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澧县为什么又称九澧
“九澧”是指哪九条水系?《水经》上注,“澧九水,曰温、曰渫、曰黄、曰茹、曰道、曰溇、曰澹、曰涔、总名曰澧”。
温水。俗称热水溪(位于原渡水乡境内),距石门县城约50公里。热水溪由五股温泉汇成,常年水温在40℃以上,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是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的极好场所。石门县投资建起热水溪温泉疗养中心。热水溪东流15公里,经过仙人蹬与九渡河汇合,而后注入渫水。
渫水。据《石门县志》载:渫水有北、中、南三源,北为北溪河,中为泉坪河,南为后河,三支流先后在江坪龙洞转江马桥汇合东流,流经泥沙、水南渡、所街、雁池、磨市、沿公渡、皂角市至新关俞家河与澧水汇合。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3125.5平方公里,是澧水第二大支流。
黄水。黄水又称黄溪,发源于石门西北黄石山,故称黄水。黄石山盛产雄磺,古称石黄或雄精。雄磺品位高,开采历史逾千年,产品畅销国内外。黄水流经慈利、石门二县,至沿公渡注入渫水。
茹水。“水经注云”澧水自充县(今桑植、大庸一带),东经临澧、零阳二县(今慈利、石门)故界,又“东茹水注之”。又说,“茹水”在澧州东六里至溶滋港注入澧水。这是说茹水在澧县东边。据《慈利县志》载:“茹水源出龙茹山……在慈利县西北极陲,茹水所出,不著其溪流。”两说并存,省地理志也未作断定。
道水。河源分南北二支,均发源于慈利五雷山麓。南支东流至三王村入蒙泉水库,北支经官渡桥于尖刀嘴与南支汇合,流经白洋湖龙口入临澧,石门境内流程31.7公里,流域面积为362.4平方公里。
溇水。溇水是澧水一支最大支流,源于湖北鹤峰七眼泉,流经桑植、江垭、象市,于慈利县城西北注入澧水,全长249公里。
澹水。源于石门燕子山女儿垭,流经临澧、澧县、至中渡口与涔水汇合,在小渡口入澧水,石门境内流程10.5公里,流域面积41.6平方公里。
涔水。在石门境内有一、二级支流各一条。一级支流源于石门燕子山黑天坑,于洞湾入澧县,汇澹水至小渡口入澧水,石门境内流程14公里,流域面积41.6平方公里。
澧水。澧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源于桑植县杉木界,流经永顺、大庸、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入洞庭湖,全长378公里,流域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
㈡ 石门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石门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关镇境内,北临澧水河,南靠焦柳铁路。2006年9月在长沙举办的首届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海螺水泥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书,石门海螺水泥项目作为省级签约项目成功签约。
法定代表人:何广元
成立时间:2006-10-18
注册资本:42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3072600000128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宝峰街道七松社区一组
㈢ 石门长沙动车一天几趟几小时一趟
石门长沙火车一天13趟:
车次 发站-到站 发时-到时 运行时间 参考票价
T8335 石门县北-长沙 07:08-10:15 3小时7分 硬座41.5
T8331 石门县北-长沙 11:00-14:09 3小时9分 硬座41.5
T8333 石门县北-长沙 15:00-17:58 2小时58分 硬座41.5
车次 发站-到站 发时-到时 运行时间 参考票价
K109... 石门县北-长沙 01:23-04:47 3小时24分 硬座41.5
K117... 石门县北-长沙 01:39-05:20 3小时41分 硬座41.5
K501... 石门县北-长沙 01:49-06:06 4小时17分 硬座41.5
K646... 石门县北-长沙 08:31-11:48 3小时17分 硬座41.5
K535... 石门县北-长沙 09:06-12:22 3小时16分 硬座41.5
㈣ 澧水河发源于哪里,有多长,最后流进哪里
澧水发源于湖南省桑植县五道水,澧水干流全长407公里,石门至小渡口称澧水下游,澧县境内长32公里。
澧水干流流经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宣恩县,湖南省桑植县、永顺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慈利县、石门县、临澧县、澧县、津市市,在澧县小渡口流入洞庭湖。
澧水是中国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
沿途接纳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澧水是张家界的母亲河。张家界依水而建、临水而居,澧水在张家界城区蜿蜒十余里,澧水风光带犹如城区的水上画廊。
乘坐“澧水船说”,是感受张家界城市变化,欣赏张家界城市美景,尤其是璀璨夜景的最佳选择。
自2014年3月14日观音大桥南端匝道工程项目开工以来,滨水环线澧水南岸完成了观音大桥南端匝道工程、澧兰西路、澧兰东路、澧兰桥、澧兰中路等5个工程;
2015年,滨水环线澧水北岸“两路两桥”项目启动,随着2016年12月22日澧水大桥和白马泉高架桥建成通车,实现了滨水内环线基本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城区路网结构。
澧水河长不及湘江长度的一半,流域面积及湘江的1/5,但由于中上游与长江三峡属同一暴雨区,降水量特多;径流模数居全省之冠,并以洪水涨落迅速而闻名。
澧水上源有三,即北、中、南三源。北源一支出桑植县五道水镇杉木界,一支出桑植县西北八大公山天堂窝,二者在五道水会合,通常认为是为主源。
澧水与长江三峡同属一个暴雨区,上游有以五道水为中心的降水高值区。
㈤ 澧水的治理开发
澧水水能蕴藏205.13万千瓦。有主要水利工程22处,设计灌溉面积15万公顷。下游建有3处骨干工程,对澧阳平原及其附近低丘区不仅扩大自流灌溉面积,且兼具防洪效益。
1992年10月,水利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组建了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首家由部省合作成立的流域性开发管理公司。 在澧水公司成立20年后,建成了江垭水库、皂市水库两个国家重点防洪控制性水库,以及索溪水库和关门岩水电站。 澧水公司于2002年投资建设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垭温泉度假村,已发展成为张家界东线旅游的重点景区。 澧水常德段建有澧县滟洲、临澧青山、石门三江口三座梯级开发水电站,其中滟洲两座水电站分别按6级和5级航道标准建有通航船闸。石门县城下游易家渡港口以下的澧水航道水流平缓,航行条件良好,可常年通航100吨级以下船舶,因此,影响通航的主要因素是澧水石门段黄岩头滩、下渡口滩、中渡口滩、尼姑滩等险阻,以及三江口大坝未建通航设施等。
津市小渡口至澧县城关18公里,河宽300—350米。平均坡降0.08‰,水深1.6米,弯曲半径500米,通航保证95%,该航段受洞庭湖水顶托,水流平缓,航行条件良好,可常年航行300吨级船舶。
澧县城关至石门县城45公里,河宽200—250米,平均坡降0.4‰,水深1.3米,弯曲半径350米,通航保证率95%,该航段水面宽阔,边滩低平,水流分散,有滩险多处,枯水时碍航。1982—1990年澧县建成艳洲水电枢纽,同步建成年通过能力为150万吨的船闸。1963—1969年临澧县建成青山水泵站,建有年通过能力为120万吨的船闸。
石门县城至界溪14公里,河宽150—200米,平均坡降0.62%,水深1.2米,弯曲半径300米,通航保证率95% 澧水流域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有152万千瓦,占湖南省的9.9%,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137.11万千瓦,占湖南省的12.7%。 (也有说法称,理论蕴藏量为205.2×104kW,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41×104kW。 )
澧水干流上起澧水北源下至小渡口,共规划有16个梯级电站,截至2013年年底,已建成有贺龙、八斗溪、渔潭、花岩、木龙滩、红壁岩、茶庵、慈利(城关)、茶林河、三江口、青山、滟洲12个水电站,待建的有凉水口(北源)、黄家铺、宜冲桥、岩泊渡4个电站。
慈利县:1974年,建成以改善通航为主的城关水电站,安装500千瓦的发电机组8台。1981年建成茶庵水电站,安装1250千瓦的发电机组6台,总装机7500千瓦。
石门县:1988年建成三江口中型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1526平方公里,设计装机5台,已安装12500千瓦发电机组2台,计25000千瓦。
临澧:1971年拦截澧水建成全国最大的青山水轮泵站,安装100一8型水轮泵35台,将澧水提高58米,灌溉澧水南岸的32万亩农田。还结合建成水力发电站2座,安装650千瓦发电机组6台,2500千瓦机组2台。
澧县:在彭山附近,1976年动工兴建澧水最末一级的艳洲电站,位于澧水下游,是澧水梯级开发的最末一级。枢纽工程由发电厂、船闸、拦河大坝、公路桥等组成。具有发电、交通、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发电厂装机10台,总容量3.03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54亿度。船闸为300吨级。
㈥ 叶公故里澧水河畔是哪里
湖南省西北部
澧水,因澧水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又因屈原“沅芷澧兰”诗名曰兰江。
澧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越湘鄂两省边境,地理位置在北纬29°30′~30°12′,东经109°30′~112°之间。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径流模数居全省之冠,并以洪水涨落迅速而闻名。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三源于桑植县打谷泉与桥子湾的小茅岩汇合后东流。沿途接纳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县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其中湖南境内15736平方公里。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径流总量(三江口站)131.2亿立方米。
澧水有河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325条,其中面积较大的支流如溇水、渫水、道水有8大支流,合称九澧。澧水干流流经县市: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宣恩县,湖南省桑植县、永顺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慈利县、石门县、临澧县、澧县、津市市,干流全长407公里,尾闾小渡口至洞庭湖口96公里。
㈦ 张家界有一条什么河
澧水河。
澧水干流流经县市: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宣恩县,湖南省桑植县、永顺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慈利县、石门县、临澧县、澧县、津市市,在澧县小渡口汇入洞庭湖。
澧水干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52.45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37.11万千瓦。澧水流域已建成(溇水)和皂市水利枢纽(渫水)等控制性工程,澧水干流上的宜冲桥水利枢纽在拟建中。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两省。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
沿途接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县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407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境内157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张家界市境内溪河纵横,水系以澧水和溇水为主,澧水干流在桑植县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为主干,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东麓;
南源出永顺县龙家寨,三源在龙江口汇合后往南经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等河流最后流入洞庭湖,干流流贯张家界市的长度是313公里,流域面积8135平方公里。
㈧ 临澧澧水河有多少年历史
澧水是一个大的水系,涵盖很多,具体的时间年限我查不到,但是关于澧水河的详细介绍就这么多了。。如果还有需要帮助的,麻烦继续问,如果有所帮助的话,请采纳好评。。谢谢、、祝学习进步。、、
澧水水系在石门县境内有干支流196条,占全县溪河总条数的83%;流域面积3347.9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4.3%。境内一级支流有渫水、道水、澹水等21条,其中在境内汇入澧水的支流有10条。二级支流有61条,三级支流85条,四级支流28条。 九澧指澧水干流及其8大支流,合称九澧。 郦道元(公元466~527年)《水经注》上载:澧九水,曰温、曰渫、曰黄、曰茹、曰道、曰溇、曰澹、曰涔,总名曰澧。九水中除茹、溇两水外,其余7条皆发源或流经石门县境内,石门得澧在常德市中首屈一指。
澧水为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有北中南三源。北源出桑植县西北与湖北鹤峰交界之七眼泉,中源出桑植县西北与龙山、湖北宣恩交界之栗山坡仙人洞,南源出永顺县北万笏山龙泉寨十万坪,至两夹澜合而水势大盛,名龙江口。三源既会,经桑植县城西,东南流经桑植、永顺、张家界(大庸)、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等县(市)后注入洞庭湖之七里湖。
澧水干流自桑植县杉木界至津市小渡口,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北以武陵山脉北支与湖北省清江水系相隔,南以武陵山脉南支与沅水水系分野,西起湘鄂崇山,东濒洞庭湖平原;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干流及主要支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构成平行的河流系统。
河源至张家界(大庸)为上游,张家界至石门为中游,石门至津市小渡口为下游。上、中游为灰岩沉积地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沿途峡谷幽深,石壁耸立。下游为第三纪红砂岩及第四纪冲积地区,易被剥蚀,形成低矮的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
澧水自源头奔流而东,经慈利县牯牛岩进入石门县西境新关镇界溪河,至月光洲分为二流,洲下复合为一,于喻家河口纳渫水,至乌龟岩(按:乌龟岩横拦江中,常为舟患。民国13年贺龙军经此,用火药炸毁,舟人便之),三江汇流,俗称为三江口(即郦道元《水经注》中所谓的渫口)。合流的江水自西而东流经任家坊、向家坪、盐井滩、大龙潭、竹园塌、新街口、县城区、闫家坝、易家渡、铁弓堤,沿途纳入支流,最后于二都乡青龙湾(又名龙溪口)入临澧县境,历经新关镇、楚江镇、易家渡镇、二都乡四个乡镇。过石门境江段长约30公里,坡降5‰。县境内干流流域面积342.48平方公里(渫水、道水、澹水流域面积除外)。干流自上而下有三江口、盐井滩、二忤溶、洄洑滩、颜陵滩、八角楼、东方滩(亦名尼姑滩)等滩险16处。古时自三江口往下经石门市区的一段河,又名零阳河,临河北岸街市区晋时为澧阳县治,并设天门郡治于此。
1966年,临澧县在下游修建了青山水轮泵站,使上游过境江段的河道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因水位抬高,原来沿主河槽下泄的江流转而常年冲刷两岸,使两岸严重崩塌。据观察记载,自建坝以来,易家渡镇和二都乡沿河两岸已平均内推30~50米,最宽处铁弓堤已内推150米;另一方面,建坝后,河水流速变缓,挟沙能力减弱,加之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淤积河底,加剧了水位抬升,加重了沿江地区的防洪压力。据水文站观测记载,自青山水轮泵站大坝至易家渡一段河床,仅1980~1989年的10年间就平均抬高1米多。
1976年,石门县在距县城上游3公里处的澧水干流上,兴建了三江口水电站。
为防洪水泛滥,石门县自1970年冬始,大规模兴建堤防工程,陆续在澧水干流南、北两岸修建防洪大堤。1987年12月,在澧水干流南岸新关镇任家坊村修建了河堤2.1公里,保护着堤内530亩农田。以后,重点修建石门县城区河堤。至今,澧水北岸堤长17.3公里,西起城区码头,下至青山水轮泵站附坝,历楚江、易家渡两镇;南岸堤长21.2公里,上起新街口渡口,下至二都乡镇龙村,历经二都乡和宝峰开发区,保护着两岸石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27.5平方公里的土地,15.8万人口。特别是城区南北两岸约9公里的防洪大堤,从1991年11月始建,到2002年底全面竣工,历时12年,将两岸沿河建成了全县最美的风景线,成为造福子孙的“民心工程”。大堤及改造后的沿江大道,为日夜奔流的澧水增添了许多胜景。在堤山,行人凭栏远眺,看澧水朝晖夕阳,望街心繁灯闪耀,真有说不尽的心旷神怡。
石门境内澧水干流河段共有4座铁路、公路大桥。1971年建成的三江口大桥,是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枝柳铁路跨澧水的第一座大桥,桥上两侧通汽车,慈(慈利)张(张公庙)公路运输赖以畅通无阻。三江电站大坝也是一座公路大桥。1993年10月16日,地处县城中心的澧水石门公路大桥通车,大桥的建成,将石门南北两岸县城连接成一个整体。1993年1月8日,石长铁路石门澧水特大桥动工,1995年10月竣工,该桥全长1590.146米,共计58个墩台。这是澧水铁路、公路大桥,对沟通湘西北交通,促使其经济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
悠悠澧水,日夜东流。临水而立的石门县治楚江镇,如一幅气势恢宏的图画,铺展于蓝天白云之下。
她东南濒澧水,西北依山丘。地形狭长,俗称船形地,“地形逼仄,环堵不具,以嶂为城,以溪为池”,故谓山城。旧时屡遭兵燹水患,到解放前夕人丁不满3000,店坊仅40余家,面积仅0.4平方公里。建国后至今,已有大街小巷纵横交错45条,面积扩展至16.8平方公里,居民增加到7万人。天然秀美的山城,经石门人民的悉心装扮,更加绚丽多彩。澧水河上,4座大桥如巨龙卧波,枝柳、石长铁路作为连接全国各地的大动脉,在白云山麓和十九峰下纵横而去。澧水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如弦,车水马龙。花坛绿树遍布街心巷里,花香日新,让县城春色常驻。宝峰、东城、楚江,三城相望,互为犄角,一座崭新的城市正迅速崛起于澧水之滨。今日的石门县城,市政设施齐备,又是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湖南省景区城市。石门,这座美丽的新城,正向世界和未来敞开灿烂的大门。
㈨ 张家界市内的河叫什么
澧水:
中国湖南省西北部河流。发源于桑植县北部山区。东流经张家界、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市,在澧县新州流入洞庭湖后归长江。澧水总长372公里。大部分流经山区,多乱石暗礁,下游可通航。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是著名的自然保护风景区。
澧水夕照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两省。上游有北、中、南三源。其中北源最长,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水量最大,源出湘鄂边境八大公山东麓;南源较小,发源于永顺县步塔。三源汇合后,往南经桑植、永顺,再向东流,经张家界市、慈利县、石门县、澧县,沿途接纳溇水、渫水、道水等主要支流,经澧县小渡口注入洞庭湖。长388千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澧水与长江三峡、清江处于同一暴雨区,易与长江分流入松滋河的洪水相遇,造成下游洪灾。流域内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喀斯特发育,尤以支流溇、渫二河上游为甚,溶洞暗河遍布。中上游大都经山区和丘陵区,多乱石、暗礁。自石门以下为下游,属平原区,河道平缓,可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