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维修问题 > 维修行业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

维修行业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27 02:07:17

⑴ 车间是由什么组成的其中维修工工序有哪些危害因素

摘要 车间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企业生产行政管理的一级组织。由若干工段或生产班组构成。

⑵ 机修有哪些危险源,如何预防

一、 机械修理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 烫伤 2、 机械伤害 3、 压伤 4、 高处坠落、 坠物 5、 油料妨害
二、 机械修理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1、 机械修理工必须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 熟悉安全作业规范。
2、 机械修理工作业人员, 在作业时, 必须穿戴与工作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 机械修理工严禁酒后作业、 疲劳作业。
4、 机械修理工严禁不听指挥、 冒险作业、 违规作业。
5、 机械维修上下同时作业时, 必须由专人指挥, 协调作业。
6、 对电动设备的机械故障进行维修时, 必须切断电源, 并派专人看守。
7、 机械的电气故障, 必须由专业电工处理。
8、 对于运转过热的机械进行维修时, 必须待机械冷却后方可拆卸部件和放油、 水等。
9、 拆卸机体时, 必须检查支撑点是否安全可靠。
10、 在吊装作业前, 必须检查吊绳是否超负荷和是否挂好, 吊装部件上是否有容易掉下的工具或部件。
11、 在机械下方作业, 必须防止机械上方拆卸后临时存放的零件或使用的工具掉下伤人。
12、 在机械上方作业, 必须穿软底防滑鞋防止在机械上滑倒。 在高于 2 米的机械设备上作业, 如没有护栏应系安全带。
13 多人操作的工作台, 中间应设防护网, 对面方向朝着时应错开。
14、 清洗用油、 润滑油脂及废油渣及废油、 绵纱不得随地乱丢, 必须在指定地点存放。
15、 扁铲、 冲子等尾部不准淬火; 出现卷边裂纹时应及时处理; 剔铲工件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人;活动板手不准反向使用; 打大锤不准戴手套; 大锤甩转方向不准有人。
16、 用台钳夹工作, 应夹紧夹牢, 所夹工件不得超出钳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 机械解体要用支架,架稳垫实, 有回转机构的要卡牢。
17、 修理机械应选择平坦坚实地点, 支撑牢固。 使用千斤顶时, 须用直立垫稳。
18、 不准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操作。 架空试车, 不准在车辆下面工作或检查, 不准在车辆前方站立。
19、 检修机械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锁好开关箱, 应挂有“正在修理, 禁止合闸开动” 标志。 非检修人员, 一律不准发动或转动。 检修时, 不准将手伸进齿轮箱或用手指找正对孔。
20、 严禁未拉闸断电, 擅自检修机械设备或机具。
21、 设备检修后应先接零接地, 后接电源, 未接零接地前, 禁止送电试机。
22 试车时应随时注意各种仪表、 声响等, 发现不正常情况, 应立即停车
23、 根据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的情况不同, 其他安全防范措施。

⑶ 维修危险源有哪些

(一)车辆维修危险源

砂轮机、汽油,举升机,千斤顶是车辆维修危险源。车辆的启动情况,其实安全预防很重要,安全需要常抓不懈。

第一、砂轮机
砂轮机运行过程中容易溅起颗粒,造成人员伤害,同时砂轮机及电缆必须绝缘良好,否则会出现人员触电。

第二、举升机
举升机工作时,存在人员触电、伤害、高空等危险因素。

第三、千斤顶
使用千斤顶顶车时支架必须牢固,顶起和放下车辆时用力轻以免车辆突然落下造成人员伤害。

(二)机房火灾危险源:

机房外部建筑行业有关、机房内的供配电系统起火、机房内的用电设备起火、人为事故引起的火灾。

(1)机房内的用电设备起火,当设备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元器件因质量、故障、老化或接触 电阻过大而发热着火,引燃周围可燃物,扩大成灾。

(2)机房内的供配电系统起火,由于机房内的用电设备多,机房内供电线路布线集中复杂, 且机房内设备一般为连续运转,导致机房内的供电线路发热量较大甚至出现提前老化的现象,易发生供电线路的起火现象。

(3)人为事故引起的火灾,由于机房内部的工作人员缺乏防火知识,违反有关安全防火规定 进行操作引起起火,若此时不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措施,将会使火势蔓延而造成重大损失。此类故障也包括外部人员利用保安措施上的疏漏进入机房故意纵火的破坏的情况。

⑷ 维修单位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如何分析,识别和控制

楼主可以参考以下资料,再根据维修职业的特点选择。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因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工作程序。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监测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的重点是现场调查。而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重点则是根据项目的设计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提供的工程设想,进行资料调研和类比调查工作。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危害筛选等过程。
1收集资料
主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① 建设项目概况;
② 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副产品情况;
③ 生产工艺情况;
④ 生产设备情况;
⑤ 所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与毒性指标;
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⑦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现场调查
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 原料、辅料等加料口位置及其密封情况;
② 毒性大、常温下挥发性强、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岗位(物品)的管理;
③ 防尘、防毒、防噪声等卫生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运行情况;
④ 维修或抢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
⑤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的关系;
⑥ 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与演练情况。
3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
② 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名称与用量或产量,
有害杂质含量等;
③ 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交叉污染情况;
④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4危害筛选
在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现场采样监测、进一步定量识别的依据:
① 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
② 现场浓度(强度)较高、出现机会多;
③ 作业人员接触人数多、机会多;
④ 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⑤ 有采样职业卫生检测国家标准。
对于一些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分析等还不能全面定性识别的建设项目,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进行实测,以免遗漏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包括资料调研、类比调查、工程分析、主要危害因素预测等过程。
1资料调研
主要包括:
① 全面研读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
② 重点排查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副产品
情况;
③ 主要生产设备及工艺选择情况;
④ 拟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与毒性指标。
2类比调查
为正确识别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选择与拟建项目或评价单元相同的生产装置进行类比调查。通过类比对象现场调查,了解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强度。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 类比对象与拟建项目在原料、工艺、设备、防护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
② 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名称及其用量或产量,有害杂质含量;
③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的情况;
④ 维修或抢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
⑤ 应急救援预案,主要生产设备及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⑥ 类比对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⑦ 类比对象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⑧ 类比对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⑨ 类比对象历年劳动者健康监护结果,以及劳动者对现场有害因素的感
受等;
瑏瑠类比对象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并非每个建设项目都能找到有说服力的类比对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分评价单元类比的方法,以评价单元为单位分别找出类比对象。如果仍找不到类比对象,可以采取工程分析法、经验法等其他方法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3工程分析
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工程分析,推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找不到类比对象或类比对象不尽相同时,往往利用工程分析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
8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识别:
① 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
②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名称及转化情况;
③ 产品和副产品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与含量;
④ 作业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交叉污染情况;
⑤ 所选设备运行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情况。
4主要危害因素预测
在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后,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危害预测、进一步定量识别的依据:
① 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
② 现场浓度(强度)可能较高、出现机会多;
③ 预计劳动者接触机会多;
④ 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和采样检测国家标准。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与评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与评价是工业企业的一项常规职业卫生工作。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对监测或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其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危害筛选等过程。具体内容可参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但对下列
问题应给予关注:
① 认真查阅评价对象以往所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定期评价资料,从中获得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一手资料;
② 重点关注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产品产量、卫生防护设施是否有改变,并分析其改变对评价对象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影响;
③ 查阅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询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的自我感觉,从中发现可能遗漏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新线索。 版权信息:本文来自职业卫生网:http://www.zywsw.com/

⑸ 汽车维修车间的危险源有哪些

汽修维修过程中危险源 :

一、千斤顶
使用千斤顶顶车时支架必须牢固,顶版起和放下车辆时用力权轻以免车辆突然落下造成人员伤害。
1、使用千斤顶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结实场地,用安全登按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
2、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在车底作业。

二、举升机
举升机工作时,存在人员触电、伤害、高空等危险因素。
1. 设备接地良好,电线无破裸漏,合理操作。
2. 举升和下降举升时工作范围内不得站人,应两人配合工作,一人操作,一人观察。
3. 定期检查举升机液压管接头的坚固情况,工作室观察压力表的压力。
4. 举升车辆时要按照车辆规定的位置进行举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 车辆举升时,车辆上的松散件和维修工件应取下,防止跌落伤人。

三、砂轮机
砂轮机运行过程中容易溅起颗粒,造成人员伤害,同时砂轮机及电缆必须绝缘良好,否则会出现人员触电。
1. 工作时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需佩戴齐全,不能正面打磨。
2. 开机前检查砂轮是否出现裂痕和松动,及时更换砂轮机,砂轮防护罩齐全。

⑹ 维修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如何防范

那要看维修什么东西了,
如果维修机械设备,打开外壳,自然内部会有一定的危险,如触电、机械伤害、烫伤、高处坠落等等。
如果维修化工设备,更有可能中毒窒息、火灾等危险。
防范的话要针对危险源采取,事先要分析评估有哪些危险因素,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安全维修,必要时需要防护用品,监护人员等。
小心总是没有错的。

⑺ 汽车维修行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汽车维修行业涉及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电焊、喷漆等,其中电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电焊烟尘、金属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紫外辐射等,可导致劳动者发生电焊工尘肺、锰中毒、以及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电光性眼炎等多种职业病。

⑻ 维修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维修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1、机械伤害,就是骨折这类的。 进入机器前要做好防护,例如安全插销,挂好维修警示牌,将操作界面锁死,防止施工时的误操作。

2、有毒气体伤害,比如煤气等。要佩戴有毒气体报警仪,佩戴氧气呼吸设备。
3、粉尘伤害,比如金属粉尘。带好防尘口罩,防尘呼吸面具等。
4、高空坠落伤害,比如维修天车或高空钢结构等。要系好安全绳。
5、辐射伤害,比如贝塔射线,伽马射线等,X射线虽然是无源辐射但是也还是要注意。防辐射有防辐射服,但最重要的是施工时一定要关闭射线源,再进入现场施工,同时注意观察一般带射线的装置都有声音或警示灯等装置。

⑼ 汽车维修有哪些职业病

有,不能看谁车有一点毛病,看到了就想给他修,

阅读全文

与维修行业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乃病免家居 浏览:908
挍拌机电路 浏览:635
如何除掉防水涂料 浏览:285
发型家居 浏览:630
净水器维修店怎么样 浏览:863
重庆翊宝维修部怎么样 浏览:802
家居卫生间装饰设计 浏览:425
美之家电暖桌童锁解不开怎么办 浏览:668
南京联想笔记本维修点 浏览:32
上海永嘉家具店在哪里 浏览:35
美的从化维修点 浏览:557
2018年什么品牌的家电质量好 浏览:479
小区没有维修资金怎么维修 浏览:5
苏州马涧小家电维修 浏览:941
房屋维修怎么做资料 浏览:240
宁夏月星家居怎么样 浏览:166
爱回家电影的内容是什么 浏览:254
北京爱彼售后维修 浏览:930
旧房翻新吊顶要多少钱 浏览:522
诸暨移动维修电话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