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与门电路最基本原理
原理如图,RL 远大于 R1 ,如 :R1 = 1K Ω,RL = 100KΩ 。
K1 或 K2 、或者 K1 、K2 同时接地(开关下拨),闭内合电路接通, Y 输出容是二极管的正向电压 0.7 V ,即输出低电平;
只有 K1、K2 同时接高电平 (开关上拨),二极管全部截止,Y = E * RL / (R1+RL) ≈ E ,即输出高电平。
再增加相同结构的二极管,与门输入端子也就增加。逻辑关系:
Y = A * B ,只有 A、B 同时为 1 (高电平),Y = 1 。
② 求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门的含义和电路图
门电路是数字逻辑的一种称呼,有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即与、或、非,下面用一般电路来解释:
1、与门
与:指同时的意思,A和B或者更多的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有结果,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具备,就没有结果。
只有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灯才会亮,就是两个开关串联。
2、或门
或:或者的意思,许多条件A,B,C等,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具备时,就有结果,只有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时,才没有结果。
只需要一个开关闭合,电灯就会点亮,就是两个开关并联。
3、非门
非:就是相反的意思,具备条件A,没有结果,不具备条件A,则有结果。
只有在开关断开时,电灯才会亮,就是一个开关和电灯并联。
(资料来源:网络:门电路)
③ 什么是与门电路
就是相当于几个开关串连起来的电路,必须所有的开关都闭合,电路才能专正常工作,若其中一个属不闭合,电路就不工作。类比数学中的“或”“且”“非”中的“且”,就是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事件才能发生的意思。 明白?
④ 二极管的与门电路
以二极管实现为例,与门的实现原理为:
如图:为二极管与门电路,Vcc = 5v,R1 = 3K9, 假设3v及以上代表高电平,0.7及以下代表低电平。下面根据图中情况具体分析一下:
1. Ua=Ub=0v时,D1,D2正向偏置,两个二极管均会导通,此时Uy为电位为0.7v.,输出为低电平
2.当Ua,Ub一高一低时,不妨假设Ua = 3v,Ub = 0v,这时不妨先从D2开始分析,
D2会导通,导通后D2压降将会被限制在0.7v,那么D1由于右边是0.7v左边是3v所以会反向偏置而截止,因此最后Uo为0.7v低电平输出,这里也可以从D1开始分析,如果D1导通,那么Uy应当为3.7v,此时D2将导通,那么D2导通,压降又会变回0.7,最终状态Uo仍然是0.7v.输出低电平,此时D1马上截止。
3. Va=Vb=3v,这个情况很好理解, D1,D2都会正偏,Uy被限定在3.7V。
总结(借用个定义):通常二极管导通之后,如果其阴极电位是不变的,那么就把它的阳极电位固定在比阴极高0.7V的电位上;如果其阳极电位是不变的,那么就把它的阴极电位固定在比阳极低0.7V的电位上,人们把导通后二极管的这种作用叫做钳位。(特别说明:压差大的二极管先导通,先钳位,先导通的二极管具有电路控制权)
⑤ 一个简单的与门电路图接法
这个来电路只能对低电平信号源有与功能(本情况下也叫线与)。ABC中任何一个端子为低电压0,电流在12V电源与该端子间形成回路,则Y处得到一个低电平(即二极管的通态压降),这个压降较小,在逻辑电平中属于低电平。
所以ABC为输入端,接控制信号发出端;而Y是输出端,接被控对象。
⑥ TTL电路和门电路
TTL门电复路一般由晶体三极管电路构制成。对于TTL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应采用以下方法:
TTL与门和与非门电路:
将多余输入端接高电平,即通过限流电阻与电源相连接;
根据TTL门电路的输入特性可知,当外接电阻为大电阻时,其输入电压为高电平,这样可以把多余的输入端悬空,此时输入端相当于外接高电平;
通过大电阻(大于1kΩ)到地,这也相当于输入端外接高电平;
当TTL门电路的工作速度不高,信号源驱动能力较强,多余输入端也可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使用。
TTL或门、或非门:
接低电平;
接地;
由TTL输入端的输入伏安特性可知,当输入端接小于IKΩ的电阻时输入端的电压很小,相当于接低电平,所以可以通过接小于IKΩ(500Ω)的电阻到地。
CMOS 门电路一般是由MOS管构成,在使用CMOS门电路时输入端特别注意不能悬空
与门和与非门电路:多余输入端应采用高电平,即可通过限流电阻(500Ω)接电源。
或门、或非门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应是将多余输入端接低电平,即通过限流电阻(500Ω)接地。
⑦ 求指教:与门电路
如下图:
灯L亮表示与门输出低电平。
K1或K2任意一个闭合,灯L亮。
K1和K2均断开,灯L灭。
⑧ 什么是门电路,非门电路,与非门电路
【门】电路,就是【开关】电路。1、【与】门电路,就是以【与】的关系搭建的开关电路。2、【或】门电路,就是以【或】的关系搭建的电路。3、【非】门电路,就是以【非】的关系搭建的开关电路。4、与非门电路,就是以【与】相反的开关电路。——单独解释【与】、【或】、【非】、【与非】举例:1、【与】:一个灯泡串联两个开关接电源,把灯开亮的条件是,两个开关都接通,灯泡才亮,这两个开关的【串联】就是【与】的关系,即我【与】你同时接通才能搭建一个使灯得到信号的结果。2、【或】:两个开关并联接好再控制一个灯泡,我【或】你都能接通给灯泡提供信号使灯泡发光,两个开关【并联】是【或】的关系。3【非】:在一个发光的灯泡上并联一个开关,开关接通时,灯泡反而不能发光,即【非】发光,这个开关制止了信号,是【非】的功能。4、【与非】:把两个串联好的开关,并联在发光的灯泡的两端上,在两个开关都接通时,灯泡不发光,即我【与】你同时【串联】接通时,灯泡是【非】发光状态。还有【异或】门、【异或非】门-------道理同上。现在以【与非门】电路应用举例:一个4【与非门】集成块,内部含4个独立的【与非门】。只举例其中一个【与非门】的工作情况,它有两个信号输入端,一个输出端,输出端接一个已经发光的灯泡。当给一个输入端一个正信号,灯泡仍然发光,当两个输入端都加给一个正信号时,灯泡熄灭。也就是我【与】你同时发出信号时,灯泡【非】发光。
⑨ 什么是与门电路和或门电路
“门”是这样的一种电路:它规定各个输入信号之间满足某种逻辑关系时,才有信号输出,通版常有权下列三种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反相器)。从逻辑关系看,门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只有两种状态,无信号以“0”表示,有信号以“1”表示。也可以这样规定:低电平为“0”,高电平为“1”,称为正逻辑。反之,如果规定高电平为“0”,低电平为“1”称为负逻辑,然而,高与低是相对的,所以在实际电路中要选说明采用什么逻辑,才有实际意义,例如,负与门对“1”来说,具有“与”的关系,但对“0”来说,却有“或”的关系,即负与门也就是正或门;同理,负或门对“1”来说,具有“或”的关系,但对“0”来说具有“与”的关系,即负或门也就是正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