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电大全 > 哪些家电企业进行了价格战

哪些家电企业进行了价格战

发布时间:2023-04-22 23:13:32

Ⅰ 中国家电巨头长虹:被美国拖欠44亿跌落神坛,后来怎样

“天上彩虹、人间长虹”,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彩电品牌,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每卖出3台电视机就有1台长虹,并连续20年保持销售量第一的我国家电巨头企业,如今却跌落神坛。

长虹想开拓美国市场然却被拖欠了44亿元货款,现如今,长虹的年营业收入只有小米的一半,年利润也只有格力的百分之一,还因急需流动资金而以8000万元的价格,卖掉价值1.5亿元的长虹大厦。

长虹,中国曾经的家电巨头企业

长虹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军工企业,1965年转为民用,但其产品质量一向以军工质量著称。长虹的崛起与董事长倪润峰的战略布局和对市场的敏锐度紧密相关。倪润峰23岁进入长虹,从一个普通工人一路成长为车间主任、厂长,后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接连的战略失误及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使长虹亏损并急需流动资金,为了尽快改变现状,2018年9月长虹竟以8000万的价格出售了位于上海静安区的长虹大厦,而当时它的市场价格至少在1.5亿元以上。昔日的家电巨头如今却以低价销售办公楼求自保,不免让人感到惋惜。

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家电巨头企业长虹已变得黯然失色、跌落神坛,曾经让人引以自豪的民族品牌却不得不靠卖楼自保,让人为之惋惜。在互联网、5G发展的新一轮机遇中,我们更希望看到长虹能走出困境,再次崛起。

Ⅱ 国美走进良性循环,将在五一启动价格战,国美电器究竟为什么能越做越好

黄光裕在现场表示,国美加入家居业务看似跨界,其实国美对家山册困居行业并不陌生,零售业方面直接间接参与了很多家居行业产业链,地产行业也参与了装修、设计等规划。黄光裕认为,如今,国美看到了家装行业的痛点,而这些痛点需要用商业模式进行改变,此次国美将逗念设计、材料、施工平台放在一起,是平台化使产业链形成一个闭环,让B端之间以及与C端之间能够更加透明。国美打扮家APP用科技手法节省了时间,保障商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谈到国美电器为什么越做越好,规模越做越大,黄光裕表示,这是因为国美走进了一个良性循环,有了一定的商业模式,大家既合作又相对独立。

Ⅲ 黄光裕“掀起”价格战,却无人应战,这是怎么回事

黄光裕自从入狱以后,大家都十分关注这位昔日的中国首富,目前的一个状况是怎么样的。现在黄光裕已经被释放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从他出狱到现在他又做了哪些事情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下黄光裕出狱后所做的一些事情。

那我们也知道在早期的话,黄光裕有着价格屠夫之称,带领着国美一路的厮杀,就主要是依靠这个价格战的杀手锏,以及这个商业策略,从北到南一路征服了中国的各大市场坐稳了中国家电老大的位置。这伍高族次的玩法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的商业大环境。这次在全网以最低价近万款商品的活动当中,部分商品的价格比平时低了10~40%,除了价格低还有一些抽奖的活动等等一系列营销玩法,但是最终的结果也没有激起太多人的一个关注以及购买。

为什么昔日的价格战术在现今的环境下没有得到如意的效果呢?那是因为在过去的20年以来,中国零售市场的价格战玩法已经非常成熟了,特别是电商崛起以后,更是将价格战的玩法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属于这个头部的天猫和京东这样的大型企业,一个有的双11的节日,一个创造了618的消费者购物节,在各个电商平台每半年都有一次腔弊大的活动促销,每个季度都有一个活动,每一个月也有一个小的活动,消费者几乎可以天天购买到价格便宜的商品,而拼多多创造了农村市场各种补贴玩法,更是积累了大批农村的一些忠实的粉丝客户。所以综上所述,国美目前的一个情况,除了市场的占有率比较低,和其他几个巨头的电商企业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所以说如果没有后续的一系列有着颠覆手法的商业操作,估计昔日首富的辉煌难以重现。

Ⅳ 张近东:家电业的“江湖大佬”

回眸张近东15年的创富历程,始终离不开一个“快”字。
1984年,张近东走出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进入一家南京鼓槐雹楼区属企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出现一股“下海”潮流。
年轻的张近东也在此时跃跃欲试。张近东利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为自己创业攒到了10万元资本。当时最热门也最赚钱的商品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供不应求。但张近东却没凑这个热闹,在冷静思考了几天后,他做出了令周围许多人惊讶的选择:专营那时还属于“奢侈品”的空调。
1990年12月,27岁的张近东,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辞去了固定工作,在远离闹市的南京宁海路上租下一个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门面,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开始了个人和苏宁电器的创业历程。
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从这家并不起眼的 “小门面”竟驶出一艘中国屈指可数的家电连锁业“航母”――苏宁电器,而其掌舵人张近东则成为“中国连锁风云人物”。
富有前瞻性的第一步奠定了张近东事业的基础。当时正处于空调销售的暴利时代。张近东下海第一年就做到了6000万元,纯挣1000万了。此时的张近东年仅28岁。在当时南京国有大商场眼中,民营企业苏宁无疑是半路杀入空调业的“程咬金”。
1993年,“八大商场”联合发动空调大战向苏宁发难,宣称将统一采购统一降价,如果哪家空调厂商供货给苏宁,他们将全面封杀该品牌。这场商战是中国家电业第一次在卖方市场下出现的“价格战”,不过苏宁反而一战成名,凭借平价优势当年空调销售额达到3亿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空调经销商,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赢家。
但好景不长,1995年以后,中国家电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许多制造商直接渗透零售市场。为此,张近东逐渐缩减批发业务,开始自建零售终端,卖家电也从单一空调逐步增加到综合电器。
1996年,苏宁进入扬州市场,标志其开始走出南京探索家电连锁之路。
2000年对于苏宁电器是个转折年。
这一年苏宁停止开设单一空调专卖店,全面转型大型综合电器卖场,并喊出“3年要在全国开设1500家店”的连锁进军口号。苏宁南京新街口店位于苏宁电器大厦内,该大厦位于南京最大商圈新街口商圈中心,属“黄金建筑”。大厦落成之初就有人劝张近东把这栋楼出租,一年至少可以净赚3000万元,但张近东却坚定地表示:“哪怕亏4000万,苏宁也要做家电卖场”。时间证明了张近东的正确选择,苏宁的全国连锁体系也在快速扩张。
张近东当初准备亏4000万元开的南京新街口店,如今已成为全国家电销售第一店,一年销售额达10亿元。
张近东说,“当时我们对连锁都很陌生,2000年我们提出要在全国开出1500家店时。受到业界颇多质疑,当时压力很大,甚至有些零售同行嘲笑我,认为是天方夜谭。可是,现在不仅苏宁实现了全国连锁,携樱而且全国的零售同行都在学习苏宁走连锁化的道路”。
15年下来,苏宁电器从当铅隐帆初的10个人壮大到7万人,从200平方米的一个店面扩张到全国的300家店面,从年销售额400万元提升到近400 多亿元。2005年5月1日,苏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同时新开出22家连锁店打破了国美一日连开11家新店的“神奇记录”。如果再算上4月份新开的近40家门店,苏宁4月1日到5月1日一个月间,一共开出近60家新店,创下家电连锁企业单月开店数量之最。
“在经历15年稳健发展后,2005年苏宁全国连锁发展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我们现在不再制定具体的开店数量指标,而是放手看自己到底能跑多快。” 如今这位家电业的“江湖大佬”,似乎更着意苏宁的未来。
《新财富500富人榜》 分析认为,零售行业的富人是最近一年中国财富增速最快的人群,零售业富豪人均财富增长308%,其中张近东是一个样板:由于2004年苏宁电器上市,张近东个人财富陡增517%。
实际上,张近东为苏宁上市足足筹备了5年。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正式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交易。当日涨幅100.24%,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张近东身家也因此一夜超过12亿元。之后,苏宁一直稳居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股价屡创新高,一度突破70元大关,如今仍稳居26元高位(除权后)。张近东身家也水涨船高,从上市之初12亿元暴涨到如今28亿元。加上张近东其他资产,身家超过31亿元。
苏宁此次上市成功融得近四亿元发展资金。“现在的苏宁电器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业,而是社会化的,我们已经获得了与外资商业巨头同台竞技的融资平台,这将为苏宁的再次飞跃提供强大动力”,张近东说。
美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百思买,在1989~1999年10年间,其股票价格翻了100倍。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上世纪80~90年代,股价也翻了500倍。目前美国家电连锁企业已不足1000家,百思买为首的前三大电器连锁控制了高达8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家电流通企业则超过3.2万家,家电连锁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6%,资本市场和零售市场显然给张近东留出了双重想象空间。
2005年5月12日,张近东率苏宁高层赴美国商务考察,访问了美国最大的家电连锁百思买集团,a・o・史密斯的整体厨卫,还有摩托罗拉的研发基地。每到一处,心情都难以言说,“与国际巨头相比,我们还很弱小,有很大的差距。最大的差距不是国际巨头发展的历程长,而是他们的理念超前。站在国际市场上看,我们能看到自己理念上的巨大落差。现在我们前进的步伐已经够快,但是如果添上国际先进理念这双翅膀,我们一定会更加飞速发展”。
当被问到怎么看待即将进入中国的全球家电巨鳄百思买时? 张近东说,就像一个通常需要仰视对方的人,某一天突然发现,他们能平等交流和沟通,这种心情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发现了自己在实力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刻开始有了足够的信心。
张近东感慨地说:“观念是制约中国人赚大钱的最大阻力。要有一种创造财富、赚取财富的动力,并快速地付诸行动,不要怕失败,跌倒了再爬起来。如果一味地求稳怕输,那就很难成功了”。
在美国百思买集团考察了几天之后,张近东说,百思买也是专门做电器流通的连锁企业。它现在所处的阶段就是苏宁马上要经历的阶段。尽管我们不可能跟他们完全一样,但是,他们的管理技术不能不说对苏宁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百思买的今天,就是苏宁电器的明天。他们就像一面可以照见未来的镜子,我从中看到了苏宁电器的未来”。张近东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对百思买的钟情,暗示出苏宁的下一步蓝图。
江湖

Ⅳ 简述长虹发起的价格战对我国的彩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那些深远的影响

价格战
把国产电视的价格从奢侈品拉倒了低值易耗品的档次。。。

科技战
加快加大科技研发、投资;迅速提高了国产电视的科洞枯技、专利水平,与世界电视未来发展趋势接轨。

狼群效应
带动一批国产电视企业迅速成长,在价格战的洗礼下,冲级世界市场,走出了国门

团队的补充 2011-05-13 22:53
长虹发起价格战前,行业利润在40%-100%~~
直接被长虹拉倒20%以下,
1、极大的促进行业洗牌,和刺激了国人的消费增长;
2、长虹和大型电器卖场的合作,先给货后付款,利用银行周转的做法,
促进了苏宁和国美的国内家电超市巨无霸连锁店的快速扩张;则颤好
3、长虹发起的以旧换新策略,极大的淘汰了旧彩电在市场的生存空间;

4、最终低廉的彩电价格,改变了国内的消费价值观,能仍就扔,能换新旧换新了;

5、大规模的生产线,上万人生产规模,极大的影响了国内各个电器企业的生产观念孙铅,
让国内的加工生产能力、科技研发水平、科学化管理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并带动了一批企业学习和迅速成长!

长虹一度资金链紧张
数度差点崩溃

换了总裁以后,开发新品种失败,提价失败,
无奈又换回老总裁,
上来就是价格战。。。。稳住阵脚。

盲目的价格战,使得国内彩电行业长期处于技术的底端,销量高,利润低。
不注重行业的整体科技发展,始终没有掌握液晶屏的核心技术
一直在给国外交专利费

Ⅵ 黄光裕表示国美移动商城即将发起“价格战”,你如何看待这项操作

国美电器通过价格战可能再次崛起

. OK

作为国美电器的创始人黄光裕近期才出狱,使用这种高调的方式出现在群众的视野之内。并且他的初心是用客户端倒逼供应链将价格打下来,黄光裕作为电器行业的元老级人物,能够通过价格战来压制对手,说明现在市场上的电器品牌利润空间足够支撑国美电器的崛起。通过这种老牌的电器零售商来打破现有电器行业格局,不能让电器行业只围绕着那几个大品牌在转,一些小的电器厂商为这些大品牌在做贴牌制造,这些厂商的产品质量都非常的不错,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国美打价格战的机会,将这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展现到用户面前。让消费者用低廉的价格买到品质相同的产品,这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

Ⅶ 长虹价格战给我们那些启示

也就是彩电价格战吧!
彩电价格战启示

在中国彩电市场上,出现了彩电行业的全行业亏损。一些
国内知名彩电生产厂家开始进行预亏公告,科龙和厦华这两大家电生
产厂家也已经宣布预亏,当然,远不仅仅是这两家企业,还会有第三
第差告培四家。这一现象是否在给我们一个提示,在价格战的市场上,没有
最后的赢家,有的都是输家。这其中的累计亏损,给国家造成了减收
一百多个亿,企业减收二百多亿。
中国的彩电市场就在不断的降价,大的降价
有十次之多。而在最初,的确是起到了作用,我们的国产彩电将失去
半壁江山从洋彩电手中给夺了回来。长虹、康佳、TCL 、厦华等国产
品牌在价格战中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市场份额开始节节上升,进而
使国产彩电在老百姓的心中建造起质量好、价格底的良好印象。
然而,在除了降价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外,我们的生产企业仿佛
就不会别的什么方法。于是,在每年的年初,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种
市场竞争:有一家较为知名的彩电企业开始率先降价,紧接着,更多
的国产品牌会有更大的降价。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
不断的去寻求那不可能达到的市场份额。
降价已经开始把刚推出的纯平彩电做为打价
格战的主要型号,这一最新产品,本来应是为企业创主要利润的中坚
力量,而今,却没有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中间的变化,实在令人
所心疼。一方面,国内的彩电企业在不停的降价,另一方面,市场的
需求却在悄悄的向洋品牌转移;有数据为证,在友悉2000年初,洋品牌的
市场占有率仅为10% ,而到了年底,竟然猛增到30%.这些变化,不能
不令生产彩电的厂家的高极领导层深思。接连不断的降价,不但没有
给国产彩电行业带来利润,连市场份额也开始下滑,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经过了几年的降格战争,中国的老百姓也不再象以前一样,
不再只关心价格,而是开始关注产品中所含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质量。
这也恰恰是国产品牌同洋品牌之间的明显差距。调查表明,众多的消
费者还是相信洋品牌中所含的高科技成份要高于国产品牌。而今天,
中国的消费者在消费时,也不同于往日,他们将目光盯在了更高创新
的洋品牌上。国产彩电虚唯的更新换代速度总在洋彩电的后面,在降价的
同时,产品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失去市场的原因之一。
而国外的家电行业一直在不停的开拓着新的领域,先是推出纯平
彩电,在挣得差不多时,将这一过时的技术又买给了中国,而他们又
推出了100HZ 频率的彩电,其市场定价是国产同尺寸彩电的几倍,而
这一技术又恰巧是国内彩电行业所不具备的,没有了国内品牌的竞争,
洋彩电将利润赚到了最大化。同时,他们还在不断的去研发新的产品,
一但发现其市场份额有所饱和,就马上退出其市场竞争,把更新的产
品推出。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其实,这彩电行业的最大赢家不是
中国的企业,而是国外生产这些技术的企业。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国
外的技术和资金,还会不会有长虹、康佳、TCL ……你仔细考察一下,
现在中国能占有市场1%以上的中国名牌,有几个能不借住国外的资金
和技术?
在这一方面,VCD 的竞争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VCD 的核心技
术,VCD 的机芯、解码芯片等,这些技术含量很高的高技术产品,中
国至今还不能生产;这样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VCD 市场最大的赢
家并非生产VCD 最多的中国,而是美国的C-CNBE公司,仅这一家公司
使从向中国出中的500 万套芯片中获利2 个多亿美金!有人说,在VCD
大战中,中国充当了美国的雇佣兵。
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家电行业,在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电脑
行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的决
策者对于短期利润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并乐此不疲。当一种新技术型
产品刚刚打开市场,还不到收获期,全国的各路人马就一哄而上,纷
纷上马,重复建设,自成体系,互相封锁。趋同的产品结构,小而分
散的组织结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市场严重饱和,相互降价,没有能
力来继续开发新的产品。从而使一个很有潜力的产品就此夭折。
目前的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根治,还是需要各个环节的一
起行动。只有走出价格战的怪圈,才会有更多的企业的得到生存,得
到发展。价格战只能用一次,若是把打价格战做为占领市场的唯一手
段,其结果只会自取灭亡,创新才能发展。
在中国将进入WTO 之前,希望所有的国内企业明白这个道理,做
出全面的市场调查,找准市场定位,看清自己的位置,在新的世纪中,
使国产品牌走向世界,勇于开拓海外市场,创出中国产品的信誉,为
中国的经济腾飞助一臂之力,在世界500 强中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
这些,都要靠我们的共同努力去实现!

在彩电企业此起彼伏的“价格牌”丛林里,如今亮出了“技术牌”。
人们首先注意到,“价格战”中并不主动的海信,甩出一张“技术牌”。
8月18日,北京的海信新产品展示会现场,在海信新产品“胶片彩电”和普通纯平彩电组成的效果对比大屏幕墙面前,参观者看到,新产品“胶片彩电”画面的确较为清晰细腻。面对这种厂家宣称“画面已达到35毫米胶片电影映像效果”的新产品,参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人们还发现,近期推出新产品的彩电企业不止海信一家:创维的1250线高清晰度彩电;康佳集团的DVD二合一彩电已形成14到29英寸全系列产品;TCL集团的音响电视、超薄电视、防雷击电视、可换面板电视也于近日上市;乐华铆足劲准备推出PC彩电、人机交互彩电;厦华的变频彩电和高清晰度彩电也将在一二个月内面世。
一股彩电新品上市热潮正悄悄逼近。“价格战”擂台上的彩电企业,目光已经投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始改打“技术牌”。
彩电企业为什么要出新牌?探讨这个话题,可以从两个问题入手:
彩电 为何打价格战
不少企业都认为现在彩电市场“供大于求”。彩电年产量4000多万台,而市场年总需求量只有2500万台。“供大于求”固然是事实。然而有关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彩电企业目前最大的矛盾不是供过于求,而是关键元器件和新产品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众所周知,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国,但大型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至今还靠从国外引进,不少企业某种程度上只能算个组装车间。专家分析,目前全国规模以上的彩电企业十几家,每家企业上市机型上百,但其中功能设置、技术含量大部分重叠的超过了70%。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现在降价的彩电,无一例外都是模拟技术条件下生产的产品。而这是一种即将淘汰的技术。专家指出,彩电生产过剩,其实是产品同质化的过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彩电降价不是绝对的供大于求所致,而是社会技术的进步,导致彩电企业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降价,从而淘汰旧产品、旧技术,为新产品、新技术让出通道。
因此,如果把降价比作“破旧”,那么技术“立新”已是必然。企业打“价格牌”,亦是必然。
价格战能打到 何时
“价格战”能打到何时?
答案是:打不久了。这是因为,利润和成本两根摇摇晃晃的“柱子”,已经无力支撑展开“价格战”的“擂台”。
先说中国彩电利润之小。经过连年的价格战,目前中国的彩电价格已比美国市场低20%—30%,属全世界最低。业内一般认为,如今彩电利润不超过5%。5月份来自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彩电三强TCL、康佳、长虹的利润总额同比均出现负增长。而“价格战”就是在这种狭窄的利润空间上打响的。
再看成本之高。1996年价格战时,时逢彩管等配套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成本降低了,所以价格战并不影响企业盈利;而今年彩电配套原材料价格则有所上涨,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彩电企业还苦撑着降价销售。
一方面“利薄”,一方面“本大”,这样的“价格战”能打得久吗?毫无疑问,以“价格战”获取企业利益,无论从时间上说,还是从“利润空间”上来说,都极其有限。而通过自主创新、以速度经济和创新能力获得的垄断利润才是无限的。所以,企业“价格牌”尽,新牌必出。
人们记得,1996年价格战硝烟散尽,彩电业出现两大变化:其一,彩电产业实现从中小屏幕向大屏幕彩电升级;其二,洋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严重缩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从40%跃升到80%。那么,剧烈程度超过前几次价格战的此次彩电大比拼,又将带来什么变化呢?
有关专家已经预言:新一轮彩电业的优胜劣汰即将出现。但是,这回“游戏规则”变了:企业遭淘汰的将不在于价格劣势,而在于技术劣势。
看来,“价格战”逼出“技术牌”,竞争跃上了新台阶。企业只有打好“技术牌”,才能跃上新台阶。

Ⅷ 昔日兄弟刀剑相向:彩电三巨头大打价格战,最终仅剩赢得胜利吗

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志论坛上,一直有一个“华南三剑客”的帖子挂在上面。

而这曾经亲密无间的“三剑客”,如今早已在商场上白刃相接了。华南理工的78级如同北影的78级一样,是一个超级班级,在这里产生了影响中国彩电业的三位企业家,他们分别是李东生,陈伟荣和黄宏生。

1978年秋天,还是华南理工学院的华南理工大学迎来了三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对未来充满想法和冲劲,对新鲜事物总是跃跃欲试的黄宏生;成熟稳重,总是将所有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的陈伟荣;还有即保守传统又激进奋斗的李东生。

这三人在同一班级,在同一宿舍,又有着相同的爱好,因此常常同出同住,感情十分深厚。平常没事一起学习,累了打打篮球,可以说是度过了最充实的大学时光。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当初毕业分道扬镳的三人最后竟因为工作的原因,阴差阳错在了一个同行业。

TCL、康佳,创维这三家企业后来都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巨头。作为企业的领导人,这曾经的三兄弟为了市场利益,也不得不“反目成仇”,白刃相接起来。

最先动作的是李东生的TCL。为了抢先抢占多的市场份额,李东生首次提出了高性价仔祥比的产品理念。将厂区的彩电直接从一万降至三四千,一时间确实抢到了许多订单。

与李东生降价理念不同的是,陈伟荣的康佳则把大量的资金花在产品的研发之上。他相信只有他带领着消费者走,才能做到市场的最顶端。

黄宏生的创维更是结合两者所长,即降低价格,又引进新技术,走的是“开源节流”双路线。

在这种情况下,李东生领导的TCL一直平稳发展,持久耐力。在历经了18年的风云变幻,仍旧在家电行业大放光彩。

Ⅸ 苏宁率先打起价格战家电连锁龙头地位争夺加剧


近日,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宣布,本周末起在北京市场推出全线产品价格均降20%的活动。春节、元宵节等降价促销尚未完全结束,北京苏宁先于竞争对手国美和大中快速打出新一轮促销拳。苏宁自称是为抢占即将到来的家装市场,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客观上加速了与竞争对手争夺行业龙头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苏宁电器华北地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介绍,此次优惠促销涉及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数码、电脑、手机等产品,平均优惠20%,最高优惠幅度超过了30%,优惠时间将持续一个月。其中,一款日立42英寸液晶电视原价13990元,现价9790元,降幅达30%;伊莱克斯一款大容量电脑冰箱原价3790元,特价2990元,降幅为键瞎链21%;另外,一款对开门冰箱跌破5000元。
在北京乃至全国,家电卖场龙头当国美莫属。去年11月黄光裕被调查后,国美的资金问题受到各方质疑。陈晓掌舵国美后,改变了国美以往对供应商的“铁腕政策”,一方面国美对供应商采取安抚措施,如承诺改善款项结算周期等,还通过300亿元的大单采购稳定供应商,另一方面,国美及旗下的大中今年都抛弃了原来快速开店的扩张模式,以调整门店效益为重点,门店总量将维持去年的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竞争对手的“谨慎发展”对苏宁来说形成种种利好。尽管国际稿孙金融危机和国内房产低迷的现状令家电市场受影响比较明显,但苏宁今年扩张势头没有减弱。与国美调整一些效益不好门店相对比,苏宁确定今年在全国将至少新开200家门店。
此次大手笔降价促销,北京苏宁称,居民消费在春节期间还没有饱和,神孝目的在于抢占春季家装市场。价格是撬动市场最有效的杠杆,撬动了市场消费,才能加速商品周转从而获得更大现金流。
对于北京苏宁方面的全线降价促销,京城另一家家电卖场负责人表示,其在北京市场占有销量和网络布局双重优势,而且下一轮的促销也在酝酿当中,认为苏宁的促销不会对整体市场有太大影响。

Ⅹ 黄光裕发起“价格战”,你认为他可以挽救国美吗

我认为黄光裕并不能够挽救国美电器的发展。

不可否认,国美电器曾经在黄光裕手里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机,不过如今的国美电器已经远不能和当初的水平进行相比,虽然在这个五一假期,黄光裕通过打折促销的方式来吸引流量和顾客,但是打价格战的经营方式只能够让国美电器维持一小段时间的热度。如果想要真正让国美电器的发展产生质变,黄光裕必须要做好国美电器的产品质量标准,因为如今这个时代,产品价格已经不再是唯一能够吸引消费者青睐的方式,质美价廉才能够始终得到顾客的喜爱以及信任。

一、黄光裕的经营思维没有跟上时代脚步。

如果不是因为坐牢多年的原因,黄光裕依然有机会领先时代脚步,因为黄光裕在十几年前之所以能够让国美电器领先整个行业,就是由于黄光裕的经营思维过于超前。不过人的经营思维理念并不能够一直维持在领先的水平,因为经营思维有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落后的问题,然而目前黄光裕的问题就是由于时代发展导致的经营思维落后,所以我并不看好黄光裕能够让国美电器起死回生。

国美电器的价格战策略并不一定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实惠。因为产品的价格越低就有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果黄光裕因为价格战的原因导致售后服务质量下滑,那么对于国美电器的困境无疑会带来雪上加霜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哪些家电企业进行了价格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翻新的轮胎怎么认 浏览:591
东莞盈丰家具 浏览:497
网址呗自家电脑给屏蔽了怎么办 浏览:149
綦江沙溪路家电维修店 浏览:334
明式家具八病 浏览:68
家具最便宜在哪个月份 浏览:440
雪而棉家居服 浏览:473
沈阳三星手机特约维修中心 浏览:146
江阴海尔冰箱维修电话 浏览:933
下次要做防水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240
家用电器处理办法 浏览:254
谢瑞麟手链坏了维修怎么办 浏览:657
扫码全自动洗衣机维修视频 浏览:343
苹果维修点潇湘人瑞 浏览:676
城建浦电路 浏览:384
合肥创维电视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488
维修流量及注意哪些事项 浏览:352
电路板金银 浏览:117
背带牛仔短裤怎么以旧翻新 浏览:115
短接铁轨电路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