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的区别是哪里
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是两种不同的隔振方式,它们的区别在于隔振系统的工作方式不同。
被动隔振是传统隔振方式,它采用一些被动隔振材料,如弹性垫片、弹簧、减震器等来降低振动和冲击的传递。被动隔振系统从振动源到受振物之间只有传递过程,无法对传递的振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因此,被动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往往受限于材料的明袜质量和固有频率等因素,难以适应各种复杂工况和振动源的变化。
相反,主动隔振则是利用一定的控制手段,通过实时监测振动源和受振物之间的振动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振动源的振动进行反向干扰和控制,从而消除或减小振动。主动隔振系统的优点在于可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振动情况下,及时、精准地对振动进行控制和干扰,实现精准隔振。主动隔振掘衡系统常用的控制器有PID控制器、LQG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
相对于传统的被动隔振,主动隔振技术具有控制精度高、隔振效果稳定、适激散激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高要求的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㈡ 离心分离机振动故障怎么处理
离心分离机振动故障处理:
(1)排除空鼓失衡。对一台新的离心机转鼓来说,平衡校正时是将转鼓安装在平衡用心轴上进行的,一般须先将其放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平运闷衡校正。当其转鼓装在实际转轴上之后其平衡精度会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转鼓与平衡用心轴之间以及转鼓与实际转轴之间的配合条件及同心度是不同的。旋转设备的振动,有60%左右是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在现场做整机动平衡是消除空鼓失衡后产生的振动是最有效的办法。
(2)隔离振动。采用了空鼓失衡的排除措施后,振动已减小,但卸料时的静态作用力是无法用上述办法来消除的。而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可以达到减小过基础传递出的振的目的。隔振器是中旁迅弯小型旋转分离机械在设备安装及减振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一般分为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两种。按隔振理论,可把机器当作理想质量体,隔振器由无质量弹簧和理想粘性阻器并连而成,基础绝对刚性的。要产生隔振效果,只需要激励频率大于2倍的固有频率即可。由于假设与实际情况还有较大距离,激振频率越高其间差异亦越大,而且单级隔振很难得到20db以上的减振,即使再小的阻尼,隔效果也是只能停留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采用抗分析法进行隔振研究。
(3)减缓布料不匀及突加激励力振动。对布料不匀及卸料时突加激励力所产生的随机振动,可以采取动力减振器昌逗、自动平衡等两种措施进行解决。动力减振器能把振动能量转移到减振器上去,从而把整机和基础的振动大幅度降下来。但动力减振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振源,轴承上的周期性作用力并未减小。自动平衡是在转鼓上设置一平衡装置,征产生一与不平衡离心惯性力相等或相反的消振力之前,能迅速把获取的布料不匀或突加力产生的振动信号反馈到控制机构中去,从根本上消除振源。
离心分离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例如浓缩、分离气态六氟化铀;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离心分离机大量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选矿、煤炭、水处理和船舶等部门。
㈢ 什么是主振弹簧和隔振弹簧
主振弹簧和隔振弹簧是振动输送机系统中的弹性元件。主振弹簧的作用:主振弹簧搜森正支撑输送槽,通常倾斜安装,斜置倾角为ß(振动角),其作用是使振动输送机有适宜的近共振工作点,便于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有效地利用振动能量。隔振弹簧的作用:支承,并能减小传给基础或结构架的动载荷。
从重达数百吨的设备到轻巧的精密仪器都可以应用钢弹簧隔振器,通常用在静态压缩量大于 5厘米的地方或者用在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不容许采用橡胶等材料的地方。这种隔振器的优点是:①静态压缩量大,固有频率低,低频隔振良好;②耐受油、水和溶剂等侵蚀,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③不会老化或蠕变;④大量生产时特性变化很小。其缺点是:①本身阻尼极小(阻春指尼比约0.005),以致共振时传递世悔率非常大;②高频时容易沿钢丝传递振动;③容易产生摇摆运动,因而常须加上外阻尼(如金属丝、橡胶、毛毡等,见图1,b)和惰性块。钢弹簧有螺旋形、碟形、环形和板形等,螺旋形弹簧应用最广。给定其固有频率后,由计算单个弹簧的垂向劲度K(N/m即牛顿每米)。中国制造的TJ1型螺旋形钢弹簧隔振器,每个负载为17~1020公斤,固有频率3.5~2.2赫,静态压缩量20~52毫米。
㈣ 2008年环保工程师讲义之隔振工程(二)
隔振器设计注意事项:
(1)应根据使用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橡胶。
(2)在橡胶和金属的结合面,避免有可能造成应力集中的结构,并以圆角代替锐角。
(3)在实际应用中,橡胶隔振器的应力发生在橡胶与金属黏结面上,因此在校核强度时,除了橡胶本身的允许应力外,还需要考虑橡胶和金属间的黏结强度,取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设计的依据。
(4)在设计或选用橡胶隔振器时,要考虑到尽可能避免使橡胶长期在受拉状态下工作,橡胶的变形应按厚度控制在许可的百分比范围内。
(5)对于圆筒形或剪切型隔振器,为了消除橡胶的收缩应力,提高其耐久性,在制造时必须给以适当预压。当采用这种措施时,半径方向或者压缩方向的刚度将增大约10%,而轴线方向或剪切方向则将减小,因此刚度的正确数值,要按产品实测值为准。
(6)隔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是刚度和阻尼。根据加载力变化速度的不同,分为静刚度、动刚度、冲击刚度三种,对于弹簧隔振器来说,这三者基本上是相同的,而橡胶隔振器的三种刚度是不同的。
(7)需要指出的是,温度对橡胶隔振器的刚度影响很大,温度降低,刚度增大;温度升高,巧拿刚度则减小。
2、弹簧隔振器
弹簧隔振器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隔振器,包括螺旋弹簧式隔振器、板条钢板式隔振器和卷带式隔振器三种类型。
螺旋弹簧式隔振器应用最广泛,在各类风机、破碎机、压力机、锻锤机的振动控制上常被采用,设计合理,可获得满意的隔振效果。
板条钢板式隔振器是由多根钢板叠加在一起构成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时钢板间产生摩擦阻尼。只在一个方向上具有隔振作用,用于火车、汽车的车体减振。
弹簧器有如下优点:
(1)可以达到较低的固孝腊搭有频率,例如5Hz以下。
(2)可以达到比较大的静态压缩量,通常达到20mm的压缩量。
(3)承载能力高,可以承受比较大的荷载。
(4)耐高温、耐油污、性能稳定不老化。
(5)钢弹簧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压缩式,也可以是拉伸式,使用非常灵活。
弹簧隔振器有如下缺点:
(1)由于存在自振动现象,容易传递中频振动。
(2)阻尼太小,对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隔离能力比较差。
(3)在高频区域,隔振效果差。
(4)金属弹簧的水平刚度比较小,通常采用附加黏滞阻尼器的方法或在弹簧钢丝外敷设一层橡胶,以增加隔振器的阻尼。
3、隔振垫
隔振垫是由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材料,如橡胶、软木、毛毡、海绵橡胶、玻璃纤维、矿渣棉及泡沫塑料等构成。由于弹性塑料本身的自然特性,一般没有确定的形状尺寸,实际应用中可以根局者据具体要求来拼或裁切成一定外形尺寸。
(1)橡胶隔振垫
橡胶隔振垫选用橡胶为材料,天然橡胶由于变化小、拉力大、受破坏时延伸率长,价格低廉,所以应用较多。橡胶隔振垫有五种类型:平板橡胶垫、肋形橡胶垫、三角槽橡胶垫、凸台橡胶垫、剪切形橡胶垫。
橡胶橡胶垫的性能与橡胶隔振器相似,主要优点是具有持久的高弹性,有良好的隔振、隔冲击和隔声性能;造型和压制方便,能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阻尼性能,可以吸收机械能量,对高频振动量的吸收尤为突出;由于橡胶材料和金属表面间能牢固的黏结,因此不但易于制造安装,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层叠加减小刚度,改变其频率范围,价格低廉。缺点是:易受温度、油质、臭氧、曝光及化学溶剂侵蚀的影响,造成性能变化及老化,易松驰,寿命较短等。
(2)软木隔振垫
软木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隔振垫材料。软木具有质轻、耐腐蚀、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并有一定的弹性和阻尼,适用于高频或冲击设备的隔振。
(3)毛毡
毛毡的适用频率范围为30Hz左右,适用于对车间内中小型机器隔振降噪处理,毛毡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主要取决于毛毡的厚度,而不是它的面积和静荷载,毛毡压得越密实,系统的固有频率就越高。通常采用的毛毡厚度为10~25mm,当承受2~70N/cm2 压力时,固有频率约为20~40Hz。其优点: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可以随意裁剪使用,与其他材料表面黏结性强;变形在25%以内时载荷特性为线形。
(4)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是一种松散纤维材料,它靠本身良好的弹性和纤维间的压缩和摩擦而具有一定的阻尼和弹性,是一种良好的隔振材料,使用较为普遍。玻璃纤维的优点是不易老化、不腐、不蛀,又有抗酸、抗碱和抗油的良好性能,也不会燃烧。
(5)海绵橡胶和泡沫塑料
橡胶和塑料本身是不可压缩的,在其变形时体积几乎不变,如在橡胶或塑料内形成空气或气体的微孔,它就有了压缩性,经过发泡处理的具有空气微孔的橡胶和塑料称为海绵橡胶和泡沫塑料。由海绵橡胶和泡沫塑料构成的弹性支撑系统,其优点主要表现为使用这种材料可获得很软的支撑系统;裁切容易、安装方便;载荷特性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产品很难保证质地均匀。
4、弹性吊架
弹性吊架,也称弹性吊钩,它实际上也是一种隔振器,只不过支承方式是悬挂式的。用于管道及隔声结构悬吊的,可以防止管道的振动传给建筑结构,也可以防止固体噪声相互传播。在高层建筑或声学要求较高的场所应用较多,如给水管道用弹性吊架悬挂在楼板下或混凝土梁下,流速大的风管也用弹性吊架悬吊。
弹性吊架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外壳、弹性体和连接部分。
㈤ 我的实验环境对隔振的要求非常高,找了好几家,他们的隔振最好的都只能做到1.5Hz的
高频振动的影响比较好消除,一般的隔振技术就可以实现,频率越低的越难消除,一般的隔振技术最好的隔振效果也就是1.5-2.5Hz,低频隔振就得用负刚度技术来消除,负刚度技术不仅可以消除高频的影响,也能解决难度系数高的低频隔振,可以实现0.5-1Hz或更低,而且其负载也腊州可以从几十公斤到几吨,选择范围更瞎森广轮神蔽。我们实验室用的就是Minusk的隔振平台,为实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㈥ 振动幅度很大,主动隔振会起作用吗
在振动幅度很大的情况下,主动隔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主动隔振是通过对振嫌源动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使其产生与外界振动相反的反向振动信号,以达到减小振动幅度的目的。当振动幅度很大时,传统的被动隔振方衡晌法很难有效地控制振动,这时主动隔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主动隔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咐者锋,权衡隔振效果和能源成本等因素,才能选择最优的隔振方式。
㈦ 减振和隔振的区别
减振是工程上防止振动危害的主要手段。减振可分为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主动减振是在设计时就考虑消除振源或减小振源的能量或频率,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设备、大型汽指岩亩轮发电机组及高速旋转机械中应用较多,但费用昂贵唯森,普通工程机械中应用较少。被动减振有隔振和吸振等。隔振又可分为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为了防止枣大或限制振动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光兴石工归纳起来几条原则:1.减弱或消除振源(主动减振)2.远离振源(被动隔振)3.提高机器本身的抗振能力(主动减振)4.避开共振区5.适当增加阻尼(阻尼吸振)6.动力吸振(被动吸振)
㈧ 隔振的隔振设计的要点
隔档袭振设计的要点是:首先要对环境振源进行调査,包括振源类别、量级、方向和频率范围等项目;其次根据隔振体本身的重量和隔振要求,按频率比λ≥2.5〜5进行计算,选择减振器型式、装配方式和参量(阻尼系数、刚度);最后用仪器测试校核隔振老岁效果,验算隔振系数。
常用的隔振器材有天然或人造橡胶制品、金属弹簧制品、不锈钢丝网制品以及近十年出现的多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粘弹性材料制品。这些器材既可用来隔振,又能起抗冲、降噪作用。
把机械安装在合适的弹性装置上以隔离机械振动传播的措施。依振源的不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隔振措施(图1)。如果机械本身是振源,应使它与支承隔离,以减少对周围的影响,这称为主动隔振。如振源来自支承的运动,为减少外界振动对机械的影响,须使支承与机械隔离,这称为被动隔振。
隔振系数η表示隔振的效果。主动隔振系数ηz与ηb概念不同,但计算公式相同。其值越小隔振的效果越好。对于单自由度隔振系统式中λ=ωj/ωn为频率比,即激励频率ωj与隔振系统固有频率ωn之比,ζ为阻尼比。根据隔振行含兄系数曲线(图2):①无论阻尼大小,只有当频率比时才有隔振效果,而后随λ的增加隔振效果逐渐增加,实用中取λ=2.5~5已经足够;②增大阻尼可减小机械在起动和停车过程中经过共振区时的振幅,但在后,增大阻尼反而减小隔振效果;③由于一般隔振材料阻尼系数不大,在λ=2.5~5范围内计算隔振系数时,可按无阻尼情况考虑。具体的隔振措施有设置弹性支撑物和防振沟等。对于隔振效果要求很高的精密仪器,一般采用多层隔板;对于多向激励、多种响应的复杂隔振系统,则要考虑直线振动、扭转振动和它们之间的耦合,隔振系数须按多自由度模型进行计算。当频率比λ变化较大时,如宽频带激励和重量变化大的机械,采用非线性隔振系统可以收到较好的隔振效果。在隔振设计中,根据振源振动量的大小、方向和频率,以及被隔振机械的尺寸、重量和隔振要求,确定隔振装置的参数和结构型式。
㈨ 隔振的分类
根据激振源的不同,隔振可分为两类。对于本身是振源的设备,为举喊了减少它对周围机器、仪器和建筑物的影响,将它与支承隔离开,以便减小传给支承上的不平衡惯性力,称为积极隔振,又称主动隔振。水泵、发动机、锻锤机械等的隔振就属此类。积极隔振系数ηz表示积极隔振效果;它等于隔振后传到地基上的力除以未隔振时传到支承上去的力。对于振源来自支承振动的情况,为了减少外界振动传到系统中来,把系统安装在一个隔振的台座上,使之与地基隔离,这种措施称为消极隔振,又称被动隔振。车辆的乘座、精密仪器的安装、环境运输的包装、舰艇上导弹发射架的隔振等都属此类。消极隔振系数ηb表示消老答槐极隔振效果,它等于隔振后机器设备的振幅除以支承运动的振幅。隔振系数小表示隔振效果好。两类隔振系数的计算公式是相同的。
对于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式中η为隔振系数;λ= ,ωj为激励频率,ωn为隔振系统固有频率;c为粘性阻尼系数,cc为临界阻尼系数。
隔振系数公式可用图1中的曲线表示。从图上可以看出:①只有当频率比λ>时,才有隔振效果,且随着λ增加,隔振效果也逐渐增大,实用中取λ=2.5〜5;②增大阻尼可以减小机器在起动和停车过程中经过共振区(见线性振动)的振幅,但在时,阻尼的增加反而减小隔振效果;③常用的隔振器材由于阻尼系数不大,在λ=2.5〜5范围内计算隔振系数时,可按无阻尼情况考虑。
隔振系数公式依据下列假设:机器或设备是刚体,地基是无限大的刚体;隔振器侍友由无质量的线性弹簧和无质量的粘性阻尼器组成。实际情况和假设有出入,故隔振系数的实际公式也同理论公式有出入。近代研究发现隔振器在用于低频激振时很有效,但用在高频时效果不够理想。当激振力频率增大时,隔振系数的曲线中出现了一系列峰值(图2)。主要原因是高频振动在结构中以弹性波形式传播,激起了结构介质的波动效应。为了改善高频时的隔振效果,除采用波动效应小的橡胶弹簧代替金属弹簧外,目前还发展了双质量隔振系统,并已用于舰船等设备中。
有时被隔振的机械或仪器可能受到几个方面的激励(见振动),此时隔振设计应按多自由度系统进行,即应考虑被隔振物体的直线振动、扭转振动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