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都有什么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
1、Point-to-Point Protocal——PPP点到点。
2、Ethernet——以太网。
3、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al——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4、Frame Relay——帧中继。
5、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随机访问协议:
在随机访问协议中,不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解决信息发送的次序问题。所有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机发送信息,占用信道全部速率。在总线网中,当有两个或者多个用户同时发送信息的时候,就会产生帧的冲突。这导致所有冲突用户的发送均失败。
为了解决随机接入发生的碰撞,每个用户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反复的重传他的帧。知道帧没有碰撞到通过。
这些规则就是随机访问MAC协议。
重用的协议: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这些协议的核心思想都是:胜利者通过争用获得信道,进而获得信息的发送权,所以说随机访问MAC协议,也叫争用型协议。
MAC采用信道划分机制,那么节点之间的通信,要不就是共享空间,要不就共享时间,要不就两个都共享。
随机MAC:实质上是一种广播信道转化为点到点信道的行为。
因为交换机可以转发广播,随机访问MAC,可以将广播转化为point to point
1.1、ALOHA协议:随机接入系统协议
1.2、CSMA协议:
如果每个站点在发送前都先侦听一下公用的信道,那么发送信道空闲后再发送,那么将会大大减小冲突的可能。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
CSMA协议对ALOHA协议的一种改进,也就是多了一个载波侦听装置。
1.3、CSMA/CD协议: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
是对CSMA协议的改进方案,适用于总线型网络或者半双工网络环境
载波侦听:也就是发送前先侦听,每次发送数据之前都要先检查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点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等待信道变为空闲的时候再发送。
碰撞检测:就是一边发送一边侦听,适配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变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用来判断自己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其他站点是否也在发送数据。
CSMA/CD工作流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总线的传播时延对CSMA/CD的影响很大,CSMA/CD中的站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所以CSMA/CD的以太网是不进行全双工通信,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
1.4、CSMA/CA协议
CSMA/CD协议已经应用在使用有线连接的局域网中,但是要在无线局域网的环境下,却不能用。
CSMA/CD协议,尤其是碰撞部分,因为无线局域网中,接受信号的强度远远小于发送信号的强度。而且在无线介质上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很广,要实现碰撞检测,那么在硬件上要花费很大。
在无线通信中,并非所有的站点都可以侦听到对方,也就是隐蔽站的问题。
CSMA/CA协议,广泛用于无线局域网。
把碰撞检测改成了碰撞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CA)。
碰撞避免:不是指协议可以完全避免碰撞,而是指协议的设计要尽量减少碰撞的发生概率。
CSMA/CA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通过预约信道,ACK帧,RTS/CTS帧,三种机制来实现碰撞避免
RTS/CTS帧,主要用来解决无线网的隐蔽站问题。
预约信道,ACK帧,都是必须要实现的。
预约信道:发送方在发送数据的同时想起他站点通过告知自己传输数据需要的时间长度,方便让其他站点在这段时间内部发送数据,避免碰撞。
ACK帧:所有站点在正确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数据帧后,都需要向发送方应答一个ACK帧。
总结:
CSMA/CA协议的基本思想:发送数据的时候先广播告知其他节点,让其他节点在某个时间段内不要发送数据,避免碰撞。
CSMA/CD协议的基本思想:发送前先侦听,边发送边侦听,一旦出现碰撞马上停止发送。
轮询访问MAC:令牌传递协议:
在轮询访问中,用户不能随机的发送信息,是通过集中控制的监控站,以循环的方式轮询每个节点。然后决定信道的分配。
当某个节点使用信道的时候,其他节点都不能使用信道。典型的轮询MAC协议是令牌传递协议,令牌环局域网。
令牌传递协议:一个令牌在各个节点以一个固定的次序交换。令牌是个特殊的比特组成的帧,当换上的站希望传递帧的时候,就必须等待令牌,一旦收到令牌,站点就可以启动发送帧。
轮询MAC适合复杂很高的广播信道,负载很高的信道就是多个节点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概率很大的信道。
如果广播信道采用随机MAC,发生冲突的概率很大,而采用轮询MAC则可以更好满足各个节点的要求。
轮序的实质:不共享时间,空间。实质上就是在随机MAC的基础上,限定了有权利发送数据的节点只能有一个。
即使是广播信道,都可以通过MAC使得广播信道逻辑上变成点对点的信道。所以说数据链路层研究的是点对点之间的通信。
局域网使用的协议主要在数据链路层。
广域网使用的协议主要在网络层。
也就是说网络中的两个节点要进行数据交换,节点除了要给出数据外,还要给数据包装上一层控制信息,用来实现检错纠错的功能。如果这层信息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就叫做使用了数据链路的协议,如果这层控制信息是在网络层,就是使用了网络层的协议。
广域网强调:资源共享。
局域网强调:数据传输。
广域网中一个重要问题: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路由选择协议:负责搜索分组从某个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佳路由,以便构成路由表。
分组转发:从路由表构造出转发分组的转发表。
PPP协议和HDLC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广域网数据链路层的面向字节的协议
PPP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使用串行线路通信的面向字节的协议,PPP协议应用在直接连接的两个节点的连路上。
目的:通过拨号或者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的连接放松数据,让它成为各种主机,网桥,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解决方法。
PPP协议:在SLI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在异步线路上传输,也可以在同步线路上用。
不仅用于Modem链路,还可以用于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的链路。
PPP组成:
链路控制协议LCP:用来建立,配置,测试,管理数据链路。
网络控制协议NCP:由于PPP可以同时用多种网络层协议,每个不同的网络层协议要用一个相应的NCP来配置。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PPP帧和HDLC帧的格式一样,收尾都是相同的标志字段为7E。
PPP协议是点对点的,不是总线型,不用CSMA/CD协议。
HDLC协议: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HDLC协议不依赖任何一种字符集编码,数据报文可以透明传输。
PPP是面向字节的,HDLC协议是面向比特的。
TCP/IP协议簇:TCP,IP,ICMP,ARP,RARP,UDP,DNS,FTP,HTTP。
HDLC,PPP是ISO提出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属于TCP/IP协议簇。
(1)fcs电路扩展阅读:
数据链路层比较:
适用场合:
就系统结构而言,HDLC适用于点到点或点到多点式的结构,BSC同样也能适用于这些结构;就工作方式而方,HDLC适用于半双工或全双工,而BSC则更适用于半双工方式(也可扩充为全双工);就传输方式而言,BSC和HDLC两者都只用于同步传输。
在传输速率方面,BSC和HDLC虽然都没有限制,但由于它们各自的特点所定,通常BSC用于低、中速传输,而HDLC则常用于中、高速传输。
传输效率:
HDLC开始发送一帧后,就要连续不断地发完该帧,而BSC的同一数据块中的不同字符之间可能有时间间隔,这些间隔用SYN字符填充。HDLC可以同时确认几个帧,而BSC则在发完一数据块后必须要等待确认(即“停一等”方式)。
HDLC中的每个帧都含有地址字段A,在多点结构中,每个从站只接收含有本站地址的帧,因此,主站在选中一个从站并与之通信的同时,不用拆链,便可选择其它的站通信,即同时与多个站建立链路。
而在BSC中,从建链开始,两站之间的链路通道就一直保持到传输结束为止。由于以上特点,HDLC的传输效率高于BSC的传输效率。
传输可靠性:
HDLC中所有的帧(包括响应帧)都有FCS,在BSC的监控报文中只有字符校验能力而无块校验能力。HDLC中的I帧按窗口序号顺序编号,BSC的数据块不编号。由于以上特点,HDLD的传输可靠性比BSC高。
数据透明性:
HDLC采用“0比特插入法”对数据实现透明传输,传输信息的比特组合模式无任何限制。BSC用DLE字符填充法来实现透明传输,依赖于采用的字符编码集,且处理复杂。
信息传输格式:
HDLC采用统一的帧格式来实现数据、命令、响应的传输,实施起来方便。而BSC的格式不统一,数据传送、正反向监控各规定了一套格式,给实施带来了不便
链路控制:
HDLC利用改变一帧中的控制字段的编码模式来完成各种规定的链路操作功能,提供的是面向比特的传输功能。BSC则是通过改变控制字符来完成链路操作功能,提供的是面向字符的传输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据链路层
2. bd9285fcs各脚的功能
摘要 40个引脚按引脚功能大致可分为4个种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3. 求大功率稳压电路图,输入电压20v-40v ,输出13.5v到14.5v 左右输出电流要大
12V30Ampdc稳压电路图供参考.只要10Amp可减3/4只TIP2955功率管.
4. 如何识读电冰箱的控制电路图
(1)单门直冷式电冰箱重锤式控制电路
电路的基本组成:采用重锤式启动继电器启动的直冷式电冰箱电路如图3-26所示,由压缩机电动机、重锤式启动继电器、碟形过载保护器等组成启动保护电路,由温控器和门灯及门灯开关组成温控和照明电路。
图3-30 新1、2、0方式电路图
1.冷冻室温控器 2.FCS加热器 3.启动电容器 4.运转电容器 5.过载保护器 6.压缩机电动机 7.冷藏室温控器 8.电磁阀 9.SP加热器 10.化霜加热器 11.温度熔丝 12.DS加热器 13.融霜开关 14.灯开关 15.箱内灯
①温度控制电路。冷藏室温控器由双感温系统组成,即感温管A和B。当冷藏室温度上升到3.5℃时,A感温系统使冷藏室温度控制器触点断开,电磁阀因电源被切断而关闭,制冷剂进入冷藏室蒸发器蒸发制冷。当蒸发器温度达到B感温系统控制值时,冷藏室温控器使电磁阀因接通电源而开启,制冷剂不再流入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温控器直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开停。同时,融霜开关与冷冻室温控器装在一起,当需要融霜时可用手动控制,使融霜开关的a与c接通,此时冷冻室温控器断电,压缩机电动机停止工作,而融霜电加热丝工作,使冷冻室内化霜,待化霜完毕,融霜开关自动复位,使a与b触点接通,压缩机运行。
②制冷性能补偿电路。FCS加热器称为冷冻室低温补偿加热器,它装在冷冻室温控器的感温管前部。当外界温度过低时,压缩机启动困难,加热器将温控器前部稍微加热,使压缩机能正常启动,保持冷冻室内温度在需要的范围内。DS加热器称为融霜保证加热器,装在冷冻室温控器的感温管上。当融霜时,DS加热器也同时对冷冻室感温管稍微加热,保证融霜完毕后能自动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SP加热器称为防止冻结用加热器,它设置在冷藏室蒸发器出口和冷冻室进口间的连接管内。制冷剂在冷冻室蒸发器中蒸发时,冷藏室蒸发器和冷冻室蒸发器连接管因被稍微加热而形成局部热区,使冻结的冰融化,从而减少故障。
5. 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和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
控制器:可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
被控对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为对象,如反应器、精馏设备的控制,或传热过程、燃烧过程的控制等。从定量分析和设计角度,控制对象只是被控设备或过程中影响对象输入、输出参数的部分因素,并不是设备的全部。
执行机构:使用液体、气体、电力或其它能源并通过电机、气缸或其它装置将其转化成驱动作用。
变送器:作用是检测工艺参数并将测量值以特定的信号形式传送出去,以便进行显示、调节。在自动检测和调节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各种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变换成统一标准信号,再传送到调节器和指示记录仪中,进行调节、指示和记录。
(5)fcs电路扩展阅读
自动控制系统的三大发展方向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连接现场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双向串行、数字式、多节点通信网络。它也被称为现场底层设备控制网络。
目前,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FCS发展很快,但FCS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统一标准、仪表智能化等。可以确定的是,结合DCS、工业以太网、先进控制等新技术的FCS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工业PC控制系统
由于PC机的开放性,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且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基于PC(包括嵌入式PC)的工业控制系统,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率增长,基于PC的工业控制技术成为本世纪初的主流技术之一。
3、智能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控制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对诸如图像、语音信号等大数据量、高速率传输的要求,催生了当前在商业领域风靡的以太网与控制网络的结合。
这股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化浪潮又将诸如嵌入式技术、多标准工业控制网络互联、无线技术等多种当今流行技术融合进来,从而拓展了工业控制领域的发展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6. 在电力系统中的英文字母基本的意思
英文缩写 英文原文 中文解释
AGC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自动发电控制
AMR Automatic Message Recording 自动抄表
ASS Automatic Synchronized System 自动准同期系统
ATS Automatic Transform System 厂用电源快速切换系统
AVR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 自动电压调节器
BCS Burner Control System 燃烧器控制系统
BMS Burner Management System 燃烧器管理系统
BPS Bypass Control
System 旁路控制系统
CCS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协调控制系统
CIS Consumer Information System 用户信息系统
CRMS Control Room Management System 控制室管理系统
CRT 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
DA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
DA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分散控制系统
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EH Digital Electronic Hydraulic Control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DMS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配电管理系统
DPU Distributed Processing Unit 分布式处理单元
DSM Demand Side Management 需求侧管理
EM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能量管理系统
ETS Emergency Trip System 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
EWS Engineering Working Station 工程师工作站
FA Feeder Automation 馈线自动化
FCS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SS Fuel Safety System 燃料安全系统
FSSS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TU Feeder Terminal Unit 馈线远方终端
GIS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HCS 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 分级控制系统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屏
LCP Local Control Panel 就地控制柜
MCC Motor Control Center 电动机马达控制中心
MCS Molating Control System 模拟量控制系统
MEH Micr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给水泵汽轮机电波控制系统
MFT Main Fuel Trip 主燃料跳闸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NCS Net Control System 网络监控系统
OIS Operator Interface Station 操作员接口站
OL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对象链接和嵌入
OMS Outage Management System 停电管理系统
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用于过程控制的OLE
7. FCS倒车雷达的蜂鸣器到底在哪里
FCS倒车雷达的蜂鸣器的位置:
在右后门后门框塑料内饰板内。
蜂鸣器是指:
(1)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2)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
(3)原理: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8. 我想知道电脑有什么专业术语有什么
最新电脑常见术语速查手册
陈英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面对一些相对专业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缩略语,经常搞得人云里雾里。本手册按字母序作为索引,收录词目200余条,在内容上力求涵盖电脑应用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对你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Aactive Network(动态网络)
动态网络是这样一种网络,该网络上的各个节点经过编程处理,可以依据通过该节点的信息执行定制化的任务。例如,一个节点可以经过编程或者定制化处理,以一个单独用户为基础处置信息包,或者处置不同于其他信息包的多点传送信息包。动态网络的这种处理方法,在一个由移动用户构成的网络中显得特别重要。
●AC 97(音响数字/模拟转换)
AC 97即音响数字/模拟转换97。AC 97能使PC与一般音响系统相容,以配合家用电器的标准。该规格支持一些新的功能,如支持Modem等。
●Access Control(访问控制)
按用户身份及其所归属的某预定义组来限制用户对某些信息项的访问,或限制对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访问控制通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目录、文件等网络资源的访问。
●ACL(访问控制表)
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表)。用户和设备可以访问的那些现有服务和信息的列表。用户必须具有相应的授权才能修改目标的ACL。通常要求用户提供注册姓名和口令,它是用来保证系统安全性的一种手段。
●ACOPS(自动CPU过热保护)
ACOPS(Automatic CPU Overheat Prevention System)特指一类计算机主板的一种功能。此类主板在CPU插槽的中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当CPU散热不佳或散热风扇不转导致CPU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会通过喇叭发出警告并自动执行降温程序。ACOPS有自己独立的电路和软件,无需任何驱动程序来启动。
●Active Directory(活动目录)
Active Directory是Windows 2000的目录服务,它取代了Windows NT 4.0版中的安全账户管理器(SAM)。Active Directory由目录林、域、组织单位、容器和对象等组成。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这种DSL叫做非对称DSL,将成为广大家庭和小型商业客户最熟悉的一种DSL。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之所以叫做非对称是因为它的两个双工通道都用来向用户传输数据。仅有很小一部分带宽用来回送用户的信息。然而,大部Internet特别是富于图形和多媒体Web数据需要很大的下传带宽,同时用户信息相对比较少,上传的带宽也不要很大。使用ADSL时,下传的速率可以达到6.1Mbps,而上传速率也可以达到640Kbps。高的下传速率意味着你的电话可以传输动画,声音和立体图形。另外,一小部分的带宽可以用来传输语音信号,你可以同时打电话而不用再使用第二条电话线。不象电视线路提供的相同的服务,使用ADSL,你不需要和你的邻居争用带宽。有时候,现有的电话线可以使用ADSL,而有时候却要升级,除非电话公司提供了无分离器的ADSL,你就必须安装一个DSL调制解调器。
●AGP(加速图形接口)
AGP是一种接口规范,可以使3D图形在普通个人电脑上以更快的速度显示。AGP是一种设计用来更快,更平稳地传送3D图形的接口。它使用普通个人电脑的主内存来刷新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支持纹理贴图,零缓冲和阿尔法混合等3D图形技术。
AGP接口对主内存的使用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当主内存没有被用来进行图形加速处理的时候,它可以重新被操作系统或者其他应用程序使用。
●Anonymous FTP(匿名文件传输)
匿名文件传输能够使用户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并以匿名身份从远程主机上拷贝文件,而不必是该远程主机的注册用户。用户使用特殊的用户名“Anonymous”和“guest”就可有限制地访问远程主机上公开的文件。
●API(应用程序界面)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被定义为应用程序可用以与计算机操作系统交换信息和命令的标准集。一个标准的应用程序界面为用户或软件开发商提供一个通用编程环境,以编写可交互运行于不同厂商计算机的应用程序。API不是产品,而是战略,所有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都有API。在网络环境中不同机器的API兼容是必要的,否则程序对其所驻留的机器将是不兼容的。
●ARP(地址解析协议)
ARP(Address Resolo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某节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被广播到网络上后,这个节点会收到确认 其物理地址的应答,这样的数据包才能被传送出去。RARP(逆向ARP)经常在无盘工作站上使用,以获得它的逻辑IP地址。
●ASP(服务器开发专用脚本)
ASP(Active Sever Page)是微软公司为IIS服务器开发的一种专用接口。它类似于CGI,同属于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功能强大而且容易编写,与IIS的结合堪称天衣无缝,但也只能用在IIS上。ASP最强大的一点,就是采用了ADO数据库接口引擎,在与数据库的连接上非常方便,这点,如果用过VB6就有体会了。ASP可以用VBScript或JavaScript编写。它的有关帮助中,一般是采用VBScript编写。
●ATAPI(AT附件包接口)
AT附件包接口(AT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ATAPI是一个用于计算机和CD-ROM驱动器及磁带驱动器之间的接口。大部的计算机使用的是IDE接口。ATAPI提供了比IDE更强的功能命令来控制CD-ROM演播器或磁带备份器,这样就可以使用IDE接口来控制一些新设备了。ATAPI是EIDE接口的一部分。
●Average Seek Time(平均寻道时间)
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注意,它与平均访问时间的差别,平均寻道时间当然是越小越好,现在我们所使用的高级硬盘完成数据的搜索只需要7~11毫秒,现在一般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ms的产品。
●Autoexec.bat(自动批处理文件)
对于用过DOS的人肯定熟悉Autoexec.bat文件。它是在启动的时候要运行的一个批处理文件。现在已经不常用了,有时候编制java程序的时候会用到这个东西。它无非就是设置一些路径,运行一些在启动时必须运行的程序而已。
●AVI(影音文件)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声音图象交叉存取)是一种微软媒体文件格式,类似于MPEG和QuickTime。在AVI中,声音和图象是交叉的存取在一个文件中的每个段的。
●B2B(商务对商务)
B2B即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商务对商务)。在Internet上,B2B,也被称为e-biz,是商家与商家之间的产品、服务、信息的交换,而不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尽管早期的热点集中在Internet的零售上,有预言说在不远的将来,B2B年收益将远远超过B2C(商家对个人,有时也称作e-tailing)的。根据2000年早期的研究,B2B与电子零售(e-tailing)的资金比为10:1。在以后的5年,B2B可望有41%的年增长率。
●Back Door(后门)
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在软件的开发阶段,程序员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后门被其他人知道,或是在发布软件之前没有删除后门,那么它就成了安全风险。
●Bandwidth(带宽)
每条位并行总线上可传输数据的容量,使用“比特/秒”作为度量单位。
网络可以使用的传输频率,表示成一个频带的上下界频率之差,单位用赫兹表示。高带宽允许更快速的大容量传输。
●BBS(电子布告栏系统)
即Bulletin Board System,用计算机处理的布告栏能够在商店和其他的公共场合发现,在那儿人们可以留下信息和想买和卖东西的广告。BBS经常被局部的计算机用户群使用,经常提供下载共享软件、免费软件和在线的信息和服务。有许多专门的有兴趣的公告栏,包括有计算机公司用来提供信息和产品的。现在许多的BBS都有网页。
●Bluetooth(蓝牙)
蓝牙是无线数据和语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蓝牙协议能使包括蜂窝电话、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和家庭Hub等包括家庭RF的众多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BNC Connector(BNC连接器)
BNC连接器用于连接、扩充、终结以太网、ARCNET网等同轴电缆网。它的种类多,有BNCT型连接器BNC桶形连接器和BNC终结器。
●Bookmark(书签)
指在gopher客户程序(client)和web浏览器(browser)中,用户在菜单(menu)或页(page)上做的标志,以便今后查找的参考。在gopher客户程序中,所有书签出现在一个gopher的菜单上。在Web浏览器中,它们出现热点清单(hot list)中。
●Bridge(网桥)
将多个网络、子网或环连接成一个个大的逻辑网,网桥中保留节点的地址表,在他的基础上,可以向特定的子网转发数据包,这样,就减少了在其他的子网上 循环而导致的网络堵塞,网桥比转发器、更复杂。
●Brouter(Bridge/router)(桥路器/路由器)
桥路器是桥接器与路由器技术的综合设备,它既能够桥接多项协议又能够为其中的一部分协议提供路由选择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桥路器是一个工作在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栈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网间传送报文分组的设备。
●Bug(程序缺陷、臭虫)
电脑系统或者程序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破坏正常运转能力的问题或者缺陷,都可以叫做“bug”。
●Burst Modem(突发式调制解调器)
指卫星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调制解调器。由于各地球站发送高速突发数据,有时这些数据会同另一个地球站交织在一起,因而需要对它们进行精确定时,然后再用突发式调制解调器发送。
●Bus Topology(总线拓扑)
网络电缆系统的布局以及工作站在电缆上访问和传送数据的方法都是网络拓扑结构的一部分。总线拓朴结构的网络只有一条唯一的电缆干线,以菊链的形式连接一个接一个工作站。在实际的安装中,电缆线穿过一个接一个的办公室。所有的节点共享同一介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能够广播消息。虽然总线拓扑适合办公室的布局,易于安装,但是干线电缆的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最常见的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是以太网。同轴电缆曾是它主要的传输介质,但现在大多数新的安装使用了双绞线。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是安装成星形的总线拓扑结构,总线本身被紧缩到一个称作集线器的小盒子中,从集线器连接点到工作站的线路分支呈星形布局。
●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
又名线缆调制解调器。它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主要面向计算机用户的终端,它是连接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与用户计算机之间的中间设备。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根据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可以在主存和CPU通用寄存器之间设置一个高速的容量相对比较小的存储器,把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附近的一部分指令或者数据从主存调入这个存储器,供CPU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这对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有很大的影响。这个介于主存和CPU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存储器介于CPU和主存之间,它的工作速度数倍于主存,全部功能由硬件实现,并且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CDMA(码分多址技术)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在数字通信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就是用具有噪声特性的载波以及比简单点到几点通信所需带宽宽得多的频带去传输相同的数据。
●CGI(公共网关接口)
即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它提供一个计算机程序同HTTP协议或者WWW服务的接口,也就是人机交互接口;有了它,服务器可以提供交互式的站点以代替过去静态的文本和图象。CGI通常使用PERL、C/C++、DELPHI等进行编写。
●Chipset(芯片组)
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它就是“南桥”和“北桥”的统称,就是把以前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的芯片组。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
客户机/服务器,一种分布信息或文件的方法,其中应用程序通过一个中央服务器对文件进行归档(存储),可以通过客户应用程序请求获得。也是一种局域网结构,其中文件和其他资源保存在一台中央服务器计算机上,人们通过客户机同网络交互。
●CMOS(可读写芯片)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于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设定的某些参数。CMOS RAM由主板上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和更新可通过开机时特定的按键实现(一般是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可对CMOS进行设置。一般CMOS设置习惯上也被叫做BIOS设置。
●Container Objects(所有者对象)
所有者对象是目录服务结构,如NetWare的“NetWare目录服务”的一部分。所有者对象保持有其他对象,包括其他所有者对象,从而形成用于组织一个机构的用户账户和资源的分层索引树的分支。所有者对象通常代表一个公司的分部或部门和包含属于该分部或部门的用户账户和资源。部门的经理或监管人员对所有者对象有特殊的管理权限,自动赋予它们权力以管理所有者对象中的对象。
●Controlled Access Unit(受控访问单元)
即CAU,它类似于一个令牌环多站访问单元,但是它具有打开和关闭端口的管理功能。
●Cookie(网络小甜饼)
一种给用户带来运气的程序,每次运行它时都会发出一些祝福信息。主要是一引起网站用这个程序用户启动或登录网站过程的一部分。这些cookie小程序可以在windows\cookies中找到。不过有的网站会利用cookie偷偷获取用户的一些私人信息。
●Cooperative Accessing(协同处理)
协同处理发生在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分担一个程序或计算任务处理的分布式计算系统中。协同处理需要一个复杂的程序能在网络上处理分配负载、共享数据文件和内存竞争,同时要维持信息的同步安全性和准确性。
允许协同处理的平台是一个分布式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其中系统之间能相互通信。该处理最容易实现在使用公用通信协议、可兼容的处理平台和外部设备的环境中。随着能调用其他机器上的过程的远程过程调用(RPC)的出现,协同处理变得更有可行性,即使在多机种环境中也是这样。
●CRC(循环冗余检查)
CRC(Cyclical Rendancy Check)就是在每个数据块(称之为帧)中加入一个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检查序列)。FCS包含了帧的详细信息,专门用于发送/接收装置比较帧的正确与否。如果数据有误,则再次发送。
●CRT(阴极射线管)
CRT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显示器件,它最早用于电视接收机,然后用于计算机系统,作为字符显示器和图象、图形显示器。它是一个漏斗形的电真空器件,由电子枪,偏转装置和荧光屏构成。电子枪是CRT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灯丝,阴极,栅极,加速阳极和聚焦极。CRT在加电以后,灯丝会发热,热量辐射到阴极,阴极受热便发射电子,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形成光点,由光点组成图象。
●DAO(数据访问对象)
DAO(Data Access Objects)是由VB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它可以使程序员访问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DAO对象包括Access的数据引擎功能。通过数据引擎功能,它可以访问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
●DASD(直接访问存储设备)
即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存储于其中的信息可以被直接访问,而不必顺序通过所有的存储区域。例如磁盘驱动器是一种DASD,而磁带单元则不是DASD,因为磁带中的数据是按线形顺序存储的。
●DDN(数字数据网络)
数字数据网络(Digital Data Network,DDN)是利用光纤(数字微波和卫星)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节点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专用电路和其他新业务,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要。
●DDR(双倍速率SDRAM)
DDR(Dual Data Rate SDRSM)是最新的内存标准之一,在系统时钟触发沿的上、下沿都能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即使在133MHz的总线频率下,带宽也能达到约2.1GB/S,为SDRAM的的两倍左右。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DHCP提供了一种在局域网内为主机动态指定IP地址的方法。系统管理员指定一定范围的IP地址,用户机则通过相应的TCP/IP软件从DHCP服务器获得TCP/IP配置信息。这一过程称为租用。用户租用IP地址有时间限制的。在安装TCP/IP协议和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迅时,有三个参数必须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这三个参数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使用DHCP自动配置。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分布式文件系统)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一个典型的网络可能包括多个供多用户访问的服务器。另外,对等特性允许一些系统扮演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双重角色。例如,用户可以“发表”一个允许其他客户机访问的目录,一旦被访问,这个目录对客户机来说就象使用本地驱动器一样。
●Document Management(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指文档、电子表格、图形和影象扫描文档的存储、分类和检索。每个文本具有一个类似于索引卡的记录,记录了诸如作者、文档描述、建立日期和使用的应用程序类型之类的信息。这些文档一般归档在较便宜的磁带上,必要时归档在可读写的光盘上。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
即DNS,它是一个Internet和TCP/IP的服务,用于映射网络地址号码。例如,19##21.3##21.140.115映射为好记的名字,如tbones.acme.com.Internet。TCP/IP的实用工具如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也通过访问DNS来确定你所指定的名字,并将其分解为网络地址。当选择了一个名字后,DNS将该名字翻译为一个数字地址,并将其插入到传输的信息中。DNS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地址信息是存在一个层次结构的多个地方,而不是在一个中心站点。每个场所都有一个域名服务器,来维护本地节点的信息。
域和DNS的结构是一棵具有许多分支子树的分层树。在分层的文件系统中,一个目录具有许多子目录,以同样的方式,你可以想象DNS的这棵树。从树的顶层,有时也叫根层,被分支为几个主要的分支,叫做域。
●Domains(域)
域定义了分层结构中不同级别的权限,例如,在政府界,有些城市有其自己的管理域。城市属于县域,县又属于州域,州属于国家域,每个域履行自己的控制权限,但又包括在更大的域中。类似地,组织内的计算资源也能分组成为域。工作组或部门形成域,而该域又可能属于更大的域。建立域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安全保密。
注意:单元和域是类似的概念。一个单元代表由一个中央权限管理的系统的一个特定的组。
●DPI(每英寸的点数)
DPI是Dot Per Inch的缩写,是衡量打印机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参数。DPI是指每英寸可打印的点数。如300 DPI,即表示打印输出的每一个点为1/300英寸或每英寸可打印300个点。DPI值越高,打印输出的效果越精细,相应的输出时间也就越长。
●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最常用的一种电脑内存。它通常使用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来代表一个比特。和ROM及PROM等固件内存不同,随机存取内存的两种主要类型(动态和静态)都会在切断电源之后,丢失所储存的数据。
●Driver(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是一个和特定的物理设备(或特定的软件)打交道的程序。这个程序包括一些对此硬件设备有特殊用途的知识,这个硬件设备如何和计算机传输信息,数据格式如何,应该如何初始化,如何中止等类似的问题。在PC上,这类程序通常以DLL文件的形式出现,当然,过去的老驱动程序则是以SYS的形式出现。
●Dynamic Routing(动态路由选择)
动态路由选择是指路由器随着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流量的改变而自动调整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静态路由选择,它需要路由器管理人员手工输入路由。动态路由选择在所有现代路由器中都使用,但必要时仍要采用编程,按规则定制路由。
●EDA(电子文件授权)
EDA(Electronic Document Authorization)指电子文件授权,是工作流软件系统最常用的一种功能。它超越文电鉴别和数字签名来对电子表格或信息的接受者提供保证。其发送者具有特许权或适当的费用限制来签署和发送文件。
●Email client(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
一种帮助普通用户发送,接收和编辑电子邮件的应用程序。我们最常使用的Outlook、Foxmail等等都属于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
●Email Filter(电子邮件过滤器)
可以根据电子邮件中包含的信息自动地将收到的电子邮件进行归类并将其收入相应的文件夹或邮件箱的阅读软件。例如,来自一个用户的叔叔 Joe的所有邮件可能放在一个名为“Uncle Joe”的文件夹中。过滤器也可用于封锁或接收发自指定来源的电子邮件。
●EPP(增强型并行端口)
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一种标准的并行端口规范。它能把一个并行端口转换为一个能处理多个外设如磁盘驱动器、磁带机、CD-ROM驱动器和其他大量存储设备的扩充总线。在笔记本电脑上,EPP得到了大量应用。
●Ethernet(以太网)
以太网,属网络低层协议,通常在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操作。它是总线型协议中最常见的,数据速率为10Mbps(兆比特/秒)的同轴电缆系统。该系统相对比较便宜且容易安装,直接利用每个工作站网卡上的BNC-T型连接器,就可以将电缆从一个工作站连接到另一个工作站,完成网络传输控制任务。
●External Bus(外部总线)
外部总线,通常所说的总线(Bus)指片外总线,是CPU与内存RAM、ROM和输入/输出设备接口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路。
●Failback(自动恢复)
出故障时自动恢复。在簇网络系统(有两台或多台服务器互联的网络)中,由于要对某台服务器进行维修,需将网络资源和服务暂时重定向到备用系统。在此之后将网络资源和服务恢复为由原始主机提供的过程,称为故障恢复。
●FAT(文件分配表)
FAT即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位于磁盘0扇区上的一个特殊的文件,它包含了磁盘上的文件的大小以及文件存放的簇的位置等信息。
●FAT32(32位文件分配表)
即File Allocation Table 32。FAT32使每个簇变得更小,FAT32支持的磁盘容量达到2048GB,而FAT只能支持2GB的磁盘大小。FAT32使每个文件存放的空间变小,即达到了增大磁盘空间的目的。
●Fax modem(传真调制解调器)
一种以传真格式将数据编码并发送出去(也可接收)的调制解调器。它发送的数据可以由一台传真机或另一台调制解调器解码并转换成图像。图像必须已经在主机上被编码。文本和图像可以用随调制解调器一同提供的特殊软件转换成传真格式。纸张上的文档必须先被扫描到计算机内。传真调制解调器可以是内置的,也可以是外接的,它可能组合了传真功能和传统的调制解调器的功能。
●FCC&BCC(转发与密送)
在一些英文版的电子邮件发送软件中,我们会经常看到FCC或BCC,它们分别代表转发和密送。这两者的区别是使用前者时,所有的接收者了解接收邮件的所有接收者;而在密送时,接收方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接收者。
●File Server(文件服务器)
在局域网中,所有用户都可访问的文件存储设备。与磁盘服务器不同,文件服务器比较复杂,它不仅要存储文件,而且还要在用户请求和改变文件时管理这些文件并保持这些文件的顺序。为了处理多个请求,这些请求有时是同时到达的,文件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控制软件,当然还有磁盘以存储文件。文件服务器常常是一台专门用来管理共享文件的有大硬盘的计算机。
●Firewall(防火墙)
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防火墙可以被安全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中,用来过滤不想要的信息包,也可以被安装在路由器和主机中,发挥更大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防火墙被广泛用来让用户在一个安全屏障后接入互联网,还被用来把一家企业的公共网络服务器和企业内部网络隔开。另外,防火墙还可以被用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某一个部分的安全。
●Frame Relay(帧中继)
帧中继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帧中继是进入带宽范围从56Kbps到##21.544Mbps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的用户接口。
●FTP(文件传输协议)
即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同主机交换文件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协议。通常我们在进行网页上传的时候用到的就是FTP协议。
●FTP Server(文件传输服务器)
在TCP/IP网络中,客户机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port Protocol)下载或加载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以实现资源共享,FTP Server已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重要资源。
●3G(第三代移动通信)
3G是Third Generation的简称,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模拟无线网络,第二代是目前广为使用的GSM和CDMA。3G将具有更宽的带宽,其传输速度将超过180Kbps,不仅能传输话音,还能传输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接入Internet。
●Gateway(网关)
将两个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段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它的作用就是对两个网络段中的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互相的翻译转换。例如,一个商业内部局域网就常常需要通过网关发送电子邮件到Internet的相关地址。
9. PLC原理,dcs,fcs相比,优点,缺点
现场总线出现于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及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在工业控制领域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控制技术,即现场总线。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构建控制系统是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式控制系统(DCS)后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现代工业控制思想的核心是“分散控制,集中监控”。现在流行的DCS 控制是区别于DDC控制而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设备可靠性的提高,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过程控制站规模变得日益庞大,功能变得日益集中,现场信号的检测、传输和控制均采用4~20mA的模拟信号,这正是对“分散控制,集中监控”思想的违背。而FCS 控制系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把控制彻底地下放到现场,现场的智能仪表就能完成诸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运算和数据输出大部分现场功能,只有一些现场仪表无法完成的高级控制功能才由上位机来完成。而且现场节点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实现互操作,现场节点也可以把自己的诊断数据传送给上位机,有益于设备管理。
现场总线是用于智能化现场设备和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室自动化系统间的全数字化、多站总线式的双向多信息数字通讯的通讯规程,是互相操作以及数据共享的公共协议。可以认为,现场总线是通信总线在现场设备中的延伸,允许将各种现场设备,如变送器、调节阀、基地式控制器、记录仪、显示器、PLC及手持终端和控制系统之间,通过同一总线进行双向多变量数字通讯。
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控制和自动化行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技术变革。从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史来看,曾有过两次大的革新:一次是50年代末由旧式模拟仪表向电动或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转变;另一次是80年代从电子模拟仪表到DCS的转变。这两次大的转变,远远不及现场总线对控制系统发展的影响那样深刻。现场总线使控制系统发生了概念上的全新变化。它使传统的控制系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认为现场总线最终将完全代替DCS。它将开辟过程控制的新纪元。
10.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未来计算机性能应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
3.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
4.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预先编好程序组然后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
计算机分类
1.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s)
2.台式机(Desktop)
3.笔记本电脑(Notebook或Laptop)
3.平板电脑
应用领域
信息管理
过程控制
辅助技术
多媒体应用
机器组成
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hardware system)和软件系统(software system)两部分组成的。
传统电脑系统的硬体单元一般可分为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记忆单元,其中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中央处理单元
参考资料:网络_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