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力骨干通信网是如何构成的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三纵四横”电力主干通信网络, 形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通信网络 格局。电力骨干通信网由四级组成:一级通信网由国家电网公司总部至各 区域电网公司和直调发电厂、变电站以及各区域电网公司之间的通信系 统组成;二级通信网由区域电网公司至区域内省电力公司和直调发电厂、变电站以及各省电力公司之间的通信系统组成;三级通信网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至所辖地(市)电力公司和直调发电厂、变 电站以及各地(市)电力公司之间的通信系统组成;四级通信网由地 (市)电力公司至35kV及以上变电站、所属县供电公司、办公场所等通 信系统组成。骨干通信网按网络类型可划分为传输网、业务网和支撑网。传输网 (传送网)包括光缆、光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载波 通信系统等•,业务网包括综合数据网、调度交换网、行政交换网、会议 电视网、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等;支撑网包括时钟(时间)同步网、网管 网等。
⑵ 智能电网的发展
“智能电网”的概念首先由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班子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得到相应。各电力公司、高新技术公司对其定义也不尽相同。 智能电网,即Smart Grid,这个概念又包括智能电子网格、智能电力网格、聪明网格(包括各种电、水、热、医、冷、数据等网格)和未来网格等涵义,具有商业流行语的特征。其原意是建立新的电力客户服务信息管理体系,其核心是推动电力调度体系优化,有限度地加强电网的可靠性,提高能源效率。这是一个狭义的电网信息化升级概念,是对传统电网部分或特定系统的提升和改造。
这里说说我国的情况吧。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给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换言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首先要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变电的智能化建设,要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满足经济意义和节能,最后保证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接入。
美国思科公司公开称,美国智能电网将带来1000亿美元商机,其中通讯部分为200亿美元。思科的一名副总裁称,智能电网规模将比"互联网大100或1000倍,部分家庭有互联网连接,部分家庭没有互联网连接,但所有家庭都离不开电"。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访美,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相晤,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选择了"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开始加入全球电力改革战。
不过从字义上理解,"坚强智能电网"仅是生硬的复制了美国"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的概念,其"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内涵,在概念上也存在着相互交叉和语义重复。武建东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互动化"实际上是上述"四化"概念的灵魂和本质,完全可以直接统一称谓为"互动电网"。
武建东认为,目前流行的"智能电网"概念,无法界定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难以概括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体系。
武建东将"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
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⑶ 中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智能电网是能够监测分析客户、电网设备及网络节点上电力流与信息流,控制电力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实现电网自主优化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以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电网的内涵、构架、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意见》中提到: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
国家电网公司对坚强智能电网的表述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也就是说,人可远程指挥调度解决问题,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出指令的主体,构建无人值守+集中管控变电站。
可采用图扑软件构建轻量化的 3D 可视化场景,建立动态的数字化变电站模型,数字孪生变电站可视化系统。多维度呈现变电站运维场景,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运维设备、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变电站设备的全状态感知力与控制力,增强变电站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高运检精益管理水平。
⑷ 智能电网是什么
“智能电网”的概念首先由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班子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得到相应。各国电力公司、电科院、高新技术公司(包括IBM、Google、SUN等)对其定义也不尽相同。这里说说我国的情况吧。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给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换言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首先要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变电的智能化建设,要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满足经济意义和节能,最后保证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接入。
智能电网基于电力系统,涵盖的范围很广,2005年到2010年是智能电网的规划推广阶段,2011到2015年是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
另,有前景未必适合所有人、所有公司,如果你的专业和特长与其发展相吻合,那是最好的。
⑸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框架是什么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访美,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相晤,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选择了"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开始加入全球电力改革战。不过从字义上理解,"坚强智能电网"仅是生硬的复制了美国"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的概念,其"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内涵,在概念上也存在着相互交叉和语义重复。"互动化"实际上是上述"四化"概念的灵魂和本质,完全可以直接统一称谓为"互动电网"。
⑹ 国家电网2020年企业战略目标是什么其意义有哪些
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2020年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
那什么是“一强三优”呢?
“一强三优”即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按照既定战略目标,2020年的国家电网公司是这样一家现代公司:
电网坚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提高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和装备水平,形成东、西部两个同步电网,把国家电网建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现代化电网,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年,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129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61亿千伏安(千瓦),分别比2015年增长45%和68%,跨国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增长1.6倍,达到3.7亿千瓦。
资产优良:强化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完善资产布局,治理低效资产,大幅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拓展产业、金融、国际业务资产规模,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布局。
服务优质:提升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公平开放,为广大电力客户和市场主体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优质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在电力扶贫、普遍服务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到2020年,城、农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别下降2.3小时、8.3小时,供电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投资367亿元,解决3.91万个自然村未通动力电、8.67万个自然村动力电改造问题,建设经营区扶贫光伏发电接网工程,完成公司承担的五县(区)31.9万人定点扶贫任务。
业绩优秀:统筹电网、产业、金融、国际业务协同发展,促进各单位协调发展,公司安全、质量、效率、效益等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业领先水平,品牌价值、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持续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
现代公司:全面推进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完善企业治理,实现“三集五大”持续提升、高效运转,形成“两级法人、三级管理”企业架构,把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创新引领、管理科学、实力强大的现代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品牌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