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Ub基本不变什么意思,还有Ube下降,Ib为何也减小啊见电路图。
Ub基本不变是说温度变化时基本不变,因为Ub的表达式里只有电阻和VCC。
Ube下降,Ib减小,这是三极管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看看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Ⅱ 如图所示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已知RC=3.3KΩ,RB1=40KΩ,RB2=10KΩ,RE=1.5KΩ,β=70。
题目中缺一个晶体管用的材料这个条件,如果是锗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电压约0.25V(常按0.3V计算),硅材料半导体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电压约0.65V(常按0.7V计算)
下面按硅晶体管考虑计算:
由RB1、RB2分压比是4/1,和电源电压是25V得知基极电位约5V,则发射极电压约4.3V,发射极电阻为1.5kΩ,
则发射极电流约为2.87mA,
基极电流=发射/(β+1)=40.4μA,
集电极电流=发射极电流-基极电流=2.83mA,
UCE=25V-2.87mA×1.5kΩ-2.83mA×3.3kΩ=11.36V
题目中缺一个rbe(发射结电阻)条件,所以不能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该参照不能凭计算得到,就象β一样,由晶体管型号和规格给定,也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在题目中应该作为已知条件给定。否则可能无法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但是如果电路中没有Ce,则电压放大倍数≈集电极电阻/发射极电阻,有了发射极电容时就不能这样估算了。
注意:现在网上有一种错误计算方法,就是 rbe=发射结导通电压÷基极电流。实际上rbe比这样计算出来的电阻小得多。理论上只有基极电流极大时才可以近似相等。因为晶体管发射结是非线性器件,非线性器件的电阻要用 r=dU/dI 来计算,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基极电流情况下,rbe是不同的。见下图:
这是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的输入特性曲线,非常明显用Ube/Ib计算出的Rbe与rbe相差很大。电阻其实在U/I坐标图中就是曲线上各点的余切值,垂直的线电阻为0,水平的直线电阻为∞,而45°的直线就是1,电流的单位是μA,那就是1MΩ,说明rbe和Rbe的角度差一点就可能相差数kΩ至数百kΩ。所以不能用Ube/Ib求rbe。除非基极电流非常大时两条线才接近平行。
Ⅲ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在交流等效图中,CE相当于短路,这样可以提高动态参数的电压增益。
Ⅳ .电路如图4.1所示,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已知Vcc=24V,RC=3KΩ,RE=1.5KΩ,
Ⅳ 帮忙画下面这个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这个不是已经是画好了的么? 这个用的是dxp(altium designer)画的,你先去下一个altium dsigner summer 09的程序并破解好,进去后 菜单-文件-新建-原理图,然后在原理图中右键-放置期间,找到你要的元器件放上去即可,很简单的
Ⅵ 如图10所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Ucc=12V,β=50,RB1=50kΩ,RB2=20kΩ,RE=2.7kΩ,RC=5kΩ,RL=5kΩ
计算量这么大!
一点分都不给?
Ⅶ 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所示
1)关于基极电压的求解;
简单的: Ub = Vcc*Rb2/(Rb1+Rb2);
严谨点的如上图示,采用戴维南等效理论,通常工程设计上采用前一种方法已能满足要求;
2)有了Ub,则 Ub = Ube + Ue,Ue = Ie*Re,这样得到 Ie;
那么,Uc = Vcc - Ic*Rc;Ic 取 = Ie,或者 Ic = Ie*β/(1+β);
这样,Ub、Uc、Ue、Ic 等参数都得到了;
同时因为Re交流短路,所以 rbe = rbb+(1+β)*26/Ie;(直接套用公式)
3) Ro = Rc,Ri = Rb1//Rb2//rbe;
Uo = ic*Rc,Ui = ib*rbe;
Au = Uo/Ui =β*Rc/rbe (还是公式);
4)微变等效电路,比照教材做吧(没有Re的那种)
Ⅷ 分压式反馈偏置电路的原理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如图所示。V是放大管;RB1、RB2是偏置电阻,RB1、RB2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将电源电压UCC分压后加到晶体管的基极;RE是射极电阻,还是负反馈电阻;CE是旁路电容与晶体管的射极电阻RE并联,CE的容量较大,具有“隔直、导交”的作用,使此电路有直流负反馈而无交流负反馈,即保证了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了交流信号的放大能力没有降低。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a所示。当温度升高,IC随着升高,IE也会升高,电流IE流经射极电阻RE产生的压降UE也升高。又因为UBE=UB-UE,如果基极电位UB是恒定的,且与温度无关,则UBE会随UE的升高而减小,IB也随之自动减小,结果使集电极电流IC减小,从而实现IC基本恒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