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路中一道关于回转器的问题
1、那个"-"为什么没有了?这是由参考方向决定的。
因为回转器的公式中,U2(S)的参考方向是"上正下负",而I2(S)的参考方向是"向左"的,
因此U2(S)=-I2(S)/Y2(S)。
2、回转器输入端的导纳是从回转器的左侧端口往右看到的导纳,不包括回转器左侧的G1、C1;
从输入端看进去的导纳是从输入端口看进去的全部导纳,包括G1、C1和回转器输入导纳。
2. simulink里用simscape做电路仿真为什么做不了
没有设置Solver Configuration 设置仿真参数
3. 常见滤波器的类型都有哪几种
滤波器的常见种类:数字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模拟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介质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
1、数字滤波器
与模拟滤波器相对应,在离散系统中广泛应用数字滤波器。它的作用是利用离散时间系统的特性对输入信号波形或频率进行加工处理。或者说,把输入信号变成一定的输出信号,从而达到改变信号频谱的目的。
数字滤波器一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方法是用数字硬件装配成一台专门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数字信号处理机;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利用通用计算机,将所需要的运算编成程序让通用计算机来完成,即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
2、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是指车载功放中能够让低频信号通过而不让中、高频信号通过的电路,其作用是滤去音频信号中的中音和高音成分,增强低音成分以驱动扬声器的低音单元。由
于车载功放大部分都是全频段功放,通常采用AB类放大设计,功率损耗比较大,所以滤除低频段的信号,只推动中高频扬声器是节省功率、保证音质的最佳选择。此外高通滤波器常常和低通滤波器成对出现,不论哪一种,都是为了把一定的声音频率送到应该去的单元。
低通滤波器是容许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
对于不同滤波器而言,每个频率的信号的减弱程度不同。当使用在音频应用时,它有时被称为高频剪切滤波器, 或高音消除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电子线路(如音频设备中使用的hiss滤波器、平滑数据的数字算法、音障(acoustic barriers)、图像模糊处理等等,这两个工具都通过剔除短期波动、保留长期发展趋势提供了信号的平滑形式。
低通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等同于其它领域如金融领域中移动平均数所起的作用;
低通滤波器有很多种,其中,最通用的就是巴特沃斯滤波器。
3、带通滤波器
(1)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一个理想的滤波器应该有一个完全平坦的通带,例如在通带内没有增益或者衰减,并且在通带之外所有频率都被完全衰减掉,另外,通带外的转换在极小的频率范围完成。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并不能够将期望频率范围外的所有频率完全衰减掉,尤其是在所要的通带外还有一个被衰减但是没有被隔离的范围。这通常称为滤波器的滚降现象,并且使用每十倍频的衰减幅度dB来表示。通常,滤波器的设计尽量保证滚降范围越窄越好,这样滤波器的性能就与设计更加接近。然而,随着滚降范围越来越小,通带就变得不再平坦—开始出现“波纹”。这种现象在通带的边缘处尤其明显,这种效应称为吉布斯现象。
除了电子学和信号处理领域之外,带通滤波器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在大气科学领域,很常见的例子是使用带通滤波器过滤3到10天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数据,这样在数据域中就只保留了作为扰动的气旋。
在频带较低的剪切频率f1和较高的剪切频率f2之间是共振频率,这里滤波器的增益最大,滤波器的带宽就是f2和f1之间的差值。
(2)带通滤波器的应用区域:
许多音响装置的频谱分析器均使用此电路作为带通滤波器,以选出各个不同频段的信号,在显示上利用发光二极管点亮的多少来指示出信号幅度的大小。这种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 ,在中心频率fo处的电压增益Ao=B3/2B1,品质因数 ,3dB带宽B=1/(п*R3*C)也可根据设计确定的Q、fo、Ao值,去求出带通滤波器的各元件参数值。R1=Q/(2пfoAoC),R2=Q/((2Q2-Ao)*2пfoC),R3=2Q/(2пfoC)。上式中,当fo=1KHz时,C取0.01Uf。此电路亦可用于一般的选频放大。 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此电路亦可使用单电源
4、模拟滤波器
模拟滤波器在测试系统或专用仪器仪表中是一种常用的变换装置。例如:带通滤波器用作频谱分析仪中的选频装置;低通滤波器用作数字信号分析系统中的抗频混滤波;高通滤波器被用于声发射检测仪中剔除低频干扰噪声;带阻滤波器用作电涡流测振仪中的陷波器,等等。
用于频谱分析装置中的带通滤波器,可根据中心频率与带宽之问的数值关系,分为两种:
一种是带宽B不随中心频率人而变化,称为恒带宽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处在任何频段上时,带宽都相同;
另一种是带宽B与中心频率人的比值是不变的,称为恒带宽比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越高,带宽也越宽。
5、声表面波滤波器
声表面波是指声波在弹性体表面的传播,这个波被称为弹性声表面波。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约小10万倍。声表面波滤波器是采用石英晶体、压电陶瓷等压电材料,利用其压电效应和声表面波传播的物理特性而制成的一种滤波专用器件,广泛应用于电视机及录像机中频电路中,以取代LC中频滤波器,使图像、声音的质量大大提高。
SAW 声表滤波器、声表谐振器,是在压电基片材料表面产生并传播、且其振幅随深入基片本材料的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的的弹性波。声表面波(SAW)是传播于压电晶体表面的机械波,其声速仅为电磁波速的十万分之一,传播衰耗很小。
SAW 声表器件是在压电基片上采用微电子工艺技术制作叉指形电声换能器和反射器耦合器等,利用基片材料的压电效应,通过输入叉指换能器(IDT)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局限在基片表面传播,输出IDT将声信号恢复成电信号,实现电-声-电的变换过程,完成电信号处理过程,获得各种用途的电子器件。
采用了先进微电子加工技术制造的声表面波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一致性好、多功能以及设计灵活等优点。
6、介质滤波器
介质滤波器利用介质陶瓷材料的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设计制作的,由数个长型谐振器纵向多级串联或并联的梯形线路构成。
其特点是插入损耗小、耐功率性好、带宽窄,特别适合CT1,CT2,900MHz,1.8GHz,2.4GHz,5.8GHz,便携电话、汽车电话、无线耳机、无线麦克风、无线电台、无绳电话以及一体化收发双工器等的级向耦合滤波。
7、有源电力滤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动态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对频率和大小都变化的谐波和无功进行补偿,可以弥补无源滤波器的缺点,获得比无源滤波器更好的补偿特性,是一种理想的补偿谐波装置。
早在70年代,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主电路拓扑结构就已被确定,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未能使有源电力滤波器得以实施。进入80年代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PWM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有源电力滤波器技术的发展。
国外已开始在工业和民用设备上广泛使用有源电力滤波器,并且单机装置的容量逐步提高,其应用领域从补偿用户自身的谐波向改善整个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方向发展。
(3)回转器电路扩展阅读:
板上滤波器虽然对高频的滤波效果不理想,但是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满足大部分民用产品电磁兼容的要求。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干净地”:如果决定使用板上滤波器,在布线时就要注意在电缆端口处留出一块“干净地”,滤波器和连接器都安装在“干净地”上。通过前面的讨论,可知信号地线上的干扰是十分严重的。如果直接将电缆的滤波电容连接到这种地线上,会造成严重的共模辐射问题。
为了取得较好的滤波效果,必须准备一块干净地。并与信号地只能在一点连接起来,这个流通点称为“桥”,所有信号线都从桥上通过,以减小信号环路面积。
2、并排设置:同一组电缆内的所有导线的未滤波部分在—起,已滤波部分在一起。否则,一根导线的耒滤波部分会将另一根导线的已滤波部分重新污染9使电缆整体滤波失效。
3、靠近电缆:滤波器与面板之间的导线的距离应尽量短。必要时,使用金属板遮挡一下,隔离近场干扰。
4、与机箱接:安装滤波器的干诤地要与金属机箱可靠地搭接起来,如果机箱不是金属的,就在线路板下方设置一块较大的金属板来作为滤波地。干净地与金属机箱之间的搭接要保证很低的射频阻抗。如有必要,可以使用电磁密封衬垫搭接,增加搭接面积,减小射频阻抗。
5、接地线短:考虑到引脚的电感效应,其重要性前面已讨沦,滤波器的局部布线和设计线路板与机箱(金属板)的连接结构时要特别注意
参考资料:网络-滤波器
4. 电路里边:回转器的设计思路,思路就行,不用具体设计。谢谢
回转器(Gyrator)的是现代网络理论中使用的一种双口电阻元件,其元件符号如图所示。
回转器符号
回转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如下式所示,式中的参数G称为回转电导。
回转器可以用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实现。
回转器实现
编辑本段性质
在回转器的次级端接一个电阻时(如图所示),其初级的等效电阻为一个电导。
回转器次极端接电阻
在回转器的次级端接一个电容时(如图所示),其初级的等效阻抗为一个电感。[1]
回转器次极端接电容
网络知道上有个由两个运放构成的图去参考。
5. 阻抗测试内阻问题
我不知道你的设备是什么样的,我给你个建议仅供参考可以试试,我们用任何的切换可能内阻都很大,不如去掉。这句话不是胡扯,有一种东西叫回转器他可以把电感回转成电容性质,用简单的运放就可以实现,我们可以做一个负电阻的电路,O(∩_∩)O~,不用机械式的,因为他长时间会内阻增大,可以用模拟开关,假设模拟开关的阻抗是50Ω,呵呵够大的了,然后产生一个 -50Ω的电阻,50Ω +(-50Ω)= 0 呵呵,反转器一定要有粗调电阻和细调电阻 这样你的电路的阻抗可以调到几个uΩ,呵呵可以测试出来。做完千万不要短接,会烧很多东西。或加一些保护。也可加恒流源,
如果一定要用继电器那你就得回回调零。
6. 电路中的互易原件是什么
电路中的互易原件是在只含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电阻电路中,电压源(或电流源)与电流表(电压表)互换位置,电流表(电压表)读数不变。
并非任何一个网络都具有互易性质。一般地说,由线性时不变的二端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耦合电感器和理想变压器连接而成的网络均有此性质。含有受控电源、非线性元件、时变元件、回转器的网络都不一定具有这种性质。
上式称为称为卡森互易定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互易定理
7. 电工电路的试题!!速度的来!在线等!!!
一、 填空题(20分 每空1分)
1、 电路指电流流过的路径,由(电源)( 导线)和( 负载)组成。
2、 电路的功能之一是:实现能量的转换,例如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 声能)( 热能)<任举3例>
3、 有一个220V 40W的灯泡接到220V的电源上,则通过灯泡的电流(0.18 )A,灯泡的电阻( 1222)Ω,每天使用3小时则耗能( 0.12)度。
4、 已知某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额定功率是0.3W,电源电压为24V,应选择 (60 )Ω的电阻与之串联才能正常使用。
5、 在储能元件中,电容元件的特性是(隔直流通交 流),电感元件的特性是( 通直流阻交流)。
6、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幅值)(频率 )(相位 )。
7、 正弦交流电动势( 幅值)相同(频率 )相等,彼此相位相差相等,这种电动势称为三相对称电动势。
8、 根据磁滞回线的形状把磁性材料分为(顺磁性材料 )( 逆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 )。
二、 选择题(20分 每题2分)
1、 下列元件中是储能元件的是(B )
A、 电阻 B、电容器 C、电压源 D、电流源
2、 下列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电能大小的物理量是(C )
A、 电位 B、电动势 C、电功率 D、电压
3、 下列物理量中反应交流电变化快慢的是(A )
A、周期 B、有效值 C、最大值 D、初相位
4、在纯电感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题目不清楚 )
A、I= B、i= C、Im= D、
5、下列各物理量中反映正弦交流电初始值的是( D)
A、周期 B、角频率 C、有效值 D、初相角
6、在电感线圈的性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 B、是储能元件 C、通高频阻低频 D、电压超前电流
7、下面因素中不决定触电程度的是( C)
A、电流的大小 B、电流流过的途径 C、电流的种类 D、时间的长短
8、下列材料中不属于磁性材料的是(D )
A、软磁材料 B、硬磁材料 C、矩磁材料 D、陶瓷材料
9、在变压器的作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变电压 B、变电流 C、变阻抗 D、变功率
10、下列说法不能改变电动机转速的是(C )
A、改变电动机的频率 B、改变定子极对数 C、改变电源相序 D、改变转差率
三、判断题(10分 每题2分)
1、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 ( 错)
2、在电源外部,电压的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 对)
3、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是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量(错 )
4、在我国和大多数国家,工频是指50HZ的频率 (对 )
5、在RLC串联电路中,有功功率指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 对)
四、问答题(20分)
1、简答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5分)
电源:产生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
负载:转化电能,
2、为什么要提高功率因数?如何提高功率因数?(5分)
减少无功功率,提高电源利用率,并电容,串电感
3、详述在输配电系统中为什么使用高压输电而不使用安全电压输电?(10分)
由于再传输过程中,要采用很长的输电线进行输电,这时候电线的电阻就不可以忽略了,就会有大量的电能消耗再输电线上,采用高压输电可以降低电流,这样在输电线上的压降就会减小,因此再输电线上的损耗也减小。
五、计算题(30分)
3、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R=40Ω,L=191mH,C=106.2uF,电源电压u=220 sin(314t-20 )V,求:(1)感抗XL,容抗XC,以及电路的总阻抗/Z/(2)电流的有效值I及瞬时值表达式(3)各电压的有效值UR,UL,UC及它们的瞬时值表达式(4)电路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
XL=j*314*0.191=59.9j
XC=1/j314*0.106*0.001=-30j
Z=40+29.9j=50
i=u/z=220 sin(314t-20 )/40+29.9j
8.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感抗与频率什么关系
当频率一定时,感抗与电感成正比;当电感一定时,感抗与频率成正比。
解析:
交流电路的感抗表示电感对正弦电流变化的反抗作用。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比值称为感抗。
用符号XL表示,单位为Ω,即: XL=U/I=ωL=2πfL 上式表明,感抗的大小与交流电的频率f及线圈的电感L有关。交流电中的感抗和交流电的频率、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成正比。
(8)回转器电路扩展阅读:
电感元件相关延伸:电感元件的应用
电感元件广泛的应用在模拟电路与信号处理过程中。
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及其他一些器件结合可以形成调谐电路,可以放大或过滤一些特定的信号频率。
大电感可用于电源的阀门(chokes),以前也经常与滤波器联用用于去除直流输出的冗余和波动成分。
磁珠或环绕电缆可产生小电感可阻止传输线中的射频干扰。
小的电容/电感还可结合产生调谐电路用于无线电的收发。
两个或多个电感元件之间有耦合磁通量可形成变压器,变压器是电力电源系统的基本组件。变压器的效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但高频变压器的体积也变的很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飞行器用400赫兹交流电而不是通常的50或60赫兹,用小型变压器而节省了大量的载重。
在开关式电源中,电感元件被做为储能元件。电感元件随着调整器的转换频率的特定部分而储能,而在周期后半部分释放能量。其能量转换比决定了输入输出电压比。 这个XL 用于补充主动半导体设备可用来精确控制电压。
电感元件也被应用于电力传输系统,用来降低系统电压或限制疵电流(fault current),这些通常被用于反应堆。相比其他元件电感元件要显得大而重,所以在现代设备里以减少了其应用;固态开关电源去掉了大变压器,电路转为使用小的电感元件,而大值则由回转器(gyrator) 电路模拟。
9. 基本电路理论的目录
第一章电路基本定律和简单电阻电路
§1-l引言
§1-l-2欧姆定律
§1-3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的。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
基尔霍夫定律是求解复杂电路的电学基本定律。从19世纪40年代,由于电气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电路变得愈来愈复杂。某些电路呈现出网络形状,并且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由3条或3条以上支路形成的交点(节点)。这种复杂电路不是串、并联电路的公式所能解决的,刚从德国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年仅21岁的基尔霍夫在他的第1篇论文中提出了适用于这种网络状电路计算的两个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定律。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1-4电阻和电源的组合
§1-5用△-Y变换来简化电路
§1-6电源变换
§1-7电压和电流分配
习题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l节点分析
节点分析法(node-analysis method)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未知的节点电压代替未知的支路电压来建立电路方程,以减少联立方程的元数。节点电压是指独立节点对非独立节点的电压。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节点电流方程,然后用节点电压去表示支路电流,最后求解节点电压的方法叫节点分析法。
1、选定参考节点(节点③)和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并对独立节点(节点①和节点②)分别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电流方程。
2、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欧姆定律,建立用节点电压和已知的支路电阻来表
示支路电流的支路方程。
3、将支路方程和节点方程相结合,消去节点方程中的支路电流变量,代之以节点电压变量,经移项整理后,获得以两节点电压为变量的节点方程。
§2-2网孔分析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提供独立的KVL方程的回路数为b-n+1个,
网孔只是其中的一组。
网孔电流:沿每个网孔边界自行流动的闭合的假想电流。 一般对于M个网孔,自电阻×本网孔电流 + ∑(±)互电阻×相邻
网孔电流 + ∑本网孔中电压升
1、选网孔电流为变量,并标出变量方向(常设为顺时针方向)
2、按照规律,采用观察法列网孔方程
3、解网孔电流
4、由网孔电流计算其它待求量
§2-3钱性和叠加
§2-4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南定理(Thevenin's theorem):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口特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c;电阻R0是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电源为零值时所得单口网络N0的等效电阻。
戴维南定理(又译为戴维宁定理)又称等效电压源定律,是由法国科学家L·C·戴维南于1883年提出的一个电学定理。由于早在1853年,亥姆霍兹也提出过本定理,所以又称亥姆霍兹-戴维南定理。其内容是:一个含有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及电阻的线性网络的两端,就其外部型态而言,在电性上可以用一个独立电压源V和一个松弛二端网络的串联电阻组合来等效。在单频交流系统中,此定理不仅只适用于电阻,也适用于广义的阻抗。
对于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单口网络(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相串联的单口网络(二端网络)来等效,这个电压源的电压,就是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这个串联电阻就是从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两端看进去,当网络内部所有独立源均置零以后的等效电阻。
uoc 称为开路电压。Ro称为戴维南等效电阻。在电子电路中,当单口网络视为电源时,常称此电阻为输出电阻,常用Ro表示;当单口网络视为负载时,则称之为输入电阻,并常用Ri表示。电压源uoc和电阻Ro的串联单口网络,常称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当单口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其端口电压电流关系方程可表为:U=R0i+uoc
§2-5直流情况下的最大功率传输
最大功率传输(maximum power tramsfer,theorem on)是关于使含源线性阻抗单口网络向可变电阻负载传输最大功率的条件。定理满足时,称为最大功率匹配,此时负载电阻(分量)RL获得的最大功率为:Pmax=Uoc^2/4R0。
最大功率传输是关于负载与电源相匹配时,负载能获得最大功率的定理。定理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工作于正弦稳态的单口网络向一个负载ZL=RL+jXL供电,如果该单口网络可用戴维宁(也叫戴维南)等效电路(其中Zo=Ro+jXo,Ro>0)代替,则在负载阻抗等于含源单口网络输出阻抗的共轭复数(即电阻成份相等,电抗成份只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时,负载可以获得最大平均功率Pmax=Uoc^2/4R0。这种匹配称为共轭匹配,在通信和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常常要求满足共轭匹配,以便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
满足最大功率匹配条件(RL=Ro>0)时,Ro吸收功率与RL吸收功率相等,对电压源uoc而言,功率传输效率为h=50%。对单口网络N中的独立源而言,效率可能更低。电力系统要求尽可能提高效率,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能源,不能采用功率匹配条件。但是在测量、电子与信息工程中,常常着眼于从微弱信号中获得最大功率,而不看重效率的高低。
习题
第三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3-1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芯片的形式存在。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当中。
运算放大器最早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将电压类比成数字,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也成为实现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的基本建构方块。然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在电路系统设计上的用途却远超过加减乘除的计算。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晶体管(transistor)或真空管(vacuum tube)、分立式(discrete)元件或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逐渐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早期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现在则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
1960年代晚期,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ctor)推出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型号为μA709,设计者则是鲍伯·韦勒(Bob Widlar)。但是709很快地被随后而来的新产品μA741取代,741有着更好的性能,更为稳定,也更容易使用。741运算放大器成了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象征,历经了数十年的演进仍然没有被取代,很多集成电路的制造商至今仍然在生产741。直到今天μA741仍然是各大学电子工程系中讲解运放原理的典型教材。
§3-2含运放电阻电路
§3-3电压跟随器(隔离器)
§3-4模拟加法和减法
习题
第四章电感和电容
§4-l电感器
§4-2电容器
§413电感和电容的组合
§4-4*对偶性
§4-5简单电容运放电路
习题
第五章一阶电路
§5-l单位阶跃激励函数
§5-2无源RL电路
§5-3无源Rc电路
§5-4有源RL电路
§5-5有源RC电路
习题
第六章二阶电路
§6-l无源RLC并联电路
§6-2无源RLC串联电路
§6-3RLC电路的全响应
习题
第七章正弦量和相量
§7-1-正弦量的特征m
§7-2正弦激励函数的强制响应小
§7-3电流与电压的有效值
§7-4复激励函数
§7-5相量
§7-6R、L、C元件上的相量关系
§7-7阻抗
§7-8导纳
习题
第八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8-l节点、网孔和回路分析
§8-2叠加定理、电源变换和戴维南定理
§8-3相量图
习题
第九章功率与功率因数
§9-1瞬时功率
§9-2平均功率
§9-3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
§9-4复功率
§9-5交流情况下的最大功率传输
习题
第十章频率响应
§10-I并联谐振
§10-2串联谐撅
§10-3其它谐振电路
习题
第十一章磁耦合电路
§11-1互感
§11-2线性变压器
§ll-3理想变压器
习题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12一l三相电压
§12-2三相电路的Y-Y-联接
§12-3三角形(△)联接
§12-4功率表的使用
§12-5三相系统的功率测量
习题
第十三章二端口网络
§13-1导纳参数
§13-2二端口等效网络
§13-3阻抗参数
§13-1混合参数
§13-5传输参数
§13-6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13-7*回转器
§13-8*负阻抗变换器(NIC)
习题
第十四章傅里叶波形分析方法
§14-l傅里叶三角级数
§14-2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14-3波形对称性的应甩
§14-4线频谱
§14-5波形综合
§14-6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14-7傅里叶级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4-8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习题
第十五章拉普拉斯变换法
§15-l拉氏变换定义
§15-2单位冲激函数
§15-3*在时域中的卷积与电路时域响应
§15-4一些简单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
§15-5拉氏变换的几个基本定理
§15-6部分分式法
§15-7求全响应
§15-8传递函数(网络函数)H(s)
§15-9复频率平面
习题
第十六章网络图论
§16-1定义和符号
§16-2关联矩阵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6-3回路矩阵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6-4图的各矩阵间的相互关系
§16-5特勒根定理
习题
第十七章网络矩阵方程
§17-1直接分析法
§17-2节点分析法
§17-3回路分析法
§17-4含受控电源的网络分析
§17-5状态变量和标准状态方程
§17-6标准型状态方程的列写
习题
第十八章简单非线性电路
§18-1非线性元件
§18-2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18-3小信号分析法
§18-4将电路分解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
§18-5伏安特性的组合
§18-6牛顿一拉夫逊法
§18-7一般非线性电阻电路
§18-8状态空闯分析:相平面
§18-9相迹的特性!
习题
第十九章*电路设计
§19-I设计过程
§19-2简单的无源和有源低通滤波器
§19-3带通电路
第二十章*开关电容电路
§20-1MOS开关
§20-2模拟运算
§20-3一阶滤波器
第二十一章分布参数电路
§2l-1引言
§21-2传输线分布参数电路的交流稳态运算
§21-3无损耗分布参数电路
§21-4有损耗传输线的两种特定情况
§21-5有限长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电路
§21-6有限长无损耗传输线
§21-7终端接任意阻抗的无损耗传输线
习题
附录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书目
注:打星号(*)的章节在教学时可以选用。
10. 回转器是电隔离元件吗
不是。大多数回转器的初级与次级之间存在电气上的连接。
回转器是现代网络理论中使用的一种双口电阻元件。在回转器的次级端接一个电阻时,其初级的等效电阻为一个电导;在回转器的次级端接一个电容时,其初级的等效阻抗为一个电感。回转器对于信号来说是不耗能的,而且也是不储能的。回转器是非互易元件。
电学上所说的隔离(电隔离)是指多个回路之间不存在物理上的电流通道。
回转器的实现,很多都是采用集成电路(运放)构成。虽然一些电路中可能存在实际上起到隔离作用的设计。但本质上回转器不是隔离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