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下电缆线如何防水
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让水和电缆隔绝开来,从而起到防水功能。电缆的制作中,电缆首先会被嵌入在类似果冻的化合物中,保护即使在与海水接触的情况下电缆也不会损坏。然后将光缆装入钢管中,防止水的压力将其破坏。接下来将其包裹在整体强度极高的钢丝之中,并套在铜管之中,最后套上聚乙烯材料的保护层。靠近大陆架的海岸,海底电缆的铺设通常采用轻质电缆搭配强度更大的钢丝,并覆盖沥青涂层以防止海水腐蚀。
海底电缆(undersea cable)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海底电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现代的海底电缆都是使用光纤作为材料,传输电话和互联网信号。全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888年完成。
海底电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海底通信电缆主要用于通讯业务,费用昂贵,但保密程度高。海底电力电缆主要用于水下传输大功率电能,与地下电力电缆的作用等同,只不过应用的场合和敷设的方式不同。由于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环境探测、海洋物理调查,以及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应用复杂技术,因而海底电缆的制造厂家在世界上为数不多,主要有挪威、丹麦、日本、加拿大、美、英、法、意等国,这些国家除制造外还提供敷设技术。
目前220kv光电复合海缆打破国外垄断格局,开始不需要完全依靠进口。 2015年8月份,宁波某家电缆公司,国内首条220kv(目前全球海底电缆电压的最高等级)电缆开始装船,意味着中国也能够自行研发制造高压电缆,不再依赖国外进口!
⑵ 楼地面铺设普通电线防水要求
防水需要专门的防水电线,是双层护套的。楼地面铺设普通电线防水要求要高于普通的电线。为了防止漏电,地下的电线接头要进行两次处理,即用绝缘黑包布包紧,再用防水的塑料包布进行处理。
⑶ 75平方的电缆线断了如何接好,接好后埋在地下还要防水
问题补充:(如果避雷针确实要装 可以直接把避雷针直接焊接在铁制的屋顶上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谢谢) 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不是可以直接焊接的问题,而是必须直接焊接在金属屋顶上。 因为如果避雷针不与屋顶焊接在一起,当接闪雷电时,雷电会沿着避雷针-----避雷引下线-----地网-----可以导电的任何物体(包括金属水管、进出室内的供电和电话线路、湿润的墙壁)等进入到室内,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袭击。 但是焊接在一起了后,形成了等电位体,这时相应地抬高了地电位,但是由于电位均衡的原理,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相对来说要隐患少一些,规范当中也特别提倡在建筑物的天面上所有可导电的物体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也就是焊接在一起,比如金属的广告牌,屋顶的旗杆,供暖供水系统,通风设施。 金属的板房屋顶可以直接拿来做成避雷网的,称之为“自然避雷设施”。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中第2.0.4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所以:你的金属板房是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包括: 第3.4.1条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第3.4.2条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本规范第2.0.4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第3.4.3条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规定:
一、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S≥1.89kc2 (3.4.3) 式中 S —-钢筋表面积总和(m2)。
二、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4.3的规定。 第3.4.7条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第3.4.9条 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绕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二、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三、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你所说的避雷设施的接地措施应按照以下条文来实施,具体地说:别吝啬您的镀锌钢筋,多打几根,这样接地电阻越低,越利于雷电能量的对地泄放。 第4.3.1条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 第4.3.5条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
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 第4.3.6条 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你的屋顶与地网之间的“避雷引下线”应按照以下条文来实施: 第4.2.1条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第4.2.2条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第4.2.3条 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路。 第4.2.3条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第4.2.5条 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综上所述,你不需要额外树立避雷针和避雷带了,但是必须把金属的屋面各个连接处焊接在一起,因为螺丝扭的地方它们的电气接触是很不好的,焊在一起后就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然的避雷天面”了。 然后在你屋顶的四个角上找个对角线的两个角引两条避雷引下线到地下,引下线可以采用10个大的镀锌圆钢,更好的选择是16平方以上的铜线,如果是镀锌圆钢,则上要与屋顶焊接,下要与地网焊接;如果是铜线,可以用扁钢和铜接线鼻使用氩弧焊焊接成铜铁接头,用这个接头一端与铜线用压线钳可靠压紧一端与钢材焊死,这样电气接触就可靠和牢固了。然后你的地网选择环绕房屋一周是最好的,如有硬化地面和道路不可行,就选择周围的绿化带或者潮湿低洼的地方,开挖长度为15米以上,深度为80公分以上的地沟,在地沟下将50mm一米五以上长度的镀锌角钢接地极打到地底,接地极之间距离大于2米以上吧,规范要求是5米的间距,然后之间使用10mm的镀锌圆钢焊接在一起。 但是这样仅仅是接地哦,接地电阻是降不到哪去的,要降低接地电阻,最好是找附近的框架建筑物的水泥立柱,敲掉一点,从里面的钢筋焊接出来,这些立柱内的钢筋是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一般都能满足要求。 另外,如果有水井或者自来水公司的金属水管埋地,连接这个也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⑷ 地下室穿墙电缆的防水做法
工艺流程:
止水套管预埋――套管清理――安装管道/线缆――内侧堵塞――外侧堵塞――打密封胶――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节点图:
构造做法:
1、止水套管预埋
止水环与套管必须满焊。
浇筑混凝土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孔口临时封闭。按要求定位并安装牢固。
2、套管清理
在安装管道/线缆前须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铁锈,并在管壁刷防锈漆,等防锈漆干透之后安装管道/线缆。
3、安装管道/线缆
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调整管道坡度及支吊架,固定好管道/线缆后方可进行管道/线缆与套管间隙的封堵。
4、内侧堵塞
先从内侧用沥青油麻丝填充至套管的中间部位,并填充密实。
5、外侧堵塞
从外侧填堵沥青油麻丝。
6、打胶
打室内套管与管道密封胶,在室内采取措施顶实密封材料后打室外套管与管道间隙密封胶。
7、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套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沿套管及套管外墙周边各不小于150mm。
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与外墙一起施工防水层。
质量控制点:
1、止水套管安装
2、管道/线缆安装
3、油麻、沥青油膏堵塞密实
4、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范围、厚度控制
⑸ 地埋电缆接头怎么做防水处理
1.买电缆附件,有防水材料的
2.自己组合,买热缩管或者防水自粘带缠绕
⑹ 电缆沟防水怎么做
电缆沟防水是要进行隔层的,这个是地下防水施工的标准的。
⑺ 电线接头怎么防水
电线接头的接法有很多种,虽然它们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实际上根据用途以及具体适用场景方面的差异以及消费者自己的后期操作习惯看来,关于电线接头接法的选择还是相对而言较为重要的。那么今天着重介绍的就是这个板块的信息,并且还包括了关于电线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以及电线接头套管的介绍等等其他方面同样值得参考学习的知识。
一、电线接头接法
电源线接头分为“十”字接法、“-”字接法、“丁”字接法等等。接头应缠牢,光滑无刺。在线头断开前,应先用钢丝钳丝轻压一下,再缠绕至口处,然后左右摆动,线头就会很地服贴地在接头处断开。如果接头在干燥处,应先用绝缘黑布裹两层,再裹塑料胶带(也叫PVC胶粘带)两层,再用J-10绝缘自粘带拉长200%左右裹二三层,最后裹两层塑料胶带。因为直接使用塑料胶带缺点多多:塑料胶带时间一长易生胶错位、胶开;电器负荷重时,接头发热,塑料胶带易熔化收缩;电源接头在接线盒内相互压,接头有毛刺时,很容易戳空塑料胶带等,这些隐患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线路适中,造成火灾。而使用绝缘黑胶布就不会出现以上情况,它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性,能长期紧裹着接头处,受时间及温度影响而干固定型,不会脱落,并且阻燃。再者,用绝缘黑胶布裹后再裹胶带能防潮、防锈。当然,绝缘自粘带也有缺陷,它虽防水性能好但易破,所以最后需裹上两层塑料胶带作保护层,接头与接头的绝缘自粘带相互不粘,性能更好。
二、电线接头怎么防水
高压防水胶带,跟普通塑料绝缘胶带一样的用法,包起来就可以了。这种胶带看起来像橡胶一样的,就像汽车轮胎那种黑色的,软的,比较厚,包起来后捏一下就成一个整体了,完全密封起来,不怕水的。去卖电工材料的地方都能买到。
三、电线接头套管介绍
一般的电源线外要用质量,硬度大点的套管,套管的防火性能、防水性能要好。
套管,通常用在建筑地下室,用来保护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装的铁圈。
套管的分类:刚性套管、柔性防水套管、钢管套管及铁皮套管等。
上文从用户以及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并且我们假设电线接头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是大家都能够清楚了解的,因此就主要分析了电线接头的接法以及具体的关于它的防水方面的处理步骤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考虑到不少人士在其他方面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更是呈现了关于电线接头套管的内容,由此不难能够了解到它能起到保护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⑻ 电线裸露在外怎么防水
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用防水绝缘胶布包裹住裸露在外的电线 ,两边露在外面的接头多缠一点,比较安全
⑼ 水下电缆接头如何防水
水下电缆接头防水方法:
一、电缆穿过电力预埋管
可以使用电缆管道封堵袋,将电力预埋管的两头进行严密封堵,能起到100%的防水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小动物侵入的效果,给予整段电力管道一个清洁、干燥的环境。
不会因为时间推移产生开裂漏水等问题。少部分情况下电缆穿墙后进入水下环境,这种工况下也可以在墙体内预埋电力管,然后采用电缆管道封堵袋有效密封,也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二、电缆在水下进行连接
一部分情况下,电缆必须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由于电缆不是无限长,两端电缆之间的连接部位(接头)一旦位于水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1、端子压接好以后,在端子周围缠绕防水填充胶。收缩热缩管。
2、如果是一般略微潮湿的环境,就在电缆两端分别缠绕上防水填充胶带,收缩护套管(护套管两端必须带胶)即可。
3、如果环境比较恶劣,就必须使用自粘性防水胶带进行加强防水。
敷设方式:
海缆敷设主要包括电缆路由勘查清理、海缆敷设和冲埋保护三个阶段。电缆敷设时要通过控制敷设船的航行速度、电缆释放速度来控制电缆的入水角度以及敷设张力,避免由于弯曲半径过小或张力过大而损伤电缆。
其中,在浅滩段(南岭侧)敷设时,电缆敷设船停在距离海岸4.5千米的地方,通过岸上的牵引机牵引,将放置在浮包上的电缆牵引上岸,电缆上岸后拆除浮包,使电缆下沉至海底。
深海段敷设时,电缆敷设船释放出电缆,使用水下监视器、水下遥控车不断地进行监视和调整,控制敷设船的前进速度、方向和敷设电缆的速度,以绕开凹凸不平的地方和岩石避免损伤电缆。
在施工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对海底电缆进行深埋保护,减小复杂的海洋环境对海底电缆的影响,保证运行安全。
⑽ 电线埋入地下的接头如何处理
接头处用红砖干摆电缆接头井,以后检查和维修方便,接头井的底部一定要大一些,电缆接头的线要有富余 ,周围回填用干净的沙子,防水电缆走护套管后埋入地下。接牢后,用热缩管封住。接头位置错开,对接管外先塑料带,然后自粘带,最后塑料带,都用半包法缠两层。芯线绝缘做好,电缆绝缘按同样的办法处理。如果有电缆护套或UPVC管,可以包在电缆最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