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吕清森的先进事迹结合自己写心得体会该怎样写最好
为巡检一条长47千米的输电线路——红(红石)白(白山)线,吉林供电公司桦甸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吕清森,在东北高寒山区原始密林中独行31年,并首创了“采光巡线法”、“风力风向观测法”等巡线方法,发现供电隐患数千处,为国家减少损失达数千万元。7月7日《亮报》专辟第4版、5版讲述了吕清森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 山路人生吕清森的人生,大半在路上。这路,一条在脚下,走了31年;一条在空中,看了31年。一路上他拘谨而沉默,偶尔答话时总是低着头,垂着眼睛,更显身形瘦小。但进了山,他顿时舒展开来,带着黄挎包、绿水壶、工具袋,在密林覆盖、狭窄陡峭的山道上走得飞快,全然不像50多岁的人。盛夏的长白山余脉,山道沿途能看到体型硕大的蚂蚁蚊虫和间或飘飞的蒲公英,这让他很开心。若是到了冬天,积雪齐腰深,只能咬紧牙关在雪地里或滚或爬,树丛上扑簌簌掉落入怀的白雪便是最亲密的伙伴了。常常这样走上几天,他也遇不上一个人。高寒山区,茫茫林海,危险而寂寞,但为了守护一条长47千米的输电线路——红(红石)白(白山)线,作为吉林供电公司桦甸分公司送电检修班的一员,他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整整31年。“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进山前,路过村里义务护线员王立伍的家,这个家一直给吕清森留着门:“小吕子巡线有时会下山来歇脚呢。”最初没人想到,这一留,便留了几十年,推门而入的小吕子已成了老吕。他巡检的红白线,全线路共179基铁塔,其中山地丘陵占99%,是曾被称为桦甸地区“线况最坏、导线最旧、线径最细、离地最高、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六最”线路。线路主要供应以“中国第一金矿”为代表的冶矿业用电和附近几个村镇的居民用电,容不得一点闪失。谁愿意长期把这副担子挑在肩上?更何况,20岁前,吕清森根本没有想过要一辈子干巡线这个工作。原本,他的梦想是当兵。1979年,巡了一辈子线路的父亲吕明俊把自己的望远镜像发奖牌一样挂在吕清森脖子上。“父亲跟我说,你拿上这个望远镜,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父亲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吕清森想在一旁多陪陪,却总被父亲“撵”出去:“你的工作不能耽误,我干了一辈子还没干够呢!”其间,红白线停电检修,他再三拜托医生和家人后,在父亲的催促下出发去现场,可他并不理解父亲的话,“这工作又苦又累,还那么枯燥,怎么能干了一辈子还没干够呢?”但他再也没机会向父亲提问了。“1992年4月17日”,吕清森说出这个日子时,有很长时间的停顿,“父亲走的那天,我还在线路上。”后来他一进家门就一头晕倒在父亲的遗像前。父亲留给吕清森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让他好好巡线。这47千米的线路,从此牵着他的魂。吕清森慢慢理解了父亲对这份工作的不舍:“拿着望远镜,看护着线路,我觉得特别自豪,就好像在战场上指挥一样。”他把杨靖宇将军曾战斗过的这片人烟稀少的山林当成自己的阵地,把线路看成是自己的对手,“我和这条线路拼了30多年,已经摸清了它的脾性。这银线上流动的都是经济价值,看护好它是我的任务呀!”他坚守着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从青年到中年。连续31年,红白线安全运行无事故。“别人看不出的毛病他能看出来,就有这股钻研的劲儿。”下午,幼儿园放学,吕清森接了孙子回家,再帮家里做顿饭。晚上7点,新闻联播开始了,吕清森闭着眼睛认真听……现在,他的休息时间多半这样打发。电视,大多只听不看,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巡线主要用眼睛看,有时蹲在地上一看就是二十几分钟,眼睛特别累,所以平时要让眼睛好好休息一下。”熟识的人都说:“他就是对这工作‘魔怔’了。”“魔怔”了的吕清森常常想着线路的问题就出神了,家里的大事小情当然指望不上他,妻子高秀凤却从来没有埋怨,他出门巡检时,她总是给他炒上一两把黄豆,让他在不能抽烟的时候解馋。高秀凤打心眼里佩服丈夫:“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他就能看出来,光听打雷的声,他就知道是在哪个方向;电灯闪几下,他就能说出哪个地方有雷击。”能作出如此准确的判断,吕清森凭的就是“有股钻研的劲儿”。吕清森文化程度不高,刚参加工作时,甚至连字都认不全,还得师傅手把手地教。资料多了,不认识的字也多了,他就让家人帮忙把资料内容用录音的方式转记下来,硬听硬背。至今,他已记下了20多本工作笔记。这些因长期使用、边缘已经破损的笔记本上,有不少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意义的符号:“有些是用来替代不会写的字,有些则是为了方便记忆。”此外,这里还记录了他发现的少脚钉、缺螺丝等缺陷以及他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父亲和师傅们都这样教我。”凭借经验和钻研,31年中,吕清森首创了“采光巡线法”、“风力风向观测法”等巡线方法,发现供电隐患数千处,为国家减损资金达数千万元。“采光巡线法,就是找到最合适的观测位置,在平视导线的角度,等太阳光直射导线的时候进行观察,这就像满山遍野给你打着探照灯一样,能够发现导线断股等平时很难发现的缺陷。”徒弟翟信龙说。红白线跨越高寒山区,地形复杂,巡线的路陡峭难走,还不时有碎石青苔,“站都站不稳”,很容易滑倒摔伤。但为了能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观测导线状况,吕清森反复琢磨之后,形成了独特的“之字形走法”,大家巡线都用这种走法,速度更快了,效率更高了。复杂的地形还会影响到风向,进而影响到对跨越山谷的导线的观测:早上和下午的风向不一样,观测行走的路径也不一样,早上要在导线左边,下午则要走在右边……吕清森不止自己琢磨,还带着大家一起琢磨,同事们都佩服这个“土专家”。依据多年实地巡线经验,他把红白线按地理环境、设备状况等分成九段区域,和班组成员一起交流每一区域的巡检情况,期望为更多的人提供参考。“火车都提速了,咱的工作也得提速呀!怎么提速?不能光闷着头苦干,就得琢磨。”他不觉得自己是“魔怔”了,因为他已认定巡线是自己的神圣职责。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好,不得全身心投入地去琢磨吗?“人没有精神不行,多干点活累不死人,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194到195号间,有熊出没,注意安全。”如工友们所说,吕清森沉默寡言,巡视日记上这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是在5米内与野生黑熊正面遭遇的危险故事,少有人知。儿子吕鹏却是知道的。巡线归来,长时间没见着人的吕清森总是特别想跟儿子聊天。他想不出什么更有趣的故事,只好唠唠巡线途中的情形:夏天,草丛深处有俗称“野鸡脖子”的毒蛇;野猪会带着小猪仔过路,要屏住呼吸等它们过去;狼的毛色会随季节变化,不易发现,进山时得用“叫棍”敲击树干……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密林里有一种叫做“草爬子”(学名“蜱”)的寄生虫,钻入人体后很难察觉,若不及时取出,严重时会因呼吸衰竭致死。吕清森是当作故事讲的。小时候,吕鹏也是当故事听的,长大后才觉得心惊肉跳。为了防密林中的虫蛇,一年四季,吕清森都穿着秋裤,即使夏天最热的时候,即使在家里。他说,要是在家里换上短裤凉快了,再穿秋裤上线路就受不了那个热了。有一次,他巡线时遇上山体滑坡,差点连命都丢了,回家时满身都是伤,伤口狰狞吓人。 吕鹏忍不住和父亲谈了一次:“你也上年纪了,大家也都劝你换个稍微轻松点的地方,不用那么累那么危险,不也是一样巡线吗?”“不一样。”吕清森说。这条线路太艰苦,如果换上新手可能在几年内都很难适应。而他最熟悉这里,夏天雷击、冬季覆冰,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事故点,避免重复故障,保证客户安全可靠用电,减少国家损失。他没想过自己会离开这条路,离开这山,“就算将来退休了,我还会经常回来看看的。”他说,干活累不死人,但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干啥都得有一股子精神头——做人讲诚信,工作负责任,社会比奉献,这股精神头到啥时候都不能丢。31年,就是这股不能丢的精神头,使一个普通的电业工人,在山路人生中,创造了宝贵的价值。(周艳 张长浩 齐立强)记者手记:伟大精神代代相传吕清森,一名普通的线路工人,31年如一日,用心守护着吉林桦甸地区最偏僻、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一条送电线路。最平凡的巡线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31年深深浅浅的脚印,铸就一种伟大的精神。这是一种执著坚韧的敬业精神。他默默承受着巡线路上的千辛万苦,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保证了红白线31年安全运行无事故。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31年间,吕清森并不是没有机会更换工作岗位,却总是主动选择这条最艰苦的线路,辛苦自己,幸福他人。对于遇到困难的同事,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相助;对于新入行的同事,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授艺。吕清森内心始终有着这样一种强烈的愿望:做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种勤劳刻苦的钻研精神。吕清森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时刻不忘学习,认真阅读相关资料,详细记录各类数据,不断归纳总结,发明“采光巡线法”、“风力风向观测法”等一整套成功的巡视方法。为了等光线角度,吕清森能够在一个地方一蹲就是一天;为了掌握线路受热变化情况,他烧坏了家里的铝勺,还把手烫出水泡;为了测试水泥杆冻裂温度,他把电杆挖出数个小洞,把温度计放到里面……刻苦钻研精神成就了吕清森精湛的技艺,常人难以发现的缺陷,吕清森一眼就能找到,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巡线“神鹰”。巡线脚步不止,道路越走越宽。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吕清森所走的山林,大多地方原本也没有路,都是他巡线时踩出来的。31年过去了,吕清森仍在这条路上前行。这条路,还会有后来人继续走下去,因为这路上的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 张莹 )全国电力企业掀起学习吕清森热潮 7月1日,国家电监会组织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召开吕清森先进事迹宣传学习工作会议,印发《在全国电力系统广泛开展向吕清森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国电力系统要学习吕清森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责任意识;学习他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克难攻坚、细致严密的钻研精神。《决定》要求,电力系统各单位要在全系统形成学习吕清森同志的热潮;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吕清森同志学习的活动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电力系统干部要以吕清森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已于6月29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向吕清森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以开展向吕清森同志学习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三个建设”,在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学习活动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员工自觉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美誉度,增强公司软实力;要把学习活动同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统一起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
㈡ 我是国家电网的职工2011年评为优秀团员先进事迹怎么写啊
优秀团员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陈江,性别:男,年龄24,民族:汉。2001年荣幸的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吸收,成为一名令人自豪的共青团员;2002年在和静县二中担任团支部书记;2008年8月进入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轧钢分厂加热工段工作,担任生产班组丙班班长。在这二年的时间里干过生产班岗位工、维修班钳工,参加过两次加热炉改造,在炉子改造过程中担任监工。 自从加入中国共青团,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正是我个人追求的人生价值所在,因此,我认为能够成为一名团员,那曾经是我最大的梦想。 自入团以来积极参加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积极完成团的任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团员;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一员,为人民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如今算来,我加入团组织以来已有10年的时间了,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团组织使我健康成长,使我正确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面我将个人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在思想上: 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团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这做到学以致用,也符合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再次,按时缴纳团费,不拖后腿,争取为团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此外,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严于律己,扬善抑恶、求实创造、与时俱进,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认真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不参加非法组织。认真学习《团的章程》,自觉履行团员的义务,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的纪律,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也是一个团员应尽的责任。本人素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要求进步,进厂二年我就向厂里的党支部递交了我个人的入党申请书,并争取早日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获得“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我绝对不会辜负党对自己的期望,继续努力争取能尽早成为一名党员。 在学习上: 我始终坚持一句格言“放弃努力本是我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再争取更是我的职责”。在校学习一直未松懈,有科学的生涯规划,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刻苦学习。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带动同学们上课时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仅自己收获颇丰,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也大大提高;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复习,预习一起抓,并经常去图书馆看各类报刊杂志,不仅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此外,我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帮老师做项目,是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离开了学校,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进入工作岗位以来,通过师傅的教导,去领悟钢铁行业岗位的操作知识及技能,虚心的向老员工请教和交流,收集岗位相关的业务书籍及笔记资料,以期能尽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的总结个人工作的得与失;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在生活上: 首先,我历来反对铺张浪费,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合理利用自己的工资,我深知金钱的来之不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我却又不是一个守财奴,我认为应该把自己的微薄薪水花费在有意义的事上。 其实,我认为,生活不单单包括吃喝上。最重要的是个人的精神修养和能力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会令个人终身受益。合理的安排个人的休息、娱乐、体育锻炼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在工作中: 在工作中我安安稳稳,没干一个活我都要求自己做到再好,我认识到与同事之间的善意交往也是必须的。因为人是一个个体只有许多人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社会的有机体,善于团结同事,才能真正的把工作搞好,使得生活合理有序的进行。 虽然通过团组织的悉心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是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能以一个优秀团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距离一个优秀团员的标准还有差距,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实事求是,戒骄戒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始终保持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默默的奉献,力争使自己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努力使自己成为共青团组织的优秀先锋。 今后我会坚持勤奋努力踏实工作的优良作风,在工作上学骨干,在政治上求先进,在活动中求积极,认真而努力地做好组织交给的每一件事,带着激情和责任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团组织和领导对我的期望。
陈江 2011年3月18日
㈢ 创建工人先锋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创建“工人先锋号”以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内容
㈣ 国家电网甘肃优秀班组发言稿
軥录疾力 敦技励能 打造技能型班组
----做设备的忠实“守护兵”
(一)班组简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变电一次检修二班成立于1998年1月,现有员工10人,负责洛阳地区17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承担着洛阳电网核心区域变电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和缺陷处理工作。
(二)荣誉榜:
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青年文明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电力公司标杆班组、国网公司达标班组;
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集体;
2013年,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班组技能建设及班组长素质提升劳动竞赛先进班组、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雷劳模工作室;
2014年,被评为国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公司工人先锋号。
(三)班组事迹通讯文章: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一次检修二班自成立以来,面对各项工作任务,始终抓落实重责任、抓标准化促规范、抓班组建设促管理、抓学习重积累、抓技术重创新,形成了“軥录疾力,敦技励能”的良好班组文化氛围,全力打造技能型班组,全心全力确保洛阳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防微杜渐 强化安全教育
一次检修二班始终坚持把安全教育作为班组管理和培训的重中之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时时抓、事事抓”的工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以安全事故为警戒,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与班组成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无小事,班组工作无违章,时时处处重安全,人人心中有安全”的工作氛围,牢固树立“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意识和责任心,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为人身和设备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互帮互助 营造和合氛围
“班和万事兴”,班组建设是员工素质文明的重要体现,班组风气决定发展的结果。一次检修二班把日常工作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记录为载体,督促日常工作深化细化,以实际工作充实记录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班组长带领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通过师带徒、徒帮师的培养模式,在和谐愉快的工作生活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㈤ 求工人先锋号评选的车间主要事迹
以下内容供参考:
**有限公司**车间是负责**的工作。一直以来**车间都以全员安全意识、全员质量意识和创一流团队为目标,不断在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技能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全体员工技能竞赛、技术练兵等比赛活动,通过车间员工的不懈努力,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 车间现有员工**人,平均年龄**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是全车间上文化水平及素养最高的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车间现有*条先进的自动生产线,2014年度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与无私奉献下,公司保持着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势头。车间的年产量也由20**年度的**吨提升到20**年度的****吨,同比增长率为**%; 通过车间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人均产能也由**吨提升到**吨,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出货交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一些以前很难把握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发明了一些工装,并采纳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一、提高材料利用率,降耗增效促生产
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效益,材料利用率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市场竞争力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确保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全公司上下坚持精益生产的经营管理模式,车间员工更是上下一心,力求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针对材料利用率这一块,车间更是想方设法进行提高,安排专人每日统计余料的重量并每天召开会议讨论余料产生的原因,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逐一改善。车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余料的产生及时做好标记(材料规格、型号、厚度、宽度、长度等),在以后的生产中,对于选用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优先使用余料,从而余料的利用价值及被利用的可能性有很大的提高。关于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公司专门安装了先进的ERP软件及配料系统,更好的利用原材。车间针对生产计划计划,进行深入的分析计算后,合理安排生产,及时调整余料的再利用,从而减少余料的产生,提高材料利用率。
二、安全工作从严抓,安康竞赛保发展
车间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每天在晨会上进行安全生产意识的宣导,每月在例会上进行一小时安全法规学习,在月末专门召开安全会议,总结一个月来的安全注意要点。车间主任还与车间的每位职工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使安全落脚点准,责任明确,让职工在教育和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车间全员陆续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班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使车间成员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水平,工作作风也不断加强。通过学习,车间员工更加注重安全生产、规范作业,为企业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将安全工作贯穿到每时每刻,车间特制订了两个“安全信箱”方便车间员工提出自己的安全建议;同时制订了“安全知识要知道,劳保用品要戴好;上班时间多留神,平平安安最开心,安全第一”的安全口号,在每天的早会上宣读。让车间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做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三、加强培训提素质,勤学苦练出成绩
在技术飞速发展和更新的时代,作为现代化企业的员工,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石。
多年来车间一直不断的强化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为了人人练就过硬的岗位技能,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劳动竞赛。在20**年度公司举行的**和**比赛中,车间代表队都取得了好成绩;。通过这些活动再次证明了车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掌握技巧的熟练程度。
为了做好培训工作,车间坚持每月*次的技术培训,对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急需要掌握、了解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与学习。重大重要的工作项目,采取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攻克难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在工作现场进行培训与学习,把爱岗敬业、争先创优作为立志成材的动力,涌现出了许多刻苦钻研、潜心实践的青年人才,成为了企业的生产骨干。有几人在车间担当着工作负责人,工作独挡一面。车间员工勤学习、爱钻研的学习氛围浓厚,成为全公司较为典型的学习型车间。
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一个团体职业化程度高的车间,必将会成为一个受企业重视的车间。车间这个团队今后将继续以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班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继续前进。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契机,继续在深化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技能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支不怕吃苦、作风硬、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的队伍为目标,以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车间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继续前进。
㈥ 国家电网大工匠的先进事迹,写关于网改方面的,怎么写,求帮助,急!!!
这个就按照个人的优秀事迹去写嘛
㈦ 工人个人事迹怎么写
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