續保持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價格同比下降3.1%,降幅比2010年收窄0.8個百分點,在2009年價格達到最大降幅之後連續兩年收窄。
(四)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減弱
「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在過去兩年裡對拉動家電消費起到積極作用,但進入2011年,一季度「家電下鄉」、「以舊換新」銷售額和銷售量尚保持高速增長;二季度,「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效果呈現持續走弱態勢,部分月份家電下鄉零售額和零售量同比出現負增長。2011年全年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量1.03億台,實現銷售額26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5%和53.1%,增速相比2010年的130%和170%大幅放緩。
(五)一線城市家電銷售增速創新低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統計數據,從2009年起,隨著一線城市居民家電保有量趨於飽和,家電銷售增速呈放緩態勢,2011年一線城市家電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7.4個百分點,增速創2006年來新低。與此同時,二、三線城市在家電銷售渠道下沉的帶動下,同比保持穩定增長,2011年零售額分別增長12.3%和14.4%,大大高於一線城市增速。
(六)網上銷售成為傳統連鎖銷售的強有力競爭對手
近年來網上銷售爆發火熱,家電網上銷售也呈現快速增長。粗略計算,中國家電網購市場規模2011年底達到400億元,約占網上零售交易總額的5.0%。網上銷售渠道的迅猛崛起,給傳統連鎖銷售渠道帶來巨大壓力,以京東商城為例,2009年銷售量僅為60億,2010年銷售額達到102億;而2011年的發展目標是260億,以翻倍甚至數倍的速度飛躍式增長。在整體家電市場銷售增速放緩態勢下,網上銷售高速增長,必將促使其與傳統連鎖零售渠道展開市場份額的爭奪,成為傳統零售渠道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㈨ 現在國內家電行業的行情如何
國內家電行情很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器正在快速的進入家庭。冰箱,彩電,空調等等。你看,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