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与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区别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基极电流IB与集电极电流IC的比值β,β=IC/IB,这个代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能力,一般希望稍微大一些例如100-1000,有时候为了更大的数值采用达林顿接法,用2个三极管组合在一起使β=5000-10000.
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A=V0/VI
这个数值与β有关系,但是还与三极管的基区电阻rbe和集电极电阻RC、负载电阻RL有关,对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来说,A=β*RL`/rbe,
其中RL`=RC//RL,
rbe=300+(1+β)26/IE,
一般rbe大约在1K欧姆左右。
2. 晶振倍频振荡电路
倍频电路用一个锁相环和一个D触发器就可以实现了。起振电路用555触发器试试。倍频电路我以前做过,用CD4046与BCD加法计数器CD4518构成的100倍频电路。刚开机时,f2可能不等于f1,假定f2<f1,此时相位比较器Ⅱ输UΨ为高电平,经滤波后Ud逐渐升高使VCO输出频率f2迅速上升,f2增大值至f2=f1,如果此时Ui滞后U0,则相位比较器Ⅱ输出UΨ为低电平。UΨ经滤波后得到的Ud信号开始下降,这就迫使VCO对f2进行微调,最后达到f2/N=f1,并且f2与f1的相位差Δφ=0°。,进入锁定状态。如果此后f1又发生变化,锁相环能再次捕获f1,使f2与f1相位锁定
希望这些对你有点帮助。好像只能上传一张图片,我还有一张上传不上去。
3.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参考下图三抄倍压电路袭以作说明:
电源频率第一半周e2经V1对C1充电至e2的峰值E2(1.41倍e2),第二半周时,C1上的电压与e2串联经V2对C2充电至2E2,第三半周时,C2上的电压与e2串联经V3对C3充电至3E2,这就是3倍压的原理。
http://hi..com/%B3%C2%BC%E1%B5%C0/album/item/7400b6895c228cb3a4c272ef.html
倍压电路一般应用在高频电源上,因为高频电源频率高,电容器的容量很小就可以有效通过高频交流电的;在50HZ工频电源上应用时,电容器的容量要很大才能有效通过低频交流电,大容量电容器价格很高,没有必要采用工频电源作倍压应用的。
4. 晶体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何
利用电路的调整作用使输出电压稳定的过程称为稳压。稳压电路在输入电压、负载、环回境温答度、电路参数等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电路。这种电路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广为各种电子设备所采用基本结构调整元件、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稳压电源分类稳压电源的分类方法繁多,按输出电源的类型分有直流稳压电源和交流稳压电源;按稳压电路稳压电路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分有串联稳压电源和并联稳压电源;按调整管的工作状态分有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按电路类型分有简单稳压电源和反馈型稳压电源,等等。如此繁多的分类方式往往让初学者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其实应该说这些看似繁多的分类方法之间有着一定的层次关系,只要理清了这个层次自然可以分清楚电源的种类了。
5. 倍压电路主电容怎么计算
当第一个正半周时,整流元件D1导通,电容C1上的电压Uc1充电到电源e的峰值根号2E,并基本保持不变;在第二个半周时(负半周),C1上的电压Uc1与电源电压相加,经整流元件D2对电容C2充电,充电的电压是e+Uc1,因此电容C2充到最大电压接近2根号2E。在多倍压电路中,电容都是逐级串联通过原始交流电源的,所以,每个整流元件所承受的反向耐压都是2×根号2×E,并不逐级增高。
参考资料: 《晶体管整流电路》
6. 晶体二极管与电容七倍升压电路图如何分析
在空载情况下,当Ui为正半周期时,D1导通,C1充电,C1的最版大值权=根号2的Ui.
当Ui为负半周期时,D2导通,C2充电,C2的最大值=2C1。
当Ui又为正半周期时,D1,D2截至,D3导通,此时C1,C2和输入电压叠加在一起
为C3充电。由于此时,C1和输入电压极性相反,导致相互抵消,所以C3充电后的
压等于C2的电压。 以此类推,所以C2~C7的电压都是 2根号2的Ui。
从C1和C3处接出是3倍C1; C1和C7处输出就是7倍压了。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