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辛章的地方介绍
辛章办事处位于霸州市东偏南35公里处,东邻扬芬港镇,西接胜芳镇,北邻东段乡,南与天津市静海县隔河相望,地处作为霸州三大经济板块之一的胜芳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全处辖5个自然村,15个行政村(辛一、辛二、辛三、辛四、辛五、辛六、辛七、辛八、辛王堡、策城一、策城二、策城三、策城四、王家岗、北柳)。人口22016人,共有基层党支部29个,党员590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35901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花生、棉花、豆类等。
辛章历史悠久,公元201年,汉高祖时期曾在策城设益昌郡,北宋名将杨六郎曾在此设营与金兵开战。辛章人杰地灵,早期革命先烈张采真、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李桂春、李少春父子的故里都是辛章。1996年4月辛章与东段合并为东段乡,1998年3月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辛章从东段乡析出,成立辛章办事处至今。
辛章人民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钣金、服装加工、钢木家具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产品销往全国25个省市并出口韩、日、东欧等1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拥有钣金、服装、家具行业熟练工1万多人,技术工2000多人,从事三大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达到130多家,是辛章经济“二次腾飞”的主体。
自胜芳经济协作区启动以来,辛章办事处党委在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处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项目引进重点放在金属玻璃家具制造业上,先后有三强、富沃德、宏达、兴达、华彪等一批投资超亿元、产业关联度高、预期效益好、环保型、科技型的大项目相继落户我处,不但改变了往年项目引进徘徊在百万级的局面,而且一举实现了我处亿元项目零的突破。
胜芳经济协作区辛章辖区截至目前共预征土地4053.75亩,其中道路占地为491亩,企业已占地1715.37亩,现有可开发用地1847.38亩。土地储备量较足,为将来各重点项目的入驻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2010年,我们克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共谋划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34.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个,投资3.85亿元,已完成投资1.76亿元;新开工项目3个,投资0.95亿元,已完成投资0.72亿元;计划开工项目2个,投资9亿元;谋划开工项目6个,投资20.5亿元。
办事处党委以“富民强村、环境整治、保障覆盖、幸福教育”四项惠民工程建设为标志,扎实推进和谐辛章建设,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五保供养、农民参合、新建协同路、翻修辛胜路、辛何路、辛策路、策三路、天燃气入区、新区小学、教师公寓、线路入区、馨安花园、村庄联片集中供水等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策西路、辛章小学教学楼、北柳村住宅楼二期工程等已在积极运做建设当中,让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充分享受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大群众共建、共享和谐辛章的热情空前高涨。
B. 河北的中级城市有那些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包括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7个设区市
河北将集中发展中等城市
□本报记者 高长安
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并已上报国务院,一旦批准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日,在河北省举行的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座谈会上也提出:今后河北将大力推进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启动环京津城市带发展规划,到2020年,争取环京津21个县(市)的90%建成中等城市。这些信息表明,围绕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河北将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小城市快速发展。
沿线城市加紧对接
2006年,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复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要求“认真做好环京津、环渤海、环省会地区城镇发展规划”。2008年,建设部、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下发《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记者调查了解到,河北环京津各地纷纷出台举措,拉近与京津距离,借势京津发展壮大自己。
保定市出台《关于加强对接京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县两级成立对接京津办公室。保定、廊坊、承德3市分别召开高规格对接京津工作会议,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部署。
唐山与北京顺义区、沧州与天津滨海新区签订了区域合作意向书。张家口与北京签署协议,将北京的对口支援上升为互动合作。固安县在京举办高层次城市论坛,吸引16家知名企业到固安考察对接。
此外,各地将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对接京津、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廊坊定位为“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唐山打造“现代化沿海大城市”,承德确立了“国际旅游城市”目标。高碑店、涿州、固安对接“北京城南行动计划”,制定了产业规划、房地产规划、旅游规划、京南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等。
部分市、县加快城市改造建设步伐,提高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张家口市依托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园区。霸州市重点谋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胜芳经济协作区和扬芬港工业园三大园区,吸引吉利集团、清华科技产业园、富沃德家具制造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高碑店市扩大开发区规模,先后承接北京博纳科技园、康师傅、首钢特钢等入驻落户。
部分紧邻京津的县(市、区)积极争取与京津基础设施对接。三河、香河、固安、霸州等地开辟了50余条与京津直接相通的道路。廊坊北三县以及固安、涿州已引入北京公交,正在积极磋商引入轨道交通。三河市初步实现了与北京供电、通讯、供热等一体化,涿州与北京在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医保、公积金等方面基本对接。
区域间仍存在较大落差
不久前,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河北省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包括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7个设区市。2008年底,国土面积占全省的74.4%,总人口占全省的57.3%,城镇化率41.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7%。从城市集群发展的角度来看,该集群尚未形成整体发展的合力,与京津间仍存在较大的落差。
据了解,截至2008年底,河北省环京津区域7个市城镇化率为41.4%,毗邻京津的环京津城市带城镇化率只有39.7%,而北京市的10个区县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67.9%,相差近30个百分点。
另外,一些城市定位不明晰,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许多地区尚未健全由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与京津还处于 “对而不接、近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状态。城市集群内部的城市之间没有建立起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直接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
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导向,与京津没有形成体制、政策等梯度差;与京津高层交流合作、产业转移、交通对接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合作进展相对缓慢,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报告》建议,把环京津城市集群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区域,纳入省级层面推进。尽快出台加快环京津城市集群的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在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体制以及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吸引产业、资金和人才等要素。
以京津为坐标系,完善省、市、县三个层面规划,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国道、轨道交通等大型交通项目建设,积极引入京津的轻轨和公共交通。同时,要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通信、教育、医疗等设施和服务的一体化,推进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与京津共建共享。
7个设区市和23个县 (市、区)要借势京津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到 “十二五”末,建成一批高标准、有特色的中等城市,到2020年全面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基本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规模有序、设施完善的环京津城市集群。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