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这个学院中有哪些专业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手机电子电器等高科技行业所需的主要核心芯片极大缺失。从国外进口芯片受阻,让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受阻。因此为了培养属于我国自己的芯片人才,清华大学宣布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专门培养高科技高端芯片人才。
⑵ 清华大学本科生电路理论和电力系统分析分别用的哪套教材
1、电路理论用的是陆文娟编的《电路原理》 。
2、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即可工作。有些直观上可以看到一些现象,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有些可能需要测量仪器知道是否在正常工作。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3、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⑶ 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你觉得这个专业的发展前途怎么样
近日,清华大学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院,叫做集成电路学院,在此之前,清华大学里面也有3个与集成电路有关系的系院,分别是电子工程系,微纳电子系,精密仪器系,但是里面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比较驳杂,而且学业内容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每次在招生的时候,三大院系也存在着各自为战,争取优秀学生的局面,现如今集成电路学院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整合了资源,也避免了各大院系的竞争。
因此,清华大学这个集成电路学院,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个人,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当然,新兴产业和学院的成立,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愿有朝一日我们的集成电路专业和芯片产业也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⑷ 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这对人才培养有什么好处
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这对人才培养有这些好处:
1、可以解决集成电路这一块的短板,为这一方面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培养,让我们也能够拥有国际化的集成电路人才;
2、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这样也是为了集成电路领域做贡献;
3、用清华大学的实力帮助集成电路这个领域发掘更多的人才,也输送更多的人才出去。
我们国家未来在集成电路这一样也是很看重的,从集成电路这块领域要实现自我创新,就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难度才是最大的,这次清华大学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也是为培养人才做的下的一步棋,也是清华大学整体科学布局的完善。
集成电路发展技术,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结局,我国这一方面的高端人才数量还是很稀缺的,相关的人才不足,所以清华学院这次是要准备大力培养这一块的人才出来。通过清华大学的号召力,让有兴趣的人来学习,这样也算是为很多学生起到了一个入门的做法,之后集成电路能够发展成什么也是很期待,慢慢不断的提升国家的高科技制造水平。
⑸ 电路分析基础看谁的网课
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的网课,你绝对值得拥有纯备,在b站上就有。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定理,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正弦稳态态稿的功率和能量,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频率特性,双口网络,PSPICE简介等。
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做闭毁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⑹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清华大学是我们中国的优秀大学之一,所以他把他变成人才培育中心,我们也很能理解,至于人家是怎么做的?那就要看人家想要变成哪方面人才比较多。比较多的这才是重点的。
⑺ 请问下清华827电路考研参考书目
《电路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江辑光、刘秀成等。
827电路原理考研参考书目为:《电路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江辑光、刘秀成;《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邱关源、罗先觉。
(7)清华门电路扩展阅读:
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规定:
1、笔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控制理论(经典控制及现代控制)、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运筹学、信号与系统、编译原理和数据库原理、现代通信原理、软件工程专业综合七科中选一门。
2、以考生的总成绩排名为录取参考标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3、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电子系、软件学院相应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⑻ 请问考研考清华大学集成电路与系统专业,专业课考试的知识范围和参考书籍是什么
不是微纳电子系的,不太清楚,但是能够查到微纳电子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简介
我所研究生培养一级学科名称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名称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研究方向有以下五个方面:微/纳电子器件及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艺与纳米加工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与CAD;纳电子学与量子信息技术。我所研究生课程共设置27门;目前在校学生数:博士生85人;硕士生:343人(包括工程硕士243人)。2009年共招收研究生136名(其中博士生19名,工学硕士研究生26名,工程硕士研究生91名);毕业研究生105名(授予博士学位14名,工学硕士学位22名,工程硕士学位69名。
二、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共设置27门,本年度已开课程23门。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课程编号:71020013 课程名称: 半导体器件物理进展
任课教师:许 军
内容简介:半导体复杂能带结构与晶体对称性分析;载流子散射理论与强场热载流子输运;短沟MOS器件物理;异质结构物理与异质结器件;半导体的光电子效应与发光;非晶半导体与器件。
课程编号:71020023 课程名称: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
任课教师:周润德
内容简介:VLSI小尺寸器件的模型和物理问题;MOS数字VLSI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VLSI电路中的时延及各种时钟技术;VLSI的同步时钟和异步时钟系统;逻辑和存储器的VLSI系统设计方法及VLSI的并行算法和体系结构。
课程编号:71020033 课程名称: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
任课教师:李福乐 王志华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在本科课程《模拟电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之后的专业课程。目的是学习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规律和方法,增加设计出电路的可制造性,提高一次性设计成功的可能性。课程内容包括:器件模型与电路仿真、模拟集成电路单元、放大器设计、高性能放大器、比较器、A/D与D/A变换电路、芯片的输入与输出、可制造性与可测试性、版图与封装等。
课程编号:71020043 课程名称:数字VLSI系统的高层次综合
任课教师:魏少军
内容简介:VHDL语言简介,设计流程,行为描述与仿真,行为描述与目标结构的匹配,数据通道设计,控制器设计,测试向量生成,系统验证;行为设计和数据通道与控制器的设计与优化;综合VHDL描述,算子调度,资源分配,寄存器优化,控制码生成,控制器结构选择,状态化简。
课程编号:71020053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任课教师:余志平 叶佐昌
内容简介:射频(RF)电路的硅CMOS工艺实现。深亚微米器件的射频特性和模型。RF发送接收器的单元电路(LNA,VCO,PLL,频率综合器,功率放大器等)的分析和设计。衬底耦合及混合数字,模拟,射频电路设计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
课程编号:71020062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设备
任课教师:王水弟
内容简介:整个课程从拉单晶硅工艺开始,讲到现代集成电路的新型封装,使学生知道除电路设计以外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过程。重点是详细讲解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各种单项工艺技术及相关的工艺设备,并用动画的形式,演示一个双阱CMOS反相器的整个制作工艺流程,使学生直观地知道各单项工艺的具体应用。针对MEMS技术的飞速发展,专门有一章介绍了IC制造工艺在MEMS器件制造中的应用。课程还简单介绍了与集成电路制造密切相关的洁净技术,最后对于集成电路进入纳米时代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及技术难点予以简单介绍。
课程编号:71020073 课程名称:射频CMOS集成电路设计
任课教师:池保勇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对无线通讯中的射频收发器的结构,高频低噪音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压控振荡器以及锁相环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和设计能有基本的掌握。参课学生对整个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有一个完整的训练。
方法一,课内讲课,用国际公认的教材。教课学时计划占总学时的一半;
方法二,用国际集成电路工业界通用的设计工具对学生进行培训;
方法三,每一位上课的学生,将设计一个或数个射频电路模块;
方法四,争取将设计成功的射频电路模块在工业界流水线能投片,流水,封装和测试。
课程编号:81020012 课程名称:超大规模集成网络
任课教师:陈志良 停开
内容简介:当前VLSI网络的发展水平、动向和研究重点、开关电容网络、连续时间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电路和系统,以及新型开关电流网络与高性能DC-DC变换器等。
课程编号:80260012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设计实践
任课教师:李福乐
内容简介:通过一个具体的课程项目设计,实现基于CMOS工艺的全定制设计,从总体方案与结构、电路设计与仿真、版图设计与验证到流片测试的全过程训练。
课程编号:80260023 课程名称: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任课教师:白国强 本年度未开
内容简介:传统加密技术;密码算法的数学基础;现代对称加密技术(DES,AES,RC4);非对称加密方法与技术(RSA,ECC);密码功能设置与密钥管理;消息认证和Hash算法;数字签名和认证协议;网络安全协议。
课程编号:70260013 课程名称:数字集成系统设计
任课教师:张春
内容简介:本课程采用硬件描述语言作为设计输入手段,讲授数字集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高层次综合技术。本课程还讲授可编程器件的原理和设计技术,并通过上机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编号:80260032 课程名称:新型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
任课教师:任天令
内容简介:本课程结合国际研究前沿,介绍新型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新型介电材料与集成器件、磁电子材料与器件、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分子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课程编号:80260042 课程名称:PLL设计与时钟/频率产生
任课教师:李宇根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锁相环的产生,帮助学生获得针对用于有线和无线通信的锁相环的系统透视方法和电路设计方法。课程的前一半将介绍锁相环的基础理论分析和系统电路设计方法;后一半包含用于不同锁相环应用的材料介绍,和更深入的专题:频率分析,时钟数据恢复,延时锁定环,片上可测性及其补偿,SoC设计中的耦合问题以及未来的挑战。其中耦合问题,可测性问题,片上补偿对于SoC设计和混合信号IC设计也非常有用。
课程编号:80260052 课程名称:半导体存储器技术
任课教师:潘立阳
内容简介:半导体存储器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和支撑技术。本课程主旨为通过对各种主流存储器的基本理论、器件、电路及工艺技术和新型存储器技术的综合讲解,促进学生掌握半导体存储器的设计实现方法,并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编号:80260062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
任课教师:李兆麟
内容简介: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空间,已经应用到了通信、工业监控、国防军事、交通通信、医疗卫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课程通过讲授的方式,并结合课程实践,全面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与亲自动手实践,能够充分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如何设计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低功耗设计等。
课程编号:81020022 课程名称: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
任课教师:李树国
内容简介:微处理器发展简史;微计算机及微处理器性能评测;指令级结构设计与RISC技术;数据通路与控制单元设计;流水线技术;存储管理与Cache设计;微处理器发展趋势。
课程编号:81020032 课程名称: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概论
任课教师:孙义和
内容简介:VLSI逻辑模型和逻辑模拟、VLSI故障模型和故障模拟、VLSI测试生成方法和自动测试图案产生、智能VLSI测试方法和测试图案生成方法、可测性设计的度量和方法、系统层的故障建模和测试生成,以及集成CAI工作中心形成方案和途径等。
课程编号:81020042 课程名称:微电子封装技术
任课教师:蔡坚
内容简介:微电子封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封装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电、热、热力学等方面的设计,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制造工艺及所用材料,集成电路封装的选择原则及封装的主要失效模式等。
课程编号:81020052 课程名称:微米/纳米技术物理 本年度未开
任课教师:刘泽文
内容简介:有关制作微米/纳米器件及结构的各种技术及其物理原理,包括抗蚀性原理,光学光刻,离子束、电子束、X射线的形成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干法及蚀法刻蚀原理。
课程编号:81020062 课程名称:微机电系统(MEMS)
任课教师:刘理天
内容简介:MEMS的组成、结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与制作技术,介绍几类典型的MEMS器件;微集成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系统,介绍MEMS在信息、生物、医学、宇航等领域中的应用。
课程编号:81020082 课程名称:VLSI数字信号处理
任课教师:陈弘毅 刘雷波
内容简介:数字信号处理是音视频、通信、测量、导航、信息安全等诸多应用的基础,本课程讲授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VLSI系统实现的方法与技术,用以指导VLSI芯片设计,达到速度-面积-功耗最优化。
课程编号:81020132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制造与生产管理
任课教师:张志刚
内容简介:运作管理;IC生产工艺技术管理;IC生产流程管理;学习曲线;线性规划在运作管理中的典型运用;实际IC生产计划系统;质量管理引言;统计过程控制(SPC);过程能力研究;供应链管理;独立需求库存系统;IC-CAM系统简介;IC虚拟制造。
课程编号:91020012 课程名称:微电子学最新进展
任课教师:刘理天等
内容简介:MOSFET器件极限、ULSI工艺、设计及封装课题、从微电子到纳电子;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及其VLSI实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制作技术及典型器件,模糊控制原理、算法及硬件实现;微处理器最新体系结构及并行处理技术。
课程编号:80260032 课程名称:新型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
任课教师:任天令
内容简介:课程内容有两部分。一是集成铁电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铁电体的结构与基本性质、材料与工艺、器件集成、测试与表征等。二是集成铁电学的应用,包括铁电存储器、MEMS器件、高频器件、红外探测器件等。
课程编号:81020112 课程名称:纳米电子器件
任课教师:王燕
内容简介:纳米电子器件概论;单电子晶体管的原理及应用;共振随穿二极管的原理及应用;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及其应用;纳米加工技术——通向纳米世界的桥梁。
课程编号:81020122 课程名称:CMOS集成电路制造实验
任课教师:刘志弘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原来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得到实践的机会。在CMOS集成电路的自我实践和制作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目标:利用以上实验室装备和24小时运行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我制作CMOS集成电路的目标。最终具备独立动手能力及分析能力。保证使用的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目前国内0.35-0.8微米技术水平。
课程编号:81020142 课程名称:IC设计与方法
任课教师:张春
内容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于IC设计的技术及流程建立完整的概念,学习和了解IC设计的方法, 掌握IC设计的工具。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实验,培养IC设计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学位论文
共有2篇博士论文获奖,一篇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一篇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7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这个能从微纳电子所的网页上找到,你如果真有兴趣可以直接发邮件联系微纳电子所的老师,能从网页上找到联系方式。http://www.ime.tsinghu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