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频电子线路中ubm指的是什么
哪本书里的符号应该在那本书里去找具体说明,就像中学生在做数专学作业时,属必须先“设”X是什么,然后才能用X去列方程求解,一个电路符号也是必须先定义后才能引用。
通常情况u代表电压,b代表基极,m指最大,因此它可能是基极电压的幅度(正弦波的峰值)。
❷ 调幅的调幅电路
调幅电路原理主要分为两类:高电平调幅电路和低电平调幅电路,具体如下: 高电平调幅要求电路的输出功率足够大。电路在调幅的同时,还进行功率放大。调制过程通常是在丙类放大级进行的。根据调制信号控制的电极不同,调制方法主要有集电极调幅、基极调幅、发射极调幅。
1、集电极调幅
(1)集电极调幅电路的特点是:
低频调制信号加到集电极回路,B1、B2为高频变压器;B3为低频变压器。低频调制信号uΩ(t)与丙类放大器的直流电源相串联,因此放大器的有效集电极电源电压Vcc(t)等于两个电压之和,它随调制信号变化而变化。图中的电容Cb、C`是高频旁路电容,C`的作用是避免高频电流通过调制变压器B3的次级线圈以及直流电源,因此它对高频相当于短路,而对调制信号频率应相当于开路.
对于丙类高频功率故大器,当基极偏置Vbb、高频激励信号电压振幅Ubm和集电极回路阻抗Rp不变,只改变集电极有效电源电压时,集电极电流脉冲在欠压区可认为不变。而在过压区,集电极电流脉冲幅度将随集电极有效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因此,集电极调幅必须工作于过压区。
(2)集电极调幅只能产生普通调幅波。
优点是:调幅线性比基极调幅好。此外,由于集电极调幅 始终工作在临界和弱过压区,故效率比较高。
缺点是:调制信号接在集电极回路中供给的功率比较大。
2、基极调幅
基极调幅电路的特点是调制信号加在基极回路。图中C1、C3为高频旁路电容;C2为低频旁路电容;B1为高频变压器;B2为低频变压器;LC回路为带通滤波器。应保证回路调谐于ωC,通带为2Ω。
基极调幅的原理是利用丙类功率放大器在电源电压Vcc、输入信号振幅Ubm、谐振电阻Rp不变的条件下,在欠压区改变Vbb,其输出电流随Vbb接近线性变化这一特性来实现调幅的。
基极调幅的优点是:由于调制信号接在基极回路,对于调制信号只需很小的功率。
缺点是:效率较低,调制线性不如集电极调幅。 (1) 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作用:实现两个模拟信号相乘
符号:
电路图:
(2)二极管调制电路
二极管调制电路包括单二极管调制电路、二极管平衡电路、二极管双平衡调制电路等。
1)单二极管电路
单二极管电路如下图所示。
当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大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二极管导通,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与加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小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二极管截止,电流为0;二极管等效为一个受控开关。控制电压为二极管两端电压UD。
当Ucm>>UΩm且Ucm为大信号(>0.5V)时,可进一步认为二极管的通断主要由Uc控制。一般情况下二极管的开启电压UP较小,有Ucm>>UP,可令UP近似为0或在电路中加一固定偏置电压来抵消UP。忽略输出电压的反作用,用开关函数分析法则可得到
可得到相应的频谱图如下:
将它通过以ωc为中心、通频带2Ω为的带通滤波器后,可得到调幅波。
这里的分析忽略了输出电压的反作用。是因为输出电压的相对于Uc而言很小。若考虑反作用,输出电压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影响不大,频率分量不会变化,可能使输出信号幅度降低(rDàrD+RL)。
另外,如果不满足大信号条件,不能用开关函数分析法或线性时变分析法,但可用幂级数分析法,可以知道该电路仍然可以完成频谱的线性搬移功能。
2)二极管平衡调制器
在单二极管电路中,由于工作在线性时变工作状态,因而二极管产生的频率分量大大减少了,但在产生的频率分量中,仍然有不少不必要的频率分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减少一些频率分量。
二极管平衡电路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其原理电路如下图。
该电路由两个性能一致的二极管及中心抽头变压器Tr1、Tr2接成平衡电路。电路上下两部分完全一样。控制信号(载波信号)加在两个变压器的中心抽头处,输入信号(调制信号)接在输入变压器,即载波信号同相加到D1、D2上;调制信号u2反相加到D1、D2上输出变压器接滤波器,用以滤除无用的频率分量。从Tr2次向右看的负载电阻为RL。则该电路可等效成如下的原理电路形式。
由于加到两个二极管的控制电压是同相的,利用开关函数分析法,可得到负载上总电流为
其频谱图如下:
与单二极管电路相比,i含有频谱:Ω、ω1±Ω、3ω1±Ω、……,经中心角频率为ωc的3dB带宽为2Ω 的LC带通滤波器后,可在负载RL得到频谱ωc±Ω 电压分量,可见是实现了DSB调制。这是不难理解的,由于控制电压uC同相地加在两个二极管的两端。当电路完全对称时,两个相等的ωC分量互相抵消,因此在输出中不再有ωC及其谐波分量。即在输出中,不必要的频率分量进一步减少了。(DSB调幅)
3)二极管双平衡调制器——二极管环形调制器
在二极管平衡调制电路中,通过两个单二极管电路的上下对称平衡接法,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频率分量,同时使有用频率分量的幅度增加了一倍。但依然有不必要的频率分量如调制信号的频率分量存在,且所得到的有用频率分量的幅度依然不是很大。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再平衡的方法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频率分量且让有用分量的幅度再增加一倍呢?
二极管双平衡电路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其原理电路如图。
该电路由两个双二极管平衡电路组成,由于四个二极管环接形成环路,所以该电路又称二极管环形调制器。载波从变压器T1接入,调制信号接到两个变压器的中心抽头间,变压器T2输出已调信号。
其分析条件与单二极管电路和二极管平衡电路相同。
各二极管工作情况如下图:
则可得,
其频谱图如下:
i中含有频谱:ωc±Ω ,3ωc±Ω……经中心为ωc、3dB带宽为2Ω的带通滤波器后,在负载RL 上可得到频谱ωc±Ω电压频谱分量,实现了DSB调制。
从频谱图中可以看出,环形电路在平衡电路的基础上,又消除了低频调制信号的频率分量,且输出的DSB信号幅度为平衡电路的二倍。其无调制信号分量是两次平衡抵消的结果,每个平衡电路自身抵消载波及谐波分量,两个平衡电路抵消调制信号分量,所以环形电路的性能更接近理想相乘器。
❸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1.输出功率:PO
2.效率:η
3.功率增益:Ap
1.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一、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电路图如1-1所示
图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LC谐振网络为放大器的并联谐振网络。
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为信号的中心频率。
作用:滤波、匹配。
VBB:基极直流电压
作用:保证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
VBB的值应小于放大管的导通电压Uon;通常取VBB≤0。
VCC:集电极直流电压
作用:给放大管合理的静态偏置,提供直流能量。
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ui→uBE→iB→iC→uC
ui为余弦电压, 可表示为ui=UimCOSωct
则:uBE= VBB+ui= VBB+ UimCOSωct
根据三极管的转移特性可得到集电极电流iC,为余弦脉冲波,如图4-2所示:
图1-2 iC波形
根据傅立叶级数的理论,iC可分解为:
ic=Ico+iC1+iC2+iC3+………+iCn+………
式中:Ico为直流电流分量
iC1为基波分量;iC1=Icm1COSωct
iC2为二次谐波分量;iC2=Icm2COS2ωct
iCn为n次谐波分量;iCn=IcmnCOSnωct
其中,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Ico=iCmax·α0(θ)
Icm1=iCmax·α1(θ)
Icmn=iCmax·αn(θ)
iCmax是ic波形的脉冲幅度。
αn(θ)的大小可根据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查。
Ic信号的导电角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当iC信号通过谐振网络时,由于谐振网络的作用,可得其谐振网络压降为:
uc=RIcm1COSωct=UcmCOSωct
uCE=VCC-uc=VCC-UcmCOSωct
各信号的波形如图1-3所示:
图1-3 波形图
三、功率关系
直流功率:PV=VCCICO
输出功率:PO= Icm1Ucm
放大管功耗:PT=PV-PO
效率:η= PO/PV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一、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欠压状态:管子导通时均处于放大区;
临界状态:管子导通时从放大区进入临界饱和;
过压状态:管子导通时将从放大区进入饱和区;
在实际工作中,丙类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不但与Ubm有关,还与VCC、VBB和R有关。
在丙类谐振功放中,工作状态不同,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管耗就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分析各种工作状态的特点,以及Ubm、VCC、VBB和R的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即对丙类谐振功放的特性进行分析。
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1.基本概念:
大信号的功率放大器一般采用图解法进行分析,为此就要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交流负载线。
由于谐振功放的集电极负载是谐振回路,且共集电极电压与集电极电流的波形截然不同,因此其交流负载线已不是直线了,是一条曲线,又称为动态线。
2.动态线的作法: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转上的参变量iB换成uBE,在VBB、VCC、Ucm和Ubm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假设ωct取不同的值,根据式uBE=VBB+ UbmCOSωct和uCE=VCC-uc=VCC-UcmCOSωct可得以相对应的uBE和uCE值,从而确定输出特性曲线上的各个“动态点”,然后依次连接各个“动态点”就可以得到动态线。其图形如1-4所示。
图1-4 动态线
3.不同工作状态的动态线
如图1-5所示
图1-5 不同状态的动态线
丙类谐振功放在不同状态的动态线动画演示请点击
4.根据动态线分析放大器的特性
(1)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时,ic波形会出现下凹。
(2)动态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与VBB、VCC、Ucm和Ubm的大小有关系。
三、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性
负载特性:
基极调制特性:
调制特性
集电极调制特性:
放大特性:
1.负载特性:
负载特性是指放大器在VBB、VCC和Ubm不变时,随R变化的特性
(1)工作状态的变化
随着R从小变大,放大器将由欠压状态→临界状态→过压状态变化
(2)ic波形的变化
随着R增大,ic的变化如图1-6所示
图1-6 ic随R变化的特性
(3)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如图1-7所示
图1-7 Ucm、Ico、Icm1随R的变化
(4)PO、PV、Pc、η的变化特性
如图1-8所示
图1-8 PO、PV、Pc、η的变化特性
负载特性动画演示请点击
2.基极调制特性
基极调制特性是指放大器在R、VCC和Ubm不变时,随VBB变化的特性
(1)工作状态的变化
随着VBB从小变大,放大器将由欠压状态→临界状态→过压状态变化
(2)ic波形的变化
如图4-9所示
图1-9 ic随VBB的变化特性 (3)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如图1-10所示
图1-10 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基极调制特性动画演示请点击
3.集电极调制特性
集电极调制特性是指放大器在VBB、R和Ubm不变时,随VCC变化的特性
(1)工作状态的变化
随着VCC从小变大,放大器将由过压状态→临界状态→欠压状态变化
(2)ic波形的变化
如图1-11所示
图1-11 ic随VCC变化的特性
(3)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如图1-12所示
图1-12 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集电极调制特性动画演示请点击
4.放大特性
放大特性是指放大器在VBB、VCC和R不变时,随Ubm变化的特性
(1)工作状态的变化
随着Ubm从小变大,放大器将由欠压状态→临界状态→过压状态变化
(2)ic波形的变化
如图1-13所示
图1-13 ic随Ubm的变化特性
(3)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如图1-14所示
图1-14 Ucm、Ico、Icm1的变化特性
基极调制特性动画演示请点击
❹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一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一)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1.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1)创建电路
(2)仿真分析(输入输出、幅频特性、结果分析)
2.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选频特性
信号源换成矩形波,观察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选频特性如何体现?
(二)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选作)
(1)创建电路
(2)仿真分析(输入输出、幅频特性、结果分析)
二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一)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
1.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1)创建电路
(2)仿真分析(输入输出、幅频特性、结果分析)
2.集电极电流和输入信号成非线性关系
a) 原理(改变Ubm。观察ic的波形)
b) 创建电路
c) 仿真分析(选取参数,分别令电路工作于欠压、过压状态)
(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特性分析
1.负载特性分析(创建电路、仿真分析及说明)
2.调制特性分析(创建电路、仿真分析及说明)
三 调幅、检波及混频电路的仿真分析*
(一)普通调幅电路的仿真分析
1.单频调幅基本理论
2.单频调幅的仿真分析
3.多频调幅的仿真分析*(选作)
(二)双边带调制及单边带调制的仿真分析
1.双边带调制的仿真分析
2.单边带调制的仿真分析
❺ 简述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一、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电路图如1-1所示
图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LC谐振网络为放大器的并联谐振网络。
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为信号的中心频率。
作用:滤波、匹配。
VBB:基极直流电压
作用:保证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
VBB的值应小于放大管的导通电压Uon;通常取VBB≤0。
VCC:集电极直流电压
作用:给放大管合理的静态偏置,提供直流能量。
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ui→uBE→iB→iC→uC
ui为余弦电压,
可表示为ui=UimCOSωct
则:uBE=
VBB+ui=
VBB+
UimCOSωct
根据三极管的转移特性可得到集电极电流iC,为余弦脉冲波,如图4-2所示:
图1-2
iC波形
根据傅立叶级数的理论,iC可分解为:
ic=Ico+iC1+iC2+iC3+………+iCn+………
式中:Ico为直流电流分量
iC1为基波分量;iC1=Icm1COSωct
iC2为二次谐波分量;iC2=Icm2COS2ωct
iCn为n次谐波分量;iCn=IcmnCOSnωct
其中,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Ico=iCmax·α0(θ)
Icm1=iCmax·α1(θ)
Icmn=iCmax·αn(θ)
iCmax是ic波形的脉冲幅度。
αn(θ)的大小可根据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查。
Ic信号的导电角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当iC信号通过谐振网络时,由于谐振网络的作用,可得其谐振网络压降为:
uc=RIcm1COSωct=UcmCOSωct
uCE=VCC-uc=VCC-UcmCOSωct
各信号的波形如图1-3所示:
图1-3
波形图
三、功率关系
直流功率:PV=VCCICO
输出功率:PO=
Icm1Ucm
放大管功耗:PT=PV-PO
效率:η=
PO/PV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一、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欠压状态:管子导通时均处于放大区;
临界状态:管子导通时从放大区进入临界饱和;
过压状态:管子导通时将从放大区进入饱和区;
在实际工作中,丙类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不但与Ubm有关,还与VCC、VBB和R有关。
在丙类谐振功放中,工作状态不同,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管耗就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分析各种工作状态的特点,以及Ubm、VCC、VBB和R的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即对丙类谐振功放的特性进行分析。
❻ 陕理工上学期试卷
不知道你要的是这个么,
1高频功放:窄带攻防(工作在丙类和丁类)和宽带攻防(工作在甲乙类)。
2锁相环: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 组成。
3包络检波器的失真:频率失真、非线性失真、惰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
4AFC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5检波电路经经隔直电容后输出:低频信号。
6调幅波的集中调制方式:AM,DSB,SSB,VSB.
7为有效实现基极调幅,调制器工作在欠压状态,集电极调幅工作在过压状态。
8调幅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9调频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后者是先积分再调相而得到。
10调幅波的信息包含于频率变化之中。
11混频器的干扰为组合频率干扰、幅波道干扰、交调干扰、互调干扰。
12改进型电容器三点式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 频率稳定高。
13单调器放大经级联后,电压增益越大,通频带变窄,选择性更好。
14二极管检波适合普通调幅的解调,而模拟乘法器适合SSB、DSS等的解调。
15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在丙类。
16通信系统由 输入变换器、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输出变换器。
17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实现线性调频的条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变化指数等于(R= )2.
18鉴相的描述:调相信号的解调,鉴频的描述:调频信号的解调。
调幅的描述: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振幅,使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规律发生变化。
19一般集成模拟乘法器不可以用作 频率调制。
20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用于 普通调幅波。
21利用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构成的振荡器: f=fs时石英晶体呈阳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fs<f<fp时,石英晶体成感性,可构成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2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原因:实际应用中晶体管存在反向传输的导纳yre,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可通过晶体管的yre反向作用到输入端引起输入电流的变化,这种反馈的作用,将可能引起放大器产生自激等不良后果。
21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若保持其它参数不变,将集电极电流电源增大,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将变为 欠压。
一、选择:
1、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用于 普通调幅波
2、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实现线性调频的条件是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变化指数 r=2
3、 若载波Uc(t)=UcCOS(Wct) ,调制信号UΩ(t)=UΩCOSΩt ,则调相波的表达式为Upm(t)=UcCOS(W`c`t+m`p`cosΩt) ,调频波为Upm(t)=UcCOS(Wct+m`f`sinΩ(t) 。
4、若调频波其调制信号频率F=1KHZ,载波频率为10.7MHZ,最大频偏△ =10KHZ,若调制信号的振幅不变,频率加倍,则此时调频波得频带宽度为 24KHZ m`a`=Δf`m`/F=10/1=10,m=5,B`cR`=2(m+1)F=2(5+1)*2000=24KHZ
.
5、某普通调幅波的最大振幅为10V,最小振幅为6V,则调幅系数 为 1/4 ,ma=(max-min)/(max+min)=4/16=1/4
6、一般集成模拟乘法器不可以用作 频率调制
7、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若保持其它参数不变,将集电极直流电源增大,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将变为 欠压
8、鉴频描述的是 调频信号的解调 鉴相的描述是 调相信号的解调
调幅的描述: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振幅,使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规律发生变化。
9、利用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构成的振荡器:f=fs时石英晶体呈阳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fs<f<fp时,石英晶体呈感性,可构成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10、若 U`s`(t)=u`s`cosw`s`tcosΩt,u`L`(t)=u`L`cosw`L`t可实现混频
二、填空
1. 高频功放分为 窄带功放 和 宽带功放 ,前者大多数工作在 丙类或丁类 ,后者
只能在 甲乙类
2.甲类放大器通角为 θ=180°,理想效率 η=50% ,乙类的θ`c`=90°η=78.5% 丙类的 θ<90°,η>78.5%
3.混频器的作用是 混频
4.锁相环由 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 组成。
5 .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原因是:实际应用中晶体管存在反向传输的导纳 ,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可通过晶体管的的 反向作用到输入端引起输入电流的变化,这种反馈的作用,将可能引起放大器产生自激等不良后果。
6.包络检波器的失真分为 频率失真、非线性失真、惰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等 四大类。
7.AFC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检波电路经经隔直电容后输出 低频信号 。
9.调幅波的几种调制方式: AM、DSB、SSB、VSB 。
10.为有效实现基级调幅,调制器工作在 欠压状态 ,集电极调幅工作在 过压状态 。
11.调幅就是用 调制信号 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12.调频分为 直接调频 和 间接调频 而后者是先积分在调相而得到。
13.调频波的信息包含于频率变化之中。
14.混频器的干扰为组合频率干扰,副波道干扰,交调干扰,互调干扰。
15.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频率稳定高。
16.单调器放大经级联后,电压增益增大,通频带变窄,选择性更好。
17.二极管检波适合普通调幅的解调,而模拟乘法器适合SSB、DSB等的解调。
18.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在丙类。
选择题。
(重新打,烦死,只打关键字)
1用万用表。。。阴阳。。应拨到(R*100或1K)
2为了有效。。基极调幅。。。工作状态(欠压)
3LC正弦波如图。。(电路能振荡)
4用双踪。。。。它的调幅为(0。67)
5谐振功率····正弦波···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波)
6A在调谐放大器LC···并上电阻R(降低回路Q值)
7大信号包络检波器只适用于(AM)
8某朝外差中频465.接收931,收到465(干扰噪声)
9检波并经隔直电容(低频信号)
10AFC电路作用(维持工作频率稳定)
11哪种说法正确(同步检波器频率相同,相位相同)
12检波的描述是(调幅信号的解调
13混频器主要用于(接收设备)
14模拟乘法器可作用于哪种之外电路(频率调制)
15锁相环不包括(鉴频器)
填空
1功率放大器静态工作点位置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2为了实现电信号有效传输,常用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
3使调谐放大器工作不稳定(晶体管结电容形成的内部反馈)
通常采用(中和)(失配)
4在大信号包络检波器。。两种失真一种是(情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原因是(放电太慢,跟不上输入信号包络线的变化)(检波器交,直流负载电阻不等造成的)
5丙类高频功率放大最佳工作状态(临介工作状态)
(输入功率最大)(效率较高)(集电极电流为尖顶余弦脉冲波
1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调制,如何进行
答:1信号不进行调制进行发射天线太长,无法架设
2,信号不调制进行传播会相互干扰,无法接收
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
2,在调谐功率放大电路中UBB UBM UCM不变,当UCC改变,ICL有明显变化,问此放大电路何种状态,为什么。
答,右图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调制特性知
U`bm`,U`cm`及U`BB`不变,而当U`CC`改变时,只有工作在过压工作状态,I`c1`有明显的变化。
1对于收音机的中频放大器,其中心频率f`0`=465KHZ,B0.707=8KHZ,回路电容C=200PF。求回路电感和QL值,若电感线圈Q0=100,问在回路上应并联多大的电阻才能满足要求。
f0=465khz
f0=1/2π根号LC, L=1/4π^2*f0^2C=1/4π^2*(465*10^3)^2*200*10^-12
B0.707=f0/QL QL=f0/B0.707
Q0=W`0`CR`0` R`0`=Q`0`/W`0`c=Q`0`/2πf`0`c
QL=w0cR=w0c(R`0`//R`l`)=w0c*R`o`R`L`/(R`o`+R`L`)=Q`0`/1+R`0`/R`L`
Q`L`=Q`0`/1+R`0`/R`L`
2某发射机输出级在负载RL=100Ω上的输出信号为
US(t)=4(4+0.5cosΩtcosωct,V问
1该输出信号是什么已调信号,调制度M、=
2总的输出功率PAV=
3频带宽度BW
解
1振幅调制信号 m`a`=0.5 u`cm`=4
2 P`ot`=1/2 * u`cm`^2/R`L`
P`av`=(1+ma^2/2)P`ot`
3由m`a`=0.5,u`cm`=4
u`mmin`=u`cm`(1-ma)=4(1-0.5)=2v
u`mmax`=u`cm`(1+ma)=4(1+0.5)=6v
频带宽度BW=2fc
3设一理想化的晶体管静特性如图,已知EC=24V,UC=21V,基极偏压为零偏,U=3V,试作出它的动特性曲线,此功放工作在什么状态?
并计算此功放的θ,P1,P0,η及负载阻抗的大小。
P`0`=I`c0`E`c`=a(80°)*icmax*Ec=0.286*2.5*24=17.16W
Pc=P0-P1=17.16-12.39=4.77W
η=p1/p0=12.39/17.16≈0.722
4.频率为100MHZ的载波呗频率为5KHZ的正弦信号调频,最大频偏ΔFM=50KHZ,求
1调频指数MF及有效带宽BW
2如果调制信号的振幅加倍,频率不变时,调频指数MR及调频波有效带宽BW
3如果调制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均加倍时,调制指数MR及调频波有效带宽BW
1 mf=Δf`m`/F
BW=2(mf+1)F
2 振幅加倍,Δf`m`=k`f` u`n+m`/2π增大2倍
频率不变
mf=Δf`m`/F增大2倍
BW=2(2mf+1)F
3 mf=Δf`m`/F不变, Δf`m`=kfu`nm`/2π
BW=2(mf+1)2F
❼ 谐振功率放大器效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其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谐振电路的选频功能滤除了谐波,这点在D类功放的作用特别明显。
谐振功率回放大器是按类区答分的,导通角愈小,效率愈高,效率高的原因就在于它并不是在所有时间都处于导通工作状态。
丙类功放是指其集电极电流导通时间小于半个周期的放大状态,导通角小于90度;输出功率和效率特高,一种失真非常高的功放,一般用于射频放大,只适合在通讯用途上使用;效率=Po/PE 4.功率=Uo*Io
(7)Ubm电路扩展阅读:
谐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射结在UBB的作用下处于负偏压状态,当无输入信号电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电流ic=0。当输入信号为ui=Ubmcoswt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BE=UBB+Ubmcoswt,为分析电路的工作波形,先对晶体管的特性曲线进行折线化处理。处理后分析与计算大大简化,但误差也大,所以实际电路工作时需要调整。
该电路由高频大功率晶体管VT、LC谐振回路和直流馈电电源组成。改变基极的直流电源电压UBB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工作类型,该电路设置在丙类工作状态。实际负载RL通过变压器耦合到谐振回路。
❽ 急急急!用戴维宁定理计算1欧电阻中的电流
解:将1Ω电阻从电路中断开,并设上端为a、下端为b,最下端的公共节点为m。
电路简化回为两部分电路:答
1、10A——2Ω——4Ω形成一个回路,因此4Ω电阻的电压为:Uam=10×4=40(V)。
2、10V电压源外接一个5Ω电阻,因此:Ubm=10(V)。
所以:Uoc=Uab=Uam-Ubm=40-10=30(V)。
再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计算a、b之间的电阻:Req=Rab=4Ω。
根据戴维南定理,I=Uoc/(Req+R)=30/(4+1)=6(A)。
❾ 应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中1Ω电阻中的电流
解:将1Ω电阻从电路中断开,并设上端为a、下端为b,最下端的公共节点为m。
电路简化为两部分电路:
1、10A——2Ω——4Ω形成一个回路,因此4Ω电阻的电压为:Uam=10×4=40(V)。
2、10V电压源外接一个5Ω电阻,因此:Ubm=10(V)。
所以:Uoc=Uab=Uam-Ubm=40-10=30(V)。
再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计算a、b之间的电阻:Req=Rab=4Ω。
根据戴维南定理,I=Uoc/(Req+R)=30/(4+1)=6(A)。
❿ 若谐振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为了使其工作在临界状态,可以改变哪些因素
一般情况下,负荷RP可以调整,负荷RP应适当降低。输入电压UBM的幅值也可以调节,减小内UBM可以使谐振放大器从容过压状态变为临界状态。
谐振放大器是指放大的一种形式,一般在高频或射频电路中比较常见。谐振放大器一般用于高频或射频的小信号放大。
(10)Ubm电路扩展阅读
在UBB的作用下,谐振高频功放发射结处于负偏置状态。当没有输入信号电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电流IC=0。
当输入信号为UI=Ubmcoswt时,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BE=UBB+Ubmcoswt。为了分析电路的工作波形,断开了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处理后的分析计算大大简化,但误差也很大,所以实际电路工作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