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胆前级
胆机在发烧圈掀起了制作热潮。而在胆机中,胆前级因线路简单,调试容易,因而制作成功率相对较高。由于发烧友大多数已拥有性能不错的晶体管后级,搭配一台极品胆前级,可以帮助你迅速进入发烧境界。“前胆后石”组合或许更适合大多数发烧友的口味。这里推荐几款极品胆前级电路供发烧友参考。以下电路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主体电路,另一声道图略。
1.马碲斯胆前级
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线路仿英国马碲斯“Reference”电子管前级,马碲斯胆前级是以其卓而不群的设计观念,至纯至真一尘不染的透明音质闻名于世。其线路是胆前级中性价比较高,也是最易装配的一种。其用12AX7与12AT7作两级放大,具有输出电流大、全频表现平均、分析力高、音质感强等特点。
发烧友还可采用并管的方法来摩此电路(可参考后面介绍的JADIS电路),这时左右声道各用一只12AX7与12AT7放大(外围电阻稍作调整),其声道分离度更高,音色更美。
2.改进型马兰士7胆前级
原理如图2所示。该线路用12AX7作两级放大,后接12AU7阴级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众所周知,马兰士7胆前级以其中频甜美而著称。但其分析力及高低频延伸度欠佳。针对传统马兰士7胆前级的不足,对耦合电容容量的选取以及负反馈环路的选取作了一些调整。改进后的马兰士7胆前级,高、低频重放有了一定的延伸度和力度感,但中频更佳。该胆前级最适合听人声与弦乐。
3.和田茂氏胆前级
原理图如图3所示。针对传统马兰士7电路的一些不足,日本人和田茂在马兰士7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电路称之为和田茂氏电路。其主要特点是用 SRPP电路代替了马兰士7电路的阴极跟随器。由于SRPP输出级并没有任何电压放大作用,只是作为一个缓冲级使用,比起普通的阴极输出器来说其驱动负载能力更强。在音色方面,它保持了马兰士7线路中频甜润的特色,其分析力与高、低频响应比马兰士7较佳,信噪比相对较高,该电路所用的电子管也可全部改用 12AT7。
4.JADIS胆前级
原理图如图4所示。该线路取自法国“JADIS JP2000”旗舰前级经典线路。其采用12AT7作两级电压放大,并用12AT7作阴极输出。使前后级阻抗能很好地匹配,并提高负载能力。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较低的输出阻抗,该电路将双三极管并联使用,这也是其特点之一,其音质醇和通透,比马兰士7更具有浓烈的音乐味,高频与低频也明显胜于马兰士 7,最适合欣赏古典音乐。
图5是一款简单易制、性能出众的胆机稳压电源。该线路结合了电子管与晶体管的特点,取长补短,同时也降低了电源变压器的工艺要求。高压采用日立场效应管稳压,灯丝采用直流+12.6V供电可进一步降低整机噪声,以上胆前级除改进型马兰士7外(该板为胆整流、胆稳压、主板、电源一体化大板双面镀金设计)均可与该电源板搭配使用。
对胆机制作,一些发烧友特别推崇搭棚焊接法。但对初学者而言,成功率不高,噪声较难处理,且纯手工制作,产量不大,不适合批量生产。笔者认为:胆机要想得到普及,应走与线路板装配生产相结合之路。笔者使用的线路板由专业线路板厂家制作,主板为加厚双面孔化镀金玻璃纤维板,而电源板为单面玻璃纤维板,便于摩机。板上印字清晰,只要稍懂无线电基础知识,哪怕你从未装配过胆机,按印板所标数值装配,确保你一次装配成功,所装整机的性噪比均达到或超过搭棚焊接的同类产品。夜深人静时把音量旋至最大,耳贴近音箱仅听到轻微的胆管本底热噪声。
俗话说:“好马配金鞍”。胆机制作中,元器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为确保质量,建议均采用全新器件制作。笔者使用厂家提供的套件,电子管为国产出口型产品, 电阻为2W、3W美国电阻,如DALE电阻、AB碳阻等。而电容4.7μF/400V以下则选用音乐味浓的法国苏伦大SMKP电容,电解则选用ELNA、 ERO、SAMWHA、Rubycon等品牌。变压器则有A级材料制作的100WE型和R型两种规格可供发烧友选择。对于相关部件如音源选择、音量控制, 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继电器音源切换,手动音量控制板、顶级音量遥控板(继电器切换不同阻值的光敏电阻),镀金输入、输出端子、豪华机箱等,这样组装的整机,无论音质或外观都毫不逊色于一些高品机,改变了“土炮”产品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局面。
装配时,参考原理图,采用含银量较高的优质焊锡丝把所有元件焊在线路板上(包括电子管管座)装好主板及电源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输出直流高压应在+250V左右,灯丝电压应在+12.6V,若电压正常,检查主板元件装配无误后,即可装好主板电子管,连接好电源线及输入输出插座即可试音。若试音正常后,即可把所有器件安装到胆前级机箱内。整机组装完成后,就可以慢慢品味发烧胆机的醉人音色!
㈡ 6N2前级电路图
6n2、6p1都是小九聊管子,6n2是双三极电压放大管,6p1是功放管,输出功率是4.8瓦。可以配4~8欧姆(要与输出变压器相匹配,)口径6~8吋3~5瓦的低音喇叭。6n2前级电路图如下:
㈢ 帮我看看这个胆前级电路图的6n1还有几个脚怎么用
6N11所余抄的4、5脚(灯丝)接6.3V(1A)交流电源,袭9脚为电子管2个半边中的屏蔽层应接地(低电位)端;6N1的4、5、9脚与上述相同,6、7、8脚为另一路对应与1、2、3相同接线;out1,out2是一个声道的两路输出。
㈣ 胆机电路图
胆机一般都是单端输出比较多,如果是双声道就要两组。单端胆机输出,为典型内的甲类放大电路,也是容应用最为广泛的代表之一。六、七十年代的电子管收音机,多为这种单端机子。单端胆机电路简单且音质也比较好,纯后级单端胆机,这种电路应用也很多,最常见的应用功放管有6p1、6p14、6v6、6L6、6p3p电子管等,作为功率输出管。而前级一般用6n2、6n1等管子,电子管收音机一半做电压放大、捡波,另一半做电压放大及推动。胆机功放机如果要想失真率再小一点,而且输出功率成倍增加,提高音质,特别是低音更加浑厚、动听,那就是采取推挽输出电路,缺点是成本高,但输出功率大而声音洪亮,交越失真小,所以在的胆机功放推挽电路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单端输出电路图:
㈤ 推荐几款适合做胆前级的电子管,最好附电路图
胆前级电路图、应用管子比较多,给你发几个图,可以作为参考:
㈥ DIY胆机电子管功放 求电路图
你现在手上只有6k4、6p14、fu7三只管子。这三只管子6k4做前级,6p14作为推动管,内fu7为功放管,勉强容可以。建议用:6p14,6n2或者6n1各两个就可以达到立体声五瓦,不用fu7。电路图如下:
㈦ 师傅好,胆前级只有俩个6J1电子管。6J2俩个脚联起来能代替吗效果好吗!谢谢
你的前级用两个6J1管子作为电压放大管,电路图如下:
由电路图可知,与6J2比较两者都差不多,可以互换。
㈧ 石机的功放制作
原理图如图1所示,笔者选用和田茂士线路作电压放大,场效应管作电流放大。其实,一些优秀的胆前级电路很适合作电压放大,特别是和田茂士SRPP输出线路,具有极低的输出阻抗和较强的负载能力。末级仅作0dB线路放大,电压放大级与电流放大级用电容进行信号耦合。
笔者仍采用《电子报》今年第1期胆机制作文章介绍的电源板,而重点改进在用料上,即把原高压滤波所用全部电解用若干个1μF~10μF/400V的EC薄膜电容及金龙MKT电容并联代替。主板仍然可用国产电子管组装(A型板),发烧友也可用全新俄罗斯12AX7、12AT7(B型板)或欧洲管升级。信号耦合电容还可用维他命Q电容或其他顶级电容摩机。
制作时为便于装配及摩机,共使用两台机箱,胆前级与0dB后级各装配一台,两台独立调试。其中后级每声道使用了4对K1529/J200,每声道各用1只500W环形变压器供电,采用外置散热器机箱,尺寸达480mm×430mm× 150mm,为制作大功率甲类功放创造了条件。两台机箱用信号线连接。当分开时,和田茂士电压放大部分即可单独作为一台胆前级使用。
该功放具有声场宏大,定位准确,音色甜美,印证了“简洁至上”这一名言。
该功放不足之处是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一般通用机箱不易装配,发烧友需量力而行。 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方案组合主要是从降低成本及减小体积方面考虑的。
由于大功率场效应管售价较高,业余条件较难配对。为此,笔者采用了大功率场效应管推动大功率三极管。由于大功率三极管售价低,易配对,从而降低了制作难度。并且场效应管参与功率输出,推动级静态电流高达300~600mA,从推动级开始,功放便工作在甲类状态。
同样,电压放大部分可选用图1的和田茂士前级电路。从减小体积出发,笔者使用了专门针对SACD与DVD-Audio而制作的电压放大模块,左右声道各一块,尺寸仅11cm×8cm,便于与末级电流板装配在一个机箱内。该模块制作的功放带宽达5Hz~150kHz,总谐波失真在0.01%以下。若发烧友不想投资过大,象发烧友手头都有的TDA7294、LM4766、LM1875等功率运放,只要将其配图1或图2所示的0dB放大极,降低末级0dB部分供电电压,即可制作出10~60W的纯甲类功放,其音色定会给你耳目一新。
推荐摩机:若图1中的和田茂士电路搭配图20dB后级,0dB后级所用对管2SC3858/2SA1943(250W)增加至4对,提高0dB后级工作电压为70~100V,那么,只要电源能量供应充足,散热通畅,业余条件下完全可以轻易制作出乙类300~500W(8Ω)、甲类:30~100W(8Ω)这类巨无霸功放。虽然大多数发烧友并不需要数百瓦的功率,但是只有储备功率越大,静态电流越大,功放的内阻才会越低。在额定输出功率内具有较强的驱动负载能力和优秀的频率响应,才更易推动音箱和控制音箱。特别是一些进口名牌顶级音箱,用巨无霸功放推动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只要功放输出功率能达到150W×2(8Ω、乙类)、30W×2(8Ω、甲类),就能推动好大多数名牌音箱。
另外,发烧友还可用其他靓声功率管如K851、SAP15N/SAP15P、MJE15024/MJE15025作0dB放大。 在这里仍采用《电子报》今年第8期《轻松制作靓声甲类功放》一文中的电压放大线路,主要改动在后级电路,原理简图如图4所示,在此用示意图代替电压放大部分。电流推动级采用了日立公司最新120W大功率场效应管K2221/J352,并且推动级电流高达300mA,反馈点改在输出端,为大环路负反馈,选取合适的R阻值即是一部前馈式功放电路。该线路板包括的预推动级、推动级、末级电流放大级及温度补偿三极管,应全部固定在散热器上。K2221/J352若不易购到可用K1058/J162或K1529/J200代换。该功放音色保持了MOS管的声音特色,低频力度强劲,解析力高。
以上四种后级电路均可在30~60V内供电,0dB后级可提升工作电压。电流放大印板均为双单声道设计,每声道预留有4对大功率管的位置,发烧友应根据散热器面积、变压器功率及所需功率(P乙=U2/2R,P甲=2I2静·R)选取功率管对数及其静态电流。对于63V以下的滤波电容,ELAN、松下、诺华当然是首选。对于容量10000μF耐压100V的发烧电解,市面上选择余地不多,即使能购到某些音响专用品牌,其售价也相对较高,从性价比方面考虑,笔者选用若干ELAN470μF/100V、BENNIC 1000μF/100V、BENNIC2200μF/100V电容并联使用,降低输出容抗,其性能比某些音响专用大容量电解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