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区分IC多元件、单片、多芯片
1、单片集成电路
是采用半导体平面工艺,在硅晶片(或其他基片)上将诸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制作为一体成型且不可分割的一种集成电路。所以称之为“单片”。为了达到一体化的设计目的,所以通过光刻、刻蚀、掺杂等工艺等方式进行加工,而不是象我们平常看到的电路板,是一个元件一个元件焊接上的。
2、混合集成电路
混合集成电路是在基片上用成膜方法制作厚膜或薄膜的无源及有源元件及其互连线,并在同一基片上将分立的半导体芯片、单片集成电路或微型元件混合组装,再外加封装而成。与单片集成电路的主要区别在于用两种工艺分开制作有源和无源元件,而单片集成电路则是同一工艺项下做成一片的。
3、多芯片集成电路
多芯片集成电路是由两个或多个单片集成电路实际上不可分割地组合在一片或多片绝缘基片上构成的电路,不论是否带有引线框架,但不带有其他有源或无源的电路元件。这里的单片集成电路可以是并列安装,也可以是堆叠安装,也可以是各种组合,只要符合不可分割的特性。
4、多元件集成电路
多元件集成电路(MCOs)是由一个或多个单片、混合或多芯片集成电路以及下列至少一个元件组成:硅基传感器、执行器、振荡器、谐振器或其组件所构成的组合体,或者具有品目85.32、85.33、85.41所列货品功能的元件,或品目85.04的电感器。其像集成电路一样实际上不可分割地组合成一体,作为一种元件,通过引脚、引线、焊球、底面触点、凸点或导电压点进行连接,组装到印刷电路板(PCB)或其它载体上。
⑵ 无源晶振既然要从DSP电路取得频率,为何还要用他
DSP芯片内部一般有自己的时钟系统。为了满足开发的需要,允许用户自行配回置特定频率,尤其是时序的答频率/周期有严格要求时。这样外接一个晶振就可以随意配置工作频率了。
有两种,无源和有源。有源的晶振,外部单独供电,加电产生频率。虽然稳定,价格稍高。无源晶体一般是两个脚的。它需要一个放大电路,借助晶体的固有谐振的选频特性,完成振荡电路。这个电路就在芯片外扩晶体的端子里面。有时还需分别并联两个起振电容到地。无源晶体比较便宜,一般的不要五毛。
⑶ 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区别
集成电路是指组成电路的有源器件、无源元件及其互连一起制作在半导内体衬底上容或绝缘基片上,形成结构上紧密联系的、内部相关的事例电子电路。它可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膜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三个主要分支。芯片(chip)就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的载体,由晶圆分割而成。
⑷ 集成电路和芯片有什么不同
芯片一词来自集成电路制造业,指制作好未封装的集成电路。后来芯版片一词又用来指控权制系统的主控集成块如cpu,以及集成度很高的集成块。以后逐渐的就被引申到是集成电路都称芯片。现在成了芯片和集成电路就几乎成了同义词。
⑸ 什么是有源器件什么是无源器件请详细说明。
无源器件的简单定义:
1. 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其内部没有任何形式的电源,则这种器件叫做无源器件。
2. 从电路性质上看,无源器件有两个基本特点:
(1)自身或消耗电能,或把电能转变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
(2)只需输入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正常工作。
3. 电子系统中的无源器件可以按照所担当的电路功能分为电路类器件、连接类器件。
(1)电路类器件:二极管、电阻器、电阻排、电容器、电感、变压器、继电器、按键、蜂鸣器、喇叭、开关;
(2)连接类器件:连接器、插座、连接电缆、印刷电路板。
有源器件的基本定义:
1. 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其内部有电源存在,则这种器件叫做有源器件。
2. 从电路性质上看,有源器件有两个基本特点:
(1)自身也消耗电能;
(2)除了输入信号外,还必须要有外加电源才可以正常工作。
3. 有源器件是电子电路的主要器件,从物理结构、电路功能和工程参数上,有源器件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大类。
(1)分立器件:双极型晶体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半导体电阻与电容;
(2)模拟集成电路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对数和指数放大器、模拟乘/除法器、模拟开关电路、pll电路(phase lock loop)、集成稳压器、参考电源、波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
(3)数字集成电路器件:基本逻辑门、触发器、寄存器、译码器、数据比较器、驱动器、计数器、 整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微处理器、单片机、dsp器件。
(5)无源电路芯片扩展阅读:
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的区别
无源元件主要是电阻类、电感类和电容类元件,它的共同特点是在电路中无需加电源即可在有信号时工作。
有源元器件是电子线路的核心,一切振荡、放大、调制、解调,以及电流变换都离不开有源元器件。
区分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的关键在于该元件的端口特性是否依赖于外部策动源,是则为有源器件,非则为无源器件,考量的基础采用理想元件以避免工艺因素的干扰。对于不可分割的组合元件,如果构成中存在有源器件,则整体认定为“有源”。
所谓“外特性”就是描述器件的某种关系量,尽管是使用了电压或电流,电场或磁场压力或速度等等量来描述其关系。无源器件的外特性却与他们是否作为策动源而存在没有关系。
无源与有源的概念不仅仅在电学元件中有,在机械,流体,热力,声学等领域均有这种概念。
网络——无源器件
网络——有源器件
⑹ 有缘微波电路和无源微波电路有什么区别
有源指有电源,一般有源电路中含需电源驱动的IC芯片,无源电路则指一些电容电阻等构件的电路网络。
⑺ 芯片和集成电路有什么区别
芯片是集成电路一种简称,其实芯片一词的真正含义是指集成电路封装内部的一点内点大的半导体芯片,也容就是管芯。严格讲概念上芯片和集成电路不能互换。 集成电路就是通过半导体技术,薄膜技术和厚膜技术制造的,凡是把一定功能的电路小型化后做在一定封装的电路形式下的,都可以叫做集成电路
⑻ 两颗芯片可以共用一颗无源晶振吗
所谓的无源晶振,确切地说应当叫做石英晶体。石英晶体和芯片中的元器内件(通常是容反相器+电阻)一起共同构成晶体振荡器。
如果两个芯片要共用一个晶体振荡器的话,应当选择其中一个芯片中的元器件作为构成晶体振荡器的振荡电路,通常这个芯片有两个引脚X1和X2与石英晶体相连。其中一个引脚是振荡器输入引脚(例如X1),另一个引脚是振荡器输出引脚(例如X2)。
再将这个芯片的振荡器输出引脚(例如X2)连接到另外一个芯片的振荡器输入引脚(另一个芯片的X1)就可以让两个芯片共用一个石英振荡器了。
⑼ 电子元件中的有源和无源是什么意思了
所谓有源就是指内部含有需要电源才能实现预期功能的元器件(或电路),所谓版无源就是权不需要电源供电,自身就有相应功能的器件。举几个例子:
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无源器件,他们具备的功能(阻值、容值、电感值)是自带的特性,不需要电源就可以拥有。
三极管、集成电路都是有源器件,他们功能必须在供电情况下才可以存在,如果一块芯片,不供电,就无法发挥其固有的功能。
还有蜂鸣器,可以分成有源和无源两种,这个比较特殊。所谓有源蜂鸣器就是指内部含有一套谐振电路,在外部供电的情况下,蜂鸣器才能具备正常的发声功能。而无源蜂鸣器是没有这套电路的,只是两块压电陶瓷片,陶瓷片本身的功能不需要电源就可以具备,但要发声还必须外加电路并正常供电才有。
⑽ 集成电路和芯片到底有什么不同,有的人说相同,有的人说不同,谁能解释一下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内路中所需的晶体管、容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由半导体芯片、内部键合连接线和封装外壳组成的。它的核心是半导体芯片,但是把芯片直接与外电路连接是困难的,因此有内部连接线,为了保护芯片不易受到机械和化学等损伤,要有封装外壳。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将晶体管,二极管等等有源元件和电阻器,电容器等无源元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联,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上,从而完成特定的电路或者系统功能。
半导体芯片是在半导体片材上进行浸蚀,布线,制成的能实现某种功能的半导体器件。不只是硅芯片,常见的还包括砷化镓(砷化镓有毒,所以一些劣质电路板不要好奇分解它),锗等半导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