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庭用电电压高于220V有什么危险
因为一般家用电器的电压等级都是220V的,电压长期高于220V的,会导致电器老化加快,最严重的是直接击坏。还有,楼上的,36V以下电压才是安全电压,高于36V都会对人有危害
⑵ 用电常识请帮我解答一下!!
一、农村安全用电常识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安全用电工作,普及安全用电常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使电力更好地为提高人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特制定“农村安全用电常识”。
1、用电要申请,安装,维修找电工,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2、安全用电人人有责。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低压线路应安装触电保护器,要合理选用熔丝(保险丝)、熔片(保险片)或熔管等,严禁用铜、铝、铁丝替。
3、不要在电线底下盖房子、打井、打场、堆柴草、栽树,不要在电线和其它带电设备附近演戏、放电影,防止触电伤人或起火。
4、在电线附近立井架、修理房屋或砍伐树木时要采取措施,对可能碰到的线路设备要找电工,停电后进行。
5、不在电缆附近采石放炮,不靠近电杆挖坑取土,不准在电杆上拴牲口。不准破坏拉线,以防倒杆断线。
6、电力线、通讯线和广播线要明显分开。发现电线与其它线搭连时,要立即找电工处理。
7、晒衣服的铁丝和电线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要绕在一起,也不要在电线上晒挂衣服。
8、教育儿童不玩弄电器设备,不爬变压器台,不在电线附近放风筝、打鸟,不准往电线、瓷瓶和变压器上扔东西。
9、电线断落时不要靠近,要派人看守,并赶快找电工处理。
10、小水泵、脱粒机等临时用电设备不要带电移动,不准持钩接电,不准使用破皮线、地爬线、拦腰线。
11、家用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妥善接地。
12、不要使用不合格的灯头、灯线、开关、插座等用电设备。用电设备要保持清洁完好,灯线不要过长,也不要拖来拖去。
13、发现树枝触碰导线,要马上找电工处理。
14、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人,赶快拉断开关或用干燥木棍、干燥竹杆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现场急救,不能打强心针。
二、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一)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安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有黑胶布包好。
3、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4、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5、严禁在高低压电线下打井、竖电视天线和钓鱼。
6、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7、电源插头、插座应布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并经常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讲解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增强老人和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8、发现电源断落,无论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9、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试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三、什么叫触电?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
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
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开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流经人体内部,引起疼痛发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
心定颤动或呼吸停止,甚至由于因人体心脏,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致命伤害,造成
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
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又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
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
可能致人于死命。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
四、常见的触电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触电事故是多种多样的,多数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或者是设备发生故障,
或者是人体过于靠近带电体等引起的。
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当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而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三
相导线的任何一相而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单相触电。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与电压高
低,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等有关。人体发生触电的次数占总触电次95%以上,除了单相
触电外,还有两相触电。它指人体两处同时接触不同的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事故。两相
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类间接触电事故。
人体接触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外壳是不带的。但当线
路故障或绝缘破损时,接触这些漏电或带电的设备外壳时,就会发生触电危险。触电情
况和直接接触带电体一样。大部分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类间接触电事故。
与带电体的距离过小。当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过小时,虽然未与带电体相接触,但
由于空气的绝缘强度小于电场强度,空气击穿,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因此,电气安全规
程中,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都规定了最小允许安全间距。
跨步电压触电。由于外力(如雷电、大风)的破坏等原因,电气设备、避雷针的接
地点,或者断落电线断头着地点附近,将有大量的扩散电流向大地流入,而使周围地面
上布着不同电位。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
触电。
五、为什么说高低压触电都是危险的?
高电压会致人死命,这是确凿无疑的。当人体接触到1千伏左右的高压导线时,就
会触电致死。所以在高压电器设备附近都有“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字样。但是不能
因此得出结论,高压会致人死命,而低压不会致人死命。
事实上,触电者所接触的电压数值仅仅是所承受的伤害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触电
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固然,人体触及的带电体的电压越高,人体
电阻不变时,经人体电流就越大,因此,危险性就越大。但据资料统计,触电事故绝大
多数是发生在1千伏以下的低压上,甚至在低至24伏的交流电压下也发生过不幸事故。
这表明,人体在不利环境中(例如站在水中或全身湿透),没有什么电压可视为安全
的。
低压触电事故发生频率高还因为:1、与低压电气设备接触的人多,而这些人员比
较缺少电气安全知识;2、人们对低压电的危险不够重视,包括设备有缺陷,运行不合
理,保护装置不完善等;3、低压电的危险不够重视,包括容易被“粘住”,无法摆脱
电源,而高压触电人体有自主摆脱电源的可能(俗称弹回来的)。
影响触电伤害的程度的次要因素包括电流的频率、触电者年龄、体形、健康状况
等。在同样电压下,交流比直流更为危险,25-300周的交流电比高频电流、冲击电流
和静电电荷更为危险。一般女性和小孩触电时比成年男子危险。凡患有心脏病、神经系
统疾病或结核病的病人触电时受伤害程度比健康人要严重。
六、决定触电者所受伤害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人体触电所受伤害程度取决于下述几个主要因素:
1、流过身体的电流,以毫安计量。它决定于外加电压以及电流进入和流出身体两
点间的人体阻抗。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映越强烈,生命危险性就越
大。20-25毫安以上的工频电流都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在电流小于数毫安时,电流主
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数百毫安以上的电流,除了引起昏迷、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呼
吸停止外,还会留下致命的电伤。
2、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
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臂部或背部至手、手
至手也很危险,脚至脚的危险性较小。此外,电流经过大脑也是相当危险的,会使人立
即昏迷。
3、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以毫秒计量。人体通电时间越长,人体阻值因出汗
等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大,后果严重。另一方面,人的一个心脏搏动周期(约为750毫
秒)中,有一个100毫秒的易损伤期,这段时间对电伤期相重全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七、人体允许的电流有多大?
人体对0.5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实验资料表明,对不同的人引
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是不一样的,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0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这
一数值称为感知电流。这时人体由于神经受刺激而感觉轻微刺痛。同时,不同的人触电
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成年男性平均为16毫安,成年女性为10.5毫
安,这个数值称为摆脱电流。一般情况下,8-10毫安以下的工频电流,50毫安以下的
直流电流可以作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但这些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是有危险的。在装
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约30毫安,在空中,可能因造成严重
二次事故的场合,人体允许的工频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5毫安考虑。
八、人体电阻有多大?
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作一电路元件接入回路。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
阻抗(与触电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从几千欧-几十兆欧不
等)和内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人体阻抗不是纯电阻,主要
由人体电阻决定。人体电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一般认为干燥的皮肤在低电压下具有相当高的电阻,约10万欧。当电压在500-
1000伏时,这一电阻便下降为1000欧。表皮具有这样的高电阻是因为它没有毛细血管。
手指某部分的皮肤还有角质层,角质层的电阻值更高,而不经常磨擦部位的皮肤的电阻
值是最小的。皮肤电阻还同人体与体的接触面积入压力有关。
当表皮受损暴露出真皮时,人体内因布满了输送盐溶液的血管而具有很低的电阻。
一般认为,接触到真皮里,一只手臂或一条腿的电阻大约为500欧。因此,由一只手臂
到另一只手臂或由一条腿到另一条腿的通路相当于一只1000欧的电阻。假定一个人用双
手紧握一带电体,双脚站在水坑里而形成导电回路,这时人体电阻基本上就是体内电阻
约为500欧。
九、发生触电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抢救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人触电以
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而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急
救的第一步,而后,应迅速对其伤害情况作出简单诊断,观察一下心跳是否存在,摸一
摸颈部或腹股沟处的大动脉有没有搏动,看一看瞳孔是否放大,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处
理。1、病人神态清醒,但有乏力,头昏,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等此类症状,应
使病人就地安静休息,症状严重的,小心护送医院检查治疗;2、病人心跳尚存,但神
志昏迷,应将病人就地安静休息,保持周围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
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送病人去医院抢救;3、如果病人处于
“假死”状态,应立即对症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挤压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抢救,并
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应特别注意急救要尽早地进行,不能等待医生的到来,在送
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工作。
十、如何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人工呼吸法中最有效的一种,在施行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
碍呼吸的衣领、大衣、裙带等解开,并取出触电者口腔内脱落的假牙、血块、呕吐物
等,使呼吸道畅通。然后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充分后仰,使鼻也朝上。具体操作步骤如
下:
1、一手捏紧触电者鼻孔,另一手将其下颌拉向前下方(或托住其颈后),救护人
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同进观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确保吹气有效,为
时约2秒钟。
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捏紧的鼻子,让他自动呼气,注意胸
部的复原情况,为时约3秒种。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直到触电者开始呼吸为止。
触电者如系儿童,只可小口吹气或不捏紧鼻子,任其自然漏气,以免肺泡破裂;如
发现触电者胃部充分膨胀,可一面用手轻轻加压于其上腹部,一面继续吹气和换气,如
无法使触电者的嘴张开,可改口对鼻人工呼吸。
十一、如何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
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其目的是强迫心脏恢复自主
跳动,胸外心脏挤压法时,应该使触电者卧在比较坚实、平整、稳固的地方,保持呼吸
道畅通(具体要求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者跪在病人腰家,动作如下:
1、一只手用中指指尖对准病人颈部凹陷的下缘,手掌按在胸部,另一只手压在该
手的手背上,掌根用力向下压,使胸骨下段与相连的肋骨下陷3-4厘米,压迫心脏使心
脏内血液搏击。
2、挤压后突然放松,掌根不必离开胸膛,依靠胸廓弹性,使胸骨复位,此进,心
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回流心脏。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有节奏地进行,每秒钟一次,一直到触电者的嘴唇及身上皮肤
的颜色转为红润,以及摸到动脉搏动为止。
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靠救护者的体重和肩肌适度用力,要有一定的冲击力量,而
不是缓慢用力,但也不要用力过猛。如触电者是儿童,可以用一只手挤压,有轻一些,
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以挤压100次左右为宜。
十二、如何正确使用插座及带电电器
带金属外壳的可移动电器,应使用三芯塑料护套线或三眼插座,三脚插头。
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源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
拨电源插头,在插、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绝缘体,不要拉住导线使劲拔。湿手不
要接触带电设备,不用湿布擦带电设备,不要将湿手帕挂在电扇外罩上吹干。
用电炒锅炒菜时,应使用木柄或塑料柄锅铲。
使用电熨斗时,不得与其它家用电器特别是功率较大的电器如电饭锅、电烤箱、电
取暖器、电冰箱、洗衣机等同时使用插座,以防线路过载引起火灾。
在使用电吹风、电热梳等家电产品时,用后立即拔掉电源插头,以免因忘记导致长
时间工作、温度过高而发生事故。
请务必安装接地线,请不要把接地线接到下列地方:
A、自来水管(接地不可靠)
B、煤气管(有引火或爆炸的危险)
家用电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想了解设备外壳是否发热时,不能用手掌去摸设备的外
壳,应用手背轻轻接触外壳,即使外壳漏电也便于迅速脱离电源。
不得用铜、铁、铝线代替铅锡熔丝作熔断器的保险线,保险线的规格应符合规定要
求。遇到电器设备冒火,一时无法判明原因,不得用手拔掉插头拉闸刀,应先切断电源
再灭火。
十三、家用插头线发热的判断及处理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在使用插头线时,有时会遇到胶盖发烫或线身发热等情况,
这其中有旧线也有新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1、插头和插座之间接触不良,加上负载功率大,导致插头线发热。如电热水壶、
电熨斗等。
2、新插头里面线头松动,这是由于生产工艺粗糙等原因造成。
3、新插头线长期使用,绝缘性能下降(或插头线松动)。
处理方法:新买插头线时,不妨将插头拆开查看,将里面线头拧紧(注意线头不能
短路),旧插头线发热严重时,若不是线头松动,应换新线。
十四、家庭安全用电“十要十不要”
1、要使用功率大的家电(如空调器等),须先到供电部门申请报装扩容,不要私
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2、要选用合理的用电器具,不要图便宜采用不合格的用电器具。
3、要严格选用和用电器具的容量适当截面的电线,不要盲目增加用电器具,使电
线超负荷运行。
4、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用的保险熔丝,不要任意用粗铜丝来代替。
5、要将相线(也称火线)进开关,不要使用“一线一地制”。
6、要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金属外壳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用三线插座、插
头和安装开关。
7、要牢记在更换熔丝或检修电器前拉开电源开关。
8、要将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牢固可靠,不要高出附近避雷针和靠近高压线。
9、使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的电源,不要在无人看管
的情况下使用这类电器。
10、要爱护公用电线,不要在架空线附近放风筝。
十四、夏季家电使用有“四忌”
夏季天气炎热,家电使用集中、频繁,如再使用不当,会造成家用电器损坏,因此
家电使用有四忌:一忌将家电放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或不宜于散热的阴暗角落,尤其
是电冰箱、彩电等耐用电器。夏季气温高,家电应放在通风处,使其周围形成良好的空
气对流环境,有利于家电及时散热。二忌频繁地启动家电。若频繁地启动家电,使家电
长时间在大电流状态下工作,必然造成其内部过热,再加上外部炎热的天气,极易损坏
家电,缩短使用寿命。三忌超长时间使用。家电使用也应“劳逸结合”,如让家电满负
荷,甚至超负荷地运行,必将加速缩短其使用寿命。四忌电压不稳,过高过低的电压,
频繁停电都会损坏电器,尤其是空调、电冰箱、微波炉、组合音响等高档家电,电压不
稳时容易损坏电器主机,缩短使用寿命。
十五、家庭安装空调“五必须”
1、安装高度必须合理。分体壁挂空调器室外机的安装高度应低于室内机,以使低
压管路内的氟能够顺利吸回压缩机。室外机对地面的高度应大于2.5米,以避免影响室
外人员的活动。
2、安装位置必须利于空气循环。室外机风机的前方距离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1.5
米,机后面及侧面的进风处距墙壁也应留有30厘米以上的距离,窗式空调器两侧的进风
孔就处于室外,不要使进风空气受阻。
3、冷凝水的排放必须顺利通畅。分体空调通向室外管路应向下倾斜引出。窗机在
安装时也要使室内机倾斜1-2厘米,否则使用中会出现室内机漏水现象。
4、制冷热管路的连接必须严密。检查时除了用肥皂检漏外,还要仔细观察该处是
否有油渍。如果有则说明该处有渗漏,就该重新进行紧固处理。分体空调的管路宜短不
宜长,过长的管路影响制冷效果。铜管的弯处不可有死褶,以保证制冷剂畅通无阻。
5、附属电器设备的安全系数必须牢靠。为了保证空调的安全运行,应该按照安装
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单配电线和插座,保险丝的选配也要与之相适应,以免发生电
气火灾事故。
安装使用窗式空调器必须安装合格地线或使用高质量的漏电保护器,以确保使用者
的人身安全。
十六、什么是电气安全?
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设备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已相当普遍。如果电气设备安装
不恰当,使用不合理,维修不及时,尤其是电气工作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电器安全知
识,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而且会发生电气事故,危及人身安全,给国家与人类带来重
大损失。事实上,在机械、化工、冶金等工矿事业中存在大量电器不安全现象,电器事
故已成为引起人身伤亡、爆炸、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电气安全已日益得到人们
的关注和重视。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工作和电气设
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有关其他设备、建筑的安全。
电气事故往往不是因单一原因引起的,为了搞好电气安全工作,必须采取包括技术
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随着科技进步,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并不断推出先进的电气
安全技术,完善和修订电气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这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
护电气设备的安全是十分重要。
十七、什么是安全电压标准?
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的电压系列。其供电电压实行输
出与输入电路的隔离,与其他电气系统的隔离。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正常和故障
情况下,任何两导体间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赫)有效值50伏。
人们可根据场所特点,采用我国安全电压标准规定的交流电安全电压等级:1、42
伏(空载上限小于等于50伏)可供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等场合下使
用;2、36伏(空载上限小于等于43伏),可在矿井、多导电粉尘等场所使用的行灯等
场合下使用;3、24伏、12伏、6伏(空载上限分别小于或等于29伏、15伏、8伏)三档
可供某些人体可能偶然触及的带电体的设备选用。在大型锅炉内工作、金属容器内工作
或者在发器内工作,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一定要使用12伏或6伏低压行灯。当电气设备采
用24伏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其电路必须与大地绝缘。
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而确定的。
十八、房屋装潢中电气装修应注意什么?
现在很多新住房以及一部分老住房的家庭,为了居住地舒服一些,总要对房屋内部
重新进行装潢。其中电气装修时,如室内电路布线,开关插座的布置,吊灯、吊扇的安
装等为了贪图方便追求美观,节省材料,以致没有按照有关装置规程进行,从而埋下了
事故隐患。现将用电注意事项及有关要求介绍给您,从而保证您的用电安全。
1、应该请经过考核合格,具有电工证的电工给您进行电气装修。
2、所使用的电气材料必须是合格产品,如电线、开关、插座、漏电开关、灯具等
等。
3、具体装修时,应做到:
(1)在您住宅的进线处,一定要加装带有漏电开关的配电箱。因为有了漏电开
关,一旦家中发生漏电现象,如电器外壳带电、人身触电等,漏电开关会跳闸,从而保
证人身安全。
(2)屋内布线时,应将插座回路和照明回分开布线,插座回路应选用不小于2.5平
方毫米的单股绝缘铜线,照明回路应选用不小于1.5平方毫米的单股绝缘铜线,一般可
使用塑料护套线。
(3)具体布线时,所采用的塑料护套线或其它绝缘导线不得直接埋设在水泥或石
灰粉刷层内。因为直接埋墙内的导线,“已死”在墙内,抽不邮、拔不动。一旦某段线
路发生损坏需要调换,只能凿开墙面重新布线,而换线时,中间还不能有接头,因为接
头直接埋在墙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头处的绝缘胶布会老化,长期埋地墙内就会造成
漏电。另外,大多数家庭的布线不会按图施工,也不会保存准确的布线图纸档案,当在
家中墙上打个木枕,钉个钉子时,不留意就可能将直接埋地墙内的导线损坏,甚至钉子
钉穿导线造成短路,轻者爆断熔丝,重者短路时产生的火花会灼伤人,甚至引起火灾。
如果钉子只钉在相线上,钉子带电,人又站在地上,就很可能发生触电伤亡事故。所
以,应该穿管埋设。
(4)插座安装高度一般距离地面高度1.3米,最低不低于0.15米,插座接线时,对
单相二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左孔接工作零线,右孔接相线,上孔接零干线或接地线,严
禁上孔与左孔用导线相连。
(5)壁式开关安装高度一般距离地面高度不低于1.3米,距门框门为0.15-0.2米。
开关的接线应接在被控制的灯具或电器的相线上。
(6)吊扇安装时,扇叶对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5米,吊灯安装时,灯具重在1kg
以下时,可利用软导线作自身吊装。但在吊线盒及灯头内软导线必须打结,灯具重量超
过1kg时,应采用吊链、吊钩等,螺栓上端应与建筑物的预埋件衔接,导线不应受力。
⑶ 家里插座电压有时候高350多伏有时候130多伏是怎么回事
居民用电是单相220伏交流电,家里电压高350多伏,低时130多伏。这是明显的三相四线电力变压器或三相四线总零线虚接触不良造成的,发现这种情况应尽快断开家里的所有用电设备,不然会烧坏家用电器,报修供电部门等待修复在用。
⑷ 严防触电危险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该如何防止触电呢?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用电,
爱护生命,让幸福相随。
⑸ 家用电器经过380伏高压有什么危害
要看是哪种电器,如果是电视机,DVD,功放,电脑,空调,电磁炉,等这些,经过380V电压后电源会烧坏,如果是洗衣机,电吹风,电饭煲等,经过380V后电机或发热盘会烧坏
⑹ 求暑期安全小常识!!!
暑期安全小常识有:
1.交通安全。假期里,孩子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他们的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孩子们在道路上被车辆撞伤的事情时而发生,如果家长们能在平时注重一下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这些意外和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在此提醒广大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横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打闹,如果是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居室安全。诱骗独自在家的儿童开门,然后入室抢劫,是歹徒惯用的手法。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加强防范危险的教育,告诉孩子,独自在家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一旦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应拨打110报警。 对自称是修煤气管道、修水表、修电表、修电话的来人,要先给爸爸妈妈或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打个电话,问清情况后才决定是否开门;如果发现窃贼已经进屋,千万不要惊慌,尽快躲藏起来或伺机逃走,不提倡与坏人搏斗。
3.家电安全。假期里,很多孩子都是独自在家,学生在看电视、玩电脑、开空调、听音乐等很多方面都要用到电,而多数孩子对于电的知识并不了解,也不了解电的危险性,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教给孩子正确使用家电的知识,并排查家里用电器的安全隐患。
4.饮食卫生。夏季天气热,湿度大,而孩子抵抗力又相对较低,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过凉的水和食物都应该让孩子在常温下放 5~10分钟再吃,尤其是在感觉特别热的时候,不能马上吃太凉的东西。吃水果之前要洗净,必要时可以在冷水中泡半个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再吃。
5.药物安全。很多家庭都备有一定量的各类药品,孩子由于好奇心强,趁家长不在家想方设法取出来玩弄品尝,吃错药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所闻。家长应事先告诉孩子药不能乱吃,吃错药物会中毒,然后教会他们认识一些常用药品,让他们了解药品的名称、用途以及误吃的危险性,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那些毒性很大的药物,要特别保管。
5.意外伤害。暑假里,孩子穿衣单薄,肌肤裸露较多,容易造成磕碰伤和烧烫伤。还有的孩子由于天热,可能在家长不知道的时候在不安全的水域游泳,这些都是比较危险的。家长要时时提醒孩子,不要玩危险的游戏,如果外出要让家长知情。
⑺ 高压线下能不能居住
千万不要居住,电磁场挺利害的,高压线最低处距离地面不少于6米,再有房子,距离就缩小了容易产生放电现象,相当危险。况且明文规定高压线下严禁存放杂物呢。
不能啊,据《电子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kV以下为1米;
1kV-10kV为1.5米;
35kV为3米;
66kV-110kV为4米;
154kV-220kV为5米;
330kV为6米;
500kV为8.5米。
如上所述,对于50万伏高压线距离民房的安全距离,若从电力安全角度考虑,不得小于8.5米;若从电磁辐射角度考虑,不得低于15米。若是70万伏高压线,距离民房安全距离更远。
为了安全考虑,还是远离高压哈[酷拽][酷拽][酷拽]
根据我的认知,这个问题可以从生活实际和科学两个方面回答。
从生活实际上来说,高压线还是会造成阻碍的,譬如杆塔对交通的阻碍,高压线路对环境美观的影响等等。可以说,如果可以选择,高压线能避免则避免,能躲开就躲开,尤其对于购买楼盘、自住建房、种植高杆树木等等。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展开探讨了
很多人谈高压线色变,甚至看到高压线就会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源于我们对高压线认识的匮乏。从科学上来说,只要在规定距离以外,高压线对人的安全和 健康 没有任何影响。
涉及到科学,我们就可以深入展开讨论,打消不必要的疑虑。
(1)很多人担心的是所谓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分为极电型电磁辐射、射频电磁辐射和工频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高频率的电磁波才能产生,如发射台、医疗CT机等高频设备,频率一般高达上千甚至上千万兆赫兹。当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能量只能借助导体(如输电线路)才能传播,而不会外溢。
而电力设施,即使电压等级再高,但是频率只有50赫兹,波长很长,是一种工频电磁辐射,这和家中使用的电灯泡频率为50赫兹是一样的,对周围环境根本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辐射。
客观地说,如果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担忧高压线还不如多担忧手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相比较,后者产生的辐射效果何止千倍。可以断言,高压线没有通俗理解的电磁辐射问题。
(2)第二个科学概念是工频电场的影响。按照国标,电场强度不超过4千伏/米,磁感应强度不超过100微特斯拉。照明光管置于超高压变电站的环境内有点亮的现象,这个看起来很恐怖,但是反过来想,变电站内的运行值班人员常年在这种环境工作几十年安然无恙也证明了起码对人体影响不大。更重要的是工频电场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有巨大的关系,离高压线50米,电场和磁场的大小基本上就是环境的本体值了,不会比家用电器设备工作时的电场和磁场更大
(3)高压线有一个安全距离的概念。这个概念很多人不懂,甚至没有听过,但是很多人都有直观感觉,就是不要靠近高压线。这个感觉是对的。靠近高压线或者高压设备对人体有时候是毁灭性的,所以有些地区的电力管理部门会在高压线杆塔上悬挂“3米放电”的标语警示人们。高压放电是电能压差放电。只要电压够高,电能可以通过空气这些看起来是绝缘的介质释放,从而对人或物造成伤害。所以如果你足够留意新闻,会发现有人钓鱼被高压线击伤,有人爬上高压线塔被电成一个火球坠落。
所以,现在来回答高压线下能不能居住这个问题。如文章开头所言,能避免则避免。我提出这个结论更多考虑的是对人身的伤害,而不是很多人所担心的电磁辐射。我们更多要提醒自己,教育孩子,不要在高压线附近做靠近行为,杜绝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甩钓等看似无危害行为。
想想农村很多高压线是建在农田上面,你就知道了,肯定不能居住,很多河流上面有高压线都会立个牌子,高压危险,禁止钓鱼。
不能住,高压线周围电磁场特别强,长时间对人会产生不良影响,风水好的房子没有建在高压线下的!
高压线下面是不能居住的,会有辐射。
电磁辐射安全标准
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
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2 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法律上的也是电业规定的标准。
只要能保证电压等级与该部位的安全距离就行了。
个人建议高压线下面最好不要住人,开什么玩笑,你可知道它能产生多大的电流吗?有上万伏有的剩直上亿伏,如果一点出现点问题,那可是什么都没有勒
不能
不能
肯定不能住的,这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一大隐患,坚决杜绝
⑻ 高压安全用电的规则有哪些
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保障电力设施安全运行,保证电网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电力行业技术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用电管理。本市行政区域内,电力供应企业(以下称供电企业)和电力使用者(以下称用户)以及与电力供应使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第三条安全用电管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电力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安全用电管理的工作部门。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制止危害用电安全的行为。第二章安全用电管理职责第五条电力管理部门安全用电管理职责。
⑼ 中小学生寒假如何安全用电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和各种电器,然而,电也是伤人的“老虎,”中小学生使用电和电器必须注意安全:
⑽ 安全的电压是多少瓦
安全电压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那么,电流强度的大小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用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但并不怎么亮。用两节干电池,小灯泡就正常发光。这说明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越大, 通过的电流越强。 通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取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在19世纪初期致力于电流强度和电压、电阻关系的定量研究,他花了10年时间,做了大量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通电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物理上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经验表明, 对人体来说,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这个范围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现代人类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电路的电压, 都大大超过安全电压。如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伏, 电动机带动抽水机工作的线路电压是380伏。这些电路在生产中虽然都叫做低压线路, 但对人体来说都是不安全的。至于室外高空中架设的高压线路, 有的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更是远远超出安全电压。为了提醒人们注意,有的电杆上标有“高压危险,切勿靠近”的警告。
常见的白炽电灯、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电熨斗等家用电器,它们工作电压都是220伏。因此,一定要正确操作,不能接触电器的带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