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1)请写出发生上
(1)闭复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制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灯泡短路,②电阻断路,③流过灯泡的电流太小,灯的实际功率太小不足以让灯发光;
(2)当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时,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灯L短路,如果是灯断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求数.若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压表与灯形成串联,电压表分担了电源电压,灯不亮.如果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也短路,则电压表无示数;
(3)小明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联接在电阻R两端时,如果是电阻R断路,灯L就会通过该导线形成通路,灯会亮,不合题意.如果是灯L短路,导线又与电阻R并联,导线会把电阻短路,则整个电路短路,会损坏电源.
故答案为:(1)灯泡短路;电阻断路;流过灯泡的电流太小,灯的实际功率太小不足以让灯发光;
(2)灯泡短路;电阻断路;
(3)不可行,可能会造成电源短路.
② 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路将是______(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要使两灯串联,只
(1)开关闭合后,电流可以通过导线直接从电源的正极回到电源的负极,因此电路将发回生短路现象;答
去掉导线b时,两个灯泡可以形成顺次连接的电路,故拆掉导线b时,两灯泡形成串联电路.
(2)要使两灯并联,则电流路径有两条,即电流从电源正极分别经两个灯泡流回电源负极;因此将电源负极与导线L1相连的导线改接L1的另一个接线柱,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短路;b;如上图所示.
③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A.小灯泡变亮B.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滑片内到右端的容电阻减小;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因此灯泡的亮度不变,故AB错误;
由U=IR可知,滑片到右端之间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正确;
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滑片与右端间阻值的大小,因此其比值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④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设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点时的电阻为R,则可列出U*0.5R/(R1+0.5R)=4V,U*R/(R1+R)=6,利用后面方程可推出RU=6(R1+R),代入前式,得到R=R1,U=12V.利用60J/15S=4W,则4=6*6/R得到R=9Ω .所以选C
⑤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经处于稳态,t=0时,开关s闭合。用三要素法求t≥0时,Uc(t)
当t=0时,开关动作闭合,根据换路定理Uc(0+)=Uc(0-)=20(V)
当t趋向无穷大时,有Uc(无穷)=30*20/(30+20)=12(V)
针对 t>0 的电路,从电容两端看去的等效电阻为 R=8+20*30/(20+30)=20K
即时间常数为RC=10*20=200mS=0.2S代入三要素公式可得
Uc(t)=Uc(无穷)+[Uc(0+)-Uc(无穷)]e^(-t/0.2)=12+8e^(-5t) (V) (t>=0)
(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扩展阅读
三要素法:
第一个,是换路后瞬间的初始值,以a表示;
第二个,是换路后的终了之,即时间趋近于无穷大时的值,以b表示;
第三个,是时间常数,以c表示;
则动态值为b+(a-b)e^(t/c)。
⑥ 如图所示电路,若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这是典型的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一个用电器出现短路,就相当于电源被短路,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不工作,是没有电流通过,不是烧坏,所以AB错。
电压表没有示数,因为灯不亮了,C错。
短路的特征是电流过大,会烧坏电流表。这个大电流不通过电灯,所以,灯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