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卫星接收系统
卫星接收系统是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组成。
抛物面天线:抛物面天线是把来自空中的卫星信号能量反射聚成一点。是把电磁场能变为高频电能或反之的装置。常用卫星电视接收的天线有: 抛物面天线又分前馈型和后馈型几种。前馈方式又分为正馈和偏馈,一般偏馈天线的效率稍高于正馈天线。目前多采用垂直或水平极化的馈源,对于偏馈多使用一体化馈源高频头,安装调试时方便一些,但各有利弊。
馈源:是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处设置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称为馈源,又称波纹喇叭。主要功能有俩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
高频头:(LNB亦称降频器)是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信号放大然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一般可分为C波段频率 LNB(3.7GHz-4.2GHz、18-21V)和Ku波段频率LNB(10.7GHz-12.75GHz、12-14V)。LNB的工作流程就是先将卫星高频讯号放大至数十万倍后再利用本地振荡电路将高频讯号转换至中频950MHz-2050MHz,以利于同轴电缆的传输及卫星接收机的解调和工作。在高频头部位上都会有频率范围标识。
卫星接收机:是将高频头输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出卫星电视图像 或数字信号和伴音信号。
『贰』 你好!请教一下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方框图
卫星接收机电路详解
以东芝乃 R - C4 卫星接收机为例,介绍一下构成卫星接收机的各单元电路的专基本结构和工作原属理。在卫星广播接收站使用的接收机其型号和品牌很多,电路结构和所用的元器件也是多种多样的,东芝 TSR 一 C2 、TSR 一 C3 、 TSR 一 C4 、 TSR 一 C5 等卫星接收机是使用最多的,通过对电路的详解,进一步熟悉卫星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
一、东芝TSR 一 C4 卫星接收机的整机构成东芝巧 R 一 C4 卫星接收机的整机方框图如图 3 一 l 所示,卫星接收系统是由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包括一次辐射器)、第二变频器和音视频电路等部分构成的。高频头安装在天线上,一次辐射器(馈源)同高频头制成一体化结构。在高频头中完成变频的任务。接收 C 波段卫星节目和接收 Ku 波段卫星节目所用的高频头是不同的,而室内接收单元可以共用。高频头将卫星天线接收的 C 波段或 Ku 波段的微波信号变频后输出较低频率的信号
『叁』 信道复用的极化波复用
极化波复用(Polarizatio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卫星系统中采用的复用技术,即一个馈源能同时接收两种极化方式的波束,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卫星系统中通常采用两种办法来实现频率复用:一种是同一频带采用不同极化,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等;另一种是不同波束内重复使用同一频带,此办法广泛使用于多波束系统中。
信道复用(multiplexing) 能够合并和分解信号,使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单一的通信线路连到远方的一种通信技术。多路复用器将多个信号结合到一个线路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信号被分离。每个在多路复用线路上传输的设备被预分一个时隙或一个频率,即使设备没有进行传输,时隙或频率仍然分配给它,并保持不使用状态,这导致了一些频带浪费,统计多路复用技术利用动态地为需要传输的设备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个问题。
多路复用向许多在单一共亨线路上与远方设施进行通信的用户提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它不是为每个用户设立一条和远方设施相连的个人数据连接。高速数字线路为多个用户处理音频和视频通信提供了足够频带。多路复用器为使用这个频带提供了途径。
频分多路复用(FDM) TDM是一种频带模拟传输技术,使用它可以在一条电缆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每个数据库或音频信号都被调制成不同频率的载波。信道的频率范围被进一步细分为窄的频道,每个频道都能传送不同的信号。信号频道之间的保护频带分开细分的传输频道以减少干扰。在无线电和TV广播中广泛使用FDM,而从多个电台通过电磁波或电缆同时广播。
时分多路复用(TDM) TDM是一种基带技术,不同的电路(数据或音频)由它们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帧流位置来标识,通过脉码调制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变化,数字化信息依次插入传输的时隙,每个信道得到一个时隙,从而使所有信道平等地共享用于传送的介质。
反逆多路复用 反逆多路复用是将单个高速数据流分解成多个低速数据流,而在多个低速连接的通路上传输的技术。它能节省租用高速线路的费用,并能更好地利用线路。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 复用中若将时隙分给并不总是进行传输的站,就不能很好地利用传输线路,这些预分的时隙可能会被浪费。统计时分多路复用通过动态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线路。统计时分多路复用较昂贵,这是因为它包含一些处理器,并使用缓冲技术来有效地利用信道。缓冲可能增加延迟,处理器和其他电路必须具有高性能的设计,以提高通信速度。
『肆』 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
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
1. 隔离器:主要用于高频信号的单向输入,对于反向的高频信号进行隔离,同时对各端口的驻波进行匹配。
2. 低噪声管:ATF54143,利用管子的低噪声特性,减少模块的内部噪声,降低低噪声模块的噪声电平,使整机的接收灵敏度提高。
3. 放大管:进一步放大高频信号 。
4. 限幅组件:包含由PIN管组成压控的衰减电路(ALC),由HMC273组成的数控衰减电路(ATT)。
5. 检波组件:对模块的输出功率由MAX-4003芯片构成的检波电路检测出输出功率的大小。
6. 限幅运算电路:由检波组件对高频信号的检测出的功率大小的输出直流电压进行运算,对限幅电路进行控制。
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很低的放大器。一般用作各类无线电接收机的高频或中频前置放大器,以及高灵敏度电子探测设备的放大电路。在放大微弱信号的场合,放大器自身的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可能很严重,因此希望减小这种噪声,以提高输出的信噪比。
由放大器所引起的信噪比恶化程度通常用噪声系数F来表示。理想放大器的噪声系数F=1(0分贝),其物理意义是输出信噪比等于输入信噪比。现代的低噪声放大器大多采用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微波低噪声放大器则采用变容二极管参量放大器,常温参放的噪声温度Te可低于几十度(绝对温度),致冷参量放大器可达20K以下,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低噪声微波放大器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其噪声系数可低于2分贝。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还与晶体管的工作状态以及信源内阻有关。在工作频率和信源内阻均给定的情况下,噪声系数也和晶体管直流工作点有关。为了兼顾低噪声和高增益的要求,常采用共发射极一共基极级联的低噪声放大电路。
应用:
噪声放大器(LNA)主要面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基站应用,例如收发器无线通信卡、塔顶放大器(TMA)、组合器、中继器以及远端/数字无线宽带头端设备等应用设计,并为低噪声指数(NF,NoiseFigure)立下了新标竿。目前无线通信基础设施产业正面临必须在拥挤的频谱内提供最佳信号质量和覆盖度的挑战,接收器灵敏度是基站接收路径设计中最关键的要求之一,合适的LNA选择,特别是第一级LNA可以大幅度改善基站接收器的灵敏度表现,低噪声指数也是关键的设计目标。
『伍』 卫星高频头上的刻度是怎么回事
高频头称低噪声降频器(LBN)。其内部电路包括低噪声变频器和下变频器,完成低噪声放大及变频功能,既把馈源输出的4GHz信号放大,再降频为950-2150MHz第一中频信号。
简单的讲就是接受电视信号的调协及高频信号放大器。
高频头的作用就是将微弱的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对传输不稳定引起的图像变形与干扰进行处理。视频处理芯片决定影像的分辨率,而高频头则决定影像的稳定性。但高频头本身非常容易受电磁干扰,因此内置电视卡一般会在高频头外面包裹一层金属层,以屏蔽电磁干扰
高频头:俗称调谐器,是电视高频信号公共通道的第一部分,目前电视机使用的高频头一般分为数字信号高频头(简称数字高频头)和模拟信号高频头(简称模拟高频头)。
数字高频头的作用是接收数字电视高频信号,并进行频道选择和高频信号放大及变频处理,有些还带中频信号放大和高频数字信号解调功能,高频数字信号经解调后,输出的数字信号为TS(Transport Stream)流,TS流:也叫传输流,它是以“帧”为单位的数字信号传输流,每一帧数字信号中含有同步头、数据、结尾等信号,对于MPEG2数字信号,每帧信号是由长度为188字节的二进制信号包组成,其内容含有一个或多个节目。这里“帧”的概念与电视图像中的帧很类似,但内容不相同,一帧MPEG2数字信号对应于一帧图像来说,只相当于一幅图像内容中的几个像素点。根据接收高频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数字高频头还分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键控调相)调制高频头和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lation正交调幅)调制高频头。QPSK调制高频头主要用于卫星电视信号接收;QAM调制高频头主要用于有线电视信号接收。 模拟高频头的作用是接收模拟电视高频信号,并进行频道选择、高频信号放大及变频处理,模拟高频头一般不带中频信号放大和高频信号解调功能,因此模拟电视还需另外再加一个中频放大器和高频信号解调器。
一般模拟高频信号的接收、放大、解调等电路都需要严格调整才能符合整机的要求,因此很难把高频信号接收、放大、解调等功能全部由高频头来完成,因此模拟高频头的主要任务主是选频道,另外一个任务就是降频,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降低到一个固定频率之上,这个固定频率信号就是中频信号,其频率一般为38MHz。中频信号对于视频来说,还是高频信号,它还需要进一步放大,然后才进行解调和各种处理(如:同步分离、亮色信号分离等),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主要就是中频信号放大和音、视频信号解调。另外,中频放大对视频信号解调也很特别,一般都用同步检波,包络失真非常小。中频信号经解调后输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即AV信号,AV信号还需进一步进行彩色信号处理(解码)才变成R、G、B(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目前能接收数字信号(如卫星电视)的电视不多,大多数是模拟电视。
二.高频头常识
每颗卫星上通常拥有24个电视频道,为充分利用这些频道,以及避免相邻频道的相互干扰,通常将频道顺序按单、双分开,分别以不同极化方式的电磁波发射。因此,卫星地面接收所使用的高频头(LNB),必须具备接收双极化电磁波的能力,才能接收全部24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1、什么是双极性LNBF?
这是一种不用伺服马达的与馈源一体化的双极性高频头,从LNB 圆波导口看进去,您将看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探针,用来分别接收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信号。
2、为什么说卓异公司所配的Turbo-1200 型LNBF 能避免(使用机械切换方式的)电动馈源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危害?
在采用传统的伺服马达切换极化方向的系统中,无源探针和普通波导馈源喇叭会使系统等效噪声温度变坏很多,一个30°K的LNB
附加馈源喇叭就很容易变坏到50°K。双极性LNB
是用波导中两个有源探针直接拾取信号:避免了使用伺服马达系统接收信号的损失,因此使用最新技术的双极性高频头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3、什么是“等效的”LNB 噪声温度?
LNBF 噪声温度是LNB 和馈源喇叭噪声温度的总和:因此,它不同于LNB 噪声温度。“等效的”LNB 噪声温度可以用LNB LNBF
之间进行适当比较。
4、LNBF 输出端只有一个F 连接头,如何输出两种极性信号?
这是利用来自接收机的13/18V 两种可切换的供电电压来确定所需要的是水平极化信号还是垂直极化信号。因此,它是通过LNBF
内部的电子切换电路来选择相应信号的,保证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5、探针转动是怎么回事?
我们对LNBF 波导采用最先进的设计,使两个探针间的水平/垂直信号隔离度超过20dB
并获得超低系数噪声温度,完全取代采用传统电动馈源的机械式转动探针结构。
6、这是转换极性的最好方法?
Aspen 双极性LNBF 提供直接的极性切换,因此是一种完全的电子转换系统,
它不存在电动机械转换装置带来的延迟。因此,消除了由探针机械旋转引起的图象失真。当改变频道时,LNBF 可给用户提供最清晰最舒适的图象。
三.高频头的安装
当地面卫星接收天线安装完毕之后,就可着手安装高频头LNBF ,具体步骤如下:
(1)将LNBF 插入馈源盘中央的大圆孔中;
(2)根据天线参数F/D值,将馈源盘凸缘端面对准LNBF 侧面的F/D 相应刻度上;
(3)使LNBF 频端面上的“0”刻度垂直于水平面;
(4)将馈源盘凸缘侧面的制紧螺钉稍微拧紧;
(5)把LNBF的IF输出电缆与接收机的LNBF 输入端口连接好。
四.高频头位置的调整
当接收天线波束已调整对准某颗卫星后(天线调整方法请参阅PBI
超级系列极轴卫星天线装配与校准手册),便可使用SL-100卫星信号测试仪调整LNBF 的位置,此时应将LNBF
的输出电缆改接至SL-1000的输入端,其步骤如下:
(1)首先应检查馈源是否处于抛物面天线的中心,焦点是否正确,否则可以稍微调整馈源支撑杆:使之对准(以信号最大为准)。
(2)检查LNBF 侧面的F/D刻度是否按天线所给参数F/D 对准,为此可略微前后调整,使SL-1000信号显示最大。
(3)卫星发射的电视信号:只有在卫星所在经度的子午线上,其极化方向才完全是水平或垂直的,而在其他地区接收时,会略有偏差,在实际接收的情况下,应稍微旋转动LNBF
的方向,以使信号最大,这时LNBF 顶端面上的刻度“0”可能不完全是垂直于水平面。
(4)按动卫星接收机H/V 键,这时另一极化方向的信号亦应是最佳的。
『陆』 卫星电视加密是怎么回事
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原理简介 数字卫星电视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用地球术语“加扰”与“加密”,都是对数据流进行密码处理,但这是两个不同的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
原理简介
数字卫星电视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有线电视前端,再由有线电视台转换成模拟电视传送到用户家中。这种形式已经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多年。另一种方式是将数字电视信号直接传送到用户家中即:Direct to Home(DTH)方式。美国Direct TV公司是第一个应用这一技术的卫星电视营运公司。与第一种方式相比,DTH方式卫星发射功率大,可用较小的天线接收,普通家庭即可使用。同时,可以直接提供对用户授权和加密管理,开展数字电视,按次付费电视(PPV),高清晰度电视等类型的先进电视服务,不受中间环节限制。此外DTH方式还可以开展许多电视服务之外的其他数字信息服务,如INTERNET高速下载,互动电视等。
DTH在国际上存在两大标准,欧洲的标准DVB-S和美国标准DigiCipher。但DVB标准逐渐在全球广泛应用,后起的美国DTH公司Dish Network也采用了DVB标准。
一个典型的DTH系统由六个部分组成:
1)前端系统(Headend)
前端系统主要由视频音频压缩编码器,复用器等组成。前端系统主要任务是将电视信号进行数字编码压缩,利用统计复用技术,在有限的卫星转发器频带上传送更多的节目。DTH按MPEG-2标准对视频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用动态统计复用技术,可在一个27MHz的转发器上传投啻?0套的电视节目。
2)传输和上行系统(Uplink)
传输和上行系统包括从前端到上行站的通信设备及上行设备。传输方式主要有中频传输和数字基带传输两种。
3)卫星(Satellite)
DTH系统中采用大功率的直播卫星或通讯卫星。由于技术和造价等原因,有些DTH系统采用大功率通讯卫星,美国和加拿大的DTH公司采用了更为适宜的专用大功率直播卫星(DBS)。
4)用户管理系统(SMS)
用户管理系统是DTH系统的心脏,主要完成下列功能:
A. 登记和管理用户资料。
B. 购买和包装节目。
C. 制定节目记费标准及用户进行收费。
D. 市场预测和营销。
用户管理系统主要由用户信息和节目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解答用户问题,提供多种客户服务的Call Center构成。
5)条件接收系统(CA)
条件接收系统有两项主要功能:
A. 对节目数据加密。
B. 对节目和用户进行授权。
目前国际上DTH系统所采用的条件接收系统主要有:美国NDS,以色列Irdeto,法国Via Access,瑞士Nagra Vision等。
美国Direct TV公司以及采用Direct TV技术的加拿大Star Choice公司使用的是NDS条件接收系统;美国Dish Network(Echostar)公司以及采用Echostar技术的加拿大Bell ExpressVu公司使用的是Nagra Vission条件接收系统。
6)用户接收系统(IRD)
DTH用户接收系统由一个小型的碟形卫星接收天线(Dish)和综合接收解码器(IRD)及智能卡(Smart Card)组成。
IRD负责四项主要功能:
A. 解码节目数据流,并输出到电视机中。
B. 利用智能卡中的密钥(Key)进行解密。
C. 接收并处理各种用户命令。
D. 下载并运行各种应用软件。
DTH系统中的IRD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硬件设备,它还包括了操作系统和大量的应用软件。目前较成功的IRD操作系统是Open TV。美国Dish Network公司已开始逐步升级用户的IRD为Open TV系统。
回到页首
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就是在离地面高度为35786公里的赤道上空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绕行方向一致,与地球是相对静止的。
馈源有什么功能
馈源又称波纹喇叭。主要功能有俩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
高频头有什么功能
高频头又称低噪声降频器(LBN)。其内部电路包括低噪声变频器和下变频器,完成低噪声放大及变频功能,既把馈源输出的4GHz信号放大,再降频为950-2150MHz第一中频信号。
卫星天线的种类
卫星天线通常由抛物面反射板与放置在抛物面凹面镜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组成。目前KU频道多采用馈源一体化高频头。按馈源及高频头与抛物面的相对位置分类,有前馈式(又称中心馈源式)、偏馈式以及后馈式。前馈、偏馈式多用于接受,后馈应用于发射。
什么样的天线好
卫星接收天线的增益是重要参数之一,且增益与天线口径有关。口径越大,增益越高。天线的波束细如线状,要求天线的精度与表面平滑光洁度越高越好。一般的天线抛物面为板状及网状,显然板状抛物面要比网状抛物面增益要高,而板状整体抛物面又要比分瓣拼装抛物面增益要高。
IRD是什么
IRD(Intergrated Receiver Decoder)是指综合解码卫星接收机。
数字IRD与模拟IRD的对比
数字IRD比模拟IRD有如下优点:
1。数字IRD 接受的图像基本与发送端一致;
2。完全消除色亮干扰、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失真引起的图像畸变;
3。长距离数字传输不会产生噪声积累;
4。便于加工处理、保存、多工制和加密处理;
5。节约频谱资源。
如果说数字IRD有缺点的话,就是价格略高于模拟IRD。
如何选购数字卫星接收机
选购数字卫星接收机,除了通常注意的因素,如技术指标、外形、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之外,以下问题应慎重考虑:
(1) 选低门限值的,才能保证在弱信号、小口径天线接收,在一只高频头进行双星接收或多只高频头配一副天线接收等条件下获得满意效果。
(2) 有PID码添加设置,至少有PID码修改方式的,才能保证成功收视PID码节目。
(3) 选有DISEQC开关的,才能保证在一机多星接收中发挥出色水平。
(4) 选接口齐全的,如两路AV输出、S端子、RS-232等,才能适应不同需要,并为升级打下基础。
(5) 选频道足够多的,如 250个以上,才能扩大收视内容。
(6) 选有读卡装置的,有利于全方位搜索卫星位置,寻找不同卫星上的卫视节目。
用什么方法检验IRD的断电记忆功能
IRD的断电记忆功能对用户是十分重要的。简易的检验方法是:将IRD正常接
收某一频道节目的活动画面时,关掉电源,过十分钟后再开机,看其是否仍然接收在已调好的节目频道上。如果是,则该IRD具有断电记忆功能。这里选择节目的活动画面,是为了避免误判。
用什么方法检验IRD的极化电压切换功能
(1) 直观法:看是否能直接收看水平和垂直极化卫星节目。
(2) 三用表测量法:用三用表检查IRD供给LNB电压是否可以变换;要求的变化范围:12—20V。但一般只要有14—18V切换,就可收到水平和垂直两种极化的卫星节目。
回到页首
用什么方?蛞着卸螴RD的解调门限
在不具备测量条件时,用比较法可判断IRD的解调门限。方法是:
(1)将一台已检测的IRD和一台待检测的IRD接在同一天线下来的功分器上,都调到同一套卫星节目上(要有活动画面和伴音),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缓慢改变天线方位角(即改变C/N),观察两台!RD解出的画面是否出现方块效应(马赛克),伴音有无失真或中断现象,比较两台IRD出现的误码情况则可判断它们解调门限的优劣。
卫星接收天线的焦距如何计算
卫星接收天线的焦距,是指抛物面天线中心顶点与平行电磁波信号反射汇聚的焦点之间的距离。用F表示焦距,其计算公式为:
F=R*R / 4H (m)
式中:R为抛物面天线的面半径(m),H为抛物面天线的深度(m)。
对于前馈式抛物天线,焦距是由紧固在天线与波纹槽馈源上的三根支撑杆来确定的。用该公式可以验证产品及安装技术的优劣。
如何计算卫星接收天线的方位角、仰角和高频头极化角
已知:E0 为卫星地面站经度,N0 为卫星地面站纬度,E1为卫星定点轨道位置经度,FW为接收天线的方位角,YJ为接收天线的仰角,JH为高频头的极化角,则
FW=tg-1[{cos(E1-E0)×cos(N0)-0.15127}/SQR{1-(cos(E1-E0)×cos(N0))× (cos(E1-E0)×cos(N0))}]
YJ =tg-1{tg(E1-E0)/sin(N)}
JH=tg-1{SIN(E1-E0)/ tg(N0)}
若FW=0,表示卫星位于正南方向;FW<0,表示卫星位于正南偏东方向;FW>0,表示卫星位于正南偏西方向。
模拟机接收卫星节目杂波大是何原因
接收卫星节目杂波大,常见的原因有:
(1)接收天线未对准卫星,使信号过弱。应先左右调整,找到图像最好、杂波最小的位置,再上下移动,固定在没有杂波的位置。
(2)高频头频率漂移引起中频信号偏移,放大量下降。应调整其本振频率,让杂波消失。
(3)在大雨、大雪、大雾天气,信号(尤其是Ku波段)受到衰减造成。待雨雪过后会恢复正常。
此外,如选用天线的口径偏小,使接收信号减弱亦会造成杂波。选购时应考虑卫星转发器的功率大小,若功率小,则应用较大口径,并应留有适当余量。亦可选用低噪声高增益优质高频头。
如何利用噪点来判断故障原因
接收模拟卫星信号时,如果收到图像,且噪点较多,则可根据噪点状况来判断故障原因。具体来说,即:当画面上全是黑噪点时,说明接收机频率偏高,应调低之;当画面上全是白噪点时,说明接收机频率偏低,应调高之;如画面上黑白噪点较多,可能是高频头的安装、焦点、极化、方位角和仰角调整不当,或天线方向有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应以解决。
LNB损坏的原因有哪些
LNB是长期工作在露天的有源电子部件,产生故障的原因有慢性的,如雨水锈蚀,也有瞬间的,如雷击、浪涌(电压和电流)冲击。
雨水锈蚀:长期日晒雨淋的LNB,如密封盒密封性能不良,易渗水,产生接触不良直至损坏。所以不能随便拆卸,最好外加防护罩。
雷电击坏:这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多雷地区、多雷季节,必须做好天馈系统的防雷措施。
浪涌电压、电流冲击:在供电电压波动较大的地区,在室内设置的交流稳压器和电源进线的质量及布局有问题时,则常会发生浪涌冲击损坏。这可用万用表测量LNB输出接口的正反向阻值判断。
为什么接收机会出现无卫星信号现象
根据接收机结构原理分析,出现没有卫星接收信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接收天线的高频头与接收机之间的同轴电缆接触不良,造成信号中断。
2.卫星天线高频头上的变频器是需要外部供电才能工作,一般是由卫星接收机提供(例如一般接收机通电后其信号输人口有18V电压输出,可作为变频器的工作电压)。当一个接收天线都使用功率分配器同时接几台卫星接收机时,而功率分配器只有一个端口是馈电输人口,因此要确保与该馈电口连接的接收卫星必须长期工作,否则将收不到卫星节目。
3.接收机内部高频头供电电路出现故障。
接收弱信号时,模拟与数字系统有何不同
接收模拟弱信号时,画面表现为图像上有黑或白噪点,信号越弱,图像越弱且越不稳
定,甚至没有图像,只有噪点以及杂音。但当接收数字弱信号,且低于数字接收机的门限
值时,屏幕显示无图像或只有马赛克画面。
回到页首
接收卫星节目质量差是何原因
在收看卫星电视节目时,出现信号不稳,画面有“马赛克”,声音断断续续等质量差的
现象,常见的原因有:
(1)由于信号强度处于临界接收状态所致,可重新调整天线方位,增强信号,同时要
精确调整极化角,改善接收效果。
(2)接收机工作一段时间,因散热条件差而过热,造成误码而出现黑画面或马赛克。
只要有足够散热空间,或者用空调和风扇降温则可恢复正常。
为何卫星节目图像好而声音出现沙哑断续现象
接收卫星节目图像好而声音出现沙哑断续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伴音解调器的频率漂移,或者射频调制器6.5MHz副载波偏移。对于前者,音频和射频输出均不正常;而后者,则是音频输出正常而射频输出失真。需重新调整相应的频率到正常状态。
为什么雨天接收KU信号效果变差
Ku信号被雨(雪、雾)水衰减(俗称雨衰)的现象,是接收卫星电视节目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雨量越大,接收效果越差。一般来说,中雨(3-15 mm/h)以下,轻则使图像受干扰,严重时出现马赛克画面;大雨(15-60 mm/h)或大暴雨(60 mm/h以上)会中断接收。经过反复测试、对比后发现,造成Ku信号而衰的主要原因,是雨水积聚在天线的反射面和馈源口上,尤其是凝结成水珠后,对Ku信号产生强烈的散射而衰减,使接收效果变差。与之相比,对C波段信号影响不大。
减少Ku信号雨衰有哪些简易方法
1、天线口径的选择,在多雨的地方,可把收视某一节目时的极限口径增加约40%
以减小雨衰的影响。
2、天线应尽量放置在不易淋雨的地方。
3、天线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例如给高频头加上塑料防水护套,对于1米以下的室外天线,最好用没有屏蔽作用的纸箱、塑料袋加盖,既可防雨衰,又可防锈蚀。
何谓条件接收系统
所谓条件接收系统CAS(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是指通过分理传输合适的控制宇CW(Control Word)到解扰端来控制整个加解扰节目过程的系统,并且仅当某个用户被授权使用某项节目时,才将解扰控制字传输给该特定用户。加扰和授权管理是组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即条件接收系统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何谓授权管理
授权管理,就是使按规定交纳了收视费的授权用户能看到相应的电视节目,而没有授权的用户则无法正常收看,特别是防止非法生产解码器,防止非授权者破译解扰信息非法盗看。
条件接收有哪些方式
人工收费方式(被动式)。
自动收费方式(主动式):
一、加/解扰方式:
1.不寻址(解密棒); | 基带处理 | 数码压缩
2.寻址(授权 ) 模拟 | 振幅处理 数字 | 随机信号
3.智能卡,IC卡(前端中心授权) | 时基处理 | 密码方式
二、不加扰方式:
1.寻址关断。A.部分频道关断。B.全部频道关断。
2.寻址末端加扰(端中心授权)。
加扰与加密是同一回事吗
术语“加扰”与“加密”,都是对数据流进行密码处理,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以区别。
加扰(Scrambling),就是改变标准电视信号的特性,以防止非授权者接收到清晰的图像和伴音。这种改变应在加解扰系统控制下,在发送端按规定处理。
加密(Encryption),就是在加解扰系统的发送端,将“与解扰相关的信息”用密码方式处理后传送,以防止非授权者直接利用该信息进行解扰。
解扰与解密也是同一回事吗
和“加扰”与“加密”一样,相应的“解扰”与‘懈密”,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解扰(Descrambling),就是将被加扰的电视信号恢复成标准电视信号。这种恢复是在加解扰系统的控制下,在接收端按规定处理。
解密(Decryption),就是在加解扰系统的接收端,把“与解扰相关的信息’恢复原样,以供解扰。
加解扰与加解密是同一回事吗
术语“加解扰”与‘加解密”都是对数据流进行密码处理的技术,是CAS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密切的联系,有技术上相似之处。但在CAS标准中是独立性很强的两个部分,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予区别。
加解扰(Scrambling-Descrambling)是在发送端CAS控制下改变或控制被传送业务(节目)的某些特征,使未被授权的用户无法获取该业务的利益。
加解密(Encryption一Decryption)是在发送端提供一个加密信息,使被授权的用户端解扰器能以此对数据解密。该信息受CAS控制,并以加密形式配置在传输流信息中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直接利用该信息进行解扰,不同的CAS管理和传送该信息的方法有很大不同。
回到页首
我们经常在有关卫视的文章和接收机说明中看到一些缩写字母,不太明白,这里说明一下。
DVB-S是指卫星数字视频广播;
DVB-T是指地面数字视频广播;
DVB-C是指有线数字视频广播。
CA机是指直接插收视卡的接收机,因而不能转换加密格式,只适用于一种加密系统。如帝霸901、百胜3900、同洲2000E等。
CI机是指通过模块(CAM)转换加密格式再插收视卡的接收机,适用于多种加密系统。如Strong4355、迪加通611S系列等。
AllCAM是用于多种加密系统的模块,直接与机器主板连接,外接读卡器,多用于老机器,如目前流行的9500S上用的模块。
MagicCAM、FreeCam也是用于多种加密系统的模块,通过插槽与机器连接,多用于CI机。
由于AllCam、MagicCam等模块能够兼容多种系统,其所用的收视卡也必须能够支持多种系统。常见的FunXin1类文件就是用于8515卡的写卡文件,DS9则是用于876的写卡文件,通常都由两个文件组成,一个系统文件和一个数据文件。
Analog 模拟信号: 它是一种连续可变的信号,如人的语音、音乐和电视图像等信号。 早期的卫星通信系统基本上是传输的模拟信号。
Apogee (远地点): 卫星椭圆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远处的点。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同步地球卫星 在发射时,首先被送入椭圆轨道的35,888公里的远地点处,然后点燃卫星上的小型助 推火箭,借助这个火箭的推力,使卫星进入并一直运行在35,888公里的圆形轨道上。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在宽带数字网中使用的,以信元为单位, 在设备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方式。在信元载体内可携带任何类型的信息 (如视频、语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可在高速下进行操作。通过ATM交换机 建立源与目的之间设备的连接。当连接建立后,设备之间可进行任何通信。
Attenuation: 衰减,为避免接收机过载而降低输入信号电平的过程。衰减器是一种 无源器件,通常被置于卫星接收机与同轴电缆之间。在差转电视系统中, 那些很靠近差转站的用户,常常也要用衰减器来降低过强的信号电平。
Azimuth (AZ): 方位角,在跟踪某一个同步地球卫星时,卫星地面站的抛物面天线在 水平方向上必须转动的一个角度。对于任何一个地面站来说,只要 知道了所跟踪的同步卫星的经度,即可确定其天线所应转动的方位角。
BB (Base Band): 基带,电视摄像机、卫星电视接收机或录像机输出的6MHz带宽的信号。 只有监视器才能显示基带信号。
Beta Format: Beta制式,Beta系统是由索尼公司研制出的一种家用录像机制式。 这种制式与VHS制式是不兼容的。
Bird Sat: 一种典型的通信卫星,重约数千磅,平均使用寿命为七年,它通常“停”在距地球 35,888公里高空的圆形轨道上。通信卫星的作用似乎象是一个电子反射镜,转发着由各个地面 通信网和地面站送去的电话、电视和数据信号,并把这些信号传输到各相应的卫星地面站去。
bit rate : 比特率,从信道传到解码器输入端的压缩码流的比特率/码率。
Blanking 帧间隔 常规的电视信号中,每秒传送25个静止画面或25帧图像。帧间隔时间指的是 一帧图像结束与后一帧图像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间隔。利用这一间隔时间,可传输一些数据信号, 但普通电视机是接收不到这些数据信号的。
BNC Connector :BNC接头 标准化小型卡口同轴电缆接头。
C/N (Carrier/Noise) 载噪比 卫星信号功率与接收端噪声功率之比(用dB表示),该 比值愈大,则电视图像质量愈好。当C/N低于7dB时,电视 图像的质量就很糟糕了,C/N值高于11dB时图像质量极好。
Carrier 载波 无线电或电视发射机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载波通常被调幅或调频, 在模拟卫星电视中,是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来传输图像信号和伴音。
Carrier Frequency 载波频率 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微波发射机的工作频率。调幅广播的工作 频率是从535~1600KHz。调频广播的工作频段是从88~108MHz。地面电视台 的发射频段是从54-890MHz。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发射机工作频段是从1~14GHz 。
Cassegrain Antenna 卡塞格伦天线(即后馈天线) 卫星电视接收中常用的一种天线,天线所特 有的二次反射结构使其既消除了庞大的馈线支架,又保留了长焦距和高增益的优点。
CATV Converter 有线电视频道预选器 有线电视系统中,连接在电视机与电缆之间的一个专用 装置,它取代了电视机高频头,使用户能随意选择由电缆传送来的各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C-Band C波段 频率从3.7-4.2GHz的一段频带,作为通信卫星下行传输信号的频段。
CDTV (conventional definition television) 普通清晰度电视 这一术语用来表示由ITU-R470建议的 模拟NTSC电视系统。
Channel 信道 传输某一特定信号的一个频带。
Chrominance (chroma) 色度 视频信号的颜色信息
Circular polarization 圆极化 国际通信卫星利用圆极化天线按螺旋形式向地面传输信号。 某些通信卫星在同一个频率上,按左螺旋和右螺旋传输 两路不同的信号,因而使卫星的信道容量增加了一倍。
『柒』 谁知道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器的工作原理
卫星地面接收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组成.
抛物面天线:抛物面天线是把来自空中的卫星信号能量反射聚成一点。是把电磁场能变为高频电能或反之的装置。常用卫星电视接收的天线有: 抛物面天线又分前馈型和后馈型几种。前馈方式又分为正馈和偏馈,一般偏馈天线的效率稍高于正馈天线。目前多采用垂直或水平极化的馈源,对于偏馈多使用一体化馈源高频头,安装调试时方便一些,但各有利弊。
馈源:是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处设置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称为馈源,又称波纹喇叭。主要功能有俩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
高频头:(LNB亦称降频器)是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信号放大然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一般可分为C波段频率 LNB(3.7GHz-4.2GHz、18-21V)和Ku波段频率LNB(10.7GHz-12.75GHz、12-14V)。LNB的工作流程就是先将卫星高频讯号放大至数十万倍后再利用本地振荡电路将高频讯号转换至中频950MHz-2050MHz,以利于同轴电缆的传输及卫星接收机的解调和工作。在高频头部位上都会有频率范围标识。质量低劣的高频头本振频率会产生漂移的现象。高频头的噪声度数越低越好。
卫星接收机:是将高频头输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出卫星电视图像 或数字信号和伴音信号。我评判卫星电视接收机好坏的标准为:门限值越低越好、解码速度越快越好、容错度越高越好。
传输线材:卫星天线与接收机的联线距离尽可能短.以减少因传输线过长而造成的信号损耗。传输线的选择应考虑采用性能较好的同轴电缆,建议采用:其线缆参数为 75Ω—5或 75Ω—7、屏蔽网为75织的物理发泡电缆,天线与接收机的距离不要超过30米。以减少因传输线过长而造成的信号损耗
『捌』 求高手给些个论文的摘要 谢谢!
摘要:文章论述了智能天线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智能天线技术的不同实现方式:组件空间方式及波束空间方式,进而分析了在时分多址方式下实现智能天线的系统结构。最后,结合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实现智能天线技术的难点,并讨论了自适应天线与多波束天线相结合的新方案。
关键词:移动通信[13篇] 智能天线[6篇] 多波束智能天线[1篇] 自适应阵智能天线[1篇]
随着全球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作为未来个人通信主要手段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如何消除同信道干扰(CCI)、多址干扰(MAI)与多径衰落的影响成为人们在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性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智能天线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与其它日渐深入和成熟的干扰削除技术相比,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更显得方兴未艾并显示出巨大潜力。
1 智能天线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智能天线通常包括多波束智能天线和自适应阵智能天线。智能天线最初广泛应用于
雷达、声纳及军事通信领域,由于价格等因素一直未能普及到其它通信领域。近年来,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芯片价格已经可以为现代通信系统所接受。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成为可能,以此代替模拟电路形成天线波束方法,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智能天线技术因此开始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应用。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用户数目增加迅速,人们对移动通话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要求蜂窝小区在大容量下仍有高的话音质量。使用智能天线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系统复杂度情况下满足扩充容量的需要。不同于常规的扇区天线和天线分集方法,通过在基站使用全向收发智能天线,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一个窄的定向波束,使信号在有限的方向区域发送和接收,充分利用了信号发射功率,降低了信号全向发射带来的电磁污染与相互干扰。不同于传统的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码分多址(CDMA)方式,智能天线引入了第四维多址方式:空分多址(SDMA)方式。在相同时隙、相同频率或相同地址码情况下,用户仍可以根据信号不同的空间传播路径而区分。智能天线相当于空时滤波器,在多个指向不同用户的并行天线波束控制下,可以显著降低用户信号彼此间干扰。具体而言,智能天线将在以下方面提高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性能:(1)扩大系统的覆盖区域;(2)提高系统容量;(3)提高频谱利用效率;(4)降低基站发射功率,节省系统成本,减少信号间干扰与电磁环境污染。
智能天线可以通过模拟电路方式实现:首先根据天线方向图确定馈源的激励系数,然后确定馈源的馈电网络即波束形成网络。由于馈电布线呈矩阵状,实现很复杂,随着阵元数目增加,更增加电路复杂度。为此,未来移动通信智能天线采用数字方法实现波束成形,即所谓数字波束形成DBF(Digital Beam-forming)天线。使用软件设计完成自适应算法更新,可以在不改变系统硬件配置前提下,增加系统灵活性。
2 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方案
智能天线分为两大类:多波束智能天线与自适应阵智能天线,简称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阵天线。
多波束天线利用多个并行波束覆盖整个用户区,每个波束的指向是固定的,波束宽度也随阵元数目的确定而确定。随着用户在小区中的移动,基站选择不同的相应波束,使接受信号最强。因为用户信号并不一定在固定波束的中心处,当用户位于波束边缘,干扰信号位于波束中央时,接收效果最差,所以多波束天线不能实现信号最佳接收,一般只用作接收天线。但是与自适应阵天线相比,多波束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无需判定用户信号到达方向的优点。
自适应阵天线一般采用4~16天线阵元结构,阵元间距1/2波长,若阵元间距过大,则接收信号彼此相关程度降低,太小则会在方向图形成不必要的栅瓣,故一般取半波长。阵元分布方式有直线型、圆环型和平面型。自适应天线是智能天线的主要类型,可以实现全向天线,完成用户信号接收和发送。自适应阵天线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识别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并在此方向形成天线主波束。自适应阵天线根据用户信号的不同空间传播方向提供不同的空间信道,等同于信号有线传输的线缆,有效克服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智能天线采用数字方法对阵元接收信号加权处理形成天线波束,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方向,而在干扰信号方向形成天线方向图零陷或较低的功率方向图增益,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根据天线波束形成的不同过程,实现智能天线的方式又分为两类:组件空间处理方式与波束空间处理方式,以下分别讨论。
2.1 组件空间处理方式
组件空间处理方式直接对阵元接收信号支路加权,调整信号振幅与相位,使天线输出方向图主瓣方向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因为是阵元组件信号,模数转换(ADC)后不经其它处理直接加权,故又称组件空间处理方式。
2.2 波束空间处理方式
与组件空间处理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信号从阵元组件接收并模数转换(ADC)后,需经相应处理(如快速付立叶变换),得到彼此正交的一组空间波束,再经过波束选择,从中根据需要选取部分或全部波束合成阵列输出方向图。
因为用户信号往往深埋于噪声信号与干扰信号中,不易得到阵元接收信号的最佳加权。采用波束空间处理方式可以从多波束中选择信号最强的几个波束,以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信号,这样可以在满足阵列接收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运算量和降低系统复杂度。
智能天线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算法,主要有最小均方算法(LMS)、递归最小平方算法(RLS)和恒模算法(CMA)。其中最小均方算法(LMS)、递归最小平方算法(RLS)需要系统提供与用户信号相关的参考信号,用以计算误差,控制阵列加权。恒模(CMA)算法利用阵列输出信号恒包络原理,不需要参考信号,属于盲均衡方法。从通信系统整体考虑,智能天线技术独立于传统的多址方式和调制类型,可以应用于TDMA、FDMA或CDMA多址系统。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天线接收结果是有差别的。
作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重要手段,智能天线主要在基站作用。对于收发共用类型全向智能天线,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自适应天线更为合适。频分双工(FDD)方式由于上行(从用户到基站)与下行链路(从基站到用户)有45MHz或80MHz频率间隔,信号传播的无线环境受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各不相同,故根据上行链路计算得到的权值不能直接应用于下行链路。在TDD方式中上行与下行链路间隔时间短,使用相同频率传输信号,上、下行链路无线传播环境差异不大,可以使用相同权值,故TDD方式优于FDD方式。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更高,在满足半波长阵元间隔条件下,天线尺寸可以做得更小,使在移动用户端使用智能天线也成为可能。
3 智能天线的研究进展
目前正处于确立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时,欧、日、美等国非常重视智能天线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分析研究,同时也建立了一些技术试验平台。
3.1 欧洲
欧洲通信委员会(CEC)在RACE(Research into Advanced Communication in Europe)计划中实施了第一阶段智能天线技术研究,称之为TSUNAMI(The Technology in Smart Antennas for Universal Advanced Mobile Infrastructure),由德国、英国、丹麦和西班牙合作完成。
项目组在DECT基站基础上构造智能天线试验模型,于1995年初开始现场试验。天线由八个阵元组成,射频工作频率为1.89GHz,阵元间距可调,阵元分布分别有直线型、圆环型和平面型三种形式。模型用数字波束成形的方法实现智能天线,采用ERA技术有限公司的专用ASIC芯片DBF1108完成波束形成,使用TMS320C40芯片作为中央控制。研究方案包括波束空间处理方式和组件空间处理方式。组件处理方式天线是收发全向类型,采用TDD双工方式。系统评估了识别信号到达方向的MUSIC算法,采用的自适应算法有NLMS(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s)算法和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算法。
实验系统验证了智能天线的功能,在两个用户四个空间信道(包括上行和下行链路)下,试验系统比特差错率(BER)优于10-3。实验评测了采用MUSIC算法判别用户信号方向的能力,同时,通过现场测试,表明圆环和平面天线适于室内通信环境使用,而像市区环境则采用简单的直线阵更合适。
欧洲通信委员会(CEC)准备在ACTS(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计划中继续进行第二阶段智能天线技术研究,具体问题集中于以下方面:最优波束形成算法、系统协议研究与系统性能评估、多用户检测与自适应天线结构、时空信道特性估计及微蜂窝优化与现场试验。
3.2 日 本
ATR光电通信研究所研制了基于波束空间处理方式的多波束智能天线。天线阵元布局为间距半波长的16阵元平面方阵,射频工作频率是1.545GHz。阵元组件接收信号在模数变换后,进行快速付氏变换(FFT)处理,形成正交波束后,分别采用恒模(CMA)算法或最大比值合并分集算法。天线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由10片FPGA完成,整块电路板大小为23.3cm×34.0cm。
野外移动试验确认了采用恒模(CMA)算法的多波束天线功能。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使用最大比值合并算法(MRC)可以提高多波束天线在波束交叉部分的增益。上述两种方案在所形成波束内,选用最大电平接收信号,不用判别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及反馈控制机构等硬件跟踪装置。
ATR研究人员提出了如图5所示的基于智能天线的软件天线概念:根据用户所处环境不同,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噪声、同信道干扰或符号间干扰)也不同,利用软件方法实现不同环境应用不同算法,比如当噪声是主要因素时,则使用多波束最大比值合并(MRC)算法,而当同信道干扰是主要因素时则使用多波束恒模算法(CMA),以此提供算法分集,利用FPGA实现实时天线配置,完成智能处理。
3.3 美国及其他
ArrayComm公司和中国邮电电信科学研究院信威公司研制出应用于无线本地环路(WLL)智能天线系统。ArrayComm产品采用可变阵元配置,有12元和4元环形自适应阵列可供不同环境选用。在日本进行的现场实验表明,在PHS基站采用该技术可以使系统容量提高四倍。信威公司智能天线采用八阵元环形自适应阵列,射频工作于1785MHz~1805MHz,采用TDD双工方式,收发间隔10ms,接收机灵敏度最大可提高9dB。
此外,德州大学奥斯汀SDMA小组建立了一套智能天线试验环境,着手理论于实际系统相结合。加拿大McMaster大学研究开发了4元阵列天线,采用恒模(CMA)算法。国内部分大学也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4 结 语
智能天线对提高系统容量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由于自适应过程实现中影响因素复杂,难于动态捕获并跟踪用户信号,再加之移动多用户及多径情况下的时空信道盲辨识也是难点,所以在移动环境中采用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尚有困难。从目前情况看来,智能天线正逐步应用在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中,以适应用户固定而无线传播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同时,多波束天线也是一种相对易于实现的折衷方案。总之,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所用智能天线应该是基于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下,且不显著增加现有系统复杂度的方案折衷。
『玖』 天线的馈源和高频头是什么
馈源和高频头是卫星接收设备中的组成部分.一般的卫星接上设备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组成.
馈源:是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处设置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称为馈源,又称波纹喇叭。主要功能有俩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
高频头:(LNB亦称降频器)是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信号放大然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一般可分为C波段频率 LNB(3.7GHz-4.2GHz、18-21V)和Ku波段频率LNB(10.7GHz-12.75GHz、12-14V)。LNB的工作流程就是先将卫星高频讯号放大至数十万倍后再利用本地振荡电路将高频讯号转换至中频950MHz-2050MHz,以利于同轴电缆的传输及卫星接收机的解调和工作。在高频头部位上都会有频率范围标识。